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钽电容简介和基本结构

收藏

编号:34031693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23.51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2-11-01
  
15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钽电容 简介 基本 结构
资源描述:
一、钽电容简介和基本结构 固体钽电容是将钽粉压制成型,在高温炉中烧结成阳极体,其电介质是将阳极体放入酸中赋能,形成多孔性非晶型Ta2O5 介质膜,其工作电解质为硝酸锰溶液经高温分解形成MnO2 ,通过石墨层作为引出连接用。 钽电容性能优越,能够实现较大容量的同时可以使体积相对较小,易于加工成小型和片状元件,适宜目前电子器件装配自动化,小型化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钽电容的主要特点有寿命长,耐高温,准确度高,但耐电压和电流能力相对较弱,一般应用于电路大容量滤波部分。 2.1.基本结构 下图为MnO2为负极的钽电容 下图为聚合物(Polymer)为负极的钽电容 二、生产工艺 按照电解液的形态,钽电解电容有液体和固体钽电解电容之分,液体钽电解用量已经很少,本文仅介绍固体钽电解的生产工艺。 固体钽电解电容其介质材料是五氧化二钽;阳极是烧结形成的金属钽块,由钽丝引出,传统的负极是固态MnO2,目前最新的是采用聚合物作为负极材料,性能优于MnO2。 钽电解电容有引线式和贴片两种安装方式,其制造工艺大致相同,现在以片钽生产工艺为例介绍如下。 一、生产工艺流程图 成型 烧结 试容检验 组架 赋能 涂四氟 被膜 石墨银浆 上片点胶固化 点焊 模压固化 切筋 喷砂 电镀 打标志 切边 漏电预测 老化 测试 检验 编带 入库 二、主要生产工序说明 (一) 成型工序: 该工序目的是将钽粉与钽丝模压在一起并具有一定的形状,在成型过程中要给钽粉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粘接剂。 1、 什么要加粘接剂? 为了改善钽粉的流动性和成型性,避免粉重误差太大,另外避免钽粉堵塞模腔。低比容粉流动性好可适当多加点粘接剂,高比容粉流动性差可适当少加点粘接剂。 2、 加了太多或太少有什么影响? 如果太多:脱樟时,樟脑大量挥发,易导致钽坯开裂、断裂,瘦小的钽坯易导致弯曲。如果太少:起不到改善钽粉流动性的作用。拌好后的钽粉如果使用时间较长,因为樟脑是易挥发物品,可适量再加入一点粘和剂。樟脑的加入会导致钽粉中杂质含量增加,影响漏电。每天使用完毕,需将钽粉装入聚四氟乙烯瓶或真空袋内密封保存,以防樟脑挥发、钽粉中混入杂质、钽粉中吸附空气中的气体。 3、 成型后不进行脱樟,可否直接放入烧结炉内进行烧结? 不行,因为樟脑是低温挥发物,如果直接放入烧结炉内进行烧结,挥发物会冷凝在炉膛、机械泵、扩散泵等排出管道内。 4、 丝埋入深度太浅会有什么影响? 钽丝易拔出,或者钽丝易松动,后道工序在钽丝受到引力后,易导致钽丝跟部漏电流大。所以强调钽丝起码要埋入三分之二的钽坯高度以上,在成型时经常要检查。 5、 粉重误差太大分有什么影响? 粉重误码差太大,导致容量严重分散,K(±10%)档的命中率会很低。成型时经常要称取粉重,误差要合格范围内(±3%)。如果有轻有重都是偏重或都是偏轻,可调整赋能电压或烧结温度。如果有轻有重,超过误差范围,要调整成型机,并将已压钽坯隔离,作好标识,单独放一个坩埚烧结。 6、 密要均匀 不能有上松下紧,或下紧上松的现象。否则会导致松的地方耐压降低。钽坯高度要在允许差范围内,详细见工艺文件。 7、 成型注意事项: (1)粉重 (2)压密 (3)高度 (4)钽丝埋入深度 (5)换粉时一定要将原来的粉彻底从机器内清理干净。 (6)不能徒手接触钽粉、钽坯,谨防钽粉、钽坯受到污染。杜绝在可能有钽粉的部位加油。 (7)成型后的钽坯要放在干燥器皿内密封保存,并要尽快烧结,一般不超过24小时。 (8)每个坩埚要有伴同小卡,写明操作者、日期、规格、粉重等情况,此卡跟随工单一起流转,要在赋能后把数据记在工单上才能扔掉,以防在烧结、赋能、被膜出了质量问题可以倒追溯。 (二)烧结工序 1、烧结:在高温高真空条件下将钽坯烧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高纯钽块。 2、目的:一是提纯,二是增加机械强度。 3、烧结温度对钽粉比容有什么影响? Cg T 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比容是越来越小,并不完全呈直线状。 因为随着温度的提高,钽粉颗粒之间收缩得越来越紧密,以至于有些孔径被烧死、堵塞,钽块是由多孔状的钽粉颗粒组成的,随着温度的提高,颗粒的比表面积越来越小,这样就导致钽粉的比容缩小。 4、烧结温度对钽粉的击穿电压有什么影响? VB T 烧结温度越高,杂质去除得越干净,所以击穿电压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而提高,并不是完全呈直线状。 5、烧结温度太高太低,对电性能有什么影响? 烧结温度太低一方面钽块的强度不够,钽丝与钽块结合不牢,钽丝易拔出,或者在后道加工时,钽丝跟部受到引力作用,导致跟部氧化膜受到损伤,出现漏电流大。