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让古诗教学充满画意.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3033405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9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让古诗教学充满“画意”    福建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卧龙小学( 362600) 林清丽如何才能提高古诗教学效率,使古诗课堂教学焕发生机和活力,使诗人创造的艺术形象完整且正确地留在学生的头脑中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如果能由画入诗,诗画结合,会让古诗充满“画意”一、化抽象为具体,欣赏古诗的意境美1.借助插图,先入意境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尤其是给古诗选配的插图,更是意境深远、独具匠心教学时,可以先组织学生看课本插图,再反复吟诵,让学生初步体验古诗的意境美例如: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结合课文的插图,可以结合讲解,引导学生这样欣赏: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李白孤身一人来到庐山脚下,只见太阳照射在美丽的香炉峰上,香炉峰升腾起紫色的云烟,烟雾袅袅,若隐若现,仿佛仙境这时哗哗响着的巨大水声引起了诗人的注意,寻声找去,只见瀑布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李白隽永的诗句顿时化作形象可感的图像,再加上教师语言的渲染,学生立刻“未入诗,先入境”2.借助组图,领略意境古诗语言精美,字字高度浓缩概括,行行蕴涵丰富的情感借助组图,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引导学生仔细推敲,领略古诗的意境美。

      例如:教学《静夜思》时,我借助多媒体,设计了三组图片展示诗句的意境第一组:一轮圆月挂在深远的天空,月光明亮皎洁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看到这一轮圆月有什么感受第二组:沐浴在月光中的竹林、秋菊、弯弯曲曲的小路和安静的庭院,月光挥洒大地,景色迷人让学生再看图,说说自己的感受第三组:银霜铺地,晶莹洁白让学生对比三组图片,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发现,沐浴在月光里的大地和铺着一层冰霜的大地都是洁白明亮、美丽迷人的,不管是银色的月光,还是洁白的冰霜,都给人带来了丝丝凉意这样,经过这三组图片的展示,学生不但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而且理解了诗人用“地上霜”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亮、月色的美丽迷人,领悟了诗人当时的真实感受二、化静态为动态,品味古诗的意境美1.借助动画,拓展意境引导学生入境赏文,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多媒体动画辅助古诗教学能创设佳境,引人入境,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化静态为动态例如:《江上渔者》中“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里的“出没”,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我在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屏幕上出现:波涛汹涌的江面上,一只小渔船一会儿被大浪掀出水面,一会儿又被卷入波谷小船露出水面时,画面停止,让学生说说小船怎样了,理解“出”;小船被波涛淹没时,画面再次静止,让学生说说小船又怎样了,理解“没”。

      当屏幕反复出现小船在风浪中“出没”的惊心动魄的画面时,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多危险啊!”的感叹再如,《枫桥夜泊》全诗是紧扣一个“愁”字展开描写的,学生只从字面上是很难理解的在教学中,我出示动画:一轮明月向东滑落,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江边的枫树叶刷刷飘落,江面闪动着点点渔火诗人静卧船舱,辗转难眠夜半钟声”不时传来,衬托出夜的静谧,揭示出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怎一个“愁”字了得学生在观看这个动画时,自然就能感受到这诗中意境的凄凉、悠长,体会诗人的愁绪难耐2.借助“比画”,深入意境所谓“比画”,就是把意境相近的诗,在教学时都给学生以画面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化静为动,让学生深入意境例如:在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时,我让学生初读全词后说说这首词写到了哪些景物学生回答有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共九种景物我说:“假如这是一张空白的画纸.让你们把这九种景物都填画进去,可以怎么填呢?”于是,学生到黑板上来板画景物,把板书设计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在填画景物的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词的意思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渔歌子》的意境,我还插入柳宗元的《江雪》与之对比。

      我说:如果把这首诗也看作一幅画,那么画中有哪些景物呢?诗中有一个“鸟”字,要不要画鸟呢?没有飞鸟,没有行人,四周冷冷清清的,只有一位老翁冒着风雪,独自在江上垂钓此时,你能感受到老渔翁的心情吗?(孤独)把这样的感受读进诗里这样,通过一词一诗的画面对比,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不同意境,体味到他们不同的心情原来《渔歌子》中的词人张志和钓的是一种心情,一种怡然自得啊!在课的最后,我是这样结尾的:青青的山,绿绿的水,白白的鹭鸟,黄绿色的鳜鱼白鹭飞得那么飘逸,流水是那样轻快,鱼儿是那样自在,一切是那么的清丽、优雅,加上一位悠然垂钓而迟迟不愿回家的老翁,这是一幅多美的画卷呀!咱们再读读这首词,让这美好的画卷永存在我们心里总之,“由画入诗,诗画结合”,能让古诗充满“画意”诗歌教学恰当地运用图画、动画、“比画”,能使教学做到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互转化这不仅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歌,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为学生感受美、领悟美提供了场景,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表达、理解等语文能力责编钟岚)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