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地区高考语文常用文言虚词归纳.doc
10页常用文言虚词一、代词1、人称代词:⑴第一人称代词: 余: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予:予方讨贼桂林督师吾:吾所欲者,土地也我:鱼,我所欲也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朕:朕皇考曰“伯庸”(先秦“朕”无贵贱之分)臣:无奈臣脑故如冰(名词代词化,早期为谦卑自称,百姓也可称“臣”,汉以后演化为臣下对君主时的自称)妾:(名词代词化,女性谦卑自称)吾侪:昔与吾侪同说书者侪辈:侪辈跟随弃望尘⑵第二人称代词:足下:足下别来无恙乎子:子言非不辩也 敬称:“您”公:公,名医也(名词代词化)君:天下英雄,君与操耳(名词代词化)卿:我自不驱卿(用于夫妻间或君王称臣下)————爱称尔:胡瞻尔庭有县貆兮汝: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女(汝):予与女偕亡而: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若:若毒乎 贱称:“你”尔曹: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若属:若属且皆为所虏汝等:汝等不学无术⑶第三人称代词: 彼:知己知彼 彼竭我盈 其:其意常在沛公也 惧其不已 人有百手,不能指其一端 厥:思厥先祖父 渠:问渠哪得清如许 之:故克之 授之书(最常用第三人称代词) 伊:使伊去,必能东定克楚 焉:公辞焉(代蹇叔)2、指示代词:⑴近指(这): 斯:痛哉,斯言! 若: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这样) 尔:君尔妾亦然 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此:有一人在此 兹:挥手自兹去,潇潇斑马鸣 读兹编者勖 之:均之二策 之歌者,非常人也 是:是天下之大贱也 诚如是⑵远指(那) 其:习其句读者 罗敷其人(最常用远指代词) 焉:心不在焉 徽波入焉 彼:彼童子之师 此起彼伏 夫: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之:虽有周公之才3、不定代词: 或:或曰:“……” (有的人) 云霞明灭或可睹(有的时候) 他: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4、无指代词:(没有什么、没有谁) 莫:莫不欢欣鼓舞 王之左右莫不私王 善莫大焉 无:河曲智叟无以应 靡:靡计不施 靡不毕现5、疑问代词: 何:何为而不成 大王来何操 焉:且焉置土石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孰:孰能无过 胡: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胡为而不成 奚:农夫得而杀之,奚故 安:沛公安在 盍:盍去诸 曷:曷谓贤 恶:恶乎始,恶乎终 彼且恶乎待者 乌:又乌足道乎二、副词:1、时间副词: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当初、才) 始速祸焉(才)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才) 屈原既死之后(已经) 业已成功(已经) 先帝雅闻衡善术学(常常)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常常) 素不相能(一向) 尝与人佣耕(曾经) 臣本布衣(原本) 功败垂成(将要) 行将为人所灭(即将) 不出,火且灭(将要) 守门卒方熟寐(正在) 卒定变法之令(终于) 终不能得璧(最终) 曩吾以汝为达,今汝之鄙至此乎 曩昔 (以往、当初) 向为身死而不受(当初、先前) 适为虞人逐(刚才)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就) 遽契其舟(立刻) 旋见鸡伸颈摆扑(不久) 寻病终(不久) 泪飞顿作倾盆雨(顿时)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姑且)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还) 俄顷风定云墨色(一会儿) 斯须就毙(一会儿) 须臾、无何……2、程度副词: 此殊未当(很) 则极为神速(很)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很) 颇为可疑(很) 佛印绝类弥勒(很) 至高无上(极、很) 语事良久(很)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尤其)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更加) 不治将益深 精益求精(更加) 药稍熔(稍微) 太后之色少解(稍稍) 略知其意(稍微)3、范围副词: 皆服其妙(都) 炮台悉为夷所据(都) 六国互丧,率赂秦焉(都) 抚尺一下,群响毕绝(都)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都) 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全) 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全) 陈胜王,凡六月(总共) 不可胜言(尽) 孙膑与庞涓俱学兵法(一起) 于是舍人相与谏之(一起) 叶叶相交通(互相) 相煎何太急(偏指一方,当第一人称代词译) 会不相从许(偏指一方,当第二人称代词译)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偏指一方,当第三人称代词译) 徒以吾二人在也(只) 止有剩骨(只) 惟孤尚存(只)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 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只〈不过〉)4、情态语气副词: 独畏廉将军哉(难道——反问语气)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难道——反问语气)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反问语气) 会不相从许(一定) 古之学者必有师(一定) 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 诚取善之弘也(确实) 良多情趣(确实) 大王亦幸赦臣(幸而——侥幸之语气) 幸可广问讯,徐徐更谓之(希冀语气) 惟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希冀语气)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诧异语气)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竟然——出乎意料)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大概)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庶几,大概)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大概) 无乃不可乎(恐怕——商榷语气) 