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唐山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18页
  • 卖家[上传人]:云***
  • 文档编号:118952474
  • 上传时间:2020-01-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4.57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期末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描写枫林似火,寄寓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表现出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态度的两句是 _ , _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中,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两句是 _ , _ 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用 _ , _ 写出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二、其他(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曾经被艺术家们视为妙手偶得的艺术,如今可以通过艺术产业的批量生产方式创作出来,与此同时, _的新作品、新形式超出我们既有的艺术视野和艺术观念,_文艺未来发展的形态、方向更是有待深刻认识和理论引导,所有这些都意味着,艺术创作实践正不断向现有艺术理论发起挑战。 我们要看到大众艺术与高雅艺术、商业美学与心灵美学之间的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不能忽视市场反馈和商业效应对艺术创作的干预与反作用个突出的例子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文艺创作,使互联网用户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变得越来越突岀,这有助于在一

      2、定程度上艺术共享功能的实现。但是,将互联网用户趣味简单视为当代审美趣味的绝对代表,_顺应用户趣味而放弃疏导提升,_,必将带来艺术价值体系及其审美趣味的偏差。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_ A近几年来,艺术理论正遭遇种种困惑 B近几年来,艺术作品正遭遇种种困惑 C近几年来,艺术家正遭遇种种困惑 D近几年来,艺术实践正遭遇种种困惑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_ A层出不穷对于一直久而久之 B层出不穷关于一味长此以往 C司空见惯关于一直长此以往 D司空见惯对于一味久而久之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_ A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文艺创作的推进,使互联网用户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变得越来越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艺术共享的实现。 B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文艺创作的推进,使互联网用户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变得越来越突出,这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艺术共享的实现。 C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文艺创作的推进,使互联网用户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变得越来越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艺术共享。 D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文艺创作,互联网用户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变得越来越突

      3、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艺术共享。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_?北极海冰覆盖面积有两种统计方法:传统的统计方法是在不同变量间建立关系,另一种是动力数值模式。坚冰覆盖的北极原本并不适合船只航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不断融牝,_。北极航道主要包括俄罗斯沿岸的东北航道、途经加拿大北部北极群岛的西北航道等。_。北极海冰的减少可以通过减弱中髙纬的西风急流,使得我国一些地区的阻塞形势出现的频率增加,北极冷空气向这些地区入侵的频率增加,可致这些地区冬季低温天气频繁和异常降雪。此外,北极海冰的减少,会影响大气环流,使得我国北方大气扩散条件减弱,引起冬春季雾霾的增加。4.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某学校校园里的树由各班认领,并在认领的树上挂一块认领牌,并根据树的某一生态习性在认领牌上写一段有诗意的“树木寄语”。 示例 石榴树生态习性:喜阳光,喜湿润肥沃的石灰质土壤,花期长达数月,每年五、六月间繁国花怒放,灿若云霞,花红似火。写的“树木寄语”:“阳光钻进石榴花里,几番跳跃,花朵徽摇,一片火红,在阳光下折射出摄人心魄

      4、的绚丽光彩。” 如果你是该校学生,所在班级认领了一棵松树,松树的生态习性:耐干旱、耐寒、耐贫瘠土壤;四季常青,树姿雄伟、苍劲,树体高大、长寿。 请为松树认领牌写一则有诗意的“树木寄语”,句式不必仿示例,不超过60个字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淮海对雪赠傅霭李白朔雪落吴天,从风渡溟渤。梅树成阳春,江沙浩明月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寄君郢中歌,曲罢心断绝。注傅霭,李白的友人。溟渤,此处指东海。剡溪,世说新语任诞云: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郢中歌,指阳春白雪之类的高雅的诗歌。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首联写北方席卷而来的大雪铺盖着江南的天地,气势雄浑,奠定了全诗豪放的基调 B颔联写梅树在阳春时节开放,斗寒争艳;明亮的月光照在洁白的沙滩上,天地澄澈 C颔联红白色彩相间,景象妙不可言,营造了幽静的氛围,为下文抒情做了有力的铺垫。 D颈联上句运用了王子猷访戴的典故,下句写到果园,点出自己思念远在梁园的朋友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9.

      5、0分)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溥字齐物,并州祁人。汉乾祐中举进士甲科,为秘书郎。时李宗贞据河中,周祖注将兵讨之,辟溥为从事。 河中平,得贼中文书,多朝贵及藩镇相交结语。周祖籍其名,将按之。溥谏曰:“魑魅之形,伺夜而出,日月既照,氛渗自消。愿一切焚之,以安反侧。”周祖从之。师还,迁太常丞。周祖疾革,召学士草制,以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宣制毕,周祖曰:“吾无忧矣。”即日崩。世宗将亲征泽、潞,冯道力谏止,溥独赞成之。 凯还加兼礼部尚书监修国史世宗尝从容问溥曰汉相李崧以蜡书与契丹犹有记其词者信有之耶溥曰:“ 崧为大臣,设有此谋,肯轻示外人?盖苏逢吉诬之耳。”世宗始悟,诏赠其官。世宗将讨秦、凤,求帅于溥,溥荐向拱。事平,世宗因宴酌酒赐溥曰:“为吾择帅成边功者,卿也。”从平寿春,制加阶爵。显德四年,丁外艰。起复,表四上,乞终散步,丧。世宗大怒,宰相范质奏解之,溥惧入谢。六年夏,命参知枢密院事。恭帝 嗣 位,表请修世宗几年 实 录,从之。宋初,罢参知枢密院。乾德二年,罢为太子太保。太祖因见溥,谓左右曰:“溥旧少年相,当宠异之。”五年,丁内艰。 服 阕,加太子太傅。开宝二年,迁太子太师。

