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猪饲料公司企业管理手册_参考

收藏

编号:33962214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4.36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2-10-26
  
29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猪饲料 公司企业 管理 手册 参考
资源描述:
泓域/猪饲料公司企业管理手册 猪饲料公司 企业管理手册 xx投资管理公司 目录 一、 劳动组织 3 二、 劳动定额 4 三、 员工教育培训 5 四、 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要素 6 五、 岗位评价 8 六、 员工绩效考评 10 七、 可持续竞争优势 12 八、 行业环境分析 14 九、 企业战略评价的标准 20 十、 战略评价中的关键问题 23 十一、 企业使命与宗旨 25 十二、 企业战略的分类 25 十三、 产业环境分析 29 十四、 饲料生产区位分布 29 十五、 必要性分析 30 十六、 项目基本情况 30 十七、 发展规划 35 十八、 项目风险分析 38 十九、 项目风险对策 41 法人治理结构 42 (一)股东权利及义务 42 股东按其所持有股份的种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持有同一种类股份的股东,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种义务。 42 一、 劳动组织 劳动组织就是在合理的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把员工之间的协作关系,从空间上、时间上和数量上有效地组织起来,使所有人员能协调地工作,并保证在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前提下,有效地利用人力和物质资源以及工作时间。 1.劳动分工和员工配备 企业的劳动分工,可大致分为两大类并形成两种性质的工作部门,一是职能部门(主要是管理部门),二是执行部门(主要是生产部门)。职能部门的劳动分工,主要是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需要,形成适当的组织机构和专业分工。例如,分为产品设计、市场营销、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不同性质的工作机构,各机构内再根据不同内容和要求设置不同的工作岗位。执行部门的劳动分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按工艺过程的特点进行分工、按基本工作和辅助工作分工、按技术等级的高低分工以及按准备工作和执行工作分工等。 企业劳动分工的目的在于合理地配备人力资源。员工的合理配备应满足以下三点要求: (1)要使每个员工的配备,有利于发挥他的技术专长,做到工种对路、等级相适、各尽其能。 (2)要使每个员工都有足够的工作量,做到负荷充分、任务饱满、各尽其力。 (3)要使每个员工都有明确的岗位,并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做到职责分明、分工清楚、各尽其职。 2.劳动协作和劳动组织 许多员工在同一部门中,或在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部门中,有组织地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称为协作。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加强员工的协作配合,才能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协调而顺利地进行。 企业在实行劳动分工和协作的基础上,还必须从空间和时间上建立和健全劳动组织形式,包括作业组织和工作轮班的组织。 二、 劳动定额 为了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必须以劳动定额工作为基础,使人力资源在动态运行过程中与其他资源的配合达到可能的最佳状态。 1.劳动定额及其作用 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部件、零件)或完成单位工作量所预先规定的劳动消耗量的标准。劳动定额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一是工时定额,是指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产品的某一道工序所需的时间;二是产量定额,是指单位时间内应完成的产品数量。 劳动定额是企业人力资源等许多方面管理工作的基础,具体有: (1)劳动定额是计划工作的基础。企业编制经营计划、作业计划、成本计划等都以劳动定额为依据。 (2)劳动定额是合理组织劳动力的依据。它规定了完成各项工作的劳动消耗量,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了数量依据。 (3)劳动定额是经济核算的依据之一。企业内经济核算指标的统计、分析、考核等,都要以劳动定额为依据。 (4)劳动定额是准确确定员工劳动报酬的重要依据。企业需要按照员工的劳动态度、技术高低、贡献大小来进行考核,付给报酬,而劳动定额就是一个衡量尺度。 2.劳动定额的构成和制定方法 劳动定额的最基本形式是工时定额。工时定额的制定要以工时的消耗情况为依据。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通常有经验估工法、统计分析法、技术测定法等。 三、 员工教育培训 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加快,因此,通过员工教育培训,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以适应现代生产技术对人力资源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适应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的要求,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战略任务之一。 1.员工教育培训的内容 员工教育培训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文化知识教育、技术业务培训、管理知识培训、法律政策及制度培训等方面。 2.员工教育培训的形式 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不同于普通教育,有它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岗位针对性强。 (2)可以有全员培训,也可以是专业性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3)可以是脱产、半脱产或业余形式的。 (4)可以是企业内部培训,也可以委托大专院校或社会办学机构举行,或是企业同大专院校等联合举办等。 3.员工教育培训效果的分析评价 所谓员工教育培训的效果,是指接受教育培训的员工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及其他特性应用于工作的程度。通过对教育培训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可以不断改进企业对员工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 四、 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要素 1.人力需求与投入 人力需求是指围绕企业发展目标而提出的对人力投入的需要,这是人力投入、人力配置、人力发展的基础。 人力投入是指选择适量并满足需要的人力资源,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去。劳动生产力与人力投入数量有关系。随着人力投入的增加,企业劳动生产力呈上升趋势;但人力投入越多,管理成本越高,企业组织的灵活性下降。最佳的人力数量区域与企业所处的行业有关。 投入适量人力,以达到最佳规模经济效益,是人力资源开发的第一个途径,但其前提是必须有事可做,不能无目的地投入,另外还必须有相应的资金保证,使人均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因此,各企业要根据自身条件及特点来选择适量的人力。 