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B超对葡萄胎的诊断价值.doc
5页分析B超对葡萄胎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分析葡萄胎的超声影像特点,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对本 院近10年来超声诊断的45例葡萄胎进行冋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43例经病理 证实,诊断符合率95.6%;2例误诊,占4.4%o结论典型葡萄胎的二维超声图 像具有特异性,有较高的临床符合率,但是非典型葡萄胎需结合临床、实验室 检查及随访,才能作出正确诊断,减少误诊B超诊断葡萄胎有较高的临床符合率,以下为我院近年来超声诊断情况, 并加以分析关键词】二维超声诊断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文对我院1997-2006年以来超声诊断45例葡萄胎病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为我院门诊及部分住院病人1例为剖宫产后4个月,1 例为剖宫产后8个月,1例为药物流产后2个月余,其余42例均有停经及早孕 反应史,14例有阴道流血史患者年龄在17〜45岁之间,平均26岁1.2仪器及检查方法 采用迈瑞DP-990实时超声显像仪,在常规增 益条件下嘱患者平卧位,膀胱充盈时扫查子宫、附件情况,以病理检查确定 诊断2结果2.1超声检查结果33例为葡萄胎,宫腔内见不到胚胎及其附属物,有5 例伴有一侧或双侧黄素化囊肿有19例超声表现为典型完全性葡萄胎(其中 14例为“蜂窝宀犬水泡表现,4例呈“筛网"状均匀中等水泡表现,1例为大小不等 水泡状回声),15例为非典型完全性葡萄胎,11例为部分性葡萄胎。
2.2病理检查结果33例葡萄胎,10例部分葡萄胎,1例为高度水肿变性 绒毛组织,1例坏死变性与蜕膜组织中见退变滋养细胞一稽留流产3讨论葡萄胎亦称水泡状胎块,是指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异常增生,终末 绒毛转变成水泡,水泡间相连成串,形如葡萄得名葡萄胎分为完全性和部分 性两类,其中大多数为完全性葡萄胎,且具有较高的恶变率;少数为部分性葡萄 胎,恶变罕见葡萄胎的发生率有明显地域差异,东南亚国家葡萄胎的发生率 较高,约500-600次妊娠中有1次葡萄胎,而欧美国家则1500-2000次妊娠 中才有1次患过一次葡萄胎,1%〜2%病例可第二次发病,较第一次葡萄胎 的发病率几乎高40倍(1) o葡萄胎有两种,完全性水泡状胎块(宫腔内完全为水泡状胎块)及部分 性水泡状胎块(水泡状胎块与正常胎儿共存)完全性水泡状胎块的超声图像 分为典型与非典型两种3.1典型完全性水泡状胎块子宫增大,明显大于该孕月应有大小;子宫内 回声丰富,宫腔内充满闪亮密集的小短光条、光点及大小不等的小暗区前者 为众多水泡界面反射,后者为水泡液或水泡间血液(2),呈均匀小水泡的“蜂 窝样"(3)或中等水泡的“筛网”状及大小不等水泡状,易与子宫内膜腺囊型 增生过长相混淆,此时应注意:前者有早孕反应,尿妊娠试验阳性或可合并有黄 素囊肿加以鉴别黄素化囊肿超声表现:在子宫上方,附件区或直肠窝内可见此囊 肿,包膜清晰、光滑,囊内含膈常呈车轮放射状分布,囊内液体清亮。
如囊肿 扭转则可水肿及出血(2) o3.2非典型完全性水泡状胎块宫腔内除水泡状胎块外尚有大片液性暗 区(血液),易与稽留流产伴有胎盘水泡样变性时相混淆(2) o本组有1例 这样的误诊此吋,需联系前者早孕反应的剧烈,水泡较多,HCG值高,而后 者早孕反应消失,水泡相对较少,HCG值下降等加以鉴别3.3水泡状胎块与正常胎儿共存 超声图像见宫腔内一正常胎儿及水泡 状胎块共存,二者间有明显界线,此病仍有潜在恶性度,一旦确诊,应立即中 断妊娠(2)此病应注意与死胎伴胎盘变性水肿鉴别,可疑部分组织物尽量 送病检,本组有1例误诊总之,超声诊断葡萄胎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非典型声像表现往往给诊 断带来困难,引起误诊;超声医生需加以重视,需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HCG), 以提高超声诊断临床符合率参考文献(1) 乐杰•妇产科学•笫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4&(2) 吴钟瑜•实用妇产科超声彩色图谱.第二版•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01, 259-264.(3) 吴钟瑜•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第三版•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1, 148-149.作 者:沈秋霞工作单位:福建省龙岩地区连城县县医院超声科 邮编:366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