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外科PPT课件】泌尿系肿瘤

48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600656079
  • 上传时间:2025-04-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29MB
  • / 4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泌尿系肿瘤,概述,泌尿系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除阴茎癌外的其他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国内以,膀胱癌,最为多见,其次为肾肿瘤。,国外以,前列腺癌,为最多。,主要内容,肾肿瘤:肾癌,肾母细胞瘤(肾胚胎瘤、,Wilms,瘤,):小儿泌尿系最常见恶性肿瘤,肾盂癌,膀胱肿瘤:膀胱移行细胞癌,膀胱腺癌,膀胱鳞癌,其他,输尿管肿瘤,前列腺癌,睾丸肿瘤,阴茎癌,肾上腺肿瘤,肾肿瘤,绝大部分是恶性肿瘤,良性肿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错构瘤),肾皮质腺瘤,肾纤维瘤,肾脂肪瘤,恶性肿瘤,:,肾癌,肾母细胞瘤,肾盂癌,肾癌,又称肾细胞癌、肾腺癌,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5%,病因不清,肾癌有家族发病倾向。,病理表现,组织学来源,:大多由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一般单发,单侧,左右发病率相似。,肉眼观察,:圆形,边界清楚,有假包膜,切面黄色,可有出血坏死灶或囊性变。,镜下观察,:透明细胞,颗粒细胞,梭形细胞,透明细胞癌最多见,梭形细胞癌恶性程度最大。,嫌色细胞癌来源于集合管上皮,少见。,转

      2、移途径,直接扩散:肾内、肾外,淋巴转移:肾蒂淋巴结,(,首站),血行转移:肺、脑、骨、肝,临床表现,5070,岁多发,男,:,女,=2:1,,约,30%50%,肾癌无临床症状。,肾癌三联征:血尿、疼痛、肿块。,肾癌的肾外表现。,转移症状:咯血、病理骨折、神经麻痹等,血尿,多为间歇性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血尿程度与肾癌的体积和恶性程度无关。,血尿的出现提示肿瘤已侵犯肾脏集合系统。,疼痛,患侧腰部胀痛、钝痛,血凝块经过输尿管时可发生肾绞痛。,疼痛的原因是肿瘤生长牵张肾包膜或侵犯肾周围组织所致。,肿块,患侧腰部或上腹部出现肿块,质地硬,边界清楚。,肿块的出现提示肿瘤体积较大或已侵入肾周围组织。,故:出现三联征任何一项都是病变发展到较晚期的临床表现。,肾外表现,发热:中度,可能与肿瘤内生致热原(白介素,-6,)有关或肿瘤出血坏死、毒素吸收有关。,高血压:肿瘤压迫肾内血管致肾素分泌增加有关。,血沉增快。,红细胞增多症。,同侧肾癌可有精索静脉曲张:提示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形成。,肝功能异常。,晚期肾癌还可有:贫血、消瘦、虚弱等。,诊断,临床表现:,B,超:不均质、中低回声实性肿块(小肾癌亦可表现为

      3、高回声)。,CT,:,目前最可靠,。肾实质内不均质肿块,平扫,CT,值略低于或与肾实质相似,增强后,肿瘤不如正常肾实质增强明显。,MRI,:,T1,加权像表现为不均质的低信号或等信号,,T2,加权像表现为高信号改变。在显示邻近器官有无受侵犯、肾静脉或下腔静脉有无癌栓方面优于,CT,。,诊断,KUB+IVU,:平片上肾外形增大,偶见肿瘤散在钙化;造影片上肾盂肾盏受压呈不规则变形、狭窄、拉长或充盈缺损;肿瘤破坏严重时患肾不显影。,肾动脉造影:显示肿瘤内病理性新生血管、动,-,静脉瘘、造影剂池样聚集、包膜血管增多等。,治疗,根治性肾切除术,是最有效的方法。,切除范围,:肾及肿瘤、肾周脂肪、肾周筋膜、区域淋巴结。肾上极肿瘤或肿瘤累及肾上腺时,需切除同侧肾上腺。手术中先结扎肾蒂血管以防肿瘤细胞扩散。,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直径小、位于一极。,免疫治疗:干扰素、白介素,-2,基因治疗:索坦,放疗、化疗:不敏感,肾盂肿瘤,从移行上皮细胞发生而来,细胞类型大部份为移行细胞癌、极少数为腺癌或鳞癌,多为乳头状肿瘤,可单发或多发,因肾盂壁薄而周围淋巴组织丰富,易较早发生淋巴转移。,临床表现,好发年龄为,