烧结温度太高,比容与设计的比容相差甚多,达不到预期的容量,温度高对漏电流有好处,温度太高会导致有效孔径缩小,被膜硝酸锰渗透不到细微孔径中,导致补膜不透,损耗增加。 6、如果烧结后,试容出来容量小了怎么办? (1) 算一下如果容量控制在-5%-----10%左右,计算出的赋能电压能否达到最低赋能电压.. 额定电压 6.3 10 16 25 35 40 50 最低赋能电压 18 30 50 80 110 140 170 (2) 如不行,只能改规格,如16V10UF,可改16V6.8UF,只要提高赋能电压,但是要看提高后的赋能电压是否会达到它的闪火电压,如果接近的话,那就会很危险.也可以改25V6.8UF,但是计算出的赋能电压要达到所改规格的最低赋能电压。 7、 如果烧结后,试容出来容量大了怎么办? (1) 算一下如果容量控制在+5%-----+10%,计算出的赋能电压是否接近闪火电压?如果接近就不能流入后道; (2) 如接近闪火电压,可改规格,如16V10U,可改16V15U,10V15U,但是计算出的赋能电压不能低于最低赋能电压,不能往高电压改规格。 (3) 实在不行只能返烧结,返烧结时要根据比容控制烧结温度。 8、高温时真空度不好,怎么处理? 高温时真空度如果突然不好,说明炉膛已漏气。应立即降温。因为氧气进入炉膛后,钽块、钽丝、坩埚隔热层、隔热罩都是钽制品,会跟氧发生氧化,出现发脆。 9、空烧 正常烧结一个月,需进行一次空烧,空烧温度应高于正常烧结温度100度以上;如果一直是烧的低温,突然要烧高温,应先进行空烧。 因为低温杂质吸附在炉膛和坩埚上,如果不空烧,突然烧高温,低温杂质会挥发到钽块上去,造成钽块漏电流大(有一批35V106 335 225估计就是因未空烧,装炉量太大,压制密度偏小所致)。 10、注意事项: (1) 不能徒手接触钽块; (2) 出炉后在伴同小卡上注明炉次、层次,以便出问题进行追溯。 (3) 试容; (4) 剔除开裂、断裂的产品; (5) 检验钽丝脆性 (6) 第一层取两个钽块拔一下钽丝,能否轻易拔出,如能轻易拔出,说明烧结温度太低。就要查看是隔热罩密封不好,还是温度不均匀等情况; (7) 烧结时发现有问题的钽块要尽快隔离标识; (8) 每天要关心试容结果,特别要注意比容,如果比容偏差大了,要尽快调整炉温。 (9) 炉子的加热棒经过重新安装和修理后,一定要重新调整炉温,试炉温时只能少放点产品,以免造成较大的损失。 (10) 装炉量一般不要超过1KG(钽粉量)。 (三) 组 架 a) 尺寸 钽块上端面到钢钢条边缘的距离5.0±0.2mm,如果偏差太大,会导致钽块上端面涂上硅胶或钽丝脏。 b) 注意要垂直。 c) 注意直径小于Φ2.0,放60条,大于Φ2.5,放行30条 d) 在拌同小卡上作好记录,每个架子都应该附有小卡,将成型、将成型、烧结的数据般到小卡上,并在小卡上标注试容后的电压。随架子流传。 e) 烧结不同层次的,虽然电压一样,最好不要放在一个钢架上,以防容量整条整条分散 f) 钢架钢片一定要使用清洗后的,不要让钢架钢片受到太大的力,以防变形弯曲。 (四) 赋能工序 1、 赋能:通过电化学反应,制得五氧化二钽氧化膜,作为钽电容器的介质。 2、 氧化膜厚度:电压越高,氧化膜的厚度越厚,所以提高赋能电压,氧化膜的厚度增加,容量就下降 3、 氧化膜的颜色:不同的形成电压干涉出的氧化膜的颜色也不同,随着电压的升高,颜色呈周期性化。 4、 形成电压:经验公式(该公式只能在小范围内提高电压,如果电压提高的幅度很大,就不是很准确,要加保险系数)。 C1.V1=C2.V2 V2=C1.V1/C2 C1------第一次容量平均值; V1------第一次形成电压(恒压电压); C2------要示的容量C2=K CR (K 根据后道的容量收缩情况而定,可适时修改,一般情况下,容量小,后道容量损失较小,容量大,后道容量损失就大,低比容粉,容量损失较小,比容越高,后道容量损失就越大。通常,CR≤1UF,K=1.0; CR>1UF,K=1.04) 例如:35V105,中间抽测容量为1.08 、1.05 、 1.12 、 1.09 、 1.10 ,形成电压为95V,问需要提高几伏电压才能达到需求的容量? 先求出中间抽测容量的平均值C1=1.09,V1=95 V2=1.09X95/1.0=103.5(V),需提高9V 注意: 提高电压后,需恒压一小时,才可结束赋能。 5、 形成液温度:T1.V1=T2.V2 T1: 第一次恒压温度; V1: 第一次恒压电压; T2: 第二次恒压温度; V2: 第二次恒压温度; V2:T1.V1/T2 注意公式中的温度K是绝对温度,需将摄氏温度加上273; 例如:第一次恒压温度为75度,恒压电压为90V,如果形成液的温度提高到85度,问形成电压要降低几伏? V2=90×(75+273)/(85+273)=87.5V,需降低3V。 该公式不常用。但能指导为何温度低容量会变大。 形成温度越高,氧化膜质量越好。但是温度太高,水分挥发厉害,就要不停地加水,并且易导致形成液电导率不稳定。一般磷酸稀水溶液的恒压温度控制在70-90℃之间,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如果恒压温度低于70℃,导致氧化膜质量严重不稳定,湿测漏电超差,如果形成液选用乙二醇系列,恒压温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钽电容简介和基本结构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40316936.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