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医四季养生注意事项

28页
  • 卖家[上传人]:文***
  • 文档编号:322802016
  • 上传时间:2022-07-07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28.98M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中医四季养生中医四季养生Four Seasons health preserv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汇报人:总 述中医养生定义:在中医学的理论指导下,运用恰当的手段(包括药物治疗等),适应自然规律的维系人体生命活动的方式中医养生原则:简言之就是顺应自然,系统安排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医养生理论:恰如李梃在医学入门保养说中指出的:“避风寒以保其皮肤、六腑”。避风寒就是顺四时以养生,使机体内外功能协调总 述中医养生之道的特点1 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2 人的情志即精神世界是非常重要的 3“形劳而不倦”的锻炼身体方法4 防止外邪侵害总 述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运动、四季的交替,直接影响着人体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运行。因此,人体必须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才能维护正常的生命活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应原则。养生者应遵循自然界变化规律对人的影响作用,遵循自身体质条件,把各种可能因素结合起来以指导养生。春 季 养 生春季阳气升发,属于五行中的木,与五脏中的肝相对应,是养生的关键时期 春 季 养 生合理膳食千金方中指出,春天饮食应“省

      2、酸增甘,以养脾气”。“增甘”指春天易多食甘味的食品,如:大枣、山药、龙眼、荔枝、南瓜、菠菜、胡萝卜等。“省酸”指宜少食酸味的食品,如:山楂、酸枣、柠檬、乌梅等,应避免食用 宜适当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蒜、韭。春 季 养 生调摄精神春季应特别注意精神调养,务必保持精神开朗,积极向上,乐观豁达,尽量排遣沉闷、抑郁等不良情绪。春 季 养 生劳逸适度人体的机能在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后,体内脏器的阳气有所下降,机体抵御外界的能力有所减弱,这就需要在春季阳气初升的季节里,适当加强体育锻炼,通畅全身气血,增长体内阳气,逐渐调整身体状态。春天要多进行户外运动。春 季 养 生未病先防肝对春天的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因此,春天养生重在养肝。肝主疏泄,在志为怒。因此,春季应特别注意精神调养,务必保持精神开朗,尽量排遣沉闷、抑郁等不良情绪。肝旺可伤及脾,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春天的饮食应以甘淡、微微辛温为原则,要适时食用大枣、蜂蜜之类滋补脾胃的食物。春天要注意劳逸结合,不可过于劳累,不要熬夜或做过于剧烈的活动,以使肝血充盛。夏 季 养 生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

      3、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夏 季 养 生合理膳食夏三月,火暑之气当令,人的消化功能较弱,饮食宜减少肥甘厚味,多用清凉甘淡。可食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来解渴消暑。不可恣食生冷,不宜多吃冷饮、蜜水、凉粉、冷粥,以免寒伤脾胃,引起呕吐腹泻。谨防“病从口入”。夏 季 养 生调摄精神夏日炎炎,往往令人心烦,而烦则更热,故宁心静神尤为重要。夏 季 养 生劳逸适度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室外运动锻炼。运动量要适度,不要过度疲劳。多吃些碱性食品,防止酸碱平衡失调。夏 季 养 生起居有常黄帝内经里说:“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意思是,在夏季人们每天要早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要晚些入睡,以顺应阴气的不足。需要午休做适当的补偿。夏 季 养 生未病先防夏季精神养生的基础是要保护好心脏,夏天尤其要注意养心。做到“心静自然凉”。夏天养心安神之品不可少,茯苓、麦冬、小枣、莲子、百合、竹叶、柏子仁等,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老年人在夏天要善于养心阳和心阴。秋季 养 生秋季自然界的阴气由疏泄趋于收敛、闭藏。必须注意保持体内之阴气。秋季 养 生合理膳食秋季饮食以补当“先”。“甘平为主,少辛增酸,防秋燥”。

      4、甘平为主主要是说秋季饮食,应该以味甘性平的食物为主少辛增酸,就是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多吃一些酸味的食物防秋燥:多喝水是秋天润燥、防燥不可少的直接措施。秋季 养 生调摄精神 秋季人们的情绪通常不太稳定,心情烦躁,也易于悲愁伤感。因此,首先要注意精神调养,培养乐观情绪,为阳气潜藏作准备。阴虚的人,肝火易旺,动辄发脾气,。到了秋季,其燥象更为明显。因此,预防秋燥的另一环就是要重视精神的调养,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性,平静地度过这一多事之秋。秋季 养 生劳逸适度 秋季日照充分,阳光又不是很强,是室外活动的最好时期。秋天运动应柔和、不可太剧烈,因“秋须守其内”,不可进行激烈运动以致大汗淋漓,否则汗液流失太多易伤津液。秋季 养 生起居有常 秋季适当早起,可以预防脑血栓的发病。秋季气候干燥,容易导致口干咽燥、便秘等症,所以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度剧烈运动致津气耗散。为了预防感冒,要遵循“耐寒锻炼从初秋开始”的规律,注意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秋季 养 生未病先防哮喘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未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在刚出现早期感冒症状时,

      5、应多饮茶水、亦可用野菊花、桑叶各10克,开水浸泡代茶饮:或服中成药银黄片,清热消炎片。冬季 养 生“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冬季自然界一切生物代谢相对减缓,以各种方式养精蓄锐,以待来年的蓬勃生机,冬季 养 生“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冬季自然界一切生物代谢相对减缓,以各种方式养精蓄锐,以待来年合理膳食应少食咸,多吃点苦味的食物。冬季饮食切忌粘硬、生冷食物”。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冬季 养 生调摄精神 冬季养生,要着眼于“藏”。人们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要想办法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最好能做到含而不露。冬季 养 生劳逸适度“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季锻炼,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冬季 养 生起居有常 冬季,病人应早睡晚起。早睡可养人体阳气,晚起可养人体阴气。冬季,居室内要保持温暖,还要注意空气清新流通。冬季 养 生未病先防冬季是慢支病人病情复发和加重的季节。慢支患者冬季应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等使病情加重,天气冷时,外出应注意加衣,口罩,避免冷空气侵袭。呼吸时可用舌抵上颚式呼吸,避免冷空气直入气管。在食疗上,可适时用萝卜、红薯、芹菜等粗纤维食品通降气机,达到食疗目的。还可视人体状况,多服羊肉或羊肉汤之品,以温健体魄,以御严寒。并适当做户外运动。中医四季养生中医四季养生Four Seasons health preserv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汇报人:

      《中医四季养生注意事项》由会员文***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四季养生注意事项》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