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安然破产引的对公司治理和会计管制的思考会计管理经济类论文

12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86116112
  • 上传时间:2023-08-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6.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会计学院2006级案例分析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姓名: 学号:完成时间:2009年10月30日安然破产案引发的对公司治理与会计管制的思考摘要:本文通过对安然公司破产原因的初步分析,探寻安然从建立到辉煌的顶峰,再到最终轰然坍塌所反映的深层问题。主要从公司治理和会计管制两个方面来透析安然事件。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总结安然事件对我国公司层面的会计管制机制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启示。关键词:安然公司 破产原因 会计管制 公司治理 启示 财富2000年全美500强座次排定,在埃克森石油、通用电气、福特汽车等全球赫赫有名的“百年老店”中,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因其16岁的花样年华吸引了众多人关注的目光。这个来自德克萨斯的少年,带着神话般的创业奇迹,闯进了这一全美富人俱乐部。它拥有遍布全球的发电厂和输油气管线,在美国能源交易市场具有呼风唤雨的实力。其2000年高达1008亿美元的收入令IBM和AT&T都相形见绌,并连续4年荣获“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称号。他,就是集全球最大的能源交易商、美国新经济的创新先锋、华尔街的宠儿、美国股市神话等耀眼光环于一身的安然公司(Enron Corporation)。一、安

      2、然公司的创建与崛起 (一)、安然的成立安然公司成立于1930年,最初名为北部天然气公司。1941至1947年间,随着公司股票上市,公司的股权渐渐分散,到1979年,肯尼斯雷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并取代北部天然气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1985年,肯尼斯雷收购竞争对手休斯敦天然气公司(Inter North),并更名为“安然”(Enron)。安然成立之初,肯尼斯雷领导公司一边生产天然气,一边在世界范围进行电厂的建设、管道铺设等基建。当安然在全美天然气供应商中仅列第13位的时候,就已建起美国最大的天然气管道输送系统,输送量达到全美消费总量的1/5,形成其后能源输送业务的雏形。 (二)安然的发展 1、安然的变革 (1)变革的环境 由于新设成立的安然公司承接了Inter North公司高额债务,导致其资产负债率高达80%。沉重的债务负担加大了安然的财务成本。在安然内部面临巨大困难的同时,外部的竞争环境也发生了显著变:解除管制等宏观政策的变化大大加剧了美国能源市场的竞争程度。1989年之后,随着美国能源市场的波动,天然气及原油价格一路狂跌,安然存有的大量天然气资源储备的价值也不断下降。盈利波动性

      3、的上升,使安然的债券一度被降为垃圾债券。秘鲁政府实行的国有化政策更使其雪上加霜,安然的海上油气生产设备及相关资产均被收归国有,公司经营陷入重大危机。 面对公司内外部环境急速变化、不确定性陡增的挑战,安然临危不乱,敏锐地发现能源市场的剧变实则孕育着巨大的商机。安然从现实经营中总结经验,趋利避害,把握机遇,成功的确立了公司战略转型的雏形:在受管制的管道业务之外涉足非管制的领域。 (2)转型的重心面对瞬息多变的能源市场,杰夫斯基林(1989年加入安然,2000年12月任安然CEO)决定采用不相关扩张模式,美国能源业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的架构“能源银行”逐渐成型。安然的思路是把能源交易与金融工具相结合,通过新的金融工具使本来不流动或流动性很差的资产或能源商品“流通”起来:第一种办法是为能源产品开辟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以期货、期权市场和衍生金融合同把这些能源商品“金融化”。第二种方法是将一系列不动产打包,以此为抵押,通过某种信托基金及资产管理公司,对外发行债券或股权,实现资产的证券化。在此过程当中,同时搭建复杂的关联企业架构,以及同样复杂的交易合约。 转型“能源+金融”的业务模式是安然发展史上

