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制造型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6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91118568
  • 上传时间:2023-02-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制造型企业成本控制研究关键字: 制造型企业 成本控制一、绪论1、研究背景在我国加入了WTO之后,我国的企业开始直接面对众多国际企业的激烈竞争。企业要想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的环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当前,我国发展的经济阶段,决定了制造型企业仍占我国经济相当比重。在一定时期内,我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可能长期得不到改变。相对于国外发展成熟的企业来说,无论在资金、人员素质、管理经验、企业文化还是品牌建设等方面,我国大多数制造型企业都处于下风。而相当一部分中小型制造企业,更是仅仅依靠成本优势来维持自己的竞争力。从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剧烈,给中国广大中小型制造企业的成本优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成本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人民币持续升值,给出口导向型企业带来巨大成本压力。(2)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企业相关成本提高。(3)2008年1月,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大大提高了人力成本。(4)出扣退税政策的变化,体现了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给一部分高能耗企业带来成本压力。(5)

      2、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扩展为金融危机,进而演变为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国际国内消费市场可能面临较长时期的不景气局面。制造业产品面临的市场压力最终会传递到价格上,演变为成本压力。2、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面临的各种成本压力,以非财务角度,从管理方面初步提出在企业建立全面成本控制体系,消除浪费,提高效率,维持企业竞争优势。二、理论研究综述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下面阐述几种主要的成本控制理论。1、成本动因理论库珀和卡普兰于1987年在一篇题为成本会计怎样系统地歪曲了产品成本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成本动因”(cost driver,成本驱动因子)的理论,认为成本在本质上是一种函数,是各种独立或交互作用着的因素(自变量)合力驱动的结果。传统上把业务量(如产量)看作是唯一的成本动因(自变量),至少认为它对成本分配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而把其他因素(动因)撇开不论。按照这一成本动因思想

      3、,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基于这一认识,形成了诸如量本利分析,以及依存于产量的弹性预算等在成本费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这虽不失为成本管理的有效思路。然而,业务量并不是驱动成本的唯一因素。按照库珀和卡普兰的“成本动因”理论,成本动因可归纳为五类:数量动因、批次动因、产品动因、加工过程动因、工厂动因。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应在分析有关各种成本动因的基础上,开辟和寻找成本控制的新途径。比如,按照作业成本法(ABC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对成本动因的分析,企业成本可划分为由业务量动因驱动的短期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和由作业量动因驱动的长期变动成本(主要是各种间接费用)。基于此种认识,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可考虑通过实现适度经营规模来有效地控制成本,因为通常较大规模比较小规模更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如采购费用支出不单纯受采购数量所制约,还与采购次数有关,大量采购能降低单位采购成本;营销费用支出不单纯受销售数量所制约,还与销售批次有关,大量销售能降低单位产品负担的营销费用。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除驱动成本的客观因素外,企业成本也会受到人为的主观因

      4、素的驱动,即成本函数可表示为:成本f(客观动因,主观动因)。正因为人具有最大的能动性,人为的主观动因也应是驱动企业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综合素质、集体意识、企业主人翁地位意识、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工人之间以及工人与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等,都是影响企业成本高低的主观因素,因而也可将其视为成本的驱动因素。从成本控制角度看,人为的主观动因具有巨大的潜力。 2、林俊提出的CSS成本控制体系。2000年开始,中国的林俊创立了国际上第一个面向供应链成本管理体系构建的CSS成本体系标准(Cost System Standards),提出了符合实际的“多因多果+面向对象+体系化管理”理论和手段,否定了传统基于会计准则的“多因一果”成本核算的所有成本控制方法。CSS成本体系以产品、质量、效率、客户、人力资源、资金占用、安全、风险、环保九大成本为核算对象和控制对象,使企业能够根据不同性质的成本对象采取不同的面向对象的控制方法。3、成本控制专家李践,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总结提炼出控制成本的12种途径,包括砍价、砍人手、砍机构、砍固定成本、砍采购成本、砍预算、砍库存、砍劣质客户、砍日常开支、

      5、砍会议、砍面子等,对广大企业成本控制的实际操作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三、制造型企业成本控制1、按成本形成过程控制按成本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部分:产品投产前的控制、制造过程中的控制和流通过程中的控制。(1)、产品投产前的控制这部分控制内容主要包括:产品设计成本,加工工艺成本,物资采购成本,生产组织方式,材料定额与劳动定额水平等。这些内容对成本的影响最大,可以说产品总成本的60%取决于这个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的质量。这项控制工作属于事前控制方式,在控制活动实施时真实的成本还没有发生,但它决定了成本将会怎样发生,它基本上决定了产品的成本水平。(2)、制造过程中的控制制造过程是成本实际形成的主要阶段。绝大部分的成本支出在这里发生,包括原材料、人工、能源动力、各种辅料的消耗、工序间物料运输费用、车间以及其它管理部门的费用支出。投产前控制的种种方案设想、控制措施能否在制造过程中贯彻实施,大部分的控制目标能否实现和这阶段的控制活动紧密相关,它主要属于始终控制方式。由于成本控制的核算信息很难做到及时,会给事中控制带来很多困难。(3)流通过程中的控制包括产品包装、厂外运输、广告促销、销售机构开支和售后服务等费用

