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制造基础计算题解析.docx
29页机械制造基础》终结性考试计算题解析一、公差配合计算题有关尺寸、公差和偏差的术语及定义1. 尺寸:以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的数值2. 基本尺寸(D, d):通过它应用上、下偏差可算出极限尺寸的尺寸 通常由设计者给定,用D和d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 它是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根据零件的强度、刚度等要求,计算出的或通 过试验和类比方法确定并经过圆整后得到的尺寸,一般要符合标准尺寸系 列3. 实际尺寸(Da,da):通过测量获得的孔(轴)的尺寸4. 极限尺寸:指一个孔或轴允许的尺寸的两个极端值,也就是允许的 尺寸变化范围的两个界限值其中较大的称为最大极限尺寸(Dmax, dmax), 较小的称为最小极限尺寸(Dmin, dmin)5. 尺寸偏差(偏差):指某一尺寸(极限尺寸、实际尺寸等等)减去基 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其值可为正、负或零•实际偏差(E , e,:实际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aaE 二 D - D]a a >e = d — d Jaa•极限偏差: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其中,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上偏差(ES, es); 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下偏差 (EI, ei)。
ES = D — D, es = d — d ]max max >EI = D — D, ei = d — d Jmin min6. 尺寸公差(公差Th, Ts):最大极限尺寸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或 上偏差减下偏差之差它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公差值永远为正值孔公差T 二 D — D 二 ES — EI]h max min >轴公差T = d — d = es — ei Js max min7. 公差带图解:前述是利用图进行的有关尺寸、极限偏差及公差分析•零线:基本尺寸所指的线,是偏差的起始线零线上方表示正偏差, 零线下方表示负偏差•公差带: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区域它是由公差大 小和其相对零线的位置如基本偏差来确定标准公差(IT):指国家标准GB/T —1998极限与配合制所规定任一 公差,它确定了公差带的大小9. 基本偏差:指在极限与配合制中,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那 个极限偏差有关配合的术语及定义1. 配合: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轴公差带之间 的关系2. 孔与轴:孔是指工件的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内表面;轴 是指工件的圆柱形外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外表面。
3. 间隙与过盈: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的尺寸减去轴的尺寸所得的代 数差,当差值为正时叫做间隙(用X表示),当差值为负时叫做过盈(用Y 表示)4. 配合的种类: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分为三大类,即间隙配合、 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X二 D-d二 ES - ei二(+)maxmaxminX二 D-d二 EI - es二(+或0)minminmaxXav(Xmax+ Xmin)/2 二(+)•过盈配合: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为零)的配合Y 二 D - d 二 ES - ei 二(-或0)min max minY 二 D - d 二 EI - es 二(-)max min maxY 二(Y + Y )/2 二(-)av max min•过渡配合: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X 二 D - d 二 ES - ei 二(+)max max minY 二 D - d 二 EI - es 二(-)max min max5. 配合公差(Tf):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对于间隙配合Tf =| Xmax—Xmin |•对于过盈配合Tf = | Ymax—Ymin |•对于过渡配合Tf =| Xmax—Ymax | 公差配合计算题示例例1.已知045 J6(±°.°°8),求下列各项数值(单位:mm)。
