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无意注意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docx
30页巧用无意注意,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中学生的有意注意力通常保持在15-20分钟,余下的时间就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在教学中,老师如果善于把握学生的无意注意,就可以延续有意注意,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我通过语言技巧的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技术的利用、创设情境、运用实际材料以及巧用突发事件五个方法,在利用有意注意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把两种注意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 无意注意 教学效率 地理 课堂由于传统思想束缚地理课教学,教师习惯于满堂灌,一讲到底,一堂课下来,教师声嘶力竭,气喘吁吁,而学生昏昏欲睡,死气沉沉,所获不多,常令教师有恨铁不成刚之感,大呼学生之不可救药也如今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新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历史课堂我们都知道中学生的注意力通常保持在15-20分钟,而一堂课是四十五分钟,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在一堂课伊始和中间时,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注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老师如果不善于把握学生的注意,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教学;学生如果不注意听课,就无法较好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因此,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中学生的有意注意力通常保持在15-20分钟,剩下的时间就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被动的、不由自主地发生的,所以也叫不随意注意它与有意注意一样,都是一种常见而又重要的心理现象在许多情况下,人们无目的地被事物吸引住了,心理活动不知不觉地指向和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而同时撇开其他的事物这种无意注意有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事物,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正确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可以延续有意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巧妙的利用无意注意,打造高效历史课堂呢?1. 运用语言技巧,引起无意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语言是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也是教师教学和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重要工具教师语言艺术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教学语言水平高,语言正确精练,严谨流畅,幽默含蓄,会深深的吸引学生因此教师在讲课时,既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又要注意声音速度的快慢,强弱,音调的变化等例如在讲重点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放慢语速,加强语气,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在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以通过突然沉默或变换语调来提醒学生注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中丰富情感的流露例如在讲《洋流运动》一节时,我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着力的渲染和描述,通过四大渔场的分布和洋流对航行的影响,举出案例分析日本人爱吃鱼以及《泰坦尼克号》沉沦等事件引发学生兴趣和共鸣,以期达到以情感人的教学效果在讲《泰坦尼克号》时,我还大型油轮的气势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其中有1912年4月20日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船开始进水,最后船沉没船上大多数工作人员拒绝救援,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实践结果:1595人遇难,只有745人得救:这样的描述,加之教师忽而激动忽而悲伤,忽而慢条斯理,忽而激情高亢,仿佛把学生带到泰坦尼克号大油轮上和探索者一起在大西洋上航行,共享泰坦尼克号的壮观,这样学生的全部感情和思维就完全集中于教师讲课之中了整个事情的描述中喜怒之情跃于言表,语言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真正做到以史教育人,以情感染人,情感教学寓于言表之中二.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使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从而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多媒体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枯燥无味,它将各种文字、声音、图象、动画等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把视觉、听觉等调动起来,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如学习《地球的运动》这一课时,我把搜集到的相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等问题设计的有机融为一体,制成课件在课堂上动态展示:(1)地球的自转运动的方向(2)地球自转运动的速度和周期(3)分析、讨论: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速度和周期(4)动画演示黄赤交角的形成(5)动画演示讲解自传与时差(6)思考、分析、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这样在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创设了生动形象的地理情境下,学生的视听感官受到强烈的冲击在观看地球自转和公转这段视频时,当这种动态的自转公转现象出现时学生高声欢呼,进而积极动脑、动口对问题进行查找、分析、归纳、交流与讨论,甚至于争论,使得积极性、创造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大大促进了学生地理抽象思维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调动无意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创设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情景,使学生处于特定情境之中,获得表象,从而自然感悟其中的情与理传统教学老师一味的讲授说教,容易使学生厌倦,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促使学生在自主参与的活动中掌握知识,明白道理,实现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思想目标的统一。
