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经济学之套利定价理论(共86页).ppt
86页金融经济学 套利定价理论(APT)8.1 概述 在上一章,为了得到投资者的最优投资组合,要求知道:回报率均值向量回报率方差-协方差矩阵无风险利率 估计量和计算量随着证券种类的增加以指数级增加金融经济学2 举例:假定证券分析员要详细分析50种股票,则需要输入如下这些数据: 若n扩大一倍,即为100时,估计值几乎增加4倍达到5150个,进一步,如果n增大为2700,估计值达到360万个 如此庞大的估计值个数,逼迫我们不得不寻找其他更容易实现的办法金融经济学3 引入因子模型可以大大简化计算量由于因子模型的引入,使得估计Markowitz有效集的艰巨而烦琐的任务得到大大的简化 因子模型还给我们提供关于证券回报率生成过程的一种新视点一元或者多元统计分析,以一个或者多个变量来解释证券的收益,从而比仅仅以市场来解释证券的收益更准确金融经济学48.2 因子模型 (Factor model) 定义:因子模型是一种假设证券的回报率只与不同的因子波动(相对数)或者指标的运动有关的经济模型 因子模型是APT的基础,其目的是找出这些因素并确认证券收益率对这些因素变动的敏感度 依据因子的数量,可以分为单因子模型和多因子模型。
金融经济学58.2.1 单因子模型 引子若把经济系统中的所有相关因素作为一个总的宏观经济指数假设:(1)证券的回报率仅仅取决于该指数的变化;(2)除此以外的因素是公司特有风险残余风险 则可以建立以宏观经济指数变化为自变量,以证券回报率为因变量的单因子模型例如,GDP的预期增长率是影响证券回报率的主要因素 金融经济学6 例1:设证券回报仅仅与市场因子回报有关其中 =在给定的时间t,证券i 的回报率 =在同一时间区间,市场因子m的相对数 =截距项 =证券i对因素m的敏感度 =随机误差项,金融经济学7因子模型回归年份IGDPt(%)股票A收益率(%)15.7 14.326.4 19.23 8.923.44 8.015.65 5.1 9.26 2.913.0金融经济学8 4%金融经济学9 图中,横轴表示GDP的增长率,纵轴表示股票A的回报率图上的每一点表示:在给定的年份,股票A的回报率与GDP增长率 通过线性回归,我们得到一条符合这些点的直线为(极大似然估计)金融经济学10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A在任何一期的回报率包含了三种成份:1.在任何一期都相同的部分a2.依赖于GDP的预期增长率,每一期都不相同的部分bIGDPt3.属于特定一期的特殊部分et。
金融经济学11 通过分析上面这个例子,可归纳出单因子模型的一般形式:对时间t 的任何证券i 有时间序列 其中:ft是t时期公共因子的预测值;rit在时期t证券i的回报;eit在时期t证券i的特有回报ai零因子bi证券i对公共因子f的敏感度(sensitivity),或因子载荷(factor loading)(8.1)金融经济学12 为简单计,只考虑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的因子模型,从而省掉角标t,从而()式变为并且假设(8.2)金融经济学13 假设(1):因子f具体取什么值对随机项没有影响,即因子f与随机项是独立的,这样保证了因子f是回报率的唯一因素若不独立,结果是什么? 假设(2):一种证券的随机项对其余任何证券的随机项没有影响,换言之,两种证券之所以相关,是由于它们具有共同因子f所致 如果上述假设不成立,则单因子模型不准确,应该考虑增加因子或者其他措施金融经济学14对于证券i,由()其回报率的均值(期望值)为 其回报率的方差因子风险非因子风险对于证券i和j而言,它们之间的协方差为(8.3)金融经济学15单因子模型的优点1. 单因子模型能够大大简化我们在均值-方差分析中的估计量和计算量假定分析人员需要分析n种股票,则均值方差模型:n个期望收益,n个方差, (n2-n)/2个协方差单因子模型:n个期望收益,n个bi,n个残差 ,一个因子f方差 ,共3n1个估计值。
