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托马斯-纳格尔公平观

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2670101
  • 上传时间:2018-02-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4.3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浅析托马斯纳格尔公平观孙婕 雷蕾 王素婷 郑亚 1摘要:托马斯纳格尔(Thomas Nagel)作为美国政治哲学的领军人物之一,其公平理念对世界伦理学、哲学影响深远。纳格尔的公平观主要围绕个体的意识二元性( Duality of viewpoint)和国家干预(State intervention)角度展开的。本文旨在探究托马斯纳格尔的公平观,廓清其理论架构,尝试阐明其与罗尔斯“正义论”的分野与发展,并指出其不足,从而抛砖引玉,以期推进纳格尔伦理学研究的深化。关键词:平等与不平等、意识二元性、社会制度、国家干预Analysis on Thomas Nagels theory of JusticeAbstract: A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political philosopher in America, Thomas Nagels theory of justice does have a large influence on global Ethics and philosophy. Nagels theory of justice mainly cont

      2、ains two parts, one is duality of viewpoint and the other one is state intervention. This article aims to discover Nagels theory of justice, figure out iss structure, try to 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s and Rawls theory, and indicate its weakpoints and finally deepen the research of Nagels theory. Keywords: Equality and Inequality, Duality of viewpoint, social institute, State Intervention托马斯纳格尔(Thomas Nagel)作为美国政治哲学的领军人物之一,其公平理念对世界伦理学、哲学影响深远。纳格尔的公平观主要围绕个体的意识二元性(Duality of viewpoint)和国家干预(

      3、State intervention)角度展开的。就这一点而言,纳格尔与其恩师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别,虽然纳格尔与罗尔斯均强调国家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过程中的作用,但是纳格尔更强调公平与平等的重要性,其中平等与不平等的界定是纳格尔伦理学理论的基石,而罗尔斯则以“无知之幕”弱化了其对公平、正义的立场,关于这一点本文将在下文做更加详细的论述。综上,本文旨在厘清托马斯纳格尔的公平观,廓清其理论架构,尝试阐明其与罗尔斯“正义论”的分野与发展,并探究其不足之处,从而抛砖引玉,以推进纳格尔伦理学研究的深入、深化。1 孙婕,雷蕾,王素婷,郑亚,2014 级社会工作硕士周末班学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伦理。1基本概念(Basic concept)(一)平等(Equality)纳格尔的平等概念采取了康德式的预设:每个人就像每个其他人一样,都具有同样的尊严和价值。 2从这里可以看出,就公平观而言,纳格尔采取了平等主义者的立场。纳格尔认为个人生来就应当是平等的,但是现实却是不平等的,比如有的人一出生就是残疾、贫困,而有些人生来就是健康、富裕。面对事实的不平等,纳格尔认为务必保护这

      4、部分社会最弱势群体的利益。由此看来,纳格尔带有比较强烈的平等主义倾向。但是,我们发现纳格尔并不是完全的意义上的平等主义者, “平等只是一种价值而且这只是一种选择方法” , “我们可以理解一种彻底平等主义体系但是我认为他们都不正确。效用是一种合理的价值是一种可以允许的方法” 3。所以,尽管纳格尔非常强调平等,但是他承认效率、效用的, “在同时考虑许多不同的人相互冲突的利益时,是一种可以允许的方法” 。效用在纳格尔这里并不是不相容的,相反,如果需要处理不同人的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可以采用效用来协助解决问题。关注个性的公平。纳格尔也很注重对于个性的的关注和保护。 “对个性的保护是与平等一样重要的对政治理论的一个要求。这个要求必须在每个个体那儿得到满足,因此它也是一个道德要求。 ”4 平等与个性其实是一对对立的要素:每个人的平等、都拥有相同的东西就意味着个性的丧失。纳格尔所指的关注是指每个人对他人的关心,即利他。为了实现这种对个体生活的关心,必须借助一种方法。即,纳格尔所谓我们每个人“需要作出承诺,就是客观的关心他人,就像客观的关心自己一样” 。换句话说,这种客观的关心他人就是一种更彻底的换位

      5、思考,或者说是一种强烈的同理心。(2)不平等(Inequality)导致不平的原因纳格尔认为有两种,一是无过错(Without doing someting wrong) 。即不平等不是因为错误行为引发而产生的,纳格尔认为这是一种运气。无过错的不平等又包括两类,一是源于天赋(Nature),比如努力、技能、能力(Skill);二是源于非应得(Undeserved ),比如社会经济背景、家庭出身、阶层、教育等。即纳格尔所谓的个体一2 徐向东,平等:政治哲学的基本观念,天津社会科学,2004 年第 3 期。3 纳格尔,人的问题,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年 7 月第 1 版,第 138 页。4 徐向东,平等:政治哲学的基本观念,天津社会科学,2004 年第 3 期。降生到世界上就会产生不平等,有些不平等是个人运气的问题 5,比如有些人出生在舒适、富裕的家庭,成长过程中受过良好教育,有的人出生贫穷,没有得到足够的食物,从来没有教育和医疗的权利。相比较源于天赋的不平等而言,纳格尔对非应得的不平等更加难以接受。另一原因是有过错(Doing something wrong) ,即因为过错行为而导致