      4、4070,岁,男女比为,2:1,。,血尿:常见,为早期表现。,肿块;少见,当癌组织浸犯临近器官或肿瘤引起梗阻肾积水时可见肿块。,疼痛:少见,梗阻或血块通过输尿管时可发生。,诊 断,血尿等病史。,尿脱落细胞学检查。,IVU,片:充盈缺损。,B,超、,CT,、,MRI,等。,治 疗,手术治疗:切除范围,包括肾、输尿管、输尿管开口部位的膀胱壁,。,术后随访膀胱镜。,膀胱肿瘤,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近年发病有增加趋势。在尿路上皮性肿瘤中,膀胱移行上皮性癌的发病率最高。多见于,50,岁以上男性,男女之比约,4:1,。临床表现为无痛性的全程肉眼血尿,以膀胱侧壁、后壁最多见,其次为三角区和顶部。,分类:非上皮类肿瘤,:,移行细胞癌,上皮类肿瘤(占,95%,以上):腺癌,鳞癌,病因,环境和职业因素:,-,萘胺、联苯胺、,4-,氨基双联苯是膀胱癌的致癌物质。染料、橡胶、塑料、油漆、皮革等职业者易发生膀胱癌。,人与致癌物质接触后发生癌的潜伏期为,15,40,年,多在,20,年左右。,代谢因素:,色氨酸、烟酸代谢异常可能是膀胱癌的诱因之一。,很多膀胱癌病人没有明显接触化学致癌质的病史,可能与

      5、体内色氨酸代谢异常有关。色胺酸正常代谢物的积聚,此中间代谢物均属邻羟氨基酚类物质能引起膀胱肿瘤。,慢性膀胱感染、异物长期慢性刺激,可诱发膀胱癌,以鳞癌多见。,膀胱白斑、腺性膀胱炎、结石、尿潴溜。,吸烟:,可能诱发膀胱癌。,病理表现,分布:,多位于膀胱侧壁、后壁,其次为三角区、颈部、顶部。可单发或多发。,多中心性特点:,在尿路移行上皮细胞覆盖的不同部位可以同时或先后发生肿瘤。,组织类型:,上皮类肿瘤(,95%,以上),移行细胞癌(,90%,以上),腺癌(,23%,),鳞癌(,23%,),非上皮类肿瘤,肉瘤(如横纹肌肉瘤),分化程度:,移行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分为,、,、,级。,级分化良好,,级分化最差,,级分化介于两者之间。,级肿瘤的分化好,移行上皮层多于,7,层,结构及核的异形与正常稍有差异,偶见核分裂。,级除上皮增厚外,细胞极性消失中等度核异形性出现,核分裂常见。,级为不分化形,与正常上皮毫无相似之处,核分裂多见,。,一般说来,级与浸润性成正比,,级膀胱癌发展浸润的可能性为,10,,,级为,50,,,级为,80,。,生长方式:,原位癌:少见,乳头状癌:移行细胞癌多见,浸润性癌:腺癌和鳞癌

      6、多见,WHO 1973,WHO/ISUP 1998,WHO 2004,乳头状瘤,乳头状瘤,尿路上皮癌,1,级,分化良好,乳头状低度恶性倾向的尿路上皮肿瘤,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低级,尿路上皮癌,2,级,中度分化,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高级,尿路上皮癌,3,级,分化不良,浸润深度:,是膀胱肿瘤临床和病理分期的依据(,T,:临床分期;,P,:病理分期),Tis,:原位癌,Ta,:无浸润性乳头状癌,T,1,:浸润粘膜固有膜,T,2,:浸润肌层:,T,2a,浸润浅肌层,T,2b,浸润深肌层,T,3,:浸润膀胱周围脂肪组织,T,4,:浸润前列腺及子宫等邻近器官,组织病理学,分期,UICC,2002,TNM,转移途径:,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直接浸润,。,淋巴转移是,最主要,的转移途径,膀胱癌可转移到髂内、髂外、闭孔淋巴结群,或可到髂总淋巴结。有人指出髂内及闭孔淋巴结是膀胱癌转移的第一站淋巴结。,血行转移,见于晚期病例,多见于肝脏,其次为肺及骨骼。肾上腺、肾、胰腺、睾丸、涎腺、卵巢、肌肉及胃肠均曾有报道,但均占少数。,直接扩散常出现于前列腺或后尿道。膀胱癌可延伸至膀胱外与盆腔粘连形成固定块,或蔓延至膀胱顶部

