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个实验单片机的实验指导精品资料.docx
14页4 个实验单片机的实验指导精品资料实验一 P1 口实验一、实验目的 :1.学习 P1 口的使用方法2.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二、实验设备 :EL-MUT-III 型单片机实验箱、 8051CPU 模块三、实验内容 :1.P1 口做输出口,接八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2.P1 口做输入口,接八个按纽开关,以实验箱上 74LS273 做输出口,编写程序读取开关状态,在发光二极管上显示出来四、实验原理 :P1 口为准双向口, P1 口的每一位都能独立地定义为输入位或输出位作为输入位时,必须向锁存器相应位写入“ 1”,该位才能作为输入8031 中所有口锁存器在复位时均置为“1”,如果后来在口锁存器写过“0”,在需要时应写入一个“1”,使它成为一个输入可以用第二个实验做一下实验先按要求编好程序并调试成功后,可将 P1口锁存器中置“0”,此时将P1 做输入口,会有什么结果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精品资料再来看一下延时程序的实现现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定时器中断来实现,一是用指令循环来实现在系统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后一种方法本实验系统晶振为 6.144MHZ ,则一个机器周期为 12÷6.144us即 1÷0.512us。
现要写一个延时 0.1s 的程序,可大致写出如下:MOV R7 ,#X(1)DEL1:MOV R6 , #200(2)DEL2:DJNZ R6, DEL2( 3)DJNZ R7, DEL1( 4)上面 MOV 、 DJNZ 指令均需两个机器周期,所以每执行一条指令需要 1÷0.256us,现求出X值:1÷0.256+X( 1÷0.256+200×1÷0.256+1÷0.256) =0.1×10?指令( 1) 指令( 2) 指令( 3) 指令( 4)所需时间 所需时间 所需时间 所需时间X=(0.1××10?-1÷0.256)/( 1÷0.256+200×1÷0.256+1÷0.256) =127D=7FH经计算得 X=127代入上式可知实际延时时间约为 0.100215s,已经很精确了五、实验原理图: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3精品资料六、实验步骤:执行程序 1(T1_1.ASM) 时: P1.0~P1.7 接发光二极管 L1 ~L8执行程序 2(T1_1.ASM) 时: P1.0~P1.7 接平推开关 K1~ K8; 74LS273 的O0~O7 接发光二极管 L1~ L8;74LS273 的片选端 CS273 接 CS(0 由程序所选择的入口地址而定,与 CSO~CS7 相应的片选地址请查看第一部分系统资源,以后不赘述)。
七、程序框图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4精品资料八、实验程序1、 循环点亮发光二极管2、 通过发光二极管将 P1 口的状态显示实验二 AT89S52 在系统编程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 AT89S52 在系统编程的方法2.学习 P1 口既做为输入口又做为输出口的使用方法3.学习数据输入、输出程序的设计方法二、实验设备 :EL-MUT-III 型单片机实验箱、 AT89S52CPU 模块三、实验原理 :AT89S52 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 CMOS 8 位微控制器,与 MCS —51 系列单片机兼容,具有 8K 在系统可编程 Flash 存储器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5精品资料编程方法: 1、双击 IspPgm.exe打开 AT-ISP 软件 2、左击界面芯片选择窗口的下拉箭头,选择 AT89S523、导入 hex 文件到缓冲区(左击界面上的“Open File”按钮,选择需要写入的 hex 文件 4、向芯片导入文件(左击界面上的“Write ”按钮,向AT89S52 导入程序 5、写入程序后退出注意:对 AT89S52 编程时,应将模块中的开关拨到 TEST 位置,编程结束后,将开关拨到 EXP 位置。
四、实验原理图 :五、实验步骤 :平推开关的输出 K1 接 P1.0; K2 接 P1.1;发光二极管的输入 LED5 接 P1.2; LED6 接 P1.3;LED7 接 P1.4;LED8 接P1.5取出 AT89S52 CPU 模块,连接电源并使 AT89S52 复位运行实验程序, K1 做为左转弯开关, K2 做为右转弯开关 LED7 、LED8做为右转弯灯, LED5、 LED6 做为左转弯灯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6精品资料结果显示: 1:K1 接高电平 K2 接低电平时,右转弯灯( LED7 、LED8 )灭,左转弯灯( LED5 、 LED6 )以一定频率闪烁;2:K2 接高电平 K1 接低电平时,左转弯灯( LED5 、 LED6)灭,右转弯灯( LED7、 LED8 )以一定频率闪烁;3:K1、 K2 同时接低电平时,发光二极管全灭;4:K1、 K2 同时接高电平时,发光二极管全亮七、程序设计: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7精品资料实验三 键盘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 8255A 编程原理2.了解键盘电路的工作原理3.掌握键盘接口电路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设备:EL-MUT-III 型单片机实验箱、 8051CPU 模块三、实验原理:1.识别键的闭合,通常采用行扫描法和行反转法行扫描法是使键盘上某一行线为低电平,而其余行接高电平,然后读取列值,如所读列值中某位为低电平,表明有键按下,否则扫描下一行,直到扫完所有行本实验例程采用的是行反转法行反转法识别键闭合时,要将行线接一并行口,先让它工作于输出方式,将列线也接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8精品资料到一个并行口,先让它工作于输入方式,程序使 CPU 通过输出端口往各行线上全部送低电平,然后读入列线值,如此时有某键被按下,则必定会使某一列线值为 0然后,程序对两个并行端口进行方式设置,使行线工作于输入方式,列线工作于输出方式,并将刚才读得的列线值从列线所接的并行端口输出,再读取行线上的输入值,那么,在闭合键所在的行线上的值必定为 0这样,当一个键被按下时,必定可以读得一对唯一的行线值和列线值2.程序设计时,要学会灵活地对 8255A 的各端口进行方式设置3.程序设计时,可将各键对应的键值(行线值、列线值)放在一个表中,将要显示的 0~F 字符放在另一个表中,通过查表来确定按下的是哪一个键并正确显示出来。
实验题目利用实验箱上的 8255A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和矩阵键盘,编写程序,做到在键盘上每按一个数字键( 0~F),用发光二极管将该代码显示出来四、实验步骤: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9精品资料将键盘 RL10~RL17 接 8255A 的 PB0~PB7;KA10 ~KA12 接 8255A 的PA0~PA2; PC0~PC7 接发光二极管的 L1~ L8; 8255A 芯片的片选信号8255CS接 CS0五、实验电路: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10精品资料六、程序框图仅供学习与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