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个中医护理方案

44页
  • 卖家[上传人]:缘***
  • 文档编号:172226618
  • 上传时间:2021-03-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7.54KB
  • / 4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中脏腑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3.元气败脱证:昏语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二)中经络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2.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4.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5.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二、常见症状 / 证候施护(一)意识障碍1.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心率、血压、呼吸、汗出等生命

      2、体征等变化,及时报告医师,配合抢救。2.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保持安静,避免人多惊扰。3.取适宜体位,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头颈部过度扭曲、用力,保持呼吸道通畅等。4.定时变换体位,用温水擦身,保持局部气血运行,预防压疮发生。5.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水纱布或涂金霉素眼膏;遵医嘱取藿香、佩兰、金银花、荷叶等煎煮后做口腔护理。6.遵医嘱鼻饲流质饮食,如肠外营养液、匀浆膳、混合奶、米汤等。7.遵医嘱留置导尿,做好尿管护理。8.遵医嘱给予醒脑开窍药枕,置于患者枕部,借中药之辛散香窜挥发性刺激头部腧穴,如风池、风府、哑门、大椎等。(二)半身不遂1.观察患侧肢体的感觉、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和肢体活动的变化。2.加强对患者的安全保护,如床边上床挡,防止坠床摔伤,每日用温水擦拭全身1 2 次,按摩骨隆突处和经常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发生等。3.协助康复医师进行良肢位摆放,经常观察并及时予以纠正,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如伸屈、抬肢等被动运动,注意患肢保暖防寒。4.遵医嘱穴位按摩,患侧上肢取穴:极泉、尺泽、肩髃、合谷等;患侧下肢取穴: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等。5.遵

      3、医嘱艾条灸,患侧上肢取穴:极泉、尺泽、肩髃、合谷等;患侧下肢取穴:委中、阳陵泉、足1三里等。6.遵医嘱中药熏洗:在辨证论治原则下给予具有活血通络的中药局部熏洗患肢,每日1 次或隔日1次。(三)眩晕1.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遵医嘱监测血压,若出现血压持续上升或伴有眩晕加重、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等变化,及时通知医师,做好抢救准备。2.向患者讲解发生眩晕的病因、诱因,指导患者避免诱因的方法,如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平衡,避免急躁、发怒等不良情绪刺激,改变体位时动作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防止摔倒。3.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头部稍抬高,呕吐时取侧卧位,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流通,光线调暗,避免光刺激。多做解释工作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4.遵医嘱穴位按摩:适用于风痰阻络,阴虚风动引起的眩晕头痛。取穴百会、太阳、风池、内关、曲池等,每日 4 5 次,每次 30 分钟。5.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 :取穴神门、肝、脾、肾、降压沟、心、交感等,每日按压3 5 次,每次 3分钟,隔日更换 1 次,双耳交替。6.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双足涌泉穴,每日1 次。(四)痰

      4、多息促1.密切观察痰的颜色、性状、量及气味,有无喘促、发绀等伴随症状,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避免外感风寒。3.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每日用中药漱口液清洁口腔2 次;痰液黏稠时多饮水,或遵医嘱予雾化吸入,促进痰液排出;神昏或痰多无力咳出者可行机械吸痰。4.循经拍背法:排痰前,沿脊柱两侧膀胱经,由下往上轻扣,每日2 3 次,每次20 分钟,根据痰液的多少,增加力度、时间、次数。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肺俞、膏盲、定喘、天突等。(五)高热1.遵医嘱定时观测体温,监测生命体征及汗出情况,及时擦干皮肤,更换汗湿的衣服、被褥等,保持皮肤和床单位清洁、干燥。2.遵医嘱采用亚低温治疗仪、中药擦浴、头部冷敷等物理降温方法。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大椎、合谷、曲池等。4.指导多饮温开水,漱口液漱口,使用中药时应遵医嘱。5.进食清热生津之品,如:西瓜、荸荠等。忌辛辣、香燥、助热动火之品。(六)二便失禁1.观察排便次数、量、质及有无里急后重感;尿液的色、质、量,有无尿频、尿急、尿痛感。2.保持会阴及肛周皮肤清洁干燥,使用便器时动作轻缓,避免拖、拉,

