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音像出版的发展史.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wt****50
  • 文档编号:37506273
  • 上传时间:2018-04-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音像出版的发展史音像出版的发展史我们把中国的音像出版史分为 3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初到 1949 年;第二阶段是从 1949 到 1979 年;第三阶段则是指 1980 年后这三个阶段的音像出版,若从其出版载体的不同来看,一、二阶段的音像制品产品结构单一,以唱片为主体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粗纹唱片和密纹唱片之分;而 20 世纪 70 年代后主要表现在单声道唱片和立体声唱片之分1979 年之后的第三阶段,音像制品载体变化非常之大,变化速度也非常快盒带的问世,打破唱片诞生 100 年来一统天下的局面;家用录像带的市场化使唱片业由制作生产单一的音频产品向音、视频产品公举的音像时代前进90 年代后,以 CD 为代表的光盘开始进入音像市场,开始了激光读取数据和音视频数字化的高科技时代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音像出版业应该从 1979 年第一盒录音带问世算起1979 年 1 月,太平洋影音公司成立,并于 5 月推出中国第一盒卡式立体声录音磁带《朱逢博独唱歌曲选》 ,品牌为“云雀” ;同年 10 月出品了全国第一盒节目录像带《中国录影集》 1980 年 1 月,第一张立体声唱片由中国唱片社出版(越南《血手印》 ) 。

      1982 年,国务院颁布《录音录像制品管理暂行规定》 同年 11 月 15 日,“中国唱片公司”成立 1985 年,首届“北京国际音乐音像制品展销会”召开该展会后来先后更名为“北京国际音乐音像博览会”和“北京国际音像电子出版物博览会” 1986 年 12 月 9 日,由太平洋影音公司、白天鹅文化企业有限公司、珠海华声音像公司和广州市新时代影音公司 4 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南方音像集团在珠海召开了“首届全国音像制品订货会” 该展会至今已经连续召开了 35 届,成为中国音像行业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音像盛会 1987 年,太平洋影音公司出品了中国第一张 CD 唱片《蒋大为独唱歌曲选》 1992 年, “中唱”作为中国的第一个会员加入“国际唱片业联合会” (LFPI) ;同年 10 月,中国内地首家音乐制作合资企业——正大国际音乐制作中心(CIM)成立 1992 年 11 月 14 日,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实施“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的通知》 ,通知要求凡 1993 年 1 月 1 日以后出版的音像制品,必须编加“标准编码” ;1993 年 1 月 1 日以前出版的音像制品,凡需要再版的必须补编“标准编码” 。

      1992 年年底,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和国家版权局共同发起的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成立它是一个完全由音乐著作权人参与,专门维护曲作者、词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 1993 年 4 月 30 日,中国成为国际《唱片公约》的成员国1994 年 4 月 29 日,中国音像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成立大会;8月 25 日,国务院颁布《音像制品管理条例》 (自该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同年,Sony 的中国分公司在北京成立 1995 年 8 月,新闻出版署、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出《关于实施激光数码储存片来源识别码(SID 码)的通知》 1996 年,BMG 中国公司在北京成立;深圳先科娱乐传播有限公司和世界八大电影公司之一的美国华纳公司签定了版权合同协议,成为中国第一家与世界八大电影公司进行业务合作的音像企业;同年 4 月,上海第一家音像制品连锁经营企业——上海美亚音像(连锁经营)有限公司成立 1996 年 4 月,文化部发出《关于在北京、上海、广东、武汉筹建国家级音像批发市场意见》的函12 月 28 日,由广东省社会文化管理协会和广州白云天龙电器城合作成立的广东音像城有限公司开始试营业,1997 年 11 月 5 日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音像制品批发市场”牌匾,开始正式营业。

