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VGA焊接方法.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11272730
  • 上传时间:2017-10-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0.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15 针 VGA 各针脚的定义:按照 VGA 接头( 15HD)的标准,共各引脚的定义如下:(PIN 表示“脚”的意思)1PIN ——Red——模拟信号的“红”2PIN ——Green——模拟信号的“绿”3PIN ——Blue——模拟信号的“蓝”4PIN ——ID Bit 、5PIN ——N/C 、6PIN ——R.GND——模拟信号的 “红”的接地端7PIN ——G.GND——模拟信号的 “绿”的接地端8PIN ——B.GND ——模拟信号的“ 蓝”的接地端9PIN ——No.Pin 、(备用)10PIN——GND ——数子信号的的接地端11PIN——ID Bit——屏幕与主机之间的控制或地址码 12PIN——ID Bit ——屏幕与主机之间的控制或地址码(用于一个主机多个显示屏)13PIN——H Sync—— 数字的水平行场信号14PIN——V Sync ——数字的垂直行场信号15PIN——N/C——接地端二、标准 15 针 VGA 头焊接方法:标准 15 针 VGA 头的各针脚如下图显示(3+4 线型, 3 表示 3 根同轴红、绿、蓝,4 表示 4 根黑、棕、黄、白线) VGA 的脚通常按照倒梯形来看,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分别是 1-5 脚,6-10 脚,11——15 脚;(注意 D15 接头一定选用金属外壳)如下图所示:15 针脚我们通常只需要焊接 11 个引脚即可,如下:( 4、5、9 、12 脚不焊)红线——“1” 脚——模拟信号的 “红”;绿线——“2” 脚——模拟信号的 “绿”;蓝线——“3” 脚——模拟信号的 “蓝”;红线外屏蔽线——“6” 脚— —模拟信号的“红”的接地屏蔽线;绿线外屏蔽线——“7” 脚— —模拟信号的“绿”的接地屏蔽线;蓝线外屏蔽线——“8” 脚— —模拟信号的“蓝”的接地屏蔽线;黑线——“10”脚——数子信号的的接地端;棕线——“11”脚——屏幕与主机之间的控制或地址码;黄线——“13”脚——数字的水平 “行”同步信号;白线——“14”脚——数子信号的垂直 “场”同步信号;VGA 线外屏蔽线——“15” 脚——VGA 插座外壳压接接地 。

      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在地线的连接中出现错误,如果将某些脚(如4,5,9,15 等)接到地线上,在大屏显示不出什么问题;但如 10 脚未接地的话,就会出现地线不通而出问题有些设备将不用的引脚全部接地了,虽然不标准,但挺实用,只是如果要用到相应的控制位时会出问题三、VGA 针脚只焊 7 线的焊接方法:(如用网线中的 8 芯焊接)第一、 1 、 2 、 3 脚 分别用网线中的三根线(1-橙,2 -绿,3-蓝)记着两边颜色对应;第二、 5~10 脚 焊接在一起做公共地;用 8 根网线中的某一根颜色的线(在此我们记作用“橙白”色线),记着两头都用这根颜色的线,6 、7、8 脚针焊在一起接到公共地上;第三、 11 脚 接网线中的某个线(在此定义为接棕色线,11 -棕)第四、 13 脚 接网线中的某根颜色的线(在此定义用绿白线,13 -绿白);第五、 14 脚 接网线中的某根颜色的线(在此定义用绿白线,14 -蓝白);第六、15 脚 VGA 插座外壳压接接地,(在此定义用绿白线,15 -棕白)15 号针脚其实应该跟 5-10 脚焊一起都当作地线,这样实际上就是焊 7 针脚了如果用专用 VGA 线缆涂简便只焊 7 针脚的话焊接方法就是:就是在 D15 两端的 5~10 脚焊接在一起做公共地;红、绿、蓝的屏蔽线绞在一起接到公共地上; 1 、 2 、 3 脚接红、绿、蓝的芯线; 13 接黄线; 14 接白线; 外层屏蔽压接到 D15 插头端壳,褐线和黑线不用接,但是要剪齐,以防和其他线串接。

