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城子密州出猎1.doc
5页教学设计【课标分析】课程标准分析《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7-9年级的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苏轼作为一位伟大的豪放派开创人,他的词作更感情饱满激越《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诗,是苏轼被贬密州时所写,词中主要表达出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自信胸怀根据诗歌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以“读”为主线,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全诗,设置了 “读好节奏——读出画面——读出情感”三个朗读环节,在读中抓住关键词“狂”字,展开对该词的探讨﹑分析﹑理解;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发散思维,大胆想象,积极发言,参与到课堂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人翁,从而达到对这首词的语言之美和思想情感内涵的把握教材分析】《江城子 密州出猎》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江城子 密州出猎》是苏轼知密州任上的作品,也是豪放词的开山之作苏轼,才华横溢,平生就有报国立功的信念,但因和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和,自动请求外任,创作这首词的时候,他年已四十,时值西北边事紧张,西夏多次进攻边境。
词人在上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弘的出猎图,下阕刻画了一位老当益壮、忠心报国的英雄太守形象整首词纵情豪迈,洋溢着词人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读来铿锵有力,威武豪迈因此教学重点定为抓住“狂”,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学情分析】学生进入初三年级,已经拥有了两年朗读和品析古诗词的经验,尤其是对苏轼的部分诗歌及创作特点耳熟能详,前面已经学过了作者的多篇古诗文,并且也积累了很多名句,有一定的古典文学及欣赏素养,这就为学习这篇诗歌做好了准备学习这首诗,应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进而把握诗人所寄寓的情感品读诗词时,要注意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努力创设情景,以诵读为主,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朗读方法,让学生的朗读水平有较大的提升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感受豪放词的风格2、抓住关键词,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反复诵读词作,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豪放词的风格难点:理解体会苏轼的情感教学方法】(1) 朗读教学法(2) 合作探究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语:欧阳修游琅琊山与民同乐,抒写《醉翁亭记》,范仲淹观洞庭心忧天下,写下《岳阳楼记》,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留下了千古绝唱。
同样,身为密州太守的苏轼狩猎归来,挥毫醉书《江城子 密州出猎》,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密州出猎》,去感受苏轼的豪情壮志出示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感受豪放词的风格2、抓住关键词,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一、识苏轼1、首先看题目,《江城子.密州出猎》你读出什么?明确:“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才是题目题目交代事件及地点2、作者苏轼大家并不陌生,说说你了解的苏轼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补充作者资料: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二、读苏轼【过渡】:“三分诗七分吟”, 反复朗诵是解读经典的有效途径接下来让我们进入反复诵读环节一)、读准字音,节奏这是朗读诗歌的最基本要求1.首先请同学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由朗读这首词要求:结合文下注释,读准字音、读出停顿2.学生范读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给予评价3、出示白板,学生照白板,读准停顿,自由朗读4、一二小队朗读5、三四小队朗读6、学生评价师过渡】:这是一个用心读词、用心思考的同学,希望同学们向他学习同学的评价相当相当精准,同学们的朗读的确韵味不足,相信同学们理解文本之后,以上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你的朗读水平也会有较大的提升。
有信心吗? (二)、读出画面:诗词的美不仅在于它的节奏、音韵,更在于它或唯美或壮观的画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现了沙漠的雄奇瑰丽,再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勾勒出萧瑟肃杀秋景接下来让我们读出“诗中有画”老师先教给大家抓关键词读诗词的方法学法指导:古诗词往往都有文眼,即文中最能揭示主旨、概括内容的关键性词句阅读时,抓住文眼斟酌字句,可以深刻品味古诗词的内涵1、请判断哪个字是这首词的文眼,(最能表达词人当时的豪放之情)?学生交流说出理由整首词表现了苏轼生性豪放,不受拘束的姿态2、苏轼的“狂”表现在那些地方?说出理由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交流,教师引领点拨——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的装备齐全,威武! “千骑卷平冈”的阵容①想像太守当时的装备,阵容,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②仅仅是看到的吗?,再想像你听到什么?补充③“卷”字能换成“过”字吗?“卷”字写出人多,速度快,气势磅礴,具有阳刚之美千骑卷平冈”应重读那个字?④学生读出气势磅礴的气势——狂在“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的气概 ①词人活用这个典故,暗示了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暗示了自己也和孙权一样有雄才大略,表达了希望自己像孙权一样意气奋发。
教师总结: 3、读完上阙,请你说一说,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气势磅礴的 打猎场面4、范读上阙(三)读出情感 【过渡】“诗言志”,就是诗歌要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上阙壮观的场面,是为下阙抒情做好铺垫那作者要抒发怎样的豪情呢?我们继续看下阕,继续寻找苏轼狂的豪情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① 出示苏轼被贬的资料② 运用典故,揣摩作者的心里③ 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④ 重读哪个词?⑤ 朗读出情感2、——狂在“会挽雕弓如满月”的忠心 (交流,试读) ①“会”是什么意思?是定将的意思②此句表达什么愿望?表达内心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③应该如何读这句话?会要重读,要读得坚定有力射天狼”词人因雄心壮志在这里达到了高潮我们的朗读在这里也到达最高亢试着读出坚定高亢的语气④一起读2、总结下阕如果说词的上阕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出猎图的话,那么下阕为我们抒发了怎样的豪情?壮怀激烈的报国豪情赤胆忠心的报国豪情(杀敌图)3、范读下阙4、生自由朗读全词,再次感受画面,体会情感5、生范读全词6、学生总结为何读的如此声情并茂7、师评价:同学的朗读的确情感拿捏的恰到好处,朗读抑扬顿挫,读出诗词的韵味之美。
与专家相比毫不逊色本来我想放专家的朗读给同学听,却发现小专家就在我们身边让同学领读好不好?三、赞苏轼同学们,读词就是读人通过本节课的诵读,赏析,相信你已经读懂了苏轼假如你要在上为苏轼点个赞,你会为他写出怎样的赞语呢? 请以“狂人苏轼,你……”开头师评价:看来大家已成为苏轼的知音、好友,老师从大家的话语中,听出了大家对他的理解和崇敬四、结束语师:同学们,文字可以有限,但精神是无限的让我们带着对苏轼的理解和崇拜,再次放声朗读,并试着背诵全词全班起立)六、作业:推荐阅读另一首豪放词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七:板书: 狂人上阙: 绘 气势磅礴出猎图下阙: 抒 赤胆忠心报国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