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方法例谈

13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92505593
  • 上传时间:2022-08-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8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高考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方法例谈 各位老师:大家好,很荣幸和大家一起交流高三复习经验。今天我想略谈一下高三诗歌鉴赏的复习方法,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考试大纲对古诗文的鉴赏评价提出了两点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基本上是按照形象、意境、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几方面进行复习的。(一)2009年高考诗歌分类鉴赏方法总叙1诗歌分类鉴赏知识汇总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按照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怀古诗的主题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昔盛今衰,来借古讽今。例如:刘禹锡石头城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立功业的心情,同时,委婉的对现实进行批评。例如:杜甫蜀相、柳永雨霖铃 边塞诗大都以描写战争为主题,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或者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例如:从军行、出塞思乡诗往往和战争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安宁的平静生活。例如:夜上受降城闻笛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物的独特观察和描写,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格和理想。例如

      2、蝉、石灰吟山水田园诗是通过对山水等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情怀,寄托理想。例如归园田居、山居秋暝闺怨诗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幸福生活的向往。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例如:王维过香积寺朱熹观书有感2、 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的格式和术语。概括评价诗歌内容的常用表述方式:“这首诗是一首什么样的诗采用(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赏析表达方式的常用格式: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抒情、议论)叙(描写、抒情、议论)什么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赏析表现手法的常用格式: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表达作用是(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赏析思想感情的常用格式:通过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主旨抒发了什么感情(寄托了什么情怀、袒露了什么心迹、表达了什么的追求)。 3、 积累读诗的一般方法借助题目、作者、注释、背景。借助诗歌的分类,从内容方面入手,抓住特点,仔细分析。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3、,注意作者的“逻辑思维”。借助诗歌鉴赏试题,分析鉴赏设题角度,直奔鉴赏中心话题。(二)鉴赏诗歌形象(意象)形象又称艺术形象,在诗歌中也称意象,就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而对于古典诗歌而言,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和物。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其次是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1)古诗中常见的人物形象: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爱恨情长的形象。()怎样把握人物形象?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

      4、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抓环境诗歌中的环境描写往往起到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通过环境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因此,环境描写对于分析人物形象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形象题的提问方式: 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例题分析:诉衷情陆 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问: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答: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步骤一)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步骤二)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步骤三)()学生总结答

      5、题思路;第一步:什么形象第二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第三步:表达的情感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1)景物类型: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怎样鉴赏景物形象?借助意象,品味意境。把握画面,描摹图景分析景物,概括作用。()提问方式: 选取了哪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画面诗中赏画?这幅画面是怎样组合而成的?概括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思想情感。()例题分析:请分析这首诗画面美。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问:选取了哪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画面?答:这首诗写了江山、花鸟、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步骤一)问:这幅画面是怎样组合而成的?可从色彩、动静、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等角度分析。答:四种景物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

      6、物较特出、较具体。远与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浓艳的画面色彩,谐调的画面组合,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步骤二)问:概括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思想情感。答:表现作者陶醉在春光中的怡然之情。(步骤三)()学生总结答题思路;第一步:描摹图景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包括手法)第三步:分析景与情的关系 事物形象指诗歌中的托物言志之物,往往是诗人形象的化身,寄托着诗人的某种感情。(1) 古代诗词精美意象: 月亮往往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菊花傲霜之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唐人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表达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陆游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代表正直与坚贞。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

      7、”即“怜子”,“青”即“清”。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鹧鸪鸟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引起游子思乡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另外还有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

      8、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等等。 ()提问方式: 诗中写了什么意象?请赏析。 请分析这首诗抒情上含蓄不露的特点。()例题分析:在 狱 咏 蝉作者: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呤。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问:这首诗写了什么意象?请赏析。答:古人以蝉居高饮露(步骤一)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步骤二)表达自己高洁的情操。(步骤三)()学生总结答题思路;第一步:描述意象第二步:赏析手法第三步:表达的情感(三)鉴赏诗歌的意境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境是诗的灵魂,诗的生命,是诗歌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1)常见的诗歌意境有:雄奇阔大,如曹操的观沧海,写景雄奇壮美,抒情奔腾震荡;苍凉悲壮,如李白的关山月,写景峻拔萧疏,抒情慷慨悲凉;深邃沉郁,如杜甫的登高,沉郁顿挫,曲回郁结;闲适淡泊,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寂幽趣,远尘避世;凄婉幽伤,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哀伤凄冷,如泣如诉;清新飘逸,如杨万里的小池,生动活泼,细致素雅。(2)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某两句诗情与景的关系。(3)例句分析: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问: 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答: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步骤一)全诗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恬静幽美的氛围。(步骤二)表达了作者对秋日山水的喜爱之情。(步骤三)()学生总结答题思路;第一步:紧扣意象,描绘画面内容第二步:用一两个词准确概括意境第三步: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教师点拨: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

      《高考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方法例谈》由会员汽***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方法例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