2.人力配置 人力配置是将投入的人力安排到企业中最需要又最能发挥其才干的岗位上,以保持生产系统的协调。 合理配置人力,就是调整和优化企业的劳动组合,使得生产经营各环节人力均衡,人岗匹配,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 3.人力发展 人力发展是指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人力发展是企业最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的要素。因此,企业应重视员工培训,舍得智力投资,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自我发展的积极性。有了高素质的员工,就有了强大的竞争力,有了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4.员工激励 员工激励是指激发员工的热情,调动人的积极性,使其潜在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企业激励水平越高,员工积极性越高,企业的劳动生产力也就越高。这是许多企业管理者学习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出发点。 人力资源开发的这四个基本要素紧密相连,缺一不可,是保证企业人力资源数量合理、配置优化、整体素质提高、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作用的基础。 五、 岗位评价 岗位评价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岗位分析、岗位规范的制定、岗位任职资格的评价和岗位相对价值的评价。 1.岗位分析 岗位分析是整个岗位评价程序的第一个阶段,它是根据对事不对人的原则,系统地收集与工作岗位有关的情况,如岗位的任务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方法、程序是什么?任务中使用什么设备和工具?任务在什么条件下完成?岗位对工作人员有什么基本要求等。对岗位本身特征的各种情况进行调查记录、分析整理和确定的过程被称为岗位分析。 2.岗位规范的制定 岗位规范,也称岗位说明书,或称岗位描述。它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给出的,包括有关岗位全部重要的要素,如工作任务与责权范围、工作责任、对人员的基本要求、工作条件等。 岗位说明书必须充分准确和完整,才能用于随后的岗位评价。岗位说明书的表达方式和风格也必须统一,以利于评价人员对岗位进行系统的比较。岗位规范是岗位分析结果的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岗位分析和岗位规范的制定往往结合起来统一进行。 3.岗位任职资格的评价 在岗位规范(岗位说明书)中,对岗位任职资格已经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但是对企业中一些比较重要的岗位,如领导岗位和关键管理岗位,仅仅根据这些基本要求还不能达到优选人员的目的,这就有必要进一步进行全面的任职资格评价。 岗位任职资格的评价包括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岗位任职标准参照系的建立和评价方式的确定。 4.岗位相对价值的评价 由于不同的岗位劳动技能、强度、条件和责任存在着客观差别,因此各个岗位上劳动者的付出、对企业的贡献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各岗位在企业中的存在价值是有差异的。岗位相对价值的评价就是要反映这种差异程度,其结果可作为支付报酬的主要依据之一。 六、 员工绩效考评 绩效考评,就是考察员工对岗位所规定职责的执行程度,从而评价其工作成绩和效果。因此,绩效考评不仅在分配和人力选拔上有指导意义,而且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考评的过程既是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评价过程,也是了解员工发展意愿、制定企业教育培训计划和为人力资源开发做准备的过程。 (一)绩效考评的原则 1.科学客观原则 应尽可能科学地进行评价,使之具有可靠性、客观性、公平性。考评应根据明确的考评标准、针对客观考评资料进行评价,尽量减少主观性和感情色彩。 2.程序公开原则 应使考评标准和考评程序科学化、明确化和公开化,这样才能使员工对考评工作产生信任和采取合作态度,能理解和接受考评结果。 3.结果差别原则 如果考评不能产生较鲜明的差别界限,并据此对员工实行相应的奖惩和升降,考评就不会有激励作用。 4.本人知晓原则 考评结果一定要反馈给被考评者本人,这是保证考评民主的重要手段。 这样,一方面有利于防止考评中可能出现的偏见以及种种误差,以保证考评的公平与合理;另一方面可以使被考评者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使绩优者再接再厉,绩差者心悦诚服、奋起上进。 (二)绩效考评的内容 与人员素质评价的内容侧重点不同,员工绩效考评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工作实绩和行为表现两个方面。工作实绩是员工在各自岗位上对企业的实际贡献,即完成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它包括员工是否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本职工作和规定的任务,在工作中有无创造性成果等。行为表现是员工在执行岗位职责和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它包括职业道德、积极性、纪律性、责任性、事业性、协作性、出勤率等诸多方面。 (三)绩效考评的方式 按考评时间的不同,可分为日常考评与定期考评。日常考评就是对被考评者的出勤情况、产量和质量实绩、平时的工作行为所作的经常性考评;而定期考评则是按照一定的固定周期所进行的考评,如年度考评、季度考评等。 按考评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主管考评、自我考评、同事考评和下属考评。 按考评结果的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定性考评的结果表现为对某人工作评价的文字描述,或对人员之间评价高低的相对次序以优、良、中、合格、差等形式表示;定量考评的结果则以分值或系数等数量形式表示。 (四)绩效考评的方法 国内外绩效考评的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因素评分法、相互比较法和查核表法等。 七、 可持续竞争优势 一般而言,竞争优势是指能够给某一企业带来高于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具有更多附加价值的、特殊的资源条件和管理基础。如今,还需增加可持续要素和获得资源的优势。 自从波特提出竞争优势论之后,“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就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议题。这方面的争论激发出20世纪90年代一些极富创造力的策略思考,其中包括资源基础论以及知识基础论,前者衍生出核心竞争能力论,而后者衍生出知识管理论。另外,在日趋动态的环境和企业战略必须不断创新的条件下,可持续竞争理论需要通过管理导向转变为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直接影响企业战略的实施效果和企业成长的质量。 可持续竞争优势是指那些深刻地镶嵌在组织结构内部的、特殊的资源条件和管理基础。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为产业结构当中的进入障碍的显著程度。进入障碍会决定潜在进入者侵入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猪饲料公司企业管理手册_参考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39622146.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