      四、VGA 线缆布放和施工中注意的问题:1、线缆选用: 一般工程和家庭中最好购买专门的 VGA 线缆,价格层次不齐,中等可用的大概价:格 8-10 元/米,低于 8 元/ 米的可能不怎么样,高于13 元/ 米的应该算是质量很好的如果实在没条件购买的话就用别的凑乎了,比如用网线,用网线距离最好不要超过 10-15 米, 5 米左右还可以,再长图像效果不行VGA 线缆的 7 根线:专用 VGA 线缆中有 7 根线,外带屏蔽层当作 1 根线,7 根线中有红、蓝、绿各一根,注意这三根中每根都是带有屏蔽层的细同轴线,所以这 3 根线实际上就是 6 根针脚了,黑、棕、黄、白线各一根所以买到线后不要惊讶怎么里边只有 7 根线而不是 11 根或者 15 根呢,如果看了这个还不知道那就是勺了啊2、布线距离:单段 VGA 线缆标准要求的距离是不要超过 15 米,但我们平时应用没那么严格,因为我们对图像要求没那么高,在正常情况下用到 40米图像也还都可以超过 40 米或者图像不怎么行的时候就要加 VGA 放大器了用网线或者其他不带屏蔽的线缆最好不要超过 15 米通常我们想一台电脑上的图像放到多台显示器或者电脑上,那你就去电脑城买个 VGA 分配器,价格大概在 60 元左右。

      3、干扰问题: 图像不清楚或者有干扰大概是信号不好或者有干扰,布线不要跟音箱喇叭线布一起,那个线的干扰很大的焊头子是要焊好,不要搞的毛毛草草的如果头子靠近电源插座或者电源插板,最好拿个什么铁盒子把接头处屏蔽一下子或许起点作用PS2、 USB、DB-9、网卡、串口、并口、VGA 针脚定义2009 年 08 月 04 日 星期二 下午 02:11PS2、USB、DB-9、网卡、串口、并口、VGA 针脚定义及接口定义图以下为仅为主板各接口的针脚定义,外接出来的设备接口则应与主板对应接口针脚定义相反,如鼠标的主板接口定义为 6——数据,4——VCC,3 ——GND,1——时钟,鼠标线的接口定义则与之相反为 5——数据,3 ——VCC,4——GND,2 ——时钟;其他外接设备与此相同首先是 ATX 20-Pin 电源接口电源接口,根据下图你可方便判断和分辨现在为提高 CPU 的供电,从 P4 主板开始,都有个 4P 接口,单独为 CPU 供电,在此也已经标出鼠标和键盘绝大多数采用 PS/2 接口,鼠标和键盘的 PS/2 接口的物理外观完全相同,初学者往往容易插错,以至于业界不得不在 PC'99 规范中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来将其区别开,而事实上它们在工作原理上是完全相同的,从下面的 PS/2 接口针脚定义我们就可以看出来。

      上图的分别为 AT 键盘(既常说的大口键盘),和 PS2 键盘(即小口键盘),如今市场上 PS2 键盘的数量越来越多了,而 AT 键盘已经要沦为昨日黄花了因为键盘的定义相似,所以两者有共同的地方,各针脚定义如下:1、DATA 数据信号2、空3、GND 地端4、+5V5、CLOCK 时钟6 空(仅限 PS2 键盘)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 接口是由 Compaq、IBM 、Microsoft 等多家公司于 1994 年底联合提出的接口标准,其目的是用于取代逐渐不适应外设需求的传统串、并口1996 年业界正式通过了 USB1.0 标准,但由于未获当时主流的 Win95 支持 (直到 Win95 OSR2 才通过外挂模块提供对 USB1.0 的支持)而未得到普及,直到 1998 年 USB1.1 标准确立和 Win98 内核正式提供对 USB 接口的直接支持之后,USB 才真正开始普及,到今天已经发展到 USB2.0 标准USB 接口的连接线有两种形式,通常我们将其与电脑接口连接的一端称为“A”连接头,而将连接外设的接头称为 “B”连接头(通常的外设都是内建 USB 数据线而仅仅包含与电脑相连的“A”连接头)。