      6、。在目前强调加强企业市场管理职能的时候,很容易不顾成本地采取种种促销手段,反而抵消了利润增量,所以也要作定量分析。2、按成本费用构成控制按成本费用的构成可分为四方面:(1)、原材料成本控制在制造业中原材料费用占了总成本的很大比重,一般在60%以上,高的可达90%,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影响原材料成本的因素有采购、库存费用、生产消耗、回收利用等,所以控制活动可从采购、库存管理和消耗三个环节着手。(2)、工资费用控制工资在成本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增加工资又被认为是不可逆转的。控制工资与效益同步增长,减少单位产品中工资的比重,对于降低成本有重要意义。控制工资成本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它与劳动定额、工时消耗、工时利用率、工作效率、工人出勤率等因素有关。(3)、制造费用控制制造费用开支项目很多,主要包括折旧费、修理费、辅助生产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等,虽然它在成本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因不引人注意,浪费现象十分普遍,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4)、企业管理费控制企业管理费指为管理和组织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开支项目非常多,也是成本控制中不可忽视的内容。3、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

      7、项:(1)、定额制定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条件下,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消耗达到的数量界限,主要有材料定额和工时定额。成本控制主要是制定消耗定额,只有制定出消耗定额,才能在成本控制中起作用。工时定额的制定主要依据各地区收入水平、企业工资战略、人力资源状况等因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成本越来越大,工时定额显得特别重要。在工作实践中,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控制需要,还会出现动力定额、费用定额等。定额管理是成本控制基础工作的核心,建立定额领料制度,控制材料成本、燃料动力成本,建立人工包干制度,控制工时成本,以及控制制造费用,都要依赖定额制度,没有很好的定额,就无法控制生产成本;同时,定额也是成本预测、决策、核算、分析、分配的主要依据,是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2)、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它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它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达到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是成本控制成功的基本前提。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下面三项标准化工作极为重要。第一,计量标准化。计量是指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量和质的数值进行测定,为生产经营

      8、,尤其是成本控制提供准确数据。如果没有统一计量标准,基础数据不准确,那就无法获取准确成本信息,更无从谈控制。第二,价格标准化。成本控制过程中要制定两个标准价格,一是内部价格,即内部结算价格,它是企业内部各核算单位之间,各核算单位与企业之间模拟市场进行“商品”交换的价值尺度;二是外部价格,即在企业购销活动中与外部企业产生供应与销售的结算价格。标准价格是成本控制运行的基本保证。第三,质量标准化。质量是产品的灵魂,没有质量,再低的成本也是徒劳的。成本控制是质量控制下的成本控制,没有质量标准,成本控制就会失去方向,也谈不上成本控制。第四,数据标准化。制定成本数据的采集过程,明晰成本数据报送人和入账人的责任,做到成本数据按时报送,及时入账,数据便于传输,实现信息共享;规范成本核算方式,明确成本的计算方法;对成本的书面文件实现国家公文格式,统一表头,形成统一的成本计算图表格式,做到成本核算结果准确无误。4、降低成本的基本途径(1)、提高劳动生产率a、改善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b、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c、搞好定额管理和职工培训,提高劳动效率(2)、节约原

      9、材料、燃料和动力的消耗a、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采用先进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b、加强质量管理,减少废品损失、返修损失c、改进物资供应工作,减低物资的采购、运输、保管费用等(3)、提高设备利用率a、合理地选择、购置、使用设备b、搞好维护修理和技术改造,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生产效率c、改善劳动组织,消灭不合理的停工时间,增加设备运转时间d、减少闲置设备,充分利用设备生产能力(4)、节约管理费用、减少资金占用a、缩短生产周期,合理库存储备,减少流动资金占用b、精简机构,减少非生产人员,提高管理工作效率5、成本控制的实际操作(1)、强化成本意识成本意识是推动成本管理的前提。要做到有效地控制成本,必须首先使企业所有人员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把成本意识、成本观念贯穿到成本管理的各个领域,让成本意识深入人心。同时,加强对企业人员的培训,让人人都懂得只有用尽量少的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用最少的支出取得最大的利润,才能实现资本的增值,实现企业增效、个人增收。促使广大职工进一步树立投入产出观念、成本效益观念,自觉把自己置身于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活动中。(2)、制定目标成本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制定目标成本。目标成本需要经过多次测算,从目标利润中选出最佳方案。应以市场为依托,依据市场信息、行情,市场上各类产品的比价、需求趋势,本企业的资源状况,产品的使用价值及功能计量,测算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最优惠价,然后通过产品销售市场调查,以销定产测算本期目标销售收入,优先扣除上交国家税金以及预测并分析有关经济信息,制定产品销售目标利润。再依据公式:产品单位目标成本=产品单位销售价产品单位目标利润,拟定企业的目标成本。但这不是最后敲定的目标成本,有关人员还应根据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设备水平以及材料供应渠道、价格水平等具体情况,参照以“最优投入”原则进行的小规模试产得出的各项消耗定额,进行测算、分析、比较,如所得成本达不到拟定的目标成本,要进行调整或重新设定。(3)、

      《制造型企业成本控制研究》由会员s9****2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型企业成本控制研究》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