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半球今冬将迎严寒.doc
8页北半球今冬将迎 “千年极寒” 中国恐难幸免(图)2010 年 10 月 07 日 03:10纽约近日气温骤降,最低只有 12 摄氏度,一名行人冒雨走在时代广场上英国近日遭遇强风天气,几位行人顶风艰难行走北半球拉响极端寒冬警报 “拉尼娜”扰乱暖流活动,欧洲或现千年一遇寒冬,中国也需警惕低温天气宋世锋 今年夏天,罕见的高温袭击北半球,从美东、欧洲到亚洲,都经历了有气象记录 130 年来最热的夏天,但入冬后气温开始骤降,北半球气温可能要比往年偏低气象专家警告说,欧洲可能将面临“千年一遇” 的新低温,中国等亚洲地区也可能难以幸免这种异常气候与干扰大洋暖流活动的“拉尼娜” 现象有关加拿大寒流袭小麦减产受今年入秋后天气比正常年份寒冷的影响,加拿大已发出警告,指出今年小麦和用于生产食用油的油菜籽产量会显著下跌 20%加拿大艾伯塔省近日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霜冻,气温低至零下 4 到 9 度,导致部分农作物质量受损加拿大的统计数据显示,寒冷天气和雨水也推迟了西部草原省份的播种时间,今年小麦和油菜籽产量会显著下降加拿大统计局预测,马尼托巴省、萨斯喀彻温省和艾伯塔省的小麦产量将为 2000 万吨,较去年降 18.5%;油菜籽产量会减少 16.3%。
由于许多小麦出口国今年都因天灾而歉收,如俄罗斯受山林大火影响导致小麦大减产,澳大利亚也减少出口量,使人关注严寒天气会不会进一步影响粮食供应,刺激全球粮价墨西哥湾暖流缩小今年夏天美国、欧洲和亚洲都频频频创下历史新高温,尤其是欧洲地区,但是这个冬天可能正好反过来,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即将来临的冬天,欧洲地区恐怕会出现超低温的极端天气,欧洲民众可能面临千年以来最冷的寒冬波兰科学家指出,之所以出现这种极端天气形态,是因为在“拉尼娜” 现象的影响下,来自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暖流活动速度减缓所致这股洋流是维持地球气候平衡的要角之一,但近几年来规模缩小到只剩过去的一半,无法发挥其中和极地南下冷空气的效用,而且一旦墨西哥湾暖流完全停止活动,欧洲将进入新的冰河世纪在太平洋地区,澳大利亚气象局 5 日表示,“拉尼娜” 现象已经有进一步增强的态势,并且可能持续到 2011 年初英国9 月底气温 30 年最低去年英国遇到 31 年来最冷的冬天,《每日邮报》5 日又指出,英国可能要再次面临一个俨如北极气候般的寒冬该报引述曾准确预测今年酷暑夏季的英国独立气候预测机构“ 积极天气解决方案 ”的预报说,英国今年冬天会出现猛烈暴风雪,情况将持续到明年 1 到 2 月,低温将接近去年苏格兰冬天测得的零下22.3 度的纪录,暴风雪也随时将瘫痪当地交通。
该组织高级气象预报专家乔纳森·鲍威尔 4 日预报说:“大多数人觉得不会接连遇到两个极端严寒的冬季,因此他们觉得今年入冬之后天气会比较温暖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今年冬季将会和去年冬季一样冷英国气象局也表示,苏格兰 9 月 25 日测得摄氏零下 4.4 度,是英国近 30年来最寒冷的 9 月夜晚,未来恐怕要再面临一个类似北极的寒冬俄罗斯预测明年 1 月酷寒俄罗斯电视台 Fobos 气象播报专家瓦迪姆·扎沃琴科夫 6 日表示,“一般预报下一个月的气候准确率仅有 70%,不过寒冷的气候肯定将无法避免,特别在11 月之后,结果会更明朗目前俄罗斯中部部分地区已有低于过去同一季节均温的气温出现俄罗斯水文气象中心稍早前预测,当地冬天最冷的月份将出现在 2011 年 1 月,到时候将会出现摄氏零下 25 度的低温俄罗斯政府现在已经未雨绸缪制定紧急计划,在异常寒冬到来时对幼儿园、学校、医院等设施加强保护俄罗斯政府由于担心流浪人员可能无法度过如此严寒的冬季气候,已经下令要求社会工作人员和警方随时待命,必要时进行强制介入,对流浪人员进行安置,防止出现有人冻死街头的现象中国东北华北大风降温中国的气象部门也曾警告,今年要预防秋汛及寒冬。