      6、的不平等,“某些不平等是可以强加的” 。 6 比如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这些就不是简单的运气问题了。种族歧视本身会削弱甚至剥夺一部分人生活、工作权利,导致弱势群体的产生。性别歧视则显然会剥夺女性的权利,将女性置于不利境地。种族和性别的歧视明显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是由于一些本不应当影响人民的基本权益的因素造成的。综上,内格尔强调的是一种权利道德平等观,其真正道德基础是,比较迫切的个体需求优先于不太迫切的个体需求,而这本质上是一个平等主义的原则。权利道德观往往是一种有限的、甚至是一种最低限度的道德观。每一个人都要把自己的行为限制在一定范围,即不能在某些方面使任何其他人无法接受。权利直接限制行为:每个人都许直接侵犯其他人的权利,哪怕由于他对少数人的侵犯可以间接地减少总的侵犯权利数。权利的道德平等就在于,分派给每一个人同样的利益范围,在这个范围里他不会受到其他任何人的直接干涉。平等主义的优先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它认为改善境况较差者的福利更为迫切。平等主义的道德平等就在于,在确定怎么样会是总体最好时,按照同一个迫切性优先制度,考虑每一个人的利益。不管境况较好的人有多少,都得优先考虑境况较差的人的需

      7、求。2思想内核(一)意识二元性(Duality of viewpoint)意识二元性(Duality of viewpoint)和强调国家力量干预是纳格尔的理论核心。纳格尔首先提出意识二元性(Duality of viewpoint)作为理论基础。意识二元性(Duality of viewpoint),是指他指出个体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其意识(viewpoint)包含两个部分:一是自我意识,二是集体意识或者社会意识。 7纳格尔认为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是统一于个体的,在纳格尔看来,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就是处理个人与其自身的关系,当个体与社会意识产生冲突时需要借助一种基于个人的社会机制来协调个5 Tomas Nagel, what does it all me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page 76.6 纳格尔,你的第一本哲学书,当代中国出本社,2005 年,第 98 页。7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Fhilosophy, Version 1.0,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8).

      8、体与社会关系。那么,纳格尔是基于何种背景提出意识二元性(Duality of viewpoint)呢?伦理学自产生之初就面临个权与公权的选择,在今天依然无法逃避。在这里个权对应的是我们每个个体,即个人;公权对应的是集体,或者说社会。以往学者通常是各取一边,隔岸对战,而纳格尔则希望通过整合的方式来化解个权与公权的矛盾,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意识二元性理论。在纳格尔这里自我与社会二者之间的矛盾得到了很好的化解和解决。(纳格尔意识二元性模型)但是,纳格尔的意识的二元性并不是完美的,尽管他声称解决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冲突问题,但是他并没有说明在具体的冲突中究竟以何者为主:究竟是自我意识部分更重要还是集体意识更重要?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两者发生冲突时自我意识与集体意识之间就存在着优先性的问题:自我意识优先还是集体意识优先。不解决优先性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个权与公权之争。(2)国家干预(State intervention)纳格尔认为当社会出现不公平现象时,不论是有过错还是无过错造成的,社会制度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处于不公平状况下的弱势群体,而国家干预就是社会制度实践层面的主要方式。内格尔认为我们

      9、需要政治制度来整合和发展我们的二元动机。他建议解决问题的一般形式就是对劳动进行道德层面的划分。基于这种划分,社会制度还需允许我们继续奉行公平、公正的动机。同时,这也允许我们继续奉行社会角色之外的个人动机。 8 8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Fhilosophy, Version 1.0,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8).自我意识人的意识集体(社会)意识换句话说,纳格尔建议我们在使用国家干预之前先使用道德原则来判定,然后再使用社会制度,即国家干预来协调。纳格尔认为当社会经济制度导致一些人在自己没有过错的情况却生活在物质贫乏社会不利的境况下,这显然是不公平的,这可以通过一个再分配税收、货币供给和社会福利系统来防止。具体的干预方式:(1)税收制度,通过加大对富人的征税,来缩小财富的巨大不平等,比如:消费税、遗产税、个人所得税等等。在纳格尔看来,向富人征收赋税的天经地义的自然的事情,富人有义务和责任拿出一部分财富帮助社会的弱势群体。在税收这块,纳格尔尤其提及了众多税收政策中的一种免税。纳格尔认为免税这种税收政策尤其不可取,因为它会给税收部门和被免税对象之间留下内部操作余地,反而会引起新一轮的不公,所以纳格尔强烈反对免税的税收方式。(2)税收再分配。首先通过货币供给,直接对弱势群体提供货币支持;纳格尔认为货币供给的方式最为直接、快捷有效,可以给弱势群体提供最直接的帮助。其次是加强社会福利体系,比如提高医疗保健、食品、住房和教育等基本福利。这是另外一种方式,不是向受助者直接提供货币,而是将货币转化成间接的“物” 。事实上,医疗保健、食品、住房、教育等多元的辅助方式不仅仅限于美国,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普遍认同和推广。3对罗尔斯理论的发展(development)纳格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罗尔斯进行而来发展。第一,罗尔斯对其正义论的证明是从两方面进行的,一方面是与社会流行的、被人们所考虑和推重的正义判断的对照,有一方面是看其是否符合一种假设的原初状态的理性人的选择,尤其是后者,罗尔斯主要是借助契约论来证明和推演自己的两个正义的原则。 9 罗尔斯的理论部分是集中于对两个正义原则的论证,并在论证的过程中,以正义

      《浅析托马斯-纳格尔公平观》由会员飞***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托马斯-纳格尔公平观》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