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甘谷县馆藏文物概述.doc

35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84241239
  • 上传时间:2022-04-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5MB
  • / 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甘谷县馆藏文物概述二0一七年九月一、甘谷县博物馆基本情况 二、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免费开放基本情况(二)健全规章建制,加强宣传(三)提升服务能力,增强社会效益(四)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中的问题和意见三、文物安全保卫工作(一)广泛学习和宣传文物法律法规(二)多措并举,确保馆藏文物万无一失四、馆藏精品文物(一) 陶风彩韵 9(二) 先秦风采 13(三) 汉唐珍品 14(四)宋元明清19(五)佛教文化23(六)馆藏精品书画27博物馆是继承和宣传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主要载体,它是以文物 为主体的陈列展览,是对公众进行道德情操培养、历史知识普及、爱 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博物馆也因此成为公众终身的教育课堂一、甘谷县博物馆基本情况甘谷县博物馆位于冀城广场县图书馆大楼五楼,其前身是1953年成立 的县文化馆文物工作组,正式成立于2000年5月,隶属甘谷县文化广播影 视局,是我县唯一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现有干部职工12人,正式职工8 人,聘用人员4人,其中专业技术职称人员4人,助理馆员4人,研究生 学历1人,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4人,专业涵盖历史学、美术、汉语 言文学、行政管理学、旅游管理等多个学科现有馆舍面积1320平方米,展厅面积500平方米。

      馆藏各类文物7200 件(包含5000册古籍图书),门类齐全,内涵丰富,涵盖了旧石器时代至 今各历史年代的文物,共有陶器、石器、玉器、铜器、瓷器、化石、书画、 木器等15大类,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7件(套),二级文物32件(套), 三级文物86件(套)这些藏品中以新石器时期的彩陶、西周、战国时期 的青铜器、汉代的四合院、唐三彩凤首壶,宋元模印画像砖,佛教造像为 本馆特色这些藏品绝大多数来自考古发掘和各地征集,以出土文物为主, 其地域文化浓厚,种类齐全,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古代先祖在这块 土地上居住生活、繁衍生息的奋斗历程,是研究甘谷乃至渭河流域历史的 重要实物资料一)免费开放基本情况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政策,在上级业务部门的 关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50余万元对博物馆进行 了装修、改造和布展馆内现设有办公家、保管部、陈列接待部、保卫部、 文物研究室五个职能部门,负责博物馆FI常管理,藏品管理与修复保护、 展览接待与服务、宣传教育等工作为满足免费开放的要求,馆内还设有 观众休息区、休息区内配备有饮水机、休息座椅、包裹寄存处,急救医疗 箱等服务设施,使我馆的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甘谷县博物馆于2012年6月正式面向社会进行免费开放,设有《甘谷 历史文物基本陈列展》和《馆藏精品书画》两个基本陈列展《廿谷历史 文物基本陈列展》设立了 “文明曙光”、“古冀遗珍”、“丝路梵音”三 个专题陈列馆,《馆藏精品书画》主要展出了甘谷近现代名人:王海涵、 任丹山、宋廷桢、魏绍武、李象德等人的书画作品,两个基本陈列展长年 展陈馆藏珍品文物310余件,开放以来,深受社会各界的赞誉和欢迎在 办好基本陈列展的同时,县博物馆每年还举办5个左右临时陈列,包括馆 藏文物专题展、彩陶残片展、古碑帖展、当代名人书画作品展等这些展 览选取的展品特色鲜明、历史感强,具有典型的吋代特点,既延伸了博物 馆展线,又补充了主线的不足,在社会上取得了很大反响自免费开放以 来每年累计接待游客4. 5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2. 2万人次)博物馆除 春节闭馆3天,每周周一闭馆1天外,其它时间均坚持免费开放,每周开 放时间达到了 42小时县博物馆自开馆以来,深受社会各界的赞誉和欢迎, 先后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丰富了甘谷县群众的精神文化生 活二)健全规章建制,加强宣传为切实保障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规范有序,我馆及时制定完善了免费 开放制度并釆取一系列有效措施:1、 建立健全制度在免费开放工作以来,我们全面落实人员措施,设立值班制度,安排 专人负责接待散客和团体预约工作。