中国华北、东北地区近期的天气也较正常偏冷上月中,中央气象台曾发出预报,指出 9 月底影响中国的冷空气活动较频繁,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等地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 1 至 2℃,其中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北部的局部地区气温偏低幅度更达 3℃中央气象台 5 日又指出,新一股冷空气袭击中国北方地区,东北、华北地区会迎来大风及降温,未来 3 天局部地区气温将下降 8℃以上,一些地区更会有大暴雨中国海洋学家认为,中国在 1998 年遭受的特大洪涝灾害是由“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 和长江流域生态恶化两大成因共同引起的2008 年年初中国南方雪灾也与拉尼娜现象密切相关今年“拉尼娜” 活动强烈,值得密切关注小资料:什么是“拉尼娜”现象“拉尼娜”和“厄尔尼诺”都是自然现象,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都会出现,却截然相反 厄尔尼诺 ”是西班牙文“圣婴”的译音,是指热带海洋温度异常和持续变暖 拉尼娜”就连名字也与其相反,是西班牙文 “圣女”的译音,指的是热带海洋温度异常和持续变冷厄尔尼诺”出现的周期并不规则,平均每 4 年一次出现 “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 拉尼娜 ”现象,有时“拉尼娜” 现象会持续两三年。
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包括使美国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变得异常干燥,并使澳大利亚、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有异常多的降水量,以及使非洲西岸及东南岸、日本和朝鲜半岛等东北亚地区异常寒冷在中国,一般来说,“ 拉尼娜 ”现象在秋冬季会使华南的东北季候风较强,使冬季气温比正常情况低宋世锋 中新 南京今年冬天可能比较冷于丹丹 不少市民感觉到,今年南京的秋天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到来了,几乎没有任何的过渡今年 9 月 22 日,南京正式入秋,是本世纪以来入秋最早的一年而气象专家表示,这其实和今年冷空气来得早且频率高有关今年中秋前后,我国就迎来了一场强冷空气,局部降温 10-15℃,国庆期间冷空气也频频造访我国北方地区秋天冷空气就来势汹汹,会不会导致今年入冬也会提前,而南京今年会不会是个冷冬?对此南京的一位气象专家告诉记者,从秋季冷空气的强度无法来具体预测冬季的冷暖,南京的冬季平均长达 123 天,其对于冷暖的评估要等到冬季结束中央气象台会对气候中长期变化进行预测,但这要从大气环流的整个系统来考虑,秋季冷空气的强弱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个“拉尼娜” 年,拉尼娜现象很有可能于 10 月份开始,在冬季加强并持续。
拉尼娜”现象的征兆是飓风、暴雨和严寒那么如果出现拉尼娜现象,对于我国的影响就是容易出现冷冬热夏,即冬季气温较常年偏低,夏季偏高所以中国气象局曾经提醒过,要注意今年冬天可能出现低温现象因为 2008 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就在“ 拉尼娜” 气候的影响下,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暴雪、冰冻袭击所以并不排除今年冬季会比较寒冷,而且概率较高本报记者 于丹丹 “拉尼娜”搅乱全球天气(图)2008 年 02 月 13 日从洪水泛滥非洲、雪灾袭击中国南方到龙卷风光临美国南部,全球各地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连续遭遇极端天气专家认为,异常天气全球频发的“幕后黑手” 是拉尼娜现象,自去年秋天生成以来影响渐强世界气象组织 11 日发表新闻公报说,今年上半年,拉尼娜现象将持续影响全球天气,改善季节性气候预测、加强应急措施迫在眉睫怪天气访地球早在去年 9 月,世界气象组织就预测,由于拉尼娜现象影响渐强,世界各地将遭遇一系列极端天气即使如此,随后出现的怪天气仍然令人措手不及, “拉尼娜” 的身影频频出现在世界各地在非洲,22 个国家在去年 7 月到 9 月经历持续不断的强降雨,因此引发的洪灾造成约 300 人死亡,受影响的灾民有 100 多万人。