h5(o )-0.011(1) 孔的尺寸公差是(B )A. + B. + C. D.(2) 轴的尺寸公差是(A )A. + B. 0 C. D. +(3) 过渡配合的最大间隙X是(D )maxA. + B. + C. + D. +(4) 过渡配合的最大过盈Y是(C )maxA. B. C. D.(5) 过渡配合的公差T是(B )fA. B. C. D.例2.已知014H7(加018),求下列各项数值(单位:mm)r6(+0.034)+0.023(1) 孔的尺寸公差是( A )A. + B. + C. D.(2) 轴的尺寸公差是( C )A. + B. + C. + D.(3) 过盈配合的最小过盈Y是(D )minA. B. C. D.(4) 过盈配合的最大过盈Y是(B )maxB. C. (5)过盈配合的公差丁是(C )fA. + B. +C. +D. +例3.已知Q35H8(晋9),求下列各项数值(单位:mm) r 7(+o.o52)+0.034(1)孔的尺寸公差是( B )A. 0 B. + C. + D.+(2)轴的尺寸公差是( A )A. B. + C.+ D. +(3) 过盈配合的最小过盈Y是(C )。
minA. B. C. D.(4) 过盈配合的最大过盈Y是(D )maxA. B. C. D.(5) 过盈配合的公差T是(A )fA. + B. + C.+ D. +例4.已知o60H 7(+0.030),求下列各项数值(单位:mm) g 6(-0.010)-0.029(1) 孔的尺寸公差是( D )A. 0 B. + C.+ D. +(2) 轴的尺寸公差是( A )A. + B.+ C. + D. +(3) 间隙配合的最大间隙X是(C )maxA.+ B.+ C. + D. +(4) 间隙配合的最小间隙X是(B )minA. + B. + C. + D. +(5) 间隙配合的公差丁是(C )fA. + B. +C.D. +二、机床传动链的计算1. 机床传动的基本概念机床的传动:最常见的是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机床上的回转运动多 为机械传动机床上常用的传动副:(用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装置)有带传动、齿 轮传动、齿轮齿条传动、蜗轮蜗杆传动及螺杆传动若已知带轮直径,齿 轮齿数等具体数值,则可确定传动链中任何一轴的转速传动链及其传动比传动链是指实现从首端件向末端件传递运动的一系列传动件的总和, 它是由若干传动副按一定方法依次组合起来的。
图2-1 传动链图例图2T中,运动自轴I输入,转速为n,经带轮d、传动带和带轮d1 1 2传至轴II再经圆柱齿轮1、2传到轴III,经圆锥齿轮3、4传到轴W,经圆柱齿轮5、6传到轴V,最后经蜗杆k及蜗轮7传至轴VI,并将运动输 出若已知n , d , d , z, z , z , z , z , z , k及z的具体数值,1 1 2 1 2 3 4 5 6 7则可确定传动链中任何一轴的转速例如求轴VI的转速n^,则可按下式计d z z z kn = n -i = n -i -i -i -i -i = n ・一^•£ - i- 3- 5•- W 1 总 112345 1 d z z z z2 2 4 6 7式中:i〜i分别为传动链中相应传动副的传动比;15i 为传动链的总传动比;总£为滑动系数,约为;z 〜 z 为齿轮齿数;17k为蜗杆线(头)数机床的传动系统nraIT参考教材图9-4的C6132型卧式车床的传动系统图,它是反映机床全 部运动传递关系的示意图图中:罗马数字表示传动轴的编号,阿拉伯数 字表示齿轮齿数或带轮直径,字母M表示离合器等II29严-、34 一34、3228392245]-皿如© 200IM-W-\271 17 | —主轴W(1440r/mi〔63 58JJ?r口苔L 口丄□ naL13亠IJ 口D 口□ ” ---:-' □F・』MV &■ L+Wf-timi-m Rjii h■比专jfit教材图9-4 C6132车床传动系统图(1)主运动传动链C6132车床的主运动传动链的两末端件是电动机和主轴,主运动传动链为: n)主轴可获得2X3X2=12级转速,其反转是通过电动机反转实现的。
(2)进给运动传动链 进给运动传动链是使刀架实现纵向或横向运动 的传动链传动链的两末端件主轴和刀架,其进给运动传动链为 至 、主轴vi-JH °」-w-岁-IX-a• £-XI-55 35 58 b d、35 55一(变向机构) (交换齿轮)'27'2439 52、2139 262426 5227< 52 26 >3639 2630, ,•, ,39 524826 2626、莎豆、豆-xiii- 39-xiv-光杠-A-xvi39 45增倍机构)” 24 25—-XW-M - — -XW-齿轮、齿条(z = 14, m = 2)-刀架(纵向进给)<60 左 55M -坐-47横进给丝杠(P = 4)-刀架(横向进给)I 右 47 132. 传动链计算示例 分析传动系统图的一般方法是:首先找出运动链所联系的两个末端件,然后按运动传动(或联系)顺 序,依次分析各传动轴之间的传动结构和运动的传递关系分析传动结构 时,特别注意齿轮、离合器等传动件与传动轴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固定、 空套或滑移)例 1.分析图示钻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IVII.4«bl501)钻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两个端件是( A )。
■A. 电动机和主轴B.皮带轮和主轴电动机和皮带轮D.电动机和III轴2)传动路线表达式正确的是( D )—VA.电动机(1440r/min)—I—140 — II —竺一皿一34 —W—170 55 48主轴)B.电动机(1440r/min ) —I—140 — II — 27 —III— 34 —W—H — VC 主 170 55 48 68轴)C.电动机(1440r/min)—I—140 — II —170216127553448—Ill34 —W—17—V4868主轴)D.电动机(1440r/min)— I —21176168140—I—27—iii—34 —w—3517055485034654834—V主轴)3)钻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转速级数是()A. 3级D. 18级4)传动链主轴的最高转速是()A.1110r/minminr/minD.1860r/min5)传动链主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