若n50,前者为1325,后者为151金融经济学16单因子模型具有两个重要的性质2.风险的分散化分散化导致因子风险的平均化分散化缩小非因子风险金融经济学17假设残差有界,即 且组合p高度分散化,即wi充分小,则对于资产i成立则有从而金融经济学18 单因素模型的简化是有成本的,它仅仅将资产的不确定性简单地认为与仅仅与一个因子相关,这些因子如利率变化,GDP增长率等例子:公用事业公司与航空公司,前者对GDP不敏感,后者对利率不敏感 单因素模型难以把握公司对不同的宏观经济因素的反应8.2.2 多因子模型金融经济学19两因子模型 若只考虑一期的模型,则可以省略表示时间的下标,从而两因子模型方程为金融经济学20在两因子模型下,对于证券i ,其回报率的均值 其回报率的方差对于证券i和j,其协方差为证券i对因子1的敏感度金融经济学21 两因子模型同样具有单因子模型的重要优点:有关资产组合有效边界的估计和计算量大大减少(但比单因子增加),若要计算均方有效边界,需要n个期望收益,n个bi1, n个bi2, n个残差,2个因子f方差,1个因子间的协方差,共4n3个估计值分散化导致因子风险的平均化分散化缩小非因子风险。
金融经济学22多因子模型对于n种证券相关的m(mn)个因子,证券i的收益可以表示为金融经济学23 CAPM与APT建立在均值-方差分析基础上的CAPM是一种理论上相当完美的模型,但实际上只有理论意义,因为假设条件太多、太严格!除CAPM理论外,另一种重要的定价理论是由Stephen Ross在1976年建立的套利定价理论(Arbitrage pricing theory,APT),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资产的定价问题市场均衡条件下的最优投资组合理论=CAPM无套利假定下因子模型=APT金融经济学248.3 套利定价理论(APT) CAPM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之上的非常理想化的模型,这些假设包括Harry Markowitz建立均值-方差模型时所作的假设这其中最关键的假设是同质性假设 相反,APT所作的假设少得多APT的基本假设之一是:个体是非满足,而不需要风险规避的假设!每个人都会利用套利机会:在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回报率只要一个人套利,市场就会出现均衡!金融经济学25 定义:套利(Arbitrage)是同时持有一种或者多种资产的多头或空头,从而存在不承担风险的情况下锁定一个高于无风险利率的收益。
不花钱就能挣到钱,即免费的午餐! 两种套利方法:当前时刻净支出为0,将来获得正收益(收益净现值为正)当前时刻一系列能带来正收益的投资,将来的净支出为零(支出的净现值为0)金融经济学261.特征:(1)买入、卖出同时完成;(2)交易者不承担任何风险;(3)不需要投资但有正的收益,或者交易利润率大于无风险利率2.风险套利:实践中的套利行为 投资者在特定市场同时进行买入、卖出交易的行为先寻找具有不同价格的商品交易机会,当价差大到足以补偿交易成本以及所承担的可能风险时,套利者会迅速两边下单,完成交易套利与投机交易的区别 盈利的理念不同 操作的方式不同 套利的风险较小 套利的成本较低 假设现在6个月即期年利率为10%(连续复利,下同),1年期的即期利率是12%如果有人把今后6个月到1年期的远期利率定为11%,则有套利机会 套利过程是:1.交易者按10%的利率借入一笔6个月资金(假设1000万元)2.签订一份协议(远期利率协议),该协议规定该交易者可以按11%的价格6个月后从市场借入资金1051万元(等于1000e)金融经济学293.按12%的利率贷出一笔1年期的款项金额为1000万元4.1年后收回1年期贷款,得本息1127万元(等于1000e0.121),并用1110万元(等于1051e)偿还1年期的债务后,交易者净赚17万元(1127万元-1110万元)。
