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骨代谢检测项目介绍标准PPT课件

43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600655512
  • 上传时间:2025-04-11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2.90MB
  • / 4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骨代谢检测项目介绍,认识骨质疏松,1,骨质疏松的检测,2,骨代谢在,临床,中的应用,3,认识骨质疏松,1,骨代谢疾病,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WHO),。,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症,(,90%,),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10%,),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所致的,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疾病,骨质疏松,流行病学,2003-2006,年一次全国性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以椎体

      2、和股骨颈骨密度值为基础的,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The Asian Audit,朱汉民,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骨质疏松症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报告,低骨量,2.139,亿,男,1.004,亿,女,1.135,亿,骨质疏松症,6944,万,骨代谢疾病,骨质疏松,流行病学,髋部骨折发病率,髋部骨折发病率从,1990,年至,2006,年来明显增加,240%,男,138/100000,女,254/100000,中国大陆髋部骨折,费用估计,2006,年,15,亿,2020,年,125,亿,2050,年,2647,亿,The Asian Audit,朱汉民,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骨质疏松症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报告,骨代谢疾病,骨质疏松,流行病学,骨代谢疾病,骨质疏松,社会需要关注骨质疏松!,医学界已将这三种疾病放在同样重要位置。,骨质疏松症在世界常见病、多发病中已跃居第,6,位,患者人数超过,2,亿,人。,防治骨质疏松症预防骨折,治疗高血压预防中风,治疗高血脂预防心肌梗塞,骨代谢疾

      3、病,骨质疏松,临床表现,疼痛,脊柱变形,骨折,许多,骨质疏松,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有,骨质疏松,。,骨代谢疾病,骨质疏松,临床表现,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疹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骨代谢疾病,骨质疏松,临床表现,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骨代谢疾病,骨质疏松,临床表现,骨折,

      4、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骨代谢疾病,骨质疏松,临床上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通用标准是:发生了脆性骨折及,/,或骨密度低下。目前尚缺乏直接测定骨强度的临床手段,因此,骨密度和骨矿含量测定是,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断以及评价疾病程度客观的量化指标。,脆性骨折,发生了脆性骨折,临床上即可诊断,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测定,指单位体积(体积密度)或单位面积(面积密度)的骨量,。,临床上采用骨密度(,BMD,)测量作为诊断,骨质疏松,、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监测自然病程及评价药物干预疗效的最佳定量标准。,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M,),骨质疏松,症,1,分钟测试题,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指数,=(,体重,-,年龄,)0.2,),WHO,推荐应用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FRAX,风险级别,OSTA,指数,低,-1,中,-1-4,高,-4,骨代谢疾病,骨质疏松,骨代谢疾病,骨质疏松

      5、,符合以下任何一条建议,进,行,骨密度,/,骨代谢,测定:,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无论是否有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危险因素;,有脆性骨折史或,/,和脆性骨折家族史的男、女成年人;,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男、女成年人;,X,线摄片已有,骨质疏松,改变者;,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者;,有影响骨代谢疾病或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史;,IOF,一分钟测试题回答结果阳性者;,OSTA,结果,-1,骨质疏松的检测,2,骨代谢疾病,骨质疏松,骨转换生化标记物,骨形成的标志物,血清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源性碱性磷酸酶,I,型原胶原,-,端前肽,I,型原胶原,N-,端前肽,骨吸收的标志物,空腹,2,小时尿钙,/,肌酐比值,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型胶原末端肽,尿吡啶啉,尿脱氧吡啶啉,尿,型胶原交联,-,末端肽,尿,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端肽,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推荐的敏感性相对较好指标是:,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血清,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原发性

      6、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中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骨代谢标记物,骨转换,骨代谢标记物,骨转换,总,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胶原降解产物,N,端骨钙素,骨转换生化标记物,骨代谢标记物,骨转换,骨基质,98%,为,I,型胶原。,在前胶原转变为胶原纤维质期间,它们被特异的蛋白酶去除,继而形成,骨基质,每合成一个胶原分子,就会有一个分子的,P1NP,产生。,P1NP(I,型原骨胶原,-N,端前肽,),作为,I,型胶原质沉积的特异性标志物,反映,骨,形成,P1NP,(,总骨,1,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合成代谢治疗三个月后,P1NP,即可判断治疗效果,合成治疗:,用特立帕肽,Teriparatide,治疗的病人在开始治疗后,3,个月总,PINP,即显示,150,的增加,总,P1NP,增加超过,40,就 表明合成治疗是成功的,抗再吸收治疗:,用双膦酸盐,Alendronate,治疗的病人总,P1NP,下降,骨形成标志物下降,表明骨转换正常,这个治疗是成功的,对于抗再吸收治疗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再吸收标志物均下降。总,PINP,下降超过,40,就 表明抗再吸收

