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山区信息化项目培训综合讲义目录(doc34)(1)

31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85729254
  • 上传时间:2022-10-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8.79K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山区信息化项目培训综合讲义目录第 1 章项目建设概述31.1山区信息化建设背景3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3总体建设目标和思路51.3.1建设目标51.3.2建设思路61.4项目建设原则61.5总体实施计划81.5.1项目实施准备期81.5.2第二期建设安排81.5.3第三期建设安排81.5.4第四期建设安排9第 2 章项目建设范围10第 3 章项目相关各方关系12第 4 章项目建设内容134.1省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134.1.1项目实施目标134.1.2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134.2通用应用软件开发144.2.1项目目标144.2.2项目建设内容144.3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154.3.1项目实施目标154.3.2项目的业务范围164.3.3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164.4旅游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174.4.1项目目标和要求174.4.2项目的业务范围174.4.3项目的主要内容184.5商贸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194.5.1项目建设目标194.5.2职责和业务范围194.5.3项目的主要内容204.6软硬件采购与系统集成204.6.1项目目标204.6.2项目建设内容204.7业务规

      2、范建设214.7.1业务规范建设目标214.7.2项目建设内容和职责224.7.3业务规范建设实施思路244.8培训体系建设264.8.1项目目标264.8.2项目建设内容264.9建设和运营捆绑模式274.10项目之间的范围和相互关系29第 5 章项目进展情况介绍32第 1 章 项目建设概述1.1 山区信息化建设背景为贯彻实施广东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开创山区工作新局面,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就加快我省山区信息化建设作出如下决定:“加快山区信息化步伐。从2003年至2007年,省每年安排3500万元,用于扶持山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山区信息不畅的状况,实现“网络到镇、信息进村”,五年内全部山区镇配备计算机并实现终端设备上网,基本建立起村级信息发布点。在搞好以镇为中心的山区信息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山区各行业信息推广应用工作,建立健全各市县的综合服务体系。进一步巩固提高以行政村为单位的“五通”(通路、通电、通讯、通邮、通广播电视)成果。” 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从前期的调研了解到山区由于地理环境、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山区经济相对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对山区人民生活

      3、水平带来严重影响的不利因素,因此信息化对山区的脱贫奔康意义重大。全省山区地区经济还在发展中,现在遇到了信息化这个机遇,这就可以使得广东省山区不必像其他地区那样经历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阶段,而是把经济发展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和工业化,以产业化促进信息化,使经济发展与信息化互为依托,融为一体,整体推进。导致山区经济条件落后的原因较多,其中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是一个重要因素。山区的资源十分丰富,满山遍野都是宝,但是山区的生产规模小,产品销售滞后,因此在山区更加需要信息,而且山区需要的是全方位、多方面的信息,跟城市、平原地区以及发达地区一样需要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结合山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差距,面向广大山区人民的服务,提高山区人民的素质,增加山区人民的收入,将山区资源进行整合,以服务“三农”为基础,以推动“两化”为方向的信息化,实现“网络到镇,信息进村”,所以需要通过建设山区信息化来实现。通过山区信息化建设项目,可以解决如下的问题:l 解决政府管理的问题l 解决农民的问题l 解决企业的问题下表为山区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山区信息化项目建设所起到的作用:经

      4、济方面问题信息化方面的问题信息化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管理1、山区资金不足、人才匮乏;2、各项基础设施薄弱;3、经济基础落、后,亟待加强;4、山区信息闭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济的发展;1、领导的信息化认识问题;2、信息化的用途问题;3、客观条件限制;4、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低;未能及时建立统一应用平台,现有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5、各部门分头建设,缺乏整合,形成信息孤岛;工农业生产信息技术的提供与开发失去了市场导向,不能为工农业提供实用性服务;6、山区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信息采集、信息处理比较落后,准确性不足;信息传播和交流不畅;7、山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低下,利用率低,山区信息资源的稀缺、浪费并存;8、异构数据库的并存;数据结构不统一;数据不一致。1、宏观领导,统筹规划,增强领导的信息化意识;2、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信息服务职能;3、建立信息动态监测与速报系统;4、建立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5、加强各类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6、加强山区信息网建设;7、建立信息化建设的试点县镇;8、加快培养信息化人才。企业工业规模偏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1、信息服务分布不合理;信息服务体系还很不健