      7、的粘膜。,临床表现,血尿:,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血尿严重程度与肿瘤的大小、恶性程度不成比例。,多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肉眼血尿,。,尿频、尿急、尿痛:,多为膀胱肿瘤晚期表现。肿瘤坏死感染、呈浸润性生长、累及膀胱颈。,排尿困难。,下腹肿块:,浸润癌晚期。,诊断,临床表现。,尿脱落细胞学检查。,KUB+IVU,。,B,超、,CT,、,MRI,等。,膀胱镜检查:部位、大小、数量、形态、蒂及基底部浸润程度。,治疗,原则:,Ta,、,T1,及局限性,T2,期肿瘤可采用保留膀胱的手术;较大、多发、复发以及分化不良的,T2,期肿瘤、,T3,期肿瘤以及浸润性鳞癌和腺癌,应行全膀胱切除术。,治疗,原则,:,Ta,、,T1,及局限性,T2,期肿瘤可采用保留膀胱的手术;较大、多发、复发以及分化不良的,T2,期肿瘤、,T3,期肿瘤以及浸润性鳞癌和腺癌,应行全膀胱切除术。,表浅膀胱肿瘤(,Tis,、,Ta,、,T1,),经尿道电切术(,主要方法,),亦可膀胱部切术。术后采用卡介苗、丝裂霉素、噻替派、阿霉素、羟基喜树碱等膀胱内灌注。,浸润性膀胱肿瘤(,T2,、,T3,、,T4,),T2,、,T3,分化良好:膀

      8、胱部分切除术(切 除范围:距离肿瘤缘,2cm,以内的全层膀胱壁),全膀胱切除术:膀胱浸润性癌的基本治疗方法(切除范围:全膀胱、前列腺和精囊,同时行尿流改道)。,T4,期仅用姑息性放疗和化疗减轻症状。,前列腺癌,病因前列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种族、遗传、食物、环境、性激素,等有关。,病理前列腺癌,98%为腺癌,,起源于腺细胞,其他少见的有移行细胞癌、鳞癌、未分化癌等。,前列腺的,外周带是癌最常发生的部位,,大多数为多病灶,易侵及前腺尖部。,转移途径:血行、淋巴扩散、直接浸润,以,血性转移至脊柱、骨盆为最常见,。,ABCD,分期系统,分为四期:,A(I),期前列腺增生手术标本中偶然发现的小病灶,多数分化良好。,B(II),期肿瘤局限在前列腺包膜以内。,C(III),期肿瘤穿破包膜并侵犯邻近器官,如膀胱颈等。,D(IV),期有盆腔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灶。,临床表现,前列腺癌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在直肠指检时偶然被发现,也可在前列腺增生手术标本中发现。,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三个基本方法,直肠指检,经直肠超声检查,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PSA),测定,确诊依靠:经直肠针吸细胞学或超声引导 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治疗,前列腺增生手术标本中偶然发现的,局限性(,I,期)癌,,一般病灶小,细胞分化好可以不作进一步处理,严密观察随诊。,局限在前列腺包膜以内(,II,期)癌,可以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也是治疗前列腺癌的最佳方法,但仅适于年龄较轻,能耐受手术的病人。前列腺癌是男性老年疾病,一般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对70岁以上,预测寿命低于10年的病人不宜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第,III、IV,期前列腺癌,以内分泌治疗为主,可行睾丸切除术,配合抗雄激素制剂。,

      《【外科PPT课件】泌尿系肿瘤》由会员第***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PPT课件】泌尿系肿瘤》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