得无教我猎虫所邪(莫非〈莫不是〉……吧)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为什么——反问语气)奈何为之(怎么〈办〉——询问语气)奈之何,奈若何(同上)其皆出于此乎(猜测语气)其如土石何(疑问语气) 其为死君乎(反问语气)其 吾其还也(陈述语气)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千万、切切——祈使语气)其可怪也欤(感叹语气) 敬受命(不译) 请指示王(征询、祈使——请让我……) 臣请完璧归赵(谦逊语气中含保证意味) 表敬 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客气中含威胁) 表谦 敢烦二三子(斗胆〈可不译〉) 语气 窃为大王不取也(私下) 小人猥承王命(不译) 张良曰:“谨诺”(不译) 忝列门墙(辱没别人之意,不译) 伏惟启阿母(诚惶诚恐意,不译)5、表肯定与否定的副词: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久久莫相忘小女子毋多言否定副词 至死弗恤号呼靡及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受益匪(非)浅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肯定副词 梁公即楚将项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三、介词:常以身翼蔽沛公(用)以刑徒私见(赁) 表凭借贵以近知远(根据) 介词以 欲以宾客往赴秦军(通过)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因为)——表原因介词必以分人(把)——表对象介词(省略了宾语“之”)余以乾隆……年(在)——表时间介词庞涓死于树下(在)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在……方面)子墨子闻之,起于鲁(从)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比)于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赵氏求救于齐(向)而君幸于赵王(被)故燕王欲结于君(同,和)君为我呼入(替,给)如姬为公子泣(对)不足为外人道也(向,同)为 为其不可得而法(因为)为其来也,请缚一人过王而行(当)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被)入乎耳(到)出乎口(从)乎 生乎吾前(在)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对)①被动介词:徒见欺 见欺于王而负赵见 ②如在及物动词前,往往做这个及物动词的第一人称代词宾语翻译(被动介词的引申) 翼君实或见恕 君既若见录 见笑 见谅……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根据)因 不如因而厚遇之(趁)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由)又因厚币用事者靳尚 (通过→用) 尝与人佣耕(替,为,给) 与之同命 君与俱来(和) 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比) 敢用事而为怨望(因为) 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 古之明王缘法而行(根据)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顺着)四、连词:黑质而白章(并列)夺而杀之(承接——连接两动作)徇徇而起(连接修饰语)而 位尊而无功(转折)赵予秦璧,而秦弗予赵城,曲在秦(假设——如果)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因果——因而)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递进)夷以近,险以远(并列)侧其盾以撞(连接修饰语)以 不随以止也(承接)火足以明(顺接——用来)匿于溷藩以免 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顺接——从而)古人之观于山川……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因果——因为)示赵弱且怯也(并列)且喜且愕(又……又……)且使遽告于郑(一边)且 且战且走(一边……一边……)且庸人尚羞之(递进——况且)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足下欲助秦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选择——还是)非死则徙(选择——就是)则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假设句的关联词——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那么)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却)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假设——即使) 豫州军虽败于长坂……(转折——虽然) 因得观所谓石钟山者(因而)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因为)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为) 余是以记之(以是——因为此——因此) 溺而不反,故为精卫(所以,因此)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几(转折) 然则何时而乐邪(既然这样,那么) 苟富贵,毋相忘(假设) 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假设) 脱获回耗(假设) 向使六国各爱其地(使向——假使当初) 令我百岁后,人皆鱼肉我子孙(假使)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假使) 若夫淫雨霏霏(假如)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况且) 与其坐而待毙,孰若起而拯之(与其……不如……) 果死邪,抑未死邪(抑或——选择连词“还是”)五、助词: ⑴结构助词:①偏正结构结构助词(相当于“的”):曾子之妻 ②主谓结构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A、降格为短语,充当单句内的一个成分: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B、降格为复句内的一个分句:君之惠,不以臣衅鼓……之 虽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 ③提宾结构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宋何罪之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⑵语气助词: ①句尾语气助词:怅恨久之②句中凑章节语气助词: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⑴“所字结构”结构助词(与动词结合,使动词名词化): 所见(见的东西) 所爱(爱的人) 所在(在的地方)……⑵“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