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韩自贸区贸易潜力的实证研究.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1475148
  • 上传时间:2022-06-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8.5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韩自贸区贸易潜力的实证研究    Reference: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积极运筹对外经贸关系,实现对外贸易战略目标的重要策略与手段在考察中韩两国双边贸易额、贸易结构和贸易依存度的基础上,采用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对影响贸易流量的因素以及贸易潜力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乘积、两国人口乘积、加入APEC对中韩两国的出口都有正面影响;而国家之间的距离以及国土面积对出口都有制约作用利用引力模型预测的贸易潜力表明,2000—2014年,中国对韩国的出口从潜力巨大型逐渐转化为潜力开拓型,而韩国对中国的出口则基本属于潜力再造型从长远来看,双方需要培育新的贸易增长点才能促进双边贸易的长远发展,而中韩自贸区的正式建立必将成为促进中韩贸易长远增长的关键因素Keys:中韩自贸区;引力模型;贸易潜力F752.7:A:2095-3283(2016)11-0017-08[作者简介]孙亚君,讲师,研究方向:世界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引言多边贸易体制和优惠区域贸易安排一直是驱动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的两个轮子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进一步要求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当前,全球范围内自由贸易区的数量不断增加,自由贸易区谈判涵盖议题快速拓展,自由化水平显著提高[1]2015年韩国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韩自贸区作为我国自贸区战略的一部分,其建立必将对中韩贸易乃至整个中国贸易产生重大影响中韩自贸区谈判于2012年5月正式启动,目的在于为两国货物贸易提供制度保障,同时积极开拓双方在电子商务、节能环保、金融服务等新兴战略服务领域的合作,共同构建一个规范稳定可预期的框架2015年2月25日,中韩双方完成中韩自贸协定全部文本的草签,对协定内容进行了确认,从而完成了中韩自贸区的谈判2015年6月1日,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签署,标志着中韩自贸区建设正式完成制度设计2015年12月20日,中韩自贸区正式生效中韩自贸区是高水平的自贸区,其率先突破将会为“一带一路”沿线自贸区建设提供样本,也是从国家层面推进自贸区战略的重要突破口,中韩自贸协定生效后,将会给两国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二、文献综述现有文献对于贸易潜力的测算基本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指数进行分析,另一种是利用引力模型进行分析。

      相比较而言,利用引力模型进行分析不仅具有处理过程容易,操作简便等特点,而且还能考察各影响因素对贸易潜力的影响,应用较为广泛,因此,本文从引力模型的角度进行综述通过引力模型测度贸易流量及贸易潜力的文献有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下:高志刚,刘伟(2015)通过构建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展望了贸易前景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成本、关税水平等因素是影响出口及双边贸易的主要因素[2]谭晶荣,王丝丝,陈生杰(2016)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中亚五国主要农产品贸易潜力进行了测算,认为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规模呈现扩大趋势,但是结构相对比较单一,同时,中国与中亚五国在总体贸易上仍然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挖掘贸易潜力[3]谭秀杰,周茂荣(2015)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了“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沿线国家间的贸易潜力,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效率在不断提高,但是出口仍有很大潜力可供挖掘[4]贺书锋,平瑛,张伟华(2013)通过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中国与贸易伙伴在传统贸易环境下以及北极航道通航环境下的贸易潜力进行了估计,评估了北极航道对中国贸易潜力的影响提出中国出口效率与航运距离存在显著负相关的关系[5]。

      孙金彦(2015)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和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贸易潜力,指出,中国与澳大利亚的经贸关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6]马惠兰,李凤,叶雨晴(2014)通过引力模型测算了新疆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潜力,研究表明:新疆农产品出口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贸易潜力较大,对吉尔吉斯斯坦出口呈现下降态势;对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则呈现出贸易不足的状态[7]现有文献专门研究中韩两国贸易潜力相对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张鸿,彭璟,王悦(2009)考察了中日韩区域内贸易的现状,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了影响贸易流量的因素,同时考察了三方的贸易潜力研究表明,人均GDP、距离对出口贸易影响最大,三国之间的贸易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中韩、中日以及韩日的出口潜力极大[8]张英,朱玉荣(2014)运用拓展的引力模型研究了中日韩FTA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的发展,研究表明,中国对韩国及中国对日本出口贸易潜力属于“潜力巨大型”,日本对中国出口贸易潜力属于“潜力再造型”,日韩之间以及韩国对中日贸易潜力属于“潜力开拓型”[9]匡增杰(2015)利用引力模型分析了中日韩FTA的贸易潜力,研究表明,收入水平、距离因素对出口贸易量有着显著的影响,三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贸易潜力[10]。

      金缀桥,杨逢珉(2015)利用2003—2013年中韩双边贸易数据,对中韩贸易的现状和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韩两国的贸易结合度和贸易互补性出现了递减的趋势,双边贸易潜力呈现出递增的态势、有巨大的发展空间[11]虽然现有文献利用引力模型对双边贸易流量以及贸易潜力做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是,单独研究中韩贸易的文献比较少,特别是2015年,中韩自贸协定开始生效,在此背景下,研究中韩贸易的影响因素,以及分析其贸易潜力,对于拓展中韩经贸关系,提升中韩自贸区的发展水平,并且以中韩自贸区为典范,积极发展我国的自贸区战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中韩双边贸易现状(一)中韩双边贸易总额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至今,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信、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开展经贸关系,双边贸易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对韩国出口总额从1992年的24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1014亿美元,保持了年均19%的增长率从增长率上看,中国对韩国出口增长率有两个低谷,一个是1998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对韩国出口增长率降低了30%,另一个是2009年,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率降低了27%,其余年份,中国对韩国出口都保持了增长,并且都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长率(见图1)。

