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课堂教学设计.docx
5页《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课堂教学设计姓名:关奇【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选自 《信息技术》 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从教材结构及学生的认识特点出发,对信息的价值判断归纳为“真实”、“有用”,为此,教材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价值判断,即“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和“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强调的是从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中确定权威、 可信的信息源; “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强调的是对于不同社会角色, 所需要的信息是不同的, 只有满足自己需要的信息才是有用的信息; “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强调的是不同的信息有不同的时效性,这是信息的真正价值所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 学会鉴别、评价、识别信息 2) 掌握判断信息价值的基本方法2.技能目标( 1)能够从信息的来源、信息的价值取向、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2) 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能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并能对信息进行正确、 合理的分析与判断,自觉树立信息安全意识从自我做起,不发布、宣传虚假信息,并把社会上虚假的信息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
净化网络空间,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和谐教学重点】: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 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 这样的能力很难通过一两节课的学习就可以形成, 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鼓励学生在平时的信息活动中积极积累经验,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教学手段】:讲授法、问题驱动、案例学习、比较法等方法【教学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二、通过 PPT 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内容,引发同学们的兴趣同学们你们在观察图片之后, 你觉得是你的眼睛欺骗了你?还是因为这幅图本身的一些原因呢?咱们看到的最后一幅图片中的三个小人本身它们的大小是一样的, 但是在不同的场景中却让我们觉得它们大小不一致, 这是为什么同学们有过思考吗?其原因有一种解释是因为我们的视觉误新课导入差会让我们觉得我们的眼睛欺骗了我们那么大千世界中,我们会在生活、电视、媒体、网络中获取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句话说“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 苍蝇蚊子也进来了” 在信息时代,信息给人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但是各类信息纷繁杂乱, 鱼龙混杂, 真伪难辨,因此,有效地鉴别与评价所获得的信息,是利用信息的前提。
1、 学 生 观 看 图师总结:片,相互交友课程一开始就设计自 己 看 到 的结 果 提 粗 疑学生观看图片引问发学生看到的信息2、 总 结 图 片 后跟 着 老 师 的的繁杂难辨性,引额 思 路 进 入导学生学习、思考课程学习,到新 的 一 节 内如何鉴别信息的真容,引发对信伪性,并做出合适息 评 价 的 学习案例分析与交流分享学生回答:『课件演示』:因为人性的贪婪、( 1)为什么网上会出现各种虚假信息?利 用 人 们的 同 情( 2)课本 P31 面李明上网中奖实例心、盲目的跟从名( 3)提出问题请同学仔细阅读课本实例并对人效应、强烈的好问题进行分析奇心等1.李明从哪里获得中奖信息?信息的来源是否问 题 分 析学 生 回通过对课本实例的可靠 ?为什么 ?答:分析,让他们懂的2.该中奖信息本身有没有可疑之处?( 1 )李明收到航3.李明问银行 , 银行提供的信息 ( 可能是国际空 邮 件 获得 中 奖利用科学有效的方诈骗 ) 是否可靠 ?信息信息的要素式方法鉴别和评价4.为什么公安机关下的结论( 这是一起国际诈是否齐全 ?(有公骗事件 ) 可信 ?章 吗 ? 有地 址吗 ?信息,并对如何鉴5.除了公安机关跟踪调查, 还有什么可以辨别打有人接吗 ?别与评价的信息做该中奖信息的真伪吗 ?可 以 找 到该 公 司6.李明在网上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 地址等资吗?)好进一步铺垫。
料 , 你会这样做吗 ?为什么 ?(2)逻辑推理(免费 上网 ?中 奖 ?两提出问题:在信息时代各类信息纷繁,鱼龙混者的关系 ?150 元杂,真伪难辨各类信息令人目不暇接,如何可 以 从 奖金 里 面对获得的信息的价值进行鉴别和评价?扣?)( 3 )可靠多渠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的方法案例一:虚假短信选择题案例二:教师总结:道 、 从 侧面 了 解1.信息的要素是否齐全;(不失偏颇 , 旁观2.信息的来源是否来自权威部门;者清)3.逻辑推理;( 4 )信息来自权4.与同类信息进行比较;威部门(通过权威5.实地考证部门考证)( 5 )与同类信息比较(等看别人寄钱 后 看 有没 有 奖金寄来 , 或看朋友里 面 有 没有 这 方面的经历)(6)不要这样做,原因:怕别有居心的人利用,冒名诽谤,,学生讨论:如何对信 息 进 行鉴 别 与评价 1)信息的来源对信息的鉴别与评先由学生回答,再( 2)信息的价值取向价有一个宏观上的有教师总结 3)信息的时效性把握学生讨论:1. 信息 是 否真 实可靠短信“庆国庆,贺中秋,中国移动推出:“我2. 信息 来 源是 否眼中的中秋”短信征集活动凡是把此短信发具有权威性从来源上分析信息给 10 个不同的号码,既获得 50 元话费,详情3. 信息 所 反映 的咨询 10086。
同学们根据短信中所提示的信问题是否发生的真伪息鉴定上述短信是否可信4. 信息 是 否具 有时效限制5. 信息 是 否具 有实用性下列信息,你认为哪些是你所关心的()A .化妆品 SK-Ⅱ被发现重金属超标请 不 同 的学 生 回引入从信息的价值B.安倍晋三当选日本新首相答这个题目,发现C.国家土地价格将上调 50%取向性对信息进行不 同 的 同学 所 选D.央行昨日调高存款利率择的答案会不同鉴别与评价E. 我校即将举行歌咏比赛F. 美国学者获得 2006 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课件展示』: 学 生 对 信息 的 时关 于 信 息 的 时 效昨天小李听小文说国庆期间神州行、 神州大众 效性分析:卡活动卡有充值赠送,小李赶紧去买了一张,谁知却1)对突发性或跃性,学生通常比较没有他埋怨小文骗他,小文却说没骗他到进性的事实底怎么回事?2)在第一时间的容易理解,所以建报道议这部分内容通过3)渐进式的事实,应 在 事 实变 动 中阅 读 课 文 加 深 印找到最新、最近的象时 间 点 判断 时 效性4)过去式的事实,通 过 说 明得 到 信息 的 最 新时 间 和来 源 的 办法 加 以弥补。
总结拓展练习课堂小结信息网络既是信息的万花筒,也是信息的垃圾场如果人们不具备相应的审视和判断能力,就会被一大堆信息垃圾所湮没因此对获取的信息需要进行辨证分析,通过价值判断,剔除糟粕,然后,对有用信息进行深层挖掘, 寻找其中隐含的价值和意义, 来满足需求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就是去粗取精、取伪存真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参照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信息是否真实可靠 2)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 3)信息是否可用 4)信息是否具有时效性 5)信息包含哪种情感成分 6)信息是否具有实用性学生从网络上找到相关资料并分析:你知道最新世界总人口数是多少吗?我们国家最近一次人口普查总人数是多少吗?你的资料从哪得来的?可信吗?请你比较不同网站统计的数字,找出最具权威的数字网络世界存在很多虚假的信息,如何区分网络信息的真实性,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是本节课的关键做为信息社会的公民,我们同样要做到遵守信息法规和信息道德规范,维护网络信息的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教师的总结非常重要,对于以上众多案例所体现的信息的鉴别方法和影响的因素,都是值得重视和学习的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 固 本 节 课 的 知识,提高鉴别和评价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