      保证全馆能承受正常的接待能力,保 证优良的参观环境,保证文物及游客的安全对于老年人、残疾人、体弱、行动不便的特殊参观人员提供特别的人 性化服务,如给行动不便者设置轮椅,安排专人搀扶,引导参观和特别接 待等对于未成年人除了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外,还注意培养他们文明参观 要求全馆人员提高服务意识,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 原则做好接待服务工作2、 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文明参观针对先期免费开放一些不文明参观的实际问题,做电视宣传片,建立 良好的参观坏境和参观氛围,改变…些游客的“取暖”或“乘凉”的观念, 促进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向更大范围推广为广大观众与专家学者之间的 交流提供便利,设置“文物鉴赏咨询点”,为文物爱好者欣赏文物增进学 术交流设置观众留言簿,及时掌握和了解观众信息反馈组织调查群众 对免费开放的意见和满意程度,及时改进服务水平和项目3、 增加资金投入,增设公共设施,设立便民服务馆内面对日益增多的观众,添置文物保护设备,更换公共卫生设施, 在入口处设立展牌,标识参观线路、注明“参观须知”及安全警示牌注 重青少年观众的兴趣需求,增加临时展览,研究观众的心理和审美需求以 更好地丰富展览陈列,吸引群众走进博物馆。

      三)提升服务能力,增强社会效益甘谷县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场馆的公共价值得 到了最大化发挥,观众的人数每年增长,人员结构也明显发生变化以往 博物馆门庭冷落,参观者大多是专业人士,或是历史爱好者,而现在,老 人、孩子和以家庭为单位的集体参观日益增多1、 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意义重大博物馆免费了,群众喜欢上了文物,对博物馆展览发生了极大的兴趣 当他们走进博物馆获得了相关知识,了解博物馆的作用和职能后,有可能 一次就终身受益来自社会各界,知识层次深浅不一的观众对展览的需求 和兴趣度也各不相同,在这方面我馆注重调查和信息反馈以便促进今后的 陈列布展2、 舆论媒体热烈关注,免费开放带来新的生机免费开放以来,社会媒体高度重视,关注博物馆服务项目和服务质量, 一些媒体对免费开放也提出了好的建议和意见,我馆将逐一采纳3、 宣传博物馆免费开放氛围,促进我馆免费开放工作我县博物馆的 免费开放,观众FI益增多,尤其是节假H,为此,我馆工作人员及时开放 展厅、清理地面,悬挂宣传牌,同时,提高参观群众素质4、 群众欢迎,文明参观,从各方面信息渠道反馈来看,广大群众对博 物馆的免费开放表示欢迎。

      许多观众都对免费开放期盼已久,更有些文物 爱好者要求展品等级更高些,平常难得见到的珍品亦要求一饱眼福对于 讲解要求更加迫切,因此讲解员的工作量明显增加,无论是散客还是团体 游客都要求讲解,游客们在认真听取讲解的同时,对讲解工作也有了全新 的认识,讲解员的工作也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和赞许四)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中的问题和意见1、 几点问题:一是文物征集经费不足,新的流散文物不能及吋征集, 展品不能更新;二是展览质量得不到保证由于经费问题制约,没有独立 场馆建设难以扩展,提高展览质量的发展动力机制可能会失去,这是我县 博物馆的根本问题;三是博物馆自身建设得不到保证长期存在的编制偏 少问题将越来越明显,服务与管理成本越来越大,风险与危机越来越多, 直接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些问题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经费问题,原 本以为无后顾之忧、不成问题的问题却成了当前最头痛的事2、 几点意见:一是各级领导应将免费开放工作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 予以更多的关注,将这项惠民工程真正办好应保证中央、省、市财政资 金落实到位,并要随着社会发展、物价变化、成本上升、展览更新逐年有 所增加,推进场馆的硬件软件建设不断发展;二是已经免费开放的博物馆、 纪念馆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现实,加强管理,建章立 制,形成规范,提升服务与管理水平,保持和增强博物馆、纪念馆的活力 与吸引力。

