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短歌行的原文及翻译.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33416932
  • 上传时间:2023-04-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5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短歌行的原文及翻译短歌行》(其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翻译: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 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 解脱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正是因为你 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 奏瑟吹笙宴请宾客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你运转着,永不停止;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 而出汇成长河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 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 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 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赏析:曹操的《短歌行》,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 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以貌似颓放 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 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全诗第一节抒写诗人人生苦短的忧叹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 肝肠寸断,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因而发出人生苦短的忧叹这一点可从他的《蒿 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得到 佐证:第二节抒写诗人对贤才的渴求第三节抒写诗人对贤才难得的忧思和既得 贤才的欣喜第四节抒写诗人对犹豫不决的贤才的关切和渴望天下贤才尽归自己 的抱负诗人希望他们不再犹豫,赶紧到自己这边来用《管子•形解》中 渴求人才的话和“周公吐哺”的典故点明了全文的主旨突出地表现 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全诗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以忧愁、开朗一忧一喜,忽 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倾诉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怀总之,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忧叹,洋溢着积极进取的精神,激荡着慷慨激昂 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清人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说:“鸟则择木, 木岂能择鸟?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若非吐哺 折节,何以来之?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 故天下归心rdquo;“此诗即汉高《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rdquo ;三 国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得人才者得天下汉高祖唱《大风歌》也是渴 望人才,故说《短歌行》与《大风歌》有相通之处钟嵘《诗品》评E“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敖器之《敖陶 孙诗评》云“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o毛泽东说,曹操的文 章诗词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这些评价,值得参考短歌行(其二)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隆崇侯谗之,是以拘系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犹奉事殷,论叙其美齐桓之功,为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正而不谲,其德传称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赐与庙胙,命无下拜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晋文亦霸,躬奉天王受赐圭瓒,秬鬯彤弓,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威服诸侯,师之所尊八方闻之,名亚齐桓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其二译文:姬昌受封为西伯,具有神智和美德殷朝土地为三份,他有其中两分 整治贡品来进奉,不失臣子的职责只因为崇侯进谗言,而受冤拘禁 后因为送礼而赦免,受赐斧钺征伐的权利他被孔丘称赞,品德高尚地位显 始终臣服殷朝帝王,美名后世流传遍齐桓公拥周建立功业,存亡继绝为霸 首聚合诸侯捍卫中原,匡正天下功业千秋号令诸侯以匡周室,主要靠的不是 武力行为磊落不欺诈,美德流传于身后孔子赞美齐桓公,也称赞管仲 百姓深受恩惠,天子赐肉与桓公,命其无拜来接受桓公称小白不敢,天子 威严就在咫尺前晋文公继承来称霸,亲身尊奉周天王周天子赏赐丰厚,仪式隆重接受玉器和美酒,弓矢武士三百名晋文公声望镇诸侯,从其风者受尊重威名八方全传遍,名声仅次于齐桓公佯称周王巡狩,招其天子到河阳,因 此大众议论纷纷其二赏析:《短歌行》(“周西伯昌”)主要是曹操向内外臣僚及天下表明心 迹,当他翦灭群凶之际,功高震主之时,正所谓&ldquo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 厉&rdquo ;者,但东吴孙权却瞅准时机竟上表大说天命而称臣,意在促曹操代汉 而使其失去& ldquo;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号召,故曹操机敏地认识到“ 是儿欲据吾著炉上郁! &rdquo ;故曹操运筹谋略而赋此《短歌行·周西伯 昌》。

      西伯姬昌在纣朝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大好形势下,犹能奉事殷纣,故孔子盛 称“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rdquo;但纣王亲信崇侯虎仍不免在纣王 前还要谗毁文王,并拘系于羑里曹操举此史实,意在表明自己正在克心效法先 圣西伯姬昌,并肯定他的所作所为,谨慎惕惧,向来无愧于献帝之所赏并大谈 西伯姬昌、齐桓公、晋文公皆曾受命“专使征伐”而当今天下时势 与当年的西伯、齐桓、晋文之际颇相类似,天子如命他“专使征伐” 以讨不臣,乃英明之举但他亦效西伯之德,重齐桓之功,戒晋文之诈然故作 谦恭之辞耳,又谁知岂无更讨封赏之意乎?不然建安十八年(公元 213 年)五月献 帝下诏曰《册魏公九锡文》,其文曰&ldquo ;朕闻先王并建明德,胙之以土,分 之以民,崇其宠章,备其礼物,所以藩卫王室、左右厥世也其在周成,管、蔡 不静,惩难念功,乃使邵康公赐齐太公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 北至于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世祚太师,以表东海爰及襄王,亦有楚人 不供王职,又命晋文登为侯伯,锡以二辂、虎贲、斧钺、禾巨 鬯、弓矢,大启 南阳,世作盟主故周室之不坏,系二国是赖。

      rdquo;又& ldquo;今以冀州之河 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巨鹿、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君为 魏公锡君玄土,苴以白茅,爰契尔龟 rdquo;又& ldquo;加君九锡,其敬听朕 命rdquo;观汉献帝下诏《册魏公九锡文》全篇,尽叙其功,以为其功高于伊、周,而 其奖却低于齐、晋,故赐爵赐土,又加九锡,奖励空前但曹操被奖愈高,心内 煎忧故曹操在曾早在五十六岁写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谓&ldquo ;或者人见 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rsquo ;夫能以大事小也rdquo; 曹操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并能发挥鉴于齐桓、晋文当初虽能&ldquo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 事殷,”但终未能如西伯姬昌终其身而不代商纣,只是为儿子武王姬发创 造条件,一旦天地人三才俱备,那就瓜熟蒂落了,又何必操之过急而速招恶名呢! 曹操在此诗中对齐桓、晋文之流贬重褒轻,实际暗讽他们未能深体西伯姬昌 “三分天下有其二& rdquo; “犹奉事殷”之真谛,只学得皮毛, 而未入堂奥,他暗欣自己深得文王精义,故亦终其身奉事汉帝而不称孤道寡,故 对孙权伺机上表称臣之用心,便洞若观火,使其毒计无所逞其能矣。

      观曹操此《短 歌行·周西伯昌》其诗,乃一重大的代汉方略无疑也是对如孙权辈等外 内政敌企图把曹操推向高处不胜寒极端阴谋的粉碎措施但当自己的臣下如陈群 桓阶、夏侯惇等亦诚意敦请曹操称帝时,曹操亦坚定地回答& ldquo;若天命在吾, 吾为周文王矣rdquo ;可见曹操谋略之高超,实非常人所能及遵循既定方针, 实为曹操施政运筹之要略更多《短歌行》文章推荐阅读★★★★★:1、《短歌行》教学设计及赏析2、高中语文《短歌行》教学方案3、陆机《短歌行》简析4、《短歌行》全文详细翻译5、《短歌行》原文翻译及鉴赏6、《短歌行》其二历史背景7、王建《短歌行》8、九年级语文《短歌行》教学探讨9、《短歌行》全诗句10、曹操《短歌行》试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