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可靠机构浅析高寒地区国外用材树种

5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85749063
  • 上传时间:2022-10-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9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可靠机构浅析高寒地区国外用材树种摘要:遵循森林植物引种驯化供种区与引种区环境条件相似的原那么,根据引种区气候、土壤、植被分布、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等主要环境条件,确定与之相适宜的北美洲和欧洲作为供种摘要:遵循森林植物引种驯化供种区与引种区环境条件相似的原那么,根据引种区气候、土壤、植被分布、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等主要环境条件,确定与之相适宜的北美洲和欧洲作为供种区。以北美白云杉Picea glauce(Moench) Voss.、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 Linn.)和欧洲白桦(Betula pendula Roth.)3个树种为引种对象,在引种驯化及区域试验的根底上,系统开展国外用材树种子代生长节律和适应性分析,并对其早期生长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丰富中国高寒地区用材林树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促进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关键词:用材树种;引种驯化;早期评价全世界林木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每个树种具有各自的自然分布区,但由于自然分布区的形成受地理变迁、传播条件和各种障碍因素的影响,因而树种的自然分布区并非最正确适生区,其他地区也可能更适宜生长发育1。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差、树

      2、种资源匮乏的地区,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外用材树种,对丰富我国林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调整用材林林分结构,改善人工林组成,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加林产品种类,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变,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气候区,具备利用不同地理环境引种各国植物资源的优越性。北美白云杉Picea glauce(Moench)Voss.原产于北美洲北部,广泛分布于加拿大和美国大湖区,并且中国和北美温带地区同属温带气候,自然条件、植被类型以及植物起源、演化开展及生境条件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北美区系种质资源引种到中国北方具有很大的潜力2。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 Linn.)自然分布区的气候与中国东北地区根本相似,虽然芬兰受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较高纬度地区气候温和,但是中国北方无霜期较长,能满足越冬前完成木质化过程的林木生长3,4。欧洲白桦(Betula pendula Roth.)原产欧洲和亚洲北部,适应性和抗寒能力较强,在中国东北地区引种栽培已获成功5。林木引种驯化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的重要手段,引进适宜生长、经济价值高的外来树种,可为乡土树种遗传改进提供新

      3、的基因资源。笔者在林木种质资源引种驯化、区域试验技术研究以及生长性状测定分析的根底上,以北美白云杉、欧洲赤松、欧洲白桦3个国外用材树种为对象,系统开展了子代生长节律测定、生长适应性分析及早期生长性状综合评价研究,旨在为高寒地区工业用材林基地建设提供优良树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引进国外用材树种介绍1.1.1北美白云杉具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之特点,其树干通直,尖削度小,树型优美,材质色度浅、纤维长、纤维含量高,为北美洲地区良好的成林树种和重要的纸浆原材料树种,亦可应用于建筑及园林绿化。在植物系统分类学上,北美白云杉隶属松科(Pinaceae)云杉属(Picea Dietr.),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适应多种土壤类型,其耐寒、抗干旱能力随苗龄增大而增强。在北美洲寒温带针叶林区,白云杉形成亚顶极群落,且常见于各种森林类型,其伴生树种丰富,自南向北变化趋势明显,表达出各种林型向北寒温带针叶林区的过渡6,7。1.1.2欧洲赤松为第三纪孑遗种,在松科松属(Pinus Linn.)中自然分布最广,又称欧洲松、苏格兰松。在温带针叶树中,其生长较快、经济价值高,抗旱、耐瘠薄和耐寒能力极强,

      4、对温度、土壤肥力和水分要求低,适宜多种类型土壤。欧洲赤松广泛分布于欧洲及亚洲北部,常形成纯林,并能与诸多生态特性各异的树种混交形成林分,具较大生态位幅度,形成了许多变种和地理品系6,中国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nis L.var. mongolica Litv.)和美人松Pinus sylvestris L. var. sylvestriformis(Takenouchi)Cheng et C.D.Chu就是其地理小种。1.1.3欧洲白桦系桦木科(Betulaceae)桦木属(Betula Linn.)一种高大落叶阔叶乔木,原产欧洲和亚洲北部,主要分布于东欧和北欧,为该区域造林先锋树种、重要工业用材树种和园林绿化树种。在芬兰,欧洲白桦被确定为国树,表达了其在芬兰林业中的重要地位,为芬兰胶合板工业最重要的原材料。欧洲白桦分布广泛,自然差异较大,种源及个体间遗传分化显著,且更新能力和生态适应性较强,生长速度快,抗寒、耐瘠薄,局部种源枝条下垂,树型美观,材质优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5,6。1.2原产地与引种区自然概况1.2.1原产地自然概况北美白云杉。分布广泛,自美国阿拉斯加至加

      5、拿大均有分布。供试种质来源于北美洲北部,产地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温度311 ,绝对低温-30-40 ,年降水量5001 000 mm,年相对湿度60%80%。欧洲赤松。原产欧洲和亚洲北部,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从苏格兰、西班牙至芬兰、土耳其,经俄罗斯抵鄂霍次克海至中国东北部都可见到。垂直分布可至海拔2 960 m,分布区的年降水量2002 487 mm。年平均温度4.713.9 ,极端低温-2-64 ,年日照时数1 3242 101 h,温暖指数0106.8 ,枯燥指数0.1010.522。欧洲白桦。种质引自芬兰,当地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600 mm,年平均温度4.0 ,最低温度-14 ,最高温度18.8 ,年日照时数2 520 h,10 的年有效积温为2 570 ,年蒸发量1 290 mm,年空气相对湿度72%。1.2.2引种区自然概况引种地选在黑龙江省林口县林业局青山林场,地处中国东部山区,属长白山系的张广才岭东坡丘陵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3020-13040、北纬4517-4530。该区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平均坡度1015,最大坡度40,海拔高度300500 m;