      4、最重大的一步棋,这一创新的能源交易模式使安然在世界各国的能源证券交易中占据着垄断地位,成为业界变革的先驱公司。在1989年到1992年短短3年间,安然的利润几乎增加了50%,达到3亿美元。到1993年底,其股票攀升了217%。 2、第二次转型 由于能源交易价格瞬息万变,在不同地区差异也很大,1999年11月,安然启动了第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全球商品交易平台“安然在线”(Enron Online),以便跟每个客户通过网络实时交易。“安然在线”是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后来成为年交易规模近200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随着能源交易市场的不断成熟,公司的利润率不可避免地逐渐下滑。面对能源交易领域日益激烈的竞争,为推动公司持续增长,实现全球领先公司的目标,安然凭借其创新的交易技能及成功搭建的Enron Online平台,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创建“资产轻便型”安然,把互联网与有形的基础设施、创新的头脑和管理风险的能力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其第二次转型,安然和最初相比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根据业内及华尔街人士的评价,安然已经由一家纯粹的能源供应商脱胎换骨为一家类似美林、高盛的华尔街金

      5、融公司。1990年安然收入的80%来自天然气传输业务,而到2000年,其收入的95%、利润的80%均来自能源等交易业务,占全美能源交易的四分之一。而最初的能源传输业务只剩下3%的份额。 (三)辉煌的顶峰 安然的资产轻便战略获得华尔街的认同和欢迎,成为华尔街金融机构强力推荐的投资对象。安然通过错综复杂的关联企业架构、以及报表操作手法,不仅使其的收入和利润逐年猛升,而且还成功的成为华尔街的宠儿。随着安然的收入和利润的“稳定”增长,其股票价格在1995年后开始剧烈上涨,从15美元左右升至2000年底的90。75美元,同年,市值高达近700亿美元。至此,安然帝国达到其最辉煌的尖峰。数据来源:安然公司2000年年报图1 安然营业收入 从图中看出,从1996到2000年4年间,安然的营业收入从133亿美元猛增至1008亿美元,其增幅几乎是1996年的7倍。特别是2000年,在短短的1年中,营业收入就从401亿美元上升至1008亿美元,是1999年的2.5倍。数据来源:安然公司2000年年报图2 安然营运利润 从上图看出,安然的营运利润从1996年的4.93亿美元持续增至2000年的12.66亿美元

      6、,增幅达156.8%。数据来源:安然公司2000年年报图3 安然净利润 上图显示,除1997年的净利润出现较大幅度滑坡外,总体上保持了一个平稳增长的态势。数据来源:安然公司2000年年报图4 安然总资产 从安然总资产的变动趋势来看,说明公司近年来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呈现出一种快速扩张的态势。2000年的总资产较之1996年增长了近3倍。数据来源:安然公司2000年年报图5 安然股票累积回报率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比较 从上图可以看出,安然股票的累积回报率远高于标准普尔500指数,这说明安然股票受到市场的追捧。二、安然的瞬间倒塌在2001年宣告破产之前,安然拥有约21000名雇员,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2000年披露的营业额达1010亿美元之巨。然而真正使安然公司在全世界声名大噪的,却是这个拥有上千亿资产的“巨人公”司在几周内破产,自此成为公司欺诈以及堕落的象征。 (一)安然崩溃的导火线 90年代后半期开始,为实现其成为世界领先公司的野心,安然进入快速纵深扩张阶段。安然的快速扩张需要巨额的资本投资,由于这些投资在短期内无法产生满意的收益和现金流,而安然又坚信这些投资