      6、中谢日,太祖顾左右那孩曰:“溥十年作相,三迁 一 品,福履之盛,近世未见其比。”太平兴国初,封祁国公。七年八月,卒,年六十一。辍朝二日,赠侍中,谥文献。溥性宽厚,美风度,好汲引后进,其所荐至显位者甚众。溥妤学,手不释卷。尝集苏冕会要及崔铉续会要,补其阙漏,为百卷,曰唐会要 (选自宋史王溥传,有删改)注周祖:后周大祖。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 A凯还/加兼礼部尚书/监修国史世宗尝从容问溥曰/汉相李崧以蜡书与契丹/犹有记其词者/信有之耶 B凯还/加兼礼部/尚书监修国史世宗尝从容问溥曰/汉相李崧以蜡书/与契丹犹有记其词者/信有之耶/ C凯还/加兼礼部尚书/监修国史/世宗尝从容问溥曰/汉相李崧以蜡书/与契丹犹有记其词者/信有之耶/ D凯还/加兼礼部/尚书监修国史/世宗尝从容问溥曰/汉相李崧以蜡书与契丹/犹有记其词者/信有之耶/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嗣位,指继承君位,我们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嫡子继承。 B实录,文中指编年体史书的一种,专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如世宗实录等。 C我国古代的丧礼规定,父母去世后要服丧

      7、三年,服丧期满,除去丧服,称为“服阕”。 D一品,文中指官员的等级。古代把主要官职分为九等,从最高的九品到最低的一品。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王溥才华突出,富有智慧。他考中进士甲科,走上仕途;他跟从周太祖征战,巧妙用比喻手法,劝阻周太祖焚烧信件,得到周太祖的认同。 B王溥支持皇帝,深得信任。周世宗打算征讨泽、潞,有人反对,王溥支持皇帝,被赠官;周世宗向王溥求征讨秦、凤的统帅,事成后周世宗称赞王溥。 C王溥曾被冷落,重获信任。宋朝初年,作为前朝旧臣,王溥失去了朝廷的信任,被冷落。后来他又得以升职,宋太祖说他官福之盛,近世无人能比。 D王溥提携后生,喜欢学习。他喜欢提拔后生,经他推荐的人,后来官位显达的很多;他喜欢学习,编修过世宗实录唐会要等书籍。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河中平,得贼中文书,多朝贵及藩镇相交结语。 崧为大臣,设有此谋,肯轻示外人?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前我看文学作品,吸引注意力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如果文学作品的思想或情境本身引人入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注意它的语言文字如

      8、何。反正语言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就不用管了。近年来我的习惯几乎完全变了。一篇文学作品到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言。如果它在这方面有毛病,我对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很多。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辞藻,存心装饰的文章甚至使我嫌恶;我所要求的是语言的精确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那一句话只有那一个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 语言做到这个地步,我对作者便有绝对的信心。从我自己的经验和对于文学作品的观察看来,这种精确妥帖的语言颇不是易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谨严和极艰苦的挣扎。一般人通常只是得过且过,到大致不差时便不再苛求。他们不了解在文学方面,差之毫厘往往谬以千里。文学的功用原在表现,如果写出来的和心里所想说的不一致,那就无异于说谎,失去了表现的意义。一个作家如果不在语言精确妥帖上苛求,他不是根本不了解文学,就是缺乏艺术的良心。一个作家在语言方面既然可以苟且敷衍,他对于思想情感的洗练安排也就一定苟且敷衍。处处都苟且敷衍,他的作品如何能完美?这是我看重语言的理由之一。 我得到这么一个看法,并不是完全拿科学头脑来看文学,

      9、硬要文学和数学一样,二加二必等于四。我细心体会阅读和写作的经验,觉得文学上的讲究大体是语言上的讲究,而语言的最大特点是精确妥帖。文学与数学不同的,依我看来,只有两点:一是心里所想的不同,数学是抽象的理,文学是具体的情境;一是语言的效果不同,数学直述,一字只有一字的意义,不能旁生枝节,文学暗示,一字可以有无穷的含蓄。穷到究竟,这还是因为所想的不同,理有固定的线索,情境是可变化可伸缩的。至于运用语言需要精确妥帖,使所说的恰是所想说的,文学与数学并无二致。 人人都承认文学的功用在表现,不过究竟什么叫作“表现”,用这名词的人大半不深加考究。依一般的看法,表现是以形式表现内容。这话原来不错,但是什么是内容,什么是形式,又是一个纠纷的问题。中国旧有“意内言外”和“意在言先”的说法。照这样看,以“言”表现“意”,“意”就是内容,“言”就是形式。表现就是拿在外在后的“言”来翻译在内在先的“意”。有些人纵然不认为言就是形式,也至少认为形式是属于言的。 (摘编自朱光潜文学与语文)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 A以前作者不重视文学作品的语言,只关注文学作品的思想或情境等内容,因为文学作品的思想或情境等内容都引人入胜 B在文学作品中,语言表达要准确,不能有偏差,如果写出来的和心里所想说的不一致,文学作品就失去了表现的意义。 C作者看重文学作品的语言的原因:一个

      《唐山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云***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山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