在中东地区,多个国家遭受历史罕见的严寒天气饱受战乱之苦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在 1 月 11 日迎来 100 年来第一场雪沙特阿拉伯部分地区也在 1 月遭暴风雪袭击,气温降到零摄氏度以下,达到 20 年来最低温在北美洲,美国各地极端天气不断,造成不小损失去年年底至今年 1 月,暴风雪袭击美国,引发雪灾、暴雨和洪水,造成多条高速公路封闭进入 2 月,美国南部又遭龙卷风袭击,预计在 5 日至 7 日期间生成 30 至 40 支龙卷风,是23 年来美国所遭遇的最严重龙卷风风灾澳大利亚城市珀斯遭遇强降雨,7 日夜晚记录降水 23 毫米,相当于当地每年 2 月平均降水量的两倍全球各地出现的极端天气引起专家担心联合国救灾机构“国际减灾战略”认为,由于频繁出现,越来越多的异常天气将成为“ 正常” 现象该机构主任萨尔瓦诺· 布里塞尼奥说:“所谓的"怪天气"正变得越来越普通 ”“坏女孩”拉尼娜去年下半年以来世界各地频繁出现极端天气,拉尼娜现象可谓罪魁祸首拉尼娜”源于西班牙语“LaNina”,意为“小女孩” ,在气象学中特指赤道附近太平洋海面水温反常下降的现象世界气象组织对此解释为:“一轮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面水温低于正常,……而西部水温高于正常。
”拉尼娜现象发生时,靠近拉丁美洲的赤道太平洋海面水温下降,而接近澳大利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的赤道太平洋海面水温升高,周围地区可能形成强降雨和雷暴,并引起气压、季风和气温等一系列变化,在更广范围内引发灾难性天气世界气象组织 11 日发表新闻公报说,当前的拉尼娜现象生成于去年第三季度,在过去 3 个月里略微增强该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大部分海面当前水温低于平均水平 1.5 至 2 摄氏度与历史记录相比,当前这轮拉尼娜现象的强度属于中等,但在过去半年里影响了全球许多地方的天气变化,包括赤道太平洋、印度洋、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区世界气象组织专家鲁帕·库马尔·科利说,拉尼娜现象影响之一是造成东亚地区冬季寒冷,是造成中国南方冰雪灾害的部分原因最严重时,拉尼娜现象甚至可能改变南极周边海冰的位置,将冰盖推向该大陆靠近太平洋的一边拉尼娜现象影响全球的原理被称为“远程联系” 通过破坏海洋温度、压强系统及太平洋上空的季风,它干扰热带地区的大气流通这就好像往池塘里扔一颗石头,在大气中释放振动波,改变空中数公里高处气流的强度及位置因此,虽然是赤道太平洋局部地区的水温变化,却能影响到热带地区之外的气候变化。
半年内难绝迹去年拉尼娜现象生成时,一些专家预计其影响将在今年第一季度逐渐消退然而,世界气象组织 11 日预测,这轮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将持续今年上半年,在今年第三季度才有可能逐渐消退分析现有气候数据之后,世界气象组织认为,当前这轮拉尼娜现象的影响至少将持续到今年上半年结束,甚至有可能持续影响今年第三季度初期的天气变化通常情况下,一轮拉尼娜现象的“寿命” 在 12 个月左右但 1998 年出现的拉尼娜现象持续了近 2 年时间,在 2000 年才结束拉尼娜现象又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二者在气象学上堪称“顽童” 一对,通常交替出现 “厄尔尼诺” 一词源于西班牙语的 “小男孩” ,在气象学中所表现的特征与拉尼娜现象正好相反,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西部海面水温反常升高的现象世界气象组织说,由于当前的数据收集有限,不便预测这轮拉尼娜现象在今年第三季度以后的走向,也难以预言之后是否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就以往情况看来,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交替间隙会出现一段相对平稳的天气世界气象组织认为,今年下半年有可能出现这样的“中性天气” ,即赤道太平洋海面温度既不会反常下降也不会异常升高讲预报求对策这轮拉尼娜现象搅乱了全球天气变化,并引发改善季节性气候预测、加强应急措施的呼吁之声。
世界气象组织 6 日决定,将在明年举行的世界气象大会上呼吁加强季节性天气预报,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雅罗发表声明说:“全球对加强季节性气候预测的科学投入太少 ”他说,该组织明年将举行的全球会议将着重讨论这个议题,研究“未来 10 年内需要哪种类型的科学,能够提供这种类型的季节性气候预测,从而挽救人们的生命和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