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促进学生数学模型的建构与运用长兴县第二小学 任杰【摘 要】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语言表达的一个数学结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亲历数学模型建构,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数学建模,在情境创设中预设“模型的启发”,在新知探索中实施“模型的建构”,在巩固练习中进行“模型的解释与应用”,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模型 数学思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理解运用。”数学建模作为新课标中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它不仅为数学表达和交流提供有效途径,也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清晰地认识、理解数学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提升思维能力。现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思考。 一、在情境创设中预设“模型的启发”。一般在教学活动的开端,很多教师都会创设一定的情境,建模思想指导下的情境创设,要确保数学问题的探究空间,还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权利,让学生经历充分的探索过程,获取丰富、积极的体验,为模型的构建带来启发
2、。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一位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师(出示):0.83元-5角;1.7元+8角;师:这两道算式可以直接计算吗?该怎么办?生:算式中两个数的单位不同,不能直接计算,可以把它们统一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后再计算。师:在小数计算中,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师出示+与这两道算式,如何计算? (结果有的学生把它们转化成小数进行计算;有的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还有的把算式看成元+元、元-元,再转化成以“分”为单位的整数加减法)在上述案例中,这位教师关注的不是计算的具体方法,而是在“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这一数学模型启发下,各显其招,主动参与对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再创造”活动,课堂变得异常活跃。二、在新知探索中实施“模型的建构”。数学家华罗庚在总结他的学习经历时指出,对书本中的某些原理、定律、公式,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应该记住它的结论、懂得它的道理,而且还应该设想一下人家是怎样想出来的,怎样一步一步提炼出来的。只有经历这样的探索过程,数学的思想、方法才能沉积、凝聚,从而使知识具有更大的智慧价值。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素材、探究发
3、现进行归纳提升,用简明的数学语言建构起数学模型。下面例举三种策略:(一)积累表象,建构模型数学模型所关注的对象是许多具有共同普遍性的一类事物。因此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多侧面、多维度、全方位感知这类事物的特征或数量相依关系,为数学模型的准确构建提供可能。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师通过让学生分一分、画一画、说一说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积累足够的表象,以实现对分数概念的初步建构。师:(出示课件)谁能帮他们把桌上的东西分一分呢?4个苹果怎么分?生:把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得2个。师:2瓶矿泉水怎么分?生: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得过且1瓶。师:每人分得同样多,数学上叫“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师:如果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呢?生:切成两半,一人一半。师:(出示课件)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一半。这一半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生:二分之一。师: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板书:分数)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分数。(板书:认识)师:刚才我们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点击课件)生:2份。师:一半是两份中的几份?生:两份中的一份。师:“一半可以用来
4、表示。师:(指蛋糕的一半),这一份是蛋糕的,那另一份呢?生:也是它的。师:谁来说说我们怎样得到这块蛋糕的的吗?生:拿刀沿正中间切下去。生:把这块蛋糕分成两半。生: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师:(出示课件,学生齐读一遍)我们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板书: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师:它指的是谁?生:这块蛋糕。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把它的涂上颜色。现在就请同学们动手折一折、涂一涂,开始。生:(展示涂色作品)师: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长方形的?生:把长方形纸对折,分成2份,涂色部分占一份。生: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师:你说得真棒!不管是一块蛋糕,还是一个长方形,如果把它们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师:你们还想认识其它的分数吗?生:(齐)想。师:好,接下来请同学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把它平均分成4份,再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生:(上台展示不同的涂色作品)师:你的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师:(课件出示)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