      USB 接口是一种越来越流行的接口方式了,因为 USB 接口的特点很突出:速度快、兼容性好、不占中断、可以串接、支持热插拨等等,所以如今有许多打印机、扫描仪、数字摄像头、数码相机、MP3 播放器、MODEM 等都开始使用 USB 做为接口模式,USB 接口定义也很简单:1 +5V 2 DATA- 数据-3 DATA+ 数据+4 GND 地主板一般都集成两个串口,可 Windows 却最多可提供 8 个串口资源供硬件设置使用(编号 COM1 到 COM8),虽然其 I/O 地址不相同,但是总共只占据两个IRQ(1、3、5 、7 共享 IRQ4,2、4 、6、8 共享 IRQ3),平常我们常用的是 COM1~COM4 这四个端口我们经常在使用中遇到这个问题——如果在 COM1 上安装了串口鼠标或其他外设,就不能在 COM3 上安装如 Modem 之类的其它硬件,这就是因为 IRQ 设置冲突而无法工作这时玩家们可以将另外的外设安装在COM2 或 4标准的串口能够达到最高 115Kbps 的数据传输速度,而一些增强型串口如 ESP(Enhanced Serial Port,增强型串口) 、Super ESP(Super Enhanced Serial Port,超级增强型串口)等则能达到 460Kbps 的数据传输速率。

      串口是计算机主要的外部接口之一,通过九针串口连接的设备有很多,像串口鼠标、MODEM、手写板等等,九针串口的示意图如上,其各脚的定义如下:1 DCD 载波检测2 RXD 接收数据3 TXD 发送数据4 DTR 数据终端准备好5 SG 信号地线6 DSR 数据准备好7 RTS 请求发送8 CTS 清除发送9 RI 振铃指示显示器当然是很重要的设备了,显示器使用的是 15 针的连接公头,因为显示器属于一种较为独立的电子器件,所以它的接头定义也有很多较专业的部分,具体针脚定义如下: 1 红2 绿3 蓝4 空脚5 地6 红-接地7 绿-接地8 蓝-接地9 空脚10 接地11 接地12 SDA13 水平同步14 垂直同步15 SCL网卡(LAN)接口音频接口最初的并口设计是单向传输数据的,也就是说数据在某一时刻只能实现输入或者输出后来 IBM 又开发出了一种被称为 SPP(Standard Parallel Port)的双向并口技术,它可以实现数据的同时输入和输出,这样就将原来的半互动并口变成了真正的双方互动并口; Intel、 Xircom 及 Zenith 于 1991 年共同推出了EPP(Enhanced Parallel Port,增强型并口),允许更大容量数据的传输 (500~1000byte/s), 其主要是针对要求较高数据传输速度的非打印机设备,例如存储设备等;紧接着 EPP 的推出,1992 年微软和惠普联合推出了被称为 ECP(Extended Capabilities Port,)的新并口标准,和 EPP 不同,ECP 是专门针对打印机而制订的标准;发布于 1994 年的 IEEE 1284 涵盖了 EPP 和 ECP 两个标准,但需要操作系统和硬件都支持该标准,这对现在的硬件而言已不是什么问题了。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并口都支持 EPP 和 ECP 这两个标准,而且我们可以在 CMOS 当中自己设置并口的工作模式并口是计算机一个相当重要的外部设备接口,最常用来连接的设备那就要算是打印机了,另外,有许多型号的扫描仪也是通过并口来与计算机连接的并口也是 25 针的,与 25 针串口不同的是,并口是 25 个孔,所以常称为“母头”,而像串口就常称为“公头” 并口的针脚定义如下:1 STROBE 选通2-9 DATA0-DATA7 数据 0-710 ACKNLG 确认11 BUSY 忙12 PE 缺纸13 SLCT 选择14 AUTO FEED 自动换行15 ERROR 错误16 INIT 初始化17 SLCT IN 选择输入\18-25 GND 地线主板上 CPU 等网风扇接口 主板上音频线接口 主板 SATA 串口硬盘接口IEEE1394 通常有两种接口方式,一种是六角型的六针接口,另一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