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金融控股公司

10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72392290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4.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精品文档你我共享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摘要: 2008 年的次贷危机使金融控股公司走向了发展以银行系金融控股公司为主的模式。结合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 我国应重点发展银行系金融控股公司。非银行系金融控股公司和实业系金融公司无法成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主流模式,而银行系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有其得天独厚的发展空间和无以伦比的发展优势。此外,银行系金融控股公司还有利于我国金融混业监管体系的构建。本文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融控股公司普遍存在并亟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现状入手,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适合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壮大的现实路径。关键词:金融控股公司问题 发展建议2008 年 9 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飓风百年一遇,席卷全球。此次的金融危机带给我们很多的教训,金融直接关乎一国、 甚至全球的经济命脉。 危机之后,美、英及欧盟等纷纷进行新一轮的金融监管改革。在经历了 08、 09 年全球的经济低迷期,自 2010 年开始,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逐步复苏,全球经济企稳向好进入了“后危机时代” 。我国经济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没有受到像欧美那样的重创是因为我国尚未建立自由开放的金

      2、融市场。 然而建立成熟开放的金融市场是我国金融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市场中的“航空母舰”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与监管一直是金融业关注和热讨的问题之一。由于我国金融业仍处于“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所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还具有另一重的重要意义,即其将成为我国开展金融业“混业经营、混业监管”的一种尝试。金融危机使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与监管进人了新的时代在后危机时代的语境下 我国有必要厘清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脉络和未来方向,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作出新的路径选择。一、国内外金融控股公司现状与发展历程1.金融控股公司概念与特点根据国际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国际证券联合委员会、 国际保险监管委员会 1999 年发布的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原则 ,金融控股公司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可定义为一个公司在拥有实业的基础上,可以跨行业控股或参股,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 证券业、保险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业大规模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公司。 11 这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

      3、ervision) 、国际证券联合会(IOSCO) 、国际保险监管协会(IAIS) 发起成立的 “联合论坛”给金融控股公司定义。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2003 年 9 月 18 13 联合召开的金融监管第一次联席会议上通过的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备忘录中也采用了此定义。腹有诗书气自华精品文档你我共享严格意义上的金融控股公司必须同时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其一,要从事金融业务,并至少明显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业务;其二,母公司至多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中的种业务,其余业务由其控股子公司经营。2.金融控股公司的现状与发展历程鉴于金融机构的混业弊端和投机行为,美国政府为了加强对资本市场的控制,于 1933 年通过了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 ,严格限制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业务界限,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形成了两方金融长期分业经营的格局。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西方金融业竞争加剧,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不断现,金融业之间的渗透融合力度逐步加强,发达国家逐步放松了金融管制和分业经营的限制,出现了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进入 90 年代以后,全球

      4、金融业并购潮风起云涌,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跨行业强强联合,加快了金融混业的步伐。 美国国会于 1999 年 11 月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 从法律上取消了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跨界经营的限制, 允许一些合格的银行控股公司以及国民银行的子公司从事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允许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以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式互相渗透, 实现联合经营, 促使发达闰家金融业走上了综合化发展的轨道。以“集团混业、经营分业”为主要特点的金融控股公司(Financial HoldingCompany),是混业经营的主要金融组织形式,最早发端于美国,后来在德国、日本、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得到较大发展,如美同花旗集团、 日本的瑞穗金融集团、英国的汇丰控股集团、 德国的德意志银行集团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富邦金融控股公司等。围内的金融控股公司主要有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和平安集团等等。1999 年 2 月“金融集团联合论坛”上,国际三大金融监管部门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国际证券联合会、 国际保险监管协会在联合发布的 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原则 中,对金融控股公司所下的定义的是: “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 证

      5、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大规模地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金融控股公司具有突 的规模经济效应, 综合经营模式可以增强抗风险能力 ,增强经营稳定性,提高经营和管理效率,提升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力。金融控股公司通过对金融子公司的股权控制, 实现各子公司间在资金、 业务和技术上的协同合作, 形成协同效应, 从而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共享, 降低经营成本和便于进行资本运作。 但另一方面,金融控股公司往往存在财富杠杆比率过高的弊端, 内幕交易和利益冲突时有发生, 所以各子公司之间需要设置 “防火墙”,有效防范风险。就中国国内而言, 1993 年以前,中国金融业处于混业经营阶段。银行业务涉及信托、证券、保险、房地产和餐饮等各个行业,保险公司将保费收入投资房地产领域,信托机构更是投资多个行业领域。 1992 年下半年开始,伴随着房地产热和证券投资热的出现,各专业银行都介入了股票、房地产、保险等业务,大量信贷资金涌向外汇、房地产、股票证券、期货市场从事投机买卖,不但加速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精品文档你我共享银行自身风险的积累,也催化了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生成,一度导致国内金融秩序的混乱。鉴于上述