5、这张纸的()。师:如果我们把其中的2份、3份、4份涂上颜色,那么涂色部分分别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请前后桌的同学展开讨论。师:好,谁来说说。(点击课件)生:(逐题回答。)师:为什么是呢?生: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占了4份。师:你们还能够表示出其它的分数吗?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动手折一折,涂一涂,并说出几分之几。生:(展示作品,教师奖励智慧星)师:像、-都是分数。(板书)(二)寻找规律,建构模型 在教学“植树问题”时,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片断:师:在一条2000米长的路上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可种几棵?怎么求?生1:提出猜想,再验证。生2:难的问题解决不了,可以先举简单的例子,然后发现规律,最后再用规律解决问题。师: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一个不能直接解决的难题时,可以从简单的例子入手来发现规律,然后再来解决,这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师:出示刚才收集的数据(如下表):全长(m)间隔长度(m)间隔数树的棵数1052320545551230567师: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刚才我们填写的表格,有什么发现?生3:全长间隔长度=间隔数。生4:间隔数+1=植树棵树。师:从简单的例子当
6、中,同学们发现了:间隔数+1=棵数(板书)。在你们研究的数据当中,有间隔数+1不等于棵树的例子吗?生:没有。师:那么,在怎样的情况下才会有这样的规律呢?生:在两端都种的情况下。师:两端要种(板书)。师:如果是种50 m,两端都种,还有这样的规律吗? 100 m呢? 1 000 m呢?生纷纷回答:还是有这样的规律。师:看来,这样的规律是普遍存在于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当中的。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从个别的、简单的几个例子出发,逐步过渡到复杂的、更一般的情景中,使学生自主完成了解题策略的构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了植树问题(两端都种)的模型,即棵树=间隔数+1。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策略性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过程,加深了对解题方法的理解。(三)猜测验证,建构模型猜想验证,建立模型是数学教学重要的思想方法,这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增强学生主动探索、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商的变化规律我采取“猜测验证建模”三个层面进行探究。1.建立猜想抢答: 124= (122)(42)= (122)(42
7、)= (123)(43)=质疑: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那么,除法中有没有商不变的规律呢?如果有,被除数和除数应该怎么变,商才不变呢?请你大胆地猜测一下。2.验证猜想生1:被除数乘几,除数除以几,商不变。生2:在乘法中是这样,在除法中不是这样的。师:你能用算式来说明吗?生2:比如124=3,但(122)(42)的结果是12,不是3.生3:我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几,商会乘两个倍数的乘积。师:你能说说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猜想吗?生:3:因为两个因数乘以相同的数,所以积会乘以两个倍数的乘积。生4:在乘法中是这样,在除法中应该是不变的。师:你能用具体的算式来说明吗?生4:比如4812=4,会有(482)(122)=4(482)(122)=4(生汇报,师板书)师:请大家口算,这两个算式是否都等于4?(生计算后是等于4)师:你们能再举例说明吗?生5:比如426=7 (423)(63)=7(423)(63)=7(生汇报,师板书,其他学生口算)生6:师:有没有不同的想法?(生沉思很久)师:老师还有几种猜想,电脑显示:(1)(483)(123)= (2)(482)(122)=(3)(482)(123)=(4)
8、(482)(123)=师:请同学们计算这两条算式得数是不是都等于4?(生计算后得数不等于4)师:屏幕上的算式与黑板上算式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汇报)生:(学生汇报,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黑板上的算式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除以)相同数,商不变。师:请你再举些符合上面规律的例子。(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生1:3612=3 (3610)(1210)=3 (364)(124)=3生2:168=2 (165)(85)=2 (162)(82)=2师: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板书:3.建立模型师: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这种被除数、除数、商的变化规律吗?(学生表达不完整时,教师启发补充)师补充:这个数可以是任何数吗?为什么?(0不能作除数)板书: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师:如果被除数乘a,那么除数要乘几?如果被除数除a,那么除数要除几?生:如果被除数乘a,那么除数也要乘a;如果被除数除a,那么除数也要除a。师:a能不能是任何数?生:a不能是0.三、 巩固练习中进行“模型的解释与运用”(一)回归生活,拓展模型人的认识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从具体的问题经历抽象提炼初步构建起相应的数学模型,并不是学生认识的终结,还要组织学生将数学模型还原为具体的数学直观或可感的数学现实,使已经构建的数学模型不断得以扩充和提升。如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初步建立起来的“鸡兔同笼”问题模型,它是通过“鸡”、“兔”来研究问题,但建立模型的过程中不可能将所有的同类事物列举穷尽,教师要带领学生继续扩展考察的范围,分析当情境数据变化时所得模型是否稳定,教学时我出示如下问题让学生分析: 9张桌子共 26人,正在进行乒乓球单打、双打比赛,单打、双打的各几张桌子?”“甲、乙两个车间共 126人,如果从甲车间每 8人中选一名代表,从乙车间每 6人中选一名代表,正好选出17名代表。甲、乙两车间各有多少人?”这样,便可使模型不断得以丰富和拓展。 (二)运用模型,拓展提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起数学的模型,这种数学模型需要在数学实践中进行解释与应用,以进一步理解模型的内涵,科学合理地运用模型解决问题,在实践运用中进一步拓展和提炼模型。教了“圆的周长与面积”后我设计了一组题组进行练习:师:出示下图,正方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圆
《第三篇任杰)浅谈促进学生数学模型的建构与运用》由会员re****.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篇任杰)浅谈促进学生数学模型的建构与运用》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