      7、在长期会获得较好的收益,从而给安然的财务报表造成巨大的现实压力。安然迫切需要低成本增量资金来支撑其“高增长”的态势。 然而,安然一贯追求金融创新的风格,使其没有采取直接额外举债的方式,而是选择了一条危险的道路在会计处理上玩弄花招。安然利用金融工具进行大量资产负债表外融资,利用或滥用会计准则的漏洞少报或隐藏债务,通过关联交易和激进、大胆的会计处理夸大收入及利润,维持高增长的假象,以推动股价。而股价的上升使其对这种运作方式产生了依赖性,从而在这条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至无法自拔。当安然的丑闻被曝光后,导致其股价大幅跳水,债信降至垃圾级,安然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从而触发了一系列融资及衍生交易中的债务偿还条款,但此时的安然根本无力偿还巨额的到期债务,也不可能增发新股,由此引发了崩溃的导火线。 (二)安然崩溃的主要过程 1、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司宣布第三财季亏损达63800万美元。股东权益也减少了12亿美元。次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对安然可能存在的关联交易问题进行非正式调查,并随后转入正式调查程序。2、10月25日,信用评级机构就安然存在的问题做出反映,惠誉公司宣布有可能做出降级决定

      8、,而标准普尔则宣布将安然的信用前景从“稳定”调低至“负面”。29日,穆迪公司宣布将安然的长期债信等级降低一级,并且表示不排除进一步降级的可能性。 3、进入11月,安然公司的财务状况失去了控制。尽管1日安然宣布JP摩根大通和花旗银行承诺提供1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但标准普尔还是宣布将安然的长期债信等级及短期债信等级下调。5日,将安然的债信等级降至离垃圾债券只有一步之遥的等级。9日,穆迪公司做出同样决定。 4、11月28日,标准普尔将安然的债信评级降为垃圾级,穆迪也迅即做出同样决定,安然公司股价重挫85%,跌破1美元,创下纽约股票交易所有史以来单日跌幅之最!11月30日,安然股票跌至每股0.26美元。相比于一年前90.75的股价,已经缩水近350倍安然已经彻底被市场抛弃! 5、12月2日,安然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安然在9月30日的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总资产达618亿美元,这使得安然破产案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公司破产案例。 (三)安然坍塌的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安然公司破产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1、战略方向性失误安然破产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公司盲目放弃了自己的主营业务,而转向了电子交易等

      9、新领域,导致公司失控。无视决策风险是当年如日中天的安然决策者们犯下的根本错误。安然将其发展战略定位于“分散化”。安然的这一战略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 (1)业务领域的多元化。安然在确立了能源交易领域的领先地位后,认为不再需要任何实物资产,从而转型“资产轻便型”战略。这一战略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第一,安然向其他公司推销其在能源交易和风险管理的技术,提供外包服务。根根据双方的交易要求,一旦安然的信用等级和股票价格跌破某一点位,它就要以现金或自身股票来偿还债务。安然由此被数十亿美元的到期债务套牢。第二,安然在纸张、金属、宽带、信用衍生产品等一系列市场上投资巨大。过快的扩张速度导致安然收益甚少。而且,极度膨胀的扩张冲动,使安然低估了这些从未涉及的领域中所存在的极高的风险。(2)业务地域的国际化。和许多500强大公司一样,安然也较早地开始了国际化战略。但因为世界各地的政治形势、市场化程度的不确定性较高,加之自身对市场及政策趋势的判断失误,以及内部控制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从而为安然海外扩张的失败埋下祸根。2、诚信的缺失对于一个交易商来说,其最重要的资产就是诚信。安然的种种欺诈行为,最终把自己推向了破产的深渊。(1) 每年报告的巨额收入被人为地夸大,未将巨额债务入帐。由于负债相应形成的资产及业务的盈利水平不断下降,巨额负债未能得到有效消化,财务杠杆却不断提高,相应使安然的财务风险放大,已无法保持财务平衡。因此,安然动用了不正当的会计手段做假账。(2) 将未来期间不确定的收益计入本期收益,未充分披露其不确定性。安然从事的业务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通过与能源有关的合同及其他衍生工具获取收益,而这些收益取决于对未来很多不确定市场因素的预期。而安然未对未来不确定

      《安然破产引的对公司治理和会计管制的思考会计管理经济类论文》由会员桔****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然破产引的对公司治理和会计管制的思考会计管理经济类论文》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