      相比较而言,韩国自1989年就开始对中国出口,1989年出口额为13亿美元,之后一直保持了年均25%的增长率,到2015年,韩国对中国出口达到1453亿美元其中,1992年中韩建交时,韩国对中国出口增长了164%, 1998年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韩国对我国出口增速放缓2009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韩国对我国出口有所回落其余年份基本保持了比较平稳的上涨态势(见图2)二)中韩双边贸易结构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Rev.3)可以把贸易商品分为四大类:SITC0-SITC4大多数为初级产品或资源密集型产品;SITC5和SITC7大多数为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SITC6和SITC8为劳动密集型产品;SITC9则是一些未分类产品中韩之间的商品贸易结构呈现出以下特征:1.从出口方面来看,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商品以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1992—2008年,中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一直高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而2008年以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则超过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到2015年,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比重甚至达到了50%以上对于资源密集型产品来说,中韩贸易初期,中国向韩国出口的产品以资源密集型为主,随着中韩贸易的发展,中国出口韩国的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越来越低,到2015年,这个比重则降低到10%左右(见图3)。

      上述变化说明我国出口韩国的商品结构在不断优化2.从进口方面来看,由于韩国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因此,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商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而且资本密集型产品所占的比重从1995年开始就超过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而且一直呈现比较平稳的上升态势,2015年甚至达到了70%以上,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15年该比重降至20%而资源密集型产品和未分类的杂项制品的比重则一直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资源密集型产品到2015年已经降至10%以下(见图4)三)中韩两国贸易依存关系从贸易对两国经济的影响来看,中韩贸易GDP的比重和占韩国GDP的比重都一直呈上升态势,分别从1992年的076%上升到2014年的551%和1992年的145%上升到2014年的19%(见表1),说明两国贸易对两国经济的影响一直在增强有所不同的是,中韩贸易对韩国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对于中国的影响,而且从增长速度来看,对韩国的影响越来越深从中韩贸易对韩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来看,中国对韩国出口总出口的比重基本都在3%—4%左右,而中国自韩国进口总进口的比重基本都维持在10%左右,但是并不是一直呈上升态势,个别年份也会有所下降(见表1)。

      但是,中国自韩国进口进口总额的比重远远高于中国出口至韩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二者之间差距最大的年份可达7%左右,说明中国对韩国进口的依赖程度较高从韩中贸易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来看,韩国出口至中国的比重占韩国总出口的比重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从1992年的369%上升到2014年的2597%,其中最高的2010年为3214%,即韩国有1/3的出口商品是出口至中国韩国自中国进口占韩国总进口比重从1992年的457%上升到2014年的1747%,最高的2010年为2225%(见表1)从整体上来看,韩国对于中国市场的出口依存度相当高总体来看,中韩贸易具有较强的相互依赖性,但是依赖程度有别韩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远远大于中国对韩国的贸易依存度总之,中国经济贸易的长期增长离不开韩国市场,韩国的经济贸易发展更是离不开中国市场由此可见,中韩自贸区的建立必将促进两国经贸关系的长远发展,两国会分享更大的经济利益四、中韩自贸区贸易潜力的引力模型分析(一)引力模型的构建引力模型是研究贸易流量的重要工具它起源于物理学中的引力法则最早将引力模型引入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是Tin Bergen(1962)和Poyhonen(1863),他们认为双边贸易流量和各自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距离成反比。

      Xij表示i国家对j国家的出口额,A表示常数项,Yi和Yj分别表示i国和j国GDP,Dij表示i国和j国距离,通常用两国首都和经济中心之间的距离来表示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Xij=AYiYj/Dij由于该模型是非线性的,模型两边取自然对数转化为线性形式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通过引入新的解释变量得到扩展的引力模型如下:模型1:lnEXcit=β0+β1lnYctYit+β2lnPctPit+β3lnDci+β4lnTi+β5lnPectPeit+β6APECit+μ1模型2:lnEXkjt=β0+β1lnYktYjt+β2lnPktPjt+β3lnDki+β4lnTj+β5lnPektPejt+β6APECjt+μ2其中,EXcit、EXkjt分别表示中、韩两国对前46个贸易②③伙伴的出口额,各个解释变量的含义、预期符号和说明如表2所示国土面积可以看成是空间距离因素在国内的延伸,而且从中韩两国前45位贸易伙伴的情况来看,基本都具备国土面积大的国情由于中韩两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并没有涵盖两国的主要贸易伙伴,而且即使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到2014年实际生效的也为数不多随着WTO功能的泛化,导致其多边贸易合作的效力大幅降低,而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中国和韩国都共同加入的环太平洋地区、跨越五大洲的一致性贸易制度以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