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358964620
  • 上传时间:2023-08-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题: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2)理解“举贤良”的用人政策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的需要,以及汉武帝以后的新儒家思想历史地位形成的重要原因;2、过程与方法:(1)用资料分析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2)用阅读分析法理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2)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难点: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异同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经过汉初几代君主的休养生息,到公元前140年,16岁的汉武帝继位,国家的经济状况已经得到了明显的好转,这位少年天子是否能够轻松执政汉室江山呢?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他将面临的挑战一、 感升平之危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西汉的王国问题解决经过:楚汉战争时期,为了对付项羽,刘邦曾经分封了七个异姓王西汉初年,刘邦将异姓王逐一翦除,却又错误地总结了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分封了九个同姓王,形成了西汉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现象。

      到了汉景帝时期,一度发生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吴楚七国之乱,叛乱虽然被平定,但是王国依然存在,很不利于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二、 闻治国之策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此时国家急需要一批有才能的人来协助治理,也更需要有一套广泛的治国方略于是汉武帝便招纳贤良文学之士,亲自策问治理国家的纲领性的思想,称为“贤良对策”董仲舒便三次回答了汉武帝的策问,并在第三次对策中进一步从理论上论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1、提出者:董仲舒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下了一道诏令,要各地方长官推举“贤良方正”的学者到长安献计献策董仲舒连连给汉武帝上了三篇奏章,编造了“天人感应”理论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2、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3、思想主张:(1)文化: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需要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深受汉武帝的赏识。

      后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三、悟独尊之妙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1)思想方面: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2)政治方面: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他规定,地方定期选出孝子、廉吏当中央任官,甚至还擢升平民、儒士为相这明显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3)教育方面:兴办太学,儒家经典“五经”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公元前136年,汉武帝正式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前124年,又在长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这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其必然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2、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1)教育为儒家所垄断:“五经”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2)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太学设立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为了培养官吏,统一人们的思想,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定太学以教救国”,在长安兴办太学。

      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使得非贵族家庭子弟也可以凭太学资格入仕至此,儒学的地位大大提高,与之对应的是,春秋战国以来的风云一时的诸子百家学说渐渐沉寂无闻3)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各郡县设立学校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这一措施真正使得儒学在民间光大,处于独尊地位汉武帝还鼓励学者从事私家的儒学教育,为弘扬儒学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3、独尊儒术的结果:正统思想 文化主流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本课小结】儒家思想虽然在汉代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儒家思想也经历了一个漫长发展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创立与发展,但不受诸侯国的青睐;秦朝崇法抑儒并“焚书坑儒”遭摧残;汉代严格来说儒法相济、内儒外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_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新疆专用 人教版九上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4.1《农业》每课时参考教学设计汇编(含两个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4.1《农业》参考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4.1《农业》参考教学设计(第2课时).docx 高中教师队伍工作合理安排方案(按年龄分层).docx 2026年历史备考衔接课标要求优化教学策略实现“教、学、考”的有机统一.docx 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docx 高考命题如何考查核心素养:基于2025年政策与实例的深度解析.docx 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核心问题及答案.docx 翻转课堂模式下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师角色转变--以《鸿门宴》课案为例.docx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示例.docx 六年级语文课文预习要求(语文七步高效预习法).docx 聚焦核心素养精研备考之道——聆听郑克强老师讲座有感.docx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示例.docx 实验高中校园防欺凌工作预案.docx 高考命题如何考查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我国的自然资源》每节课参考教学设计汇编(含六个教学设计).docx 高中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有效合作机制.docx 高中历史复习备考要坚持正确的方向.docx 思政赋能心理:高中思政课与学生健康心理的有效磨合策略.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