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2022在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发表题为《珍爱湿地 守护未来 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致辞学习心得2篇

收藏

编号:34091111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76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2-11-09
  
15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湿地公约 珍爱湿地 守护未来 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 2022在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发表题为《珍爱湿地 守护未来 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致辞学习心得2篇 2022 武汉 举行
资源描述:
2022在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发表题为《珍爱湿地 守护未来 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致辞学习心得   11月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发表题为《珍爱湿地 守护未来 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致辞,深刻阐释了湿地保护对人类发展的重大意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我国最古老的诗集《诗经》,开篇即以湿地起兴,在古人眼里,湿地充满了无限之美。保护湿地,我们一直在行动,守护“地球之肾”的健康,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让湿地成为“福地”。   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理念,让湿地成为“千顷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的宜居福地。在中国古代的哲学中,“天人合一”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涵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地球之肾”,湿地在涵养水源、蓄洪抗旱、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也是自然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一直努力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指出:“要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常怀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 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勇担保护湿地的使命,为构建美丽地球家园而努力。   开展“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绿色行动,让湿地成为“钱塘月,洞庭烟,沙湖水色竟如天”的宜游福地。今年是中国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30周年。中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中国积极履行公约义务,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湿地生态状况得到持续改善。中国是湿地保护的倡导者和积极践行者,从践行“两山”理念,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等产业,到把约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湿地保护不只是一项长期、任重而道远、关乎子孙万代的伟业,还是一个摆在全世界面前的共同课题,我们唯有团结合作、携手并进,让湿地成为人类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勾勒“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绿色愿景,让湿地成为“霞光万道山映红,碧水青山是宝藏”的宜业福地。湿地与人类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对保护生态、粮食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更是息息相关。中国目前已建立901处国家湿地公园,有效保护了240余万公顷湿地,带动区域经济增长500多亿元,约90%的国家湿地公园向公众免费开放,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非一朝一夕之力,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我们要以此次举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盛会为契机,坚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让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湿地保护行动,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 2022在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发表题为《珍爱湿地 守护未来 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致辞学习心得   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11月5日在中国武汉和瑞士日内瓦两地同步开幕。这是中国首次承办《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湿地公约》缔约方和相关国际组织的代表,在武汉主会场和日内瓦分会场,以线上线下形式参会。线上激荡,线下奔腾,激荡的是“生命之歌”,奔腾的是“未来公约”。“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古人眼里,湿地更是充满了诗意浪漫之美。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当保护湿地的宣传员、指导员、战斗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绘“绿色生态”之画卷、答“绿色治理”之考卷、书“绿色发展”之答卷,于“在水一方”间寻求珍爱湿地“最大公约数”。   争当“宣传员”,绘就“湿地贵在原生态”生态串联、彼此相依的“绿色生态”画卷。众所周知,湿地之于地球,如肾脏之于人体。作为“地球之肾”的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对保护生态、粮食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更是息息相关。“湿地贵在原生态,原生态是旅游的资本,发展旅游不能牺牲生态环境,不能搞过度商业化开发,不能搞一些影响生态环境的建筑,更不能搞私人会所,让公园成为人们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考察时强调。党员干部要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当好珍爱湿地“宣传员”,全方位宣传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湿地保护成就,持续开展湿地科普宣传、展现湿地之美,让更多的人民参与湿地保护行动、倍加珍爱湿地、全面保护湿地,绘就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绿色生态”画卷。   争当“指导员”,答好“山水林田湖草沙”多向发力、同向偕行的“绿色治理”考卷。山水林田湖草是自然界的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扎实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工业革命到迈入后工业文明的信息化时代以来,见证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之路是行不通、走不动的。广大党员干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生态兴则文明兴,要贯彻生态与绿色发展理念,做好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综合治理绿色发展大文章。要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深怀敬畏之心,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绝不可做为了经济发展而违逆自然的事,绝不能亲手毁坏大自然给予的“国家公园”。   争当“战斗员”,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地生根、掷地有声的“绿色发展”答卷。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湿地是地球上最受威胁的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消失速度是森林的三倍,全世界有40%的动植物在湿地生长,有超过10亿人依靠湿地为生。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我们要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各地山好水好空气好的优势,在做好充分保护的基础上,与经济、文化旅游开发结合起来,从身边人、身旁物、小事点滴中留住自然生态和谐共生之美。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世间万物环环相扣、和谐共生,我们只有携手出发,同心协力,秉持生态文明理念,推动湿地保护发展走深走实,树牢绿色理念、完善绿色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凝心聚力、躬身实践,才能书写好水清岸绿、风光旖旎的“在水一方”绿色画卷。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在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发表题为《珍爱湿地 守护未来 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致辞学习心得2篇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40911115.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