金融经济学30套利交易的基本方式(一)跨品种交易 利用两种不同的,但相互关联的品种的合约价格差异进行套利,即买入某一交割月份某种品种的合约,同时卖出另一相同交割月份、相互关联的品种的合约,以期在有利时机同时将两种合约对冲平仓获利 在商品期货市场,分成两种情况:一是相关商品之间的套利;二是原料与成品之间的套利二)跨市场套利 在某个交易所买入(或卖出)某一交割月份的某种商品合约的同时,在另一个交易所卖出(或买入)同一交割月份的同种商品合约,以期在有利时机分别在两个交易所对冲在手的期货合约,以期在有利时机分别在两个交易所对冲在手的合约获利 注意的因素:运输费用、交割品级的差异、交易单位与汇率波动、保证金和佣金成本有什么错误?(三)期现套利 某种期货合约,当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在价格上出现差距,交易者就会利用两个市场低买高卖,从而缩小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间的价差四)跨期套利在同一市场(主要是指同一交易所)上同时买入、卖出标的相同、不同交割月份的期货合约,以期在有利时机同时将两个交割月份不同的合约对冲平仓获利分类:1.牛市套利:在正向市场上,如果攻击不足,需求相对旺盛,则会导致近期月份合约价格的上升幅度大于远期月份合约,则买入近期月份合约的同时,卖出远期月份合约而进行牛市套利。
2.熊市套利:在正向市场上,若近期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则近期合约价格的跌幅大于远期合约的跌幅,或者近期合约的涨幅小于远期合约价格的涨幅,则卖出近期合约的同时,买入远期合约而进行熊市套利3.蝶式套利:利用不同交割月份的价差进行套期获利,由两个方向相反、共享居中交割月份合约的跨期套利组成五)无风险套利 套利定价理论中的套利是无风险套利它的特点是完全没有风险套利交易发生的条件 资产定价出现偏差 1. 相同的资产的不同市场上价格不同 2. 相同现金流的资产价格不同 3. 用未来价格确定的资产 不存在对套利的限制以及套利成本小于套利收益 无套利原则(Non-arbitrage principle):根据一价定律(the law of one price),两种具有相同风险的资产(组合)不能以不同的期望收益率出售套利行为将导致一个价格调整过程,最终使同一种资产的价格趋于相等,套利机会消失 APT的基本原理:由无套利原则,在因子模型下,具有相同因子敏感性的资产(组合)应提供相同的期望收益率 APT与CAPM的比较 APT对资产的评价不是基于马克维茨模型,而是基于无套利原则和因子模型不要求“同质期望”假设,并不要求人人一致行动。
只需要少数投资者的套利活动就能消除套利机会不要求投资者是风险规避的!金融经济学478.3.1 APT的基本假设1.市场是有效的、充分竞争的、无摩擦的(Perfectly competitive and frictionless capital markets);2.投资者是不知足的:只要有套利机会就会不断套利,直到无利可图为止因此,不必对投资者风险偏好作假设?3.资产的回报可以用因子表示金融经济学48 APT假设证券回报可以用预期到的回报和未预期到的回报两个部分来解释,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因子模型未预期到的变化预期的回报f是证券i的某个因子的变化,基于有效市场理论,它是不可预测的要依靠“旧”的f来获利是不可能的!金融经济学49 若市场有效,则t-1时刻的信息集预测t时刻的价格无效,这等价于t-1时刻信息无法预测t时刻的因子,即对于因子的变化没有任何倾向公平赌局(Fair game) 从有效市场的理论来看,价格(回报)的不可预测,本质上是信息的不可预测,也就是因子的变化不可预测,这些信息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金融经济学508.3.2 构建套利组合(Arbitrage portfolio)1.零投资:套利组合中对一种证券的购买所需要的资金可以由卖出别的证券来提供,即自融资(Self-financing)组合。
2.无风险:在因子模型条件下,因子波动导致风险,因此,无风险就是套利组合对任何因子的敏感度为03.正收益:套利组合的期望收益大于零金融经济学51 用数学表示就是(8.1)(8.2)(8.3)金融经济学52例子:构建套利组合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