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代广彩瓷色彩设计的演进一、广彩瓷色彩搭配特色分析色彩被人们赋予情感,它善于表现情绪、烘托气氛。鉴于文化气质和技术水平的差异,西方绘画对色彩极其敏感,热衷追求华丽、热烈的色系。与东方传统色彩观不同,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产生了独树一帜的时代产物广彩瓷。康熙年间,广彩瓷成型伊始,由于颜料材质缺乏等限制因素,多以矿物质颜料为基础。这一时期广彩瓷的色彩表现并不丰富,在色彩上大面积使用复色,与灰釉色的瓷胎搭配,形成了早期广彩瓷优雅、明丽的色调。17世纪末至18世纪,广州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通商口岸之一,也使广彩瓷迎来迅猛发展时期。景德镇提供的瓷上颜料不足以满足广彩瓷的市场需求,这激发了大批广东本土匠人对色彩的研发,因而形成了独有的色彩搭配。这一阶段广彩瓷的色彩搭配富有华丽、柔糜却不失生机的独有风味。19到20世纪,广彩瓷进入色彩搭配的转型时期,外销对象从欧洲转向美国。当时的美国正处于“黄金时代”,对于金色的狂热追捧,使广彩瓷在用色上逐步确立了以金色为主配色的浓艳格调,这一时期的配色更注重色彩的装饰性,奠定了广彩瓷浓金重彩的颜色搭配的主要风格。二、广彩瓷色彩搭配演进广彩瓷作为典型的外销瓷
2、之一,其色彩特色也在继承中发展。其色彩搭配极具主观性,可以看出其传承精髓。文章通过对广彩瓷色彩的明度、饱和度、亮度三大要素的综合分析,针对不同时代的作品,比较其色彩搭配特征之间的共性和个性,总结17到20世纪广彩瓷的色彩搭配演进。通过整理史料不难发现,广彩瓷发展最灿烂的时期是清代。这一时期,广彩瓷的色彩搭配具有三个阶段的不同特色,从淡雅到浓艳再到清新。文章选取四幅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色彩对比分析,旨在研究清代时期广彩瓷色彩搭配的演进。1.清早期雍正时期的作品广彩花鸟纹盘。雍正时期的作品是广彩瓷自萌芽后迎来的小高潮之一。色料和匠人工艺的发展,欧洲洛可可风格的引入,使这一时期的广彩瓷展示了别具一格的一面。该款广彩花鸟纹盘整体以瓷胎的白釉为底色,瓷盘内的用色少而精,邻近色使作品灵动而具有生机(图1)。色相采用了五类色料,丰富多彩;色彩饱和度皆低于50%,整体色彩选择采用中低纯度的色料;亮度以中高明度为主,最低亮度保持在60%。由此可以看出,整个作品的色彩搭配采用高亮度、低饱和度的丰富色彩,形成早期广彩瓷雅丽别致的风格。2.清中期道光时期的作品广彩人物纹圆瓷板。道光时期,广彩瓷的色料调配技术进
3、一步提高,色料增至二十余种,金色被运用于创作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征。如广彩人物纹圆瓷板(图2),该作品用色大胆,采用大红、大绿、大金,出现高对比度的色彩配搭形式,这是广彩瓷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该款广彩人物纹圆瓷板主题内容为庭院娱乐图,整体构图繁密,色彩华丽重彩,是广彩瓷的代表作。瓷盘内的色彩采用了强烈的对比色,营造了丰富而强烈的视觉观感,迎合了19世纪美国人拜金主义的色彩观。在颜色的选择上,采用高饱和度、高纯度的色料,增添了作品的华贵柔糜;亮度上采用高明度的色料。整个作品采用高亮度、高饱和度的强烈色彩,有别于其他外销瓷,由此初步确立了广彩瓷的独到之处,深受美国等地区消费者的喜爱。3.清晚期光绪时期的作品广彩织金人物纹蛋形碟。光绪时期,外销瓷受战争的重创,匠人逐渐将审美视线从西方色彩观转回中国传统民间色彩,积极转型的广彩瓷中加入了大批岭南画师的创意,为广彩瓷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该款广彩织金人物纹蛋形碟在瓷盘内采用少量低纯度的对比色进行搭配,营造了高雅、清新的视觉观感(图3)。与以往相比,这个时期的广彩瓷色彩依然极为丰富,一件作品中出现多种色料。在颜色的选择上,大多采用中高饱和度