      1996 年 8 月 7 日,文化部发布《关于音像制品加贴统一防伪标识的通知》 ,通知要求自 1996 年 10 月 1 日起,音像出版单位发行音像制品必须加贴防伪标识 1997 年 12 月 3 日,文化部发出了《关于清理整顿音像制品批发市场的通知》 我国的音像出版在 1979 年后,经过了 20 余年的发展,其中经历了两个发展高峰:其一是 1997 年;另一个高峰则是 2003 年1997 年,盒式音带数量为 1 亿左右VCD 影碟机产量从 1995 年的 22 万台、1996 年的 224 万台,直线跃至 1997 年的 1500 万台,VCD 机的热销,使得 1997年全年发行 8000 万张光盘1998 年至 2003 年间,音像制品年发行总量从 1.79亿张增长到 4.5 亿张,增长率为 151.4%;年发行总额从 12.48 亿元增长为 27.55亿元,增幅为 120.75%;年发行品种从 1.71 万种增长到 2.82 万种,增长率为64.33%1998 年,现属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主管的北京音像大厦成立,获得文化部“国家级音像制品批发市场”称号 1998 年 6 月 8 日,新闻出版署发出了《关于加强对委托境外企业加工光盘管理的通知》 。

      同年,中国录音录像出版总社和新加坡德加拉集团合资成立了中录德加拉家庭娱乐有限公司 1999 年 6 月 13 日至 19 日,全国各地在文化部的部署下开展了以“经营盗版违法,使用盗版有害”为主题的第一届音像市场法制宣传活动文化部决定从 1999 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该活动,每一次的宣传主题都不相同2000 年的主题是“打击走私盗版,保护知识创新” ;2001 年的主题是“整顿市场秩序,发展音像产业” ;2002 年的主题是“严格执行音像法规,大力规范市场秩序” ;2003 年的主题是“把盗版者送上法庭” 1999 年,文化部决定分阶段关闭全国各地音像制品零售集中经营场所 2002 年 1 月 10 日,文化部、外经贸部联合颁发的《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同年,文化部批准上海新索音乐有限公司从事音像制品批发业务,该公司是由美国索尼音乐娱乐国际公司与上海新汇光盘集团和上海精文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批准的首家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 2002 年 2 月 1 日,国务院修订发布的《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开始实施;同年,文化部修订发布《音像制品批发、零售、出租管理办法》和《音像制品进口管理办法》 。

      2003 年 4 月 8 日,中国音像协会在北京华润饭店举行了中国音像业“明星发行品牌”推广活动颁牌仪式本次活动共有 15 家音像发行单位获得“中国音像业 2002 年度明星发行品牌”称号2003 年,音像出版单位 320 家,新增 28 家;录音、录像制品 28224 种;出版数量为 5.74 亿张,总金额 27.55 亿元与 2002 年相比,数量增长 37.3%,金额增长 11.6%2003 年,录像制品在音像制品中的比率明显上升,占总品种的 51.66%;占总数量的 61.67%;金额由 2002 年的 45.3%增长到 51.9%2004 年来,音像出版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主要是来自盗版和新兴媒体的冲击,故 2004 年,音像业不论在那个方面都有所下滑04 年,音像制品总发行金额为 25.1 亿,发行数量为 4.17 亿张,分别下降 8.9%和 8.6%;但是发行品种反而有了增长,04 年发行品种 3.43 万种,增长 21.63%,大于 2000 年来的平均增长 17.2%的水平2005 年,音像出版业在音像制品的发行数量、发行金额和出版品种几方面在这一年亦达到高峰05 年,年发行总量 4.89 亿盘,年发行金额 36.15 亿元,年出版品种 3.49 万种。

      05 年,我国持有出版许可证的音像出版社(公司)有332 家,磁记录复制企业 168 家,光盘生产厂 127 家拥有只读光盘生产线 464条,年生产能力约 23 亿张;可录光盘生产线 551 条,年生产能力约 29 亿张,分占全球生产能力 17%和 20%制作发行公司 1000 余家,销售商 10 万余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