      5、全,电子商务给农产品销售、旅游推广带来的作用尚未较好发挥。1、大力推进全省山区行业产业化的进程,促进行业信息化的发展;2、研制和开发行业信息化应用软件,提高行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农户1、农产品特色不浓,缺乏品牌;2、经济大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经济结构仍然很不合理;1、农民素质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1、府加大投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降低通讯费用。1.3 总体建设目标和思路1.3.1 建设目标山区信息化的建设目标是从2003年至2007年,省每年安排3500万元,在山区县一级通过资源整合,形成信息网络服务中心,在镇一级全部配上计算机并能连上互联网,在村一级基本建立起信息采集、发布点,实现网络到镇、信息进村;建立和健全县、镇、村三级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推动信息技术在山区各行业的应用,改变山区信息不畅的现状。山区信息化总体上是定位于农业经济发展阶段上的信息化,是以服务“三农”为基础,以推动“两化”为方向的信息化。所谓服务“三农”就是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宗旨,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以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优势资源开发,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6、,促进农民科技文化知识的普及。推动“两化”指的是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促进乡镇工业的发展,推动山区城镇化、工业化。1.3.2 建设思路我省山区信息化的总体定位是:以服务“三农”为基础,以推动“三化”为方向的信息化。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宗旨,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以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优势资源开发,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农民科技文化知识的普及; 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促进乡镇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山区城镇化、工业化。为加快山区发展,抢抓信息化发展的机遇,解决山区信息不畅的状况,提高山区自我积累和发展的能力,改善山区投资环境。山区信息化建设应主要依托互联网,重点建设具有良好自我发展能力的信息服务体系及具有区域特色的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信息渠道。山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大致上可以归纳为: 统一组织、分级落实; 整合资源、政企互动; 应用主导、培训先行; 注重特色、手段多样。1.4 项目建设原则广东省山区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技术难度高、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为了确保项目实施的有序高效进

      7、行,必须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共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分步实施、注重效益;实用先进、安全可靠的总体原则。1、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就是统一制定广东省山区信息化总体建设方案。参与建设的各单位要在总体建设方案的统一指导下,在总结各单位的系统建设经验教训、规范流程、做好详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山区信息化建设,各地各部门的建设方案不得与总体建设方案发生冲突。统一标准,就是全省山区信息化建设必须采用统一的业务标准规范、统一的数据标准和统一的技术标准,以利于实现全省山区信息化各组成部分之间互联互通。在总体建设方案中提出的标准和规范是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广东省标准的基础之上制订的全省山区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标准,必须得到认真地贯彻和执行。2、联合共建、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各参与建设的单位要按照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的原则,在分工负责建设好各自子项目的同时,还要密切配合,共同建设好各子项目的公共部分和互相联系的接口。整个系统的建设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和系统成果,充分利用已有的公共通信网络资源,包括各地、各部门现有的通信网络、计算机系统、应用软件系统、信息资源和各电信网络平台。3、分步实施

      8、、注重效益要建设好这样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要切实做好系统的需求调研和总体建设方案设计,避免片面追求进度和仓促上马,最大程度地降低系统风险,消除隐患。在总体建设方案的指导下,采取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建设模式。根据省政府和各地的需求,确定阶段性建设目标和工作计划,分类、分期、分批进行山区信息化建设。切实做好系统整合和衔接工作。争取做到边建设、边应用,边服务、边见效益。4、实用先进、安全可靠系统建设必须坚持实用先进、安全可靠的原则。在保证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直观灵活、高效快速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先进、开放、成熟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良好的可扩充性和可伸缩性,以适应山区信息化发展和变化的需要。整个山区信息化建设必须始终遵循国家和广东省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规定,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和持续运行。1.5 总体实施计划山区信息化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分批、分类推进的建设原则以及省财政5年的资金安排,在5年内分四期实现。各阶段工作安排如下:1.5.1 项目实施准备期从2003年4月到2003年8月,为建设实施准备阶

      9、段,主要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和12个试点的建设。完成立项、前期准备工作、试点建设、前期调研、前期培训、总体建设方案,在建设前做好系统的规划工作。1.5.2 第二期建设安排从2003年9月到2004年3月,为建设实施试点阶段。综合各地的经济基础、信息化基础、产业特色,领导重视程度,组织实施能力,地区分布,应用需求的紧迫程度等因素,建设不同应用需求类型的试点。完成省级、6个市级、15个县级、50个镇级、200个村级的山区信息化建设任务,积累经验,形成一套可以推广的建设成果,积极开展信息采集和发布及配套的培训工作,建立健全信息采集和发布的机制。完成各类公共应用系统的开发和试运行,完成全省资源规划标准设计,制定信息服务体系的工作规范和制度,制定培训大纲、课程设计和考核标准。进行第一批试点的实施建设,省级和各试点市、县的信息资源库、信息服务中心和信息培训中心基本建成并运行,进行信息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初步探索,全省山区信息化建设的全面铺开打下坚实的基础。1.5.3 第三期建设安排第三期建设大致为2004年4月到2005年8月,为建设实施推广阶段。各类公共应用系统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并形成产品化推广; 各类信息资源数据建设初见雏形,形成了若干区域特色信息资源库;在部分地区建成具有较强示范效应的县、镇、村三级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各种方便、快捷的个性化的信息定制服务; 6个市、51个山区县全部建立信息培训中心,信息培训广泛开展,山区人民信息

      《山区信息化项目培训综合讲义目录(doc34)(1)》由会员s9****2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区信息化项目培训综合讲义目录(doc34)(1)》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