4、的色料,极个别的饱和度低于15%,作品减淡华贵艳丽的重彩,增添淡雅的别致;在亮度选择上,仍采用高明度的色料。因此,作品采用高亮度、中高饱和度的色彩搭配,延续了18世纪的广彩瓷搭配特点,又不乏岭南文化特色。4.近现代时期的作品广彩玉兰花纹碟。广彩玉兰花纹碟是近现代广彩瓷中不得不提的作品,其采用传统中国画构图,大量留白,让人心生遐想。画师简练的画工,营造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可以看出,该款广彩玉兰花纹碟的色彩回归早期广彩瓷的色料配比率,甚至更低。其摒弃了大量的对比色,采用了低饱和度色彩进行绘画创作,迎合了传统的东方色彩观(图4)。色彩的选择比起以往更加精简,选择3种低饱和度的色彩,少量使用黑色点睛;仍采用高明度的色料、高亮度和中低饱和度的色彩搭配,延续了广彩瓷高亮度的色彩搭配;放弃铺满画面的构图,回归中国画的写意构图,别具一番清新、自然的风采。通过比较不难看出,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材料、消费者喜好等影响因素不同,广彩瓷的色彩搭配也不同。根据色彩学的颜色规律,清代时期的广彩瓷用色喜好采用对比色表现画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光彩瓷的色相度数降低,说明对比色的运用率降低。从中可以看出,广彩瓷色
5、彩搭配从早期的低饱和灰色调到中高饱和度的纯色,整体而言,多运用中高饱和度偏纯色的色彩进行配搭。清代的广彩瓷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总体用色偏向对比度高、中高饱和度的高亮度色彩。三、广彩瓷色彩搭配特色的现代应用通过梳理广彩瓷的色彩搭配演进,可以得出其搭配的总体特征是高明度色调。色彩演进的初衷既不是全盘否定,又不是全盘接受,而是通过对广彩瓷色彩的再发现、再认识,实现新的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眼光来看,笔者总结出以下三点适应现代发展的色彩搭配建议。1.拓展色彩材质。如今色料品种十分丰富,突破了传统色料的局限性,为广彩瓷的现代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近年来,色料在品种和数量上呈现与日俱增的趋势,拓展了创作的空间。创作者可以根据画面表达、情绪表现的不同,选择不同种类的色料和配色方案,使广彩瓷的色相选择更加自由,从而增强艺术创作的视觉效果。2.注重色调情感。直观表现意象、强调真情实感是现代瓷器创作的发展趋势。对多种因素的强调,是现代瓷器不同于传统瓷器的新转变。运用色彩表达创作者的客观感受,表达事物、景象,是注重色彩情感的处理方式。在技法上,可以将东西方艺术技法融合、提炼。如,可以将水彩中的技法应用于
6、广彩瓷的创作,冲破传统的藩篱,寻找更切合现代人群的创作方向。这样既能丰富作品的画面感,又能表现情感张力。图5为许恩福运用西方写实风景的绘画形式创作的作品,描绘了广州荔湾区现代建筑与老城文化的包容场面,极具现代广州风貌。3.协调配色。创作中要求体现色彩的平衡,也要突出适配性。作品应同时兼顾中间色、过渡色的平衡搭配,明度与饱和度的选择,要根据创作的画面、意境、观感均衡选择。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象征意义,创作主题与色彩契合度,也是创作中不可忽视的重点。许恩福于20世纪70年代设计了作品广彩蓝地牡丹盘。该作品的背景采用深蓝色,运用工笔画的色彩洗染效果描绘牡丹形象,利用平面构成的排列与重复表现形式,展现现代广彩瓷的色彩装饰性新形式。广彩瓷具有魅力的色彩外表下,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它受文化、生态环境等共同影响,是经过历史积淀而孕育的艺术作品。广彩瓷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装饰上,而且体现在作为中国对外交往的文化纽带,向外输送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器物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对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继承,利用现代设计审美与表达方式展示于世,是现代设计者的责任。文章着力保留广彩瓷的传统文化核心与文化底蕴,力求将现代气息融入传统瑰宝,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参考文献:1江涛.岭南风情与欧洲洛可可风格的完美交融由广彩瓷的视觉特点解析其文化特征.艺术教育,2013(3).2黄艳.海上丝路中的非遗广彩的文化特质和当代传承初探.文化遗产,2015(3).3袁胜根,钟学军.论清代广彩瓷与中西文化交流的关系.中国陶瓷,2004(6).4张志勇.翟惠玲:让世界爱上广彩.中国艺术报,2018-01-05.5许珺茹.论岭南传统工艺广彩在现代发展的方向.美术教育研究,2016(3).
《清代广彩瓷色彩设计的演进》由会员幸***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广彩瓷色彩设计的演进》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