      5、以免擦伤患者的皮肤,每次便后将会阴部及肛周擦洗揩干。如留置导尿,做好留置导尿护理。3.进食健脾养胃益肾食物,遵医嘱进行肠内营养补充。4.遵医嘱艾条灸:适用于气虚及元气衰败所致的二便失禁,取穴神阙、气海、关元、百会、三阴交、足三里等。5.遵医嘱穴位按摩:适用于气虚及元气衰败所致的二便失禁,取穴肾俞穴、八髎穴、足三里、天枢等。2(七)便秘1.观察排便次数、性状、排便费力程度及伴随症状。2.指导患者保持生活规律,适当运动,定时排便,忌努挣。习惯性便秘者畅情志,克服对排便的恐惧与焦虑。3.鼓励患者多饮水,建议每天饮水量在1500ml以上,饮食以粗纤维为主,多吃有利于通便的食物,如黑芝麻、蔬菜、瓜果等;多饮水,戒烟酒,禁食产气多刺激性的食物,如甜食、豆制品、圆葱等。热秘患者以清热、润肠、通便饮食为佳,可食用白萝卜、蜂蜜汁;气虚便秘患者以补气血,润肠通便饮食为佳,可食用核桃仁、松子仁,芝麻粥适用于各种症状的便秘。4.穴位按摩,遵医嘱取穴:胃俞、脾俞、内关、足三里、中脘、关元等穴,腹胀者加涌泉,用揉法。5.腹部按摩:取平卧位,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揉腹部。以腹内有热感为宜,每次20 30周。每日

      6、 2 3 次。6.遵医嘱艾灸:取神阙、天枢、气海、关元等穴。(八)言语蹇涩1.观察患者语言功能情况,建立护患交流板,与患者达到良好沟通,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共同参与语言康复训练。2.鼓励患者开口说话,随时给予肯定,在此过程中,尽量减少纠正,更不应责难,以增强患者的信心。对遗忘性患者应有意识地反复进行,以强化记忆。3.配合康复治疗师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包括放松疗法、发音器官运动训练、呼吸训练、发音训练及语言矫治等,初期可用手势或书面笔谈,加强沟通,进而从简单的字、音、词开始。鼓励患者读书看报,适当听收音机。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廉泉、哑门、承浆、大椎等穴。(八)吞咽困难1.协助医师进行吞咽试验以观察有无呛水、呛食等情况。2.遵医嘱胃管鼻饲,做好留置胃管的护理。3.对轻度吞咽障碍以摄食训练和体位训练为主。如采用改变食物性状和采取代偿性进食方法如姿势和手法等改善患者吞咽状况,一般先用糊状或胶状食物进行训练,少量多次,逐步过渡到普通食物。4.对中度、重度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间接训练为主,主要包括:增强口面部肌群运动、舌体运动和下颌骨的张合运动;咽部冷刺激;空吞咽训练;呼吸功能训练等。5.保持环境安静

      7、、舒适,减少进餐时分散注意力的干扰因素,如关闭电视、收音机等,指导患者进餐时不要讲话,防止误吸。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二)康复护理1.安全防护:康复锻炼时必须有人陪同,防外伤,防跌倒,防坠床。2.落实早期康复计划,鼓励患者坚持锻炼,如肢体运动、语言功能、吞咽功能训练等,增强自我照顾的能力。3.康复过程中经常和康复治疗师联系,及时调整训练方案。3(三)特色技术( 1 )穴位按摩:避免对痉挛组肌肉群的强刺激。常用的按摩手法有揉法、捏法,亦可配合其它手法如弹拨法、叩击法、擦法等(详见附录2)。( 2 )中药熏洗(详见附录 2 )。( 3 )穴位贴敷(详见附录 2 )。( 4 )艾灸(详见附录 2 )。( 5 )耳穴贴压(耳穴埋豆) (详见附录 2)。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病室宜安静,整洁,光线柔和,避免噪声、强光等一切不良刺激。2.指导患者起居有常,慎避外邪,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勿努挣。3.注意安全。防呛咳窒息、防跌倒坠床、防烫伤等意外。做好健康宣教,增强患者及家属的防范意识。(二)饮食指导中脏腑昏迷

      8、或吞咽困难者,根据病情予禁食或鼻饲喂服,以补充足够的水分及富有营养的流质,如米汤、匀浆膳、混合奶等,饮食忌肥甘厚味等生湿助火之品。(三)情志调理1.关心尊重患者,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时予以心理疏导。2.解除患者因突然得病而产生的恐惧、焦虑、悲观情绪:可采用释放、宣泄法,使患者心中的焦躁、痛苦释放出来。3.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亲朋好友多探视,多给予情感支持。4.鼓励病友间相互交流治疗体会,提高认知,增强治疗信心。五、护理难点患者及家属对治疗与护理依从性差解决思路: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使患者了解及早开展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和反复宣教。3.制定可行的康复锻炼计划,积极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六、护理效果评价详见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本方案适用于中风病(脑梗死)发病2 周至 6 个月处于恢复期患者的护理。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风痰瘀阻证: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暗紫,苔滑腻。(二)气虚血瘀证: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三)肝肾亏虚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二、常见症状 / 证候施护4(一)半身不遂1.观察四肢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和肢体活动的变化。2.根据疾病不同阶段,指导协助患者良肢位摆放、肌肉收缩及关节运动,减少或减轻肌肉挛缩及关节畸形。3.尽早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的主动性活动训练,包括翻身、床上移动、床边坐起、桥式运动等。如患者不能作主动活动,则应尽早进行各关节被动活

      《个中医护理方案》由会员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中医护理方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