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3(人民版必修2)

7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03646362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1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3(人民版必修2)课题: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目标: 1、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2、阅读列宁论粮食税等历史文献,学习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3、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定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重难点:重点: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难点: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教具: 实物投影仪教 学 过 程学 法 指 导一、 导入新课你知道当今世界上哪些国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何时何地诞生的?学生回忆必修一所学的知识回答,教师总结导入新课。二、新授过程指导学生看本专题的导语部分,并结合目录,了解本专题的主要内容。看第一节的课前提示明确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资料卡片: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 凶狠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 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苏俄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指导学生看史料,思考: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新生的苏维埃政

      2、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那么,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请结合教材相关部分举例说明。外国干涉军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联合进攻;苏联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整个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面对如此形势,苏俄人民采取什么措施战胜国内外敌人的?军事上:组建红军,抵抗敌人的进攻经济上: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哪些主要内容?(1)实行余粮收集制 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效果,缓解了城市的饥荒,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由于国家无法提供工业品,卢布又迅速贬值,农民实际上是将粮食无偿地交给国家,所以它的推行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2)推行工业国有化,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3)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4)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导学生回忆评价事物的一般方法,即积极和消极两方面。(1)积极:实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2)消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

      3、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1920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这说明制定这一政策的指导思想,即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存在着重大失误,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巩固练习(投影)1、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a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c、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2、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学习思考:.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列宁论粮食税读一读这段话,说一说你对它是怎样理解的?答案提示:在这段话中,列宁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战

      4、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帮助苏俄政权渡过严重危机方面发挥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政策,是一种临时性的办法。说明列宁已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教师总结:从列宁的话我们可以看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打败外来干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仅仅是一种临时的办法。到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时,它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并引发了政治危机。(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指导学生看教材的第二部分,思考: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时,国内面临着怎样的经济形势?面对如此严重的经济状况,苏俄领导人又是怎样认为的?俄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手段,认为可以在战争结束后继续使用这一政策,把陷入经济灾难的国家拯救出来,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因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但未取消,反而强化了。这导致了怎样的结果?史料链接材料一:1920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要求停止余粮收集制。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

      5、的沉重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但是,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材料二:在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中,参加者占领要塞,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克、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等口号,并组织起临时革命委员会,发布的告喀琅施塔得要塞和市民群众书中声称:执政的共产党完全脱离群众,没有力量把群众从全面崩溃的现状中拯救出来,只有靠全体工人的努力和决心,才能给祖国提供面包和燃料,才能让人们穿上衣服和皮靴,才能使共和国摆脱困境。-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列宁领导的俄共(布)是如何做的?以上材料反映了:农民请愿要求停止余粮收集制;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要求结束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普遍反对。列宁领导的俄共(布)果断地停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以摆脱困境,巩固政权,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途径。(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指导学生看教材第二、三个目录,明确之间的关系第二个目录是第三个目录实施的背景。2、新经济政策的制定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以

      6、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根据这一报告,党内一致通过了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的决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向新经济政策过渡。明确:什么是新经济政策?苏俄在农业、商业、工业等各个领域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统称为新经济政策。3、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指导学生看教材,归纳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在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工业方面,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在商业方面,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分配制度上,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探究:有的同学说,新经济政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有使资本主义政策得到发展、重新走回资本主义道路的危险;有的同学说,只有经济命脉掌握在国家手中,国家资本主义就可以受到控制,苏俄就可以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谈一谈你自己的看法。答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和经济命脉的情况下,利用

      7、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种探索。它反映了苏俄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小农生产者占优胜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实践证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不但推动了生产的发展,而且巩固了工农联盟,保证了苏俄稳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教师总结得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即充分利用了生产者和资本主义因素发展经济,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4、新经济政策的评价指导学生回顾评价实物的方法提示从进步性和局限性等方面分析答案提示:进步性:a、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使苏俄的经济政治危机迅速消失,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实践,开始从苏俄的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和改善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c、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探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它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局限性:新经济政策在实施的

      8、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俄共和后来的苏联领导人对实施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又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教师总结得出结论:判断政策是否正确的依据在于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讨论:比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异同提示:从背景、目的、内容、特点和效果等方面分析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目的内容特点效果(四)社会主义苏联的成立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莫斯科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24年1月,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巩固练习:(投影)1、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b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2、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a、性质相同内容相反b、互为补充取长补短c、前者是对后者的发展d、性质和内容都相反

      9、3、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 )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四、总结本课内容苏俄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政权。通过新经济政策,恢复了国有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特殊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利用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通过一定程度地恢复发展资本主义,从而使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五、布置作业1、复习并掌握基础知识2、完成相关练习3、预习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六、板书设计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物配给制。普遍劳动义务制固定的粮食税租让制、租借制新经济政策 自由贸易按劳分配学生根据了解的知识回答问题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专题导语部分,并结合目录说出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齐声朗读诗歌,然后说出反映的问题。学生在教材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学生在教材中圈划出战时共产主义内容的要点。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余粮收集制对当时的积极作用,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措施对农民的伤害。教师提示学生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入手,然后让他们结合政策内容分析。学生完成巩固练习,然后让他们说出理由,最后老师总结,即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析。指导学生先阅读材料,归纳出主要内容,然后结合问题联系知识点得出结论,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3(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工****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3(人民版必修2)》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