      7、治疗是成功的,骨代谢标记物,骨转换,骨代谢标记物,骨转换,-CrossLaps(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骨基质的有机成分中,90%,由,I,型胶原组成。,-Cross Laps,是骨重建过程中,I,型胶原被降解后释放入血的片断。,-Cross Laps,从肾脏排出,。,-,CrossLaps(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作为,I,型胶原特异性,标志物,反映,骨,吸收,-CrossLaps,与,BMD,降低成线性关系,预后评估,-5,-3,-1,1,3,5,-120,-100,-80,-60,-40,-20,0,20,40,60,80,Elecsys,b,-CrossLaps Serum,6,个月后与基线比较的变化幅度,BMD%after 2 Years,-4,-2,0,2,4,y=-16.695 x-43.539R,2,=0.5019,骨代谢标记物,骨转换,治疗后,-CrossLaps,下降,45,相应的骨折风险减少,7,实线表示随着,-CrossLaps,的下降骨折风险减少,对照组(虚线),也有所下降,但只是轻度的下降。对照组的轻度下降是由于病人服用的是维生素,D,和钙,治疗

      8、后,-CrossLaps,减少可证实患者骨折风险下降,预后评估,骨代谢标记物,骨转换,抗再吸收治疗三个月后,-CrossLaps,即可判断治疗效果,期望值:,3,个月后从基础值至少降低,35-55%,抗再吸收治疗:用二膦酸盐治疗的患者在开始治疗后的前,3,周,-CrossLaps,明显下降。,依从性差的患者,突然停止治疗,会导致,-CrossLaps,即刻升高,对治疗有反应的患者(,)骨标志物维持在低水平上。,而对治疗无反应的患者(,-,)或从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则停留在基线水平上。,-CrossLaps,从基线水平下降,35-55%,,表示治疗成功(,IOF,推荐,5,),骨代谢标记物,骨转换,骨代谢标记物,骨转换,OST,表示,成骨细胞功能和骨形成的敏感特异标志,物,,是骨基质矿化的必需物质,,最,重要的一种特异性非胶原蛋白。,OST,通过,肾脏清除。,根据,OST,的变化情况鉴别骨质疏松是高转换型的还是低转换型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高转换型的,所以,OST,明显升高;,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低转换型的,因而,OST,升高不明显。,需注意的是甲旁亢性骨质疏松症中骨钙素升高明显。,N-MI

      9、D Osteocalcin,(骨钙素),骨代谢,在,临床,中,的应用,3,骨标志物评估病情进展,(,一,),-CrossLaps,升高:骨质丢失增加,导致骨密度偏低,引起骨结构恶化,导致骨脆性增加,P1NP,升高:新合成的骨所占比例升高,这些新合成的骨质相对于成熟骨质矿化不完全,骨胶原,(,交联和,-,异构化,),在翻译后参与修饰的酶相对较少,损害骨骼的结构特性,OST,升高,:骨转换速度升高,骨代谢标记物,骨转换,血清标志物增高的妇女比正常或下降的骨标志物妇女前臂骨质丢失更加严重,P1NP/,-CTX,浓度,增加与骨质丢失相关,预后评估,骨代谢标记物,骨转换,高转换型骨质疏松,:,骨标志物(,P1NP/,-,CTX/OST,)检测数值大于参考范围,低转换型骨质疏松,:,骨标志物(,P1NP/,-,CTX/OST,)检测数值在参考范围之内或低于参考范围,骨标志物评估病情进展(二),骨代谢标记物,骨转换,高转换型,低转换型,骨钙素,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rossLaps,),1,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P1NP/,-CrossLaps,在治疗开始后,3,个月可提供

      10、疗效信息,BMD,评估治疗的效果则,要,12,年,骨代谢标记物,骨转换,骨标志物评估病情进展,(三),骨代谢标记物,骨转换,治疗前基础值,治疗后,6,个月,之后每,6,12,个月监控一次,治疗前基础值,治疗后,3,个月,之后每,6,12,个月监控一次,至少下降,40,至少增加,40,抗吸收治疗,合成代谢治疗,骨形成,标志物,total P1NP,治疗前基础值,治疗后,3,个月,每,6,12,个月监控一次,至少下降,35,55,抗吸收治疗,骨吸收,标志物,-CrossLaps,检测间隔,期望值,治疗,类型,P1NP/,-CrossLaps,的临床应用和使用建议(,IOF,),骨标志物评估病情进展,(四),2011,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可以在药物治疗后,1,6,个月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测量其变化情况,可以了解骨吸收抑制剂或骨形成促进剂的作用效果,有利于预测疗效,增加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依从性,良好的依从性有助于提高骨质疏松药物降低骨折的疗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中华骨质疏松和矿物质盐疾病杂志,2011,年,3,月第

      《骨代谢检测项目介绍标准PPT课件》由会员第***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代谢检测项目介绍标准PPT课件》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