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例谈“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的培养.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33116071
  • 上传时间:2022-08-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例谈“描绘和阐释事物〞才能的培养  摘要:地理“描绘和阐释事物〞才能要求学生运用地理根底语汇和地理根本语法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特征、本质和规律等进展描绘和阐释,是学生学习才能和表达才能的详细表达此才能表达在高考试卷中,但形成于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  关键词:描绘阐释中心问题  伴随着根底教育课程改革,高考改革逐步深化,试题以才能立意,以现实问题命题,重现对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考察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过程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才能2022年考核目的和要求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才能的测试,根本上是从“审题-考虑-组织答案-答复下列问题〞的答题思维顺序来安排才能要求2022年文科综合考试大纲中的“描绘和阐释事物〞的才能是在“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根底上,综合课本的根底知识、生活理论和试题的详细情景,对事物或现象进展描绘和阐释,是学生解题的关键步骤此工程标和才能要求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才能和表达才能的考察,试题主要表现形式主要为材料题和问答题,属于应用才能的范畴即结合试题要求在新情境、新问题下迁移、重组根底知识,运用地理学的根本思维方法编制答案的过程该工程标又作了三个层次和程度的界定。

        1.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绘和解释事物的特征此项要求重在考察学生对已获取信息的表达才能,尤其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的表达学生必须精心审题,理解题意,准确把握问题的限定项、求答项、中心项、提示语〔有些试题没有〕,进展信息转换,运用学科语言、逻辑严谨、文字准确地表述事物或现象  2.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此项要求重在考察学生分析问题才能,如某一规律或现象的成因分析通过分析、比拟,从整体中区分出个别特征,从多方面的现象中发现、认识事物的本质,并对此作出正确的评价和概括,作出正确的阐释  3.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展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绘与阐释,意义完好此项要求重在对学生综合分析判断才能的考察,学生应从自然和人文等多角度、多侧面围绕某一中心问题进展学科内或跨学科的描绘和阐释,意义完好  例1:2022年北京春季招考36题〔图略〕  〔1〕f、h两地气温比两侧地区高的自然原因是  〔2〕图中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均温差约为℃,其原因是  〔3〕京津地区急需调水,分析其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  〔4〕分析华北平原开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此题从整体构思上看,由浅入深,表达才能要求的不同层次。

      试题〔1〕问中的“f、h两地气温比两侧地区高〞这一地理现象表达对学生第一层次才能的考察学生必须正确描绘f、h两地气温等值线向低温处凸出这一规律,利用等值线判读的一般规律“凸低为高〞,确定f、h两地为高温区域,这是对此题问答项正确答复的前提此小题的问答项表达对学生第二层次才能的考察学生结合详细区域背景和等温线的分布规律,抓住影响该区域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地形,利用经纬网和重要地理事物──黄河,断定f、h处为汾河谷地,把握“地势低,温度高〞这一根本规律确定试题答案试题〔2〕问中第一问答项表达对学生第一层次才能的考察学生需要正确描绘图示地区1月份等温线分布规律,并根据相邻等值线差值相等准确表述图示区域相邻等值线的差值为2℃,推断出丹江口水库出口处等温线数值为2℃,北京附近等温线数值为-6℃,并计算出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均温差为8℃这是对1月份我国南北温差大这一根本特征的准确描绘试题〔2〕问中第二问答项表达对学生第二层次才能的考察,学生必须把握“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这一本质特征,整合所学知识和详细问题情境作出正确阐释,即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和北京两地温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纬度差异导致1月份北京比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太阳高度角孝昼长夜短、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少、温度低这一地理现象。

      试题〔3〕问要求学生既要具有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才能,又要可以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展学科内多角度、多侧面的描绘与阐释此题结合南水北调这一跨区域资源调配问题,从自然和社会多个角度综合分析京津地区缺水的原因学生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抓住京津地区水资源短缺这一地理现象的本质,即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再从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等多角度对京津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辩证地、历史地进展分析和阐释①供:从自然原因看,京津地区降水量少,径流量校从人为原因看,京津地区人口稠密,人均水资源量少,且存在水污染和水浪费等破坏水资源现象②需:京津地区人口多,工农业兴旺,需水量大由于这种供需矛盾导致了京津地区水资源短缺和由此而产生的跨区域资源调配问题试题〔4〕问主要表达对学生第三层才能的考察,要求学生可以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方面对华北平原的自然特征进展综合分析,并从中提取对农业开展有利的区位条件,即光热充足、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等条件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综合的地理思维才能,才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地围绕某一中心问题进展学科内或跨学科的描绘和阐释,到达意义完好这一要求  例2:2022年北京春季招考39题地理局部〔图略〕  〔5〕东盟国家首选东线方案,分析其有利因素。

        〔6〕新加坡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分析其电子工业布局的有利因素  此题为文科综合题,从整体构思上看,主要表达对学生第三层次才能考察利用东南亚与中国较近的地缘关系,围绕区域开展这一主题,要求学生从政治角度──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历史角度──中国和东南亚历史上的联络、地理角度──人类地域联络的一种主要方式──交通运输业的开展,综合描绘和阐释,到达对区域的综合论证和评价,意义完好但每一小题所表达的才能层次仍有差异试题〔5〕问为地理问题,侧重对学生第三层次才能的考察,学生需要通过对铁路的营运里程、现有铁路基储地形、人口、城市、经济开展状况等方面结合试题所给材料辩证地、历史地对东盟国家首选东线方案的有利因素进展综合的描绘与阐释,意义完好试题〔6〕问侧重对学生第三层次才能的考察,学生须结合详细地理背景,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电子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的影响出发,进展综合分析,突出电子工业对科技、现代交通、环境的要求  对进步“描绘和阐释事物〞才能的几点建议  1.狠抓课本,加强对学生根底知识的培养这是学生运用学科语言、逻辑严谨、文字准确地表述事物的现象、描绘和解释事物特征的前提根底知识主要指本学科常见多用的知识,如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事实、地理规律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空间分布的知识应稳固在地图上,掌握空间联络和空间构造;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学生应把握其发生、开展和变化,理解其原因和演变过程,以及其结果和影响,人类采取的对策;对地理原理和规律,学生应在正确理解的前提下,运用其分析、推导、判断、评价一些地理事实或地理现象  2.加强地理根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对其作出正确的阐释地理根本技能是地理知识学习的重要手段,是表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数据说明、存在状况、内部构造、外部联络,地理现象的变化过程、形象显示等的重要方式  3.进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可以围绕某一中心问题辩证地、历史地对其进展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绘与阐释,意义完好高考考察考生对新问题的应变才能、迁移才能、综合思维才能、独立判断和编制答案才能新问题的切入点不会是教材原文照搬,高考命题取材于当代国内外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的开展现实,或以时政热点为背景,从地理角度进展分析,答案不能照搬课本,而是根据试题要求在新情境、新问题下重新整合根底知识,建构新的知识网络,表述地理问题  参考文献:  ?2022年文科综合考试大纲?教育部考试中心  ?地理学习精要?张亚南主编  ?文科综合高考二轮导航?王树声主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