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ppt
22页制作者 : 郑俊芳 、金璐璐1.社会市场经济的概念与实质 2.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起源与发展3.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特征4.德国经济模式与美、日国家对比5.德国经济模式是否适用于中国 摒弃中央集中管理和自由市场的缺陷,在吸收二者优点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制度,这种新的制度便是市场经济模式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实质: 是一种以自由竞争为基础 ,国家进行适当调节(维持经济活动秩序),重视社会保障(以体现社会公正)的市场经济一.社会市场经济的概念与实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期间 ,战火将法西斯德国夷为平地,战后重建家园成为德国人的首要任务因此德国经济体制采用社会市场经济,从而使德国实现“经济奇迹” 1.它是德国各种利益派别利益平衡的结果 2.它与西德地区德方领导人的个人价值取向 、学识和领导力有关 3.它是与西占区占领当局的取向和决定有关4.它是德国的秩序自由主义和基督教社会伦理学说为社会市场经济奠定思想基础 5.它在历史上已经存在社会市场经济的成分,为德国西部接受市场经济创造条件6.它是德国存在的讲秩序和有组织性的文化或国民性格,与不同的体制结合会有不同的结果 ,均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二.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起源与发展发展 :第一阶段 :1948- 1966克服初期困难,并成功实现社会市场经济的原则和要素 第二阶段 :1967- 1978 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阶段 第三阶段 :1979- 1990 推行供给方经济学的经济政策第四阶段 :1990-至今 两德统一德国调整社会福利政策,试图重建经济自由与社会平衡之间的关系 奥 迪大 众宝 马欧 宝奔 驰 迈巴赫保时捷巴博斯三: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特征1 .以私有制为基础 ,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私人企业 (私有经济是主体)国家所有制企业(国有制占重要地位) 合作社所有制企业工会所有制企业德国的经济成分 基础设施 公共事业公共事业 信贷信贷 、商品的供销、商品的供销 ,服务业,服务业 、住户建、住户建筑筑 等领域等领域社会保险社会保险 、基、基础设施础设施 、住房、住房2. 保护自由竞争,限制垄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措施 :1、制定货币政策 并通过联邦银行的工作来防止通货膨胀2、制定竞争政策防止企业垄断 《反不正当竞争法》 《反限制竞争法》 为分散财富和资产所有权的立法产值占国民总值的产值占国民总值的75%3.强调社会公平(1)共决 :(2)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A.收入再分配政策: B.社会保障体系:养老、失业、工伤、医疗 C.劳动保护政策:解雇、工资、妇女儿童、劳动时间 、 D.劳动市场政策:职业咨询中心4.重视国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对微观经济的调节 :通过立法保护竞争 ,限制垄断 。
国家直接投资兴建整个国民经济所必须而私人资本无力也不愿经营的基础设施 对宏观经济的调节 :财政调控手段和政策 金融货币调控手段和政策四、德国经济模式与美、日国家对比三种模式的共同点:1.以私有制为主的混合经济,以私人垄断为主导2.社会经济机制方面,都以市场竞争为基本调节手段3.国家的社会经济职能相当接近4.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前途方面,日益相互接近、彼此靠拢 德国市场经济三种模式的不同点:德国(和欧洲):其实质内容是指,力求达到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兼顾美国:其实质内容是指,在四大经济主体(家庭、企业、银行和政府)相互之间的关系上,彼此施加于对方的限制较少,同时,对对方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较小 日本:其实质内容主要是指,①从国家来说,全国的一切经济活动首先都着眼于厂家②从企业来说,尽管国内着极其激烈的竞争,但日本经济还是处于一种专制的指挥结构之下③从居民来说,由于经济片面地着眼于厂家,日本人民的消费水平没有达到他们本来可以达到的程度五. 德国经济模式对中国的借鉴意义1.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2.加强国家宏观调控3.以人为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4.注重活力,发挥中小企业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