      6、气候属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枯燥而漫长,夏季温暖湿润而短促,水热同季,光照充足,无霜期120130 d;年平均降水量400600 mm,多集中于68月份,此期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10的年有效积温为2 1002 600 ;地带性土壤类型为暗棕壤,土层深厚,土壤湿润肥沃,通透性强,适宜林木生长。生态条件与前述3个树种的原产地相似。1.3试验设计遵循供种区与引种区环境条件相似之原那么,引进了7个群体的欧洲赤松、1个群体13个家系的欧洲白桦和9个群体的北美白云杉种子,在青山林场苗圃地播种育苗后,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建立种质资源保存林及子代测定林,欧洲赤松标记为S101、S102、S103、S104、S105、S106、S107,欧洲白桦标记为B01、B02、B03、B04、B05、B06、B07、B08、B09、B10、B11、B12、B13,北美白云杉标记为G01、G02、G03、G04、G05、G06、G07、G08、G09;分别以樟子松、东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和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 Nakai)为对照(分别标记为CK

      7、1、CK2、CK3),观察各树种子代的生长节律,进行生态适应性分析;测定幼苗的树高和地径,比拟各树种子代在苗期的生长表现,调查子代测定林的定植保存率,应用统计方法对各树种子代生长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小区内单行30株或双行20株随机排列,株行距1.5 m2.0 m,设置5次重复。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的General Linear Model中Univariate 程序8进行方差分析、LSR检验。其中,方差分析线性固定模型为Yijk=+Bi+Fj+BFij+ijk,式中,Yijk为第i个区组第j个家系的第k个观测值,为总体平均值,Bi为区组,Fj为家系,BFij为家系与区组间的交互作用,ijk为误差。2结果与分析2.1引进用材树种子代生长节律与生态适应性分析从3个引进树种育苗的情况来看,在中国东北高寒地区,3个树种的适应能力都较强。利用冻害指数进行综合评价,各引进树种均随苗龄变化存在不同程度的轻微冻害,但经一段时间的缓苗后,冻害现象逐渐消失,可以适应新的生态环境。北美白云杉在播种后50 d内,生长速度与红皮云杉根本一致,以后生长速度开始上升;在一年内,红皮云杉前期生长较快,北美白

      8、云杉后期生长较快;由于引种地的光照、水分和热量等条件既能满足原生境生长所需的外界条件,又可促使其打破休眠进行再生长,导致幼苗或幼树的顶芽在木质化程度较低时就进入了冬季,从而引起冻梢现象出现。欧洲赤松的生长节律与樟子松相似,第一个月生长缓慢,第二个月生长明显加快,之后趋于平缓;在秋季,苗木能及时封顶,平安越冬,仅个别群体子代出现冻梢或针叶发红现象,冻梢率仅占2.2%。欧洲白桦的生长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缓慢生长期(7月4日前)、速生期(7月5日至8月15日)、均稳生长期(8月16日至10月24日);生长顶峰期集中在7月上旬至8月初;8月中旬至9月初苗木生长停止或生长量接近零,家系间抗寒适应性差异较小,抗寒能力较强,各家系均能及时封顶,平安越冬。2.2引进用材树种子代苗期生长表现3个引进树种群体间或家系间在苗期的生长性状测定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2,从2个表可见,地径(D0)和苗高(H)生长性状根本呈正态分布,群体间或家系间子代生长性状差异显著;北美白云杉群体间子代在苗期的地径性状变异较大,苗高性状变异较小,变异系数分别为41.67%(D0)、13.35%(H);欧洲白桦家系间子代在苗

      9、期的生长性状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1.95%(D0)、28.68%(H);欧洲赤松群体间子代在苗期的生长性状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8.86%(D0)、36.32%(H)。由此可见,3个引进树种群体间或家系间子代在苗期的生长性状变异系数分别大于或接近对照,说明子代对引种栽培区生态条件的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不过从苗期来看,仍具有一定的增产潜力。2.3引进用材树种子代测定林生长表现对引进用材树种子代测定林的定植保存率调查结果显示,北美白云杉的定植保存率为87.20%,欧洲白桦的定植保存率达90.10%,欧洲赤松的定植保存率为84.11%,分别比各自的对照红皮云杉、东北白桦和樟子松降低了3.4%、2.1%、6.5%,说明三者还是具有一定程度的适应性,在高寒地区引种栽培具有极大的可能性,不过3个引进用材树种对引种地区生态条件的完全适应尚需一个缓慢的过程。为探讨3个引进用材树种子代测定林的生长表现,试验对3个引进树种的子代测定林树高和地径生长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和统计描述,结果分别见表3、表4。从方差分析结果(表3)来看,北美白云杉群体间、欧洲白桦家系间和欧洲赤松群体间的子代测定林2个生长性状差异显著,具备优良家系或优异群体选择的遗传根底。从表4分析可知,北美白云杉子代测定林的2个生长性状变异较小,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9.49%(H)、6.10%(D0),较苗期分别下降了28.91%、85.36%,其中地径性状变异系数降低幅度较大,说明苗木已进入生长适应期。树高性状变异系数高于CK3,反映出其增产潜力较大;不过地径生长速度较慢,那么生长适应期相对较长。欧洲白桦家系间子代测定林的2个生长性状变异系数与苗期相比呈稳定的态

      《可靠机构浅析高寒地区国外用材树种》由会员汽***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靠机构浅析高寒地区国外用材树种》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