      同时积极探索二次创业途径,注重市场,开展营销,适当创收, 使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格局;三是宣传教育部门和新闻媒体应当进一步关 注观众文明素质问题,在鼓励公众积极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的同时,倡导 公众增强文明素质,并将这一工作纳入创建文明城市的范围加以推进今后我馆将继续解放思想,积极创新机制,开拓进取,鼓励观众文明 参观,争做文明观众,争做志愿者扩大博物馆服务社会职能,将免费开放 深入到社会各界人士当中,将文化遗产保护观念深入到群众中去三、文物安全保卫工作(一)广泛学习和宣传文物法律法规,逐渐形成文物保护人人有责的 共识文物保护工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要依靠人民群众,我们始终把文物法 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作为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定期组织全系 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政策法规,增强了干部职工的 文物保护意识和文物管理水平在今年的文化宣传活动中,积极参与搞好文化宣传活动3.15普法 宣传”通过展板进行普法宣传;“5. 18博物馆日”举办了馆藏精品文物展 暨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甘谷县成果展、文化创意作品系列展、甘谷 藏友个人收藏文物展;“6. 1儿童节”前先后到模范中学、第一幼儿园开 展了 “文物知识到校园、进课堂活动” ;“6. 11文化遗产日”举办了艺术 精品展;“7.1建党节”前举办了革命红色文物专题展。

      还通过“大像山 文化旅游节”、“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部队”四进活动先后深入 东关社区、消防队、化工厂等多个单位开展宣传活动共发放《文物保护 法》单行本4200余册,宣传资料30000余份,张贴标语70余张,悬挂横 幅37务,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提高了人民群 众的文物保护意识,逐渐形成了文物保护人人有责的共识二)多措并举,确保馆藏文物万无一失第一是博物馆增加值班人员力量,加强人防每晚安排两名人员值班, 加强了夜间巡逻检查,实行24小时巡查,确保夜间值班不断档,发现任何 紧急情况,以便及时报警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制定了 “三防应急预 案”,对馆内全体干部职工定期进行防火、防盗、防抢演练和培训,进一 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增强了对付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切实提高人防技 能第二是加固防盗门窗,提升物防能力为博物馆展厅、楼道、卫生间 窗户安装防盗钢筋网,在博物馆楼梯入口处安装卷闸门,即使深夜遇有破 坏或翻越,立刻会被值班人员发现并报警检查了安全设施设备,确保做 到随时可以正常使用,配置有十余台灭火消防器材,强化防火措施确保 了馆藏文物库房和展厅的安全第三是文物库房更换密集柜。

      博物馆对库房文物架进行升级改造,通 过政府采购一套密集储存柜密集柜共有十列(每列五柜),节省了库房 占地面积,使文物得到了妥善的安置,解决了原有库房文物架不够用的问 题并全部完成了馆藏文物上架工作,使文物得到了更加安全妥善的管理四、馆藏精品文物甘谷为中国县制肇始地,有“华夏第一县”之美誉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人面飢鱼彩陶、被列为“四大汉简” 之一的廿谷汉简、精美绝伦的北朝石造像,到雍容华贵的唐三彩风首壶, 无一不见证着甘谷人文历史的源远流长县博物馆收藏的各类文物上起原始社会,下至近现代,数千年无断代、无缺环尤以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先秦文化、汉唐珍品和佛教文化等藏品最具特色下面通过一些馆藏精品文物,让我们更加了解这片土地儿千年的卓越风姿一)陶风彩韵1、人面覲鱼纹彩陶瓶这是出土于甘谷西坪村遗址的国宝级文物,属于是仰韶文化石岭下类 型,现借展于甘肃省博物馆瓶高38.4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12厘 米小口、长颈、平底、颈部有附加堆纹,腹上部有双耳红陶黑彩, 瓶腹绘一条黑色覲鱼,鋭鱼脸部为人面,圆圆的头额上有十字纹与几道横 纹,张看大嘴,牙齿排列整齐,颈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