      6、情况, 1993 年 7 月,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整顿金融秩序,1993 年 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银行业与证券业实行分业经营管理”原则。1995年 5 月10 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圄商业银行法 ,明确了我国实行银行、 证券、信托、保险业分业管理的基本原则。中国证监会、保监会和银监会陆续成立, “一行三会”的大监管格局逐步形成。回顾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历程,大体分为以下四种情况:一是试点改革起步较早的金融控股公司,如1979 年创办的中信集团和20世纪 90 年代初成立的光大集团。二是三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了回避国内商业银行法的限制,在境外设立独资或合资投资银行,逐步向金融控股集团转变,如中国银行在伦敦组建了中银国际,中国建设银行与摩根士丹利等境外企业, 合资成立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中国丁商银行收购香港西敏寺证券和东亚证券。三是实业型金融控股公司, 即产业资本进军金融领域, 实现产融结合。泛海、爱建、东方、德隆、万向、新希望、金信、农凯等民营产业集团以及青岛海尔和山东电力等公司, 是实业界进军金融领域, 实现产融结合的

      7、代表, 也具备了金融控股集团的雏形。四是地方金融控股集团, 主要是地方政府为了做大做强国有资产, 通过国有控股的地方商业银行、信托公司和证券公司等进行兼并重组打造的地方融资平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上海国际集团、 天津泰达控股公司和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二、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及我国金融的冲击金融危机爆发后, 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首当其冲, 其金融市场动荡、融资空间收窄、国际金融风险攀升、国际贸易和金融创新活动受到抑制。在这场金融危机中, 国际金融机构损失惨重。花旗、汇丰、瑞士银行等大型国际先进金融控股集团也难以幸免。 自 2008 年初以来,全球 100 多家最大型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资本减记和信贷损失总额达到 5000 多亿美元, 为此筹募资金 3800 多亿美元。在各大金融机构中,美国金融机构损失巨大,如 2008 年花旗集团的资本减记和信贷损失总额最高,为 551 亿美元,筹募资金 491 亿美元;美国银行分别为 212 亿美元和 207 亿美元; 摩根大通分别为 143 亿美元和 97 亿美元。此外,欧洲国家的金融机构也遭受了巨大损失, 如汇丰控股资本减记和信贷损失总

      8、额为 274 亿美元,筹募资金 51 亿美元;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分别为 145 亿美元和 238 亿美元;德意志银行分别为 106 亿美元和 62 亿美元;瑞士信贷分别为 105 亿美元和 30 亿美元。到 2008 年底,全球金融机构因金融危机减记金额腹有诗书气自华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累计达到 9784 亿美元,其中,美国为 6685 亿美元、欧洲为 2798 亿美元、亚洲为 301 亿美元。20 世纪末期从泰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并没有给中国金融带来很大的撞击,因为当时的中国尚未广泛深刻地融入全球金融体系, 还没有把金融大门完全敞开。面对此次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再也无法独善其身。三、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一 )从宏观层面来说,金融控股公司的性质及法律地位还未明确,其改革发展缺乏法律保障; 同时,国内现行监管模式是建立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基础上,各监管机构之间权力和职责的划分不明确,对风险复杂性的认识和监管能力还不高,监管信息共享程度低, 未能进行有效的规范和引导,难以适应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需要。(二 )从公司层面来说,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普遍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集团资

      9、源协同效应不显著、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不健全等问题。1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能有效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背离, 其主要通过股东大会、 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体现出来, 不仅有利于防范企业的不正当行为, 监视公司经营,还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 由于缺乏法律依据,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还不规范,甚至高管人员还是由政府直接任命, 造成股东大会对董事会、 经营层的约束弱化,高管人员权力过于膨胀, 集团公司的战略和决策得不到规范和监督。2与一般的金融投资公司或实业投资公司不同,金融控股公司除了强调对金融子公司的控制权,还必须能够影响其经营决策, 并通过整个集团的人力资源、财务资源、业务队伍、营销渠道、信息技术系统、客户信息平台等的有效整合,发挥集团资源的协同效应。3金融控股公司实行多元化战略,一般说来能够分散风险。但是金融控股公司管理体系复杂,由于内部协同导致的大量关联交易使得金融风险相应增大,各子公司之间还可能对存在的风险相互掩盖, 如果各子公司间未建立起有效的防火墙,风险管理与内控机制又不严格, 那么一个子公司的风险很容易传递给另一个子公司,反而会增大整个集团的系统风险。 内部机制不健全、 风险预测与防范工作落后、资产损失率高、抗风险能力弱化是当前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普遍存在并亟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四、次贷危机中金融控股

      《金融控股公司》由会员m****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控股公司》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