在历史新课堂中,地理教师如同“汤”的调味师一样,要采用启发式、体验式,发现法、讨论法等有利于激化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来营造快乐学习情境,科学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讨论争辩、分析理解、总结运用,让他们热爱学习,在品德、知识、技能、思维、情感、审美等方面取得不同程度的收获哪怕是一点感悟,一次心动,一星灵感,老师都要给予鼓励和点评,因为点滴的进步可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巨大的激励和鼓舞如果地理教师能让学生经常处于这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学生学习的欲望就会不断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西方先哲柏拉图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充分体现了当前“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因此,地理新课堂需要我们地理教师努力营造快乐的课堂情境,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机勃勃、兴趣盎然的课堂,才能让地理课堂真正服务于人生、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四.坚持联系实际,运用实际材料吸引无意注意,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并不是对地理课不感兴趣,而是纯粹的地理理论容易使学生厌倦,地理教学中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选取材料时,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选取典型性、时代性强的材料,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吸引起无意注意,促使其去思考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比如:谈到城市化发展时,纽约世界最繁华的城市可联系“9、11恐怖事件”为什么恐怖组织专轰炸他们城市的CBD让学生分析讨论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学生经过分析得出结论:CBD是一个城市的经济中心,恐怖组织竟然不轰炸美国的白宫政治中心的根源之一在于美国的曼哈顿经济中心地位非常的重要,摧毁经济中心比摧毁政治中心对美国的毁坏性要大全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安宁、相互尊重的世界环境才是现代的主题同时,教师也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恐怖主义,同时对恐怖事件也有了正确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了解到一个城市发展的重心五.巧用突发事件,转移学生注意,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每节课之前都会精心到备课,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但有些突发事件是无法预料的,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转移,如果教师处理不好,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教学效果,如果能巧妙利用,则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是出乎预料的、偶然发生的事件它的特点是具有偶然性、突发性突发事件的处理需要积累、总结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凡是教学水平高、德育工作扎实、事件处理彻底的教师,课堂上再出事的可能性就小;凡是注意观察学生、研究其个性喜好的教师,其学生在课堂上生事的可能性也小得多。
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加上从容应对、机智灵活的处理,因势利导,见机行事,及时将意外引导到教学的主题之中,充分体现教师高度的教育观念和机智,同时也是树立威信的良好机会注意是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无意注意,把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两种注意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注意规律,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打造出高效地理课堂参考文献:【1】《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教育心理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奥姆罗德(Ormrod,J.E)著,彭运石等译,陕西师范出版社3】《学习与记忆心理学》,D.L.欣茨曼著,韩进之等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让信息技术为历史教学添彩作者姓名:李丽 性别:女 职称:: 中一 学历: 本科 单位:太和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通讯地址: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15055586769 电子邮件信箱:wwnjliu@ 邮编:236600【摘要】:信息技术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历史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历史素养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课程的整合不能停留在工具层面上,应深入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以形成教学模式,应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以推进历史教学的彻底变革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历史 课程整合 学习环境 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起点,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面对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如何实施"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是摆在广大历史教师面前一个现实而重要的课题 一、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依整的仅仅是薄薄的一本教科书,教科书所选的历史资料非常有限,不可能全面生动地反映历史的原来的面貌,又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望再加上高考"3+x"的模式,要求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信息化的时代的学生拥有快捷丰富的信息来源:上网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大量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与历史有关的事实热点、大型考古活动的现场直播等,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调动了学生了解历史渊源的兴趣。
这就要求历史教学改变过去"黑板+嘴巴+粉笔+教材"的平面式的课堂教学,而要与信息技术有机的整合的立体化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二,新的世纪呼唤个别和差异性的教育,呼唤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师生之间互动作用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显得比较缓慢,跟不上时代的速度,使学生不能更生动活泼地学习历史,也就更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需要更新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这样,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模式 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简单地嫁接在传统的教学结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论基础上只有师生的角色作用发生根本改变,信息技术才能真正起到优化教学过程诸环节的作用,才能真正达到成历史教学相互整合,从而形成新的教学结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基于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新教学结构--"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要根据历史教材内容、教师的个性特点、学生的情况和教学条件,来选择整合的教学模式史教材内容、教师的个性特点、学生的情况和教学条件,来选择整合的教学模式1、演示模式通过演示声音、图形、视频、动画、文字等多媒体教学信息,使教学内容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