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静匀乐,乐在其中-松静匀乐.docx
6页松静匀乐,乐在其中|松静匀乐 近日,中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到我市作教育艺术的专题报告,一天六个半小时的报告,让人深受启发、倍受启迪,大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震撼他告诉我们享受生活的四字秘诀,叫做“松、静、匀、乐”松”即身体松,让自己感受自己的身体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无论任何时候都要感觉到自己是世界上最轻松的人之一静”即心灵静,守住心灵的宁静是现代社会必备的本领有效信息请进来,无效信息一边去人生最累的是自己跟自己作战,消耗了大量的生存成本匀”即呼吸均匀,对人的生存来说,排在第一位的是呼吸对学生进行平常心的教育,守住平常心才能成为快乐的人,就能天天快乐珍惜一呼一吸的时候,满怀感恩之心对待每一天的时候,你就会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乐”即情绪乐,坚守自己内心深处快乐的阵地;不嗔、不怨、不怒、不恨;把上课时的成功快乐守住他还告诉我们他对教育的不懈追求,告诉我们民主与科学的教育思想,告诉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教育信念他所说的这些不仅对教育管理、对语文教育有重要作用,对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同样有着借鉴的意义本文就魏书生老师的教育艺术与思想品德教学谈谈自己个人的看法 一、教育思想决定着思想品德教学的高度 教育是唤醒心灵的事业,魏书生教育思想中最核心的是民主与科学的育人方式,他提倡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依靠教学民主,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
他始终认为学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可以自我教育、能够成功的人,是自身的主人,是班集体、国家、社会的主人他把学生体内每一个积极向上的细胞都激发起来,魏老师说:“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乏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因此用学生心灵深处的能源,去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显然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的准确定位 在倡导新课程理念的今天,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决定着思想品德教学的高度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成了教育的价值取向,学生主体被凸显出来我作为一名基层普通教研员,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到学校听思想品德课,更多听到的是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师本位和单边灌输的课堂,这种课堂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这就告诉我们,思想品德教学要避免单纯的理论讲解,不能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平等、宽容的态度,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和竞争的机会,积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去点燃学生的智慧之光,另一方面要见机提出问题,挑起“矛盾”,促使不爱发言的学生发表意见,爱发言的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激烈碰撞,以求共同发展这样学生在教师面前都能获得尊重、获得信任,获得成功,各得其所,各成其才 二、教师行为影响着思想品德教学的信度 俗话说:态度决定人生魏老师的人生经历是丰富的,干过销售,当过工人,但他最爱的还是那三尺讲台是什么让他对教师恋恋不舍?应该来自于魏老师人性中积极乐观的一面,他把教书育人当成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在他的教育理念中认为“按规律办事,实际是一种享受”在日常繁杂的工作当中,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做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事情在工作中享受到生活的快乐,不要怕吃亏,要把工作看作是一种享受,大事没得做,我们就从小事做起,日积月累,长了才干,练了本领,多了见识,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大显身手 魏老师的人生态度影响其行为,直接决定着其人生道路,让他能笑对人生,笑对困难,这种态度更多地体现在人的具体处事行为之中。
延伸至教育过程来说,教师的行为来自于其态度,直接影响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对学生授课的信度,对教学质量的效果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是一位乐观豁达的人、积极向上阳光之人如果终日怨天尤人、悲观厌世,甚至不遵守师德,不求上进,不爱本职,其态度自然不会积极主动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更不用说“传道、授业、解惑”,其教育育人的职责自然难于胜任,这一点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新时期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今后成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不怕困难、待人真诚、有责任感、全面发展的人,首先是自己要有这种理念并努力践行的倡导者和带头人,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教师就不能有违法乱纪的行为;教育学生积极向上,教师就不能消极怠工;教育学生要有公平公正的思想,教师就要善待每一个学生;教育学生艰苦奋斗,教师就必须做到吃苦耐劳,做好学生的带头人这种行为的亲历,思想的先觉,是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品德教师有别于其他教师的地方,更是思想品德教师职业光荣之处 三、教师的知识决定思想品德教学的深度 聆听魏书生的讲座,我们能感受到他强大的人格魅力他的知识渊博,思路清晰,记忆力惊人,语言诙谐幽默,抑扬顿挫,有时似潺潺的流水,有时似滔滔的洪水,有时似天外旷音,有时似繁弦急管。
顺口溜、数来宝、二人转,信手拈来;古诗词、确数字、真事例,随口一吐看似漫不经心,却处处颇见功夫有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一切来源于魏书生的博学多识刚走上讲台的魏书生只有初中学历,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能迅速成长为在当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自成一体的教育专家,与他的好学、苦学、乐学、善学是分不开的,他以惊人的毅力博览群书,系统扎实地自学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知识,积累了数百万字的学习笔记和思想日记,为自己进行了深厚的知识储备今天要比昨天教得更好”这句话是魏书生教书坚守的信条,他要求自己的每一课、每一天都有更新,都有提高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拿什么去更新、去提高?正是因为魏书生孜孜不倦的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更新,他的教育改革之树才常绿常青 教师的知识广度直接决定其授课的深度对思想品德教师而言也是如此由于信息源急剧增多,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知识面广,思想品德教材不断变动,加上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能是教师始料不及的,以致有些教师一时难以作出解释,如果以有限的知识就很难驾驭课堂因此,思想品德教师需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与时俱进,进行知识的扩充,储备新的知识。
不仅懂得本学科的知识,也要了解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同时要掌握如何引导学生课堂体验和活动,如何策划教学情境和活动的技巧,要有较多贴近生活的信息来源,熟悉学生的生活,充分考虑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未来生活发展的需要,积极主动地开发各种可用资源,收集、积累、整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社会发展等资料,用收集的资料充实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说服力,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课活动中快乐成长 四、教育的执着决定着思想品德教学的广度 关于教书和育人,魏老师的教育理念其实并不新鲜尊重共性,张扬个性,保护天性,这是教育之根本,教育要遵循规律,我们每位教师都心知肚明教育要均衡发展,教学要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习要循序渐进、学以致用、学而时习,同样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其之所以能成为教育家,独到之处在于对教育的执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始终坚持教育工作的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信念,“坚持、坚持、再坚持”,“积累、积累、再积累”,“守住传统常识;守住新中国的教学经验;守住自己的优点,长处把平凡的事做到了极致,自然就不平凡了要实现一项事业的成功,执着就是坚持,就是信念,也是前进的动力,对于教育这个特殊的职业,“执着”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
魏书生老师的成功是其鲜明的思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探索过程完美结合的必然产物,更是一例鲜活的例证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它对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作奠基然而学生的“知与行的统一”是不能够一蹴而就的,教师不要奢望一节课就能够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这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持之以恒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这更要求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学习魏书生老师的“从每天的每一分钟抓起,从过好一天一天平常的日子抓起,从上好平平常常的每一堂课抓起用执着的理念去带动促进自身的行为,在细微处着手,从长远处见成效,重新正思自我,发扬优势,积极、主动调整教学过程,做出新的选择,获得新的发展,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达到教学知行合一的良好效果 “松、静、匀、乐”,我想,听过魏书生老师讲座的人,都不会忘记这四个字魏老师诙谐幽默地说,每天走进校园,松静匀乐;师生问好,松静匀乐;看书备课,松静匀乐;组织教学,松静匀乐;一天工作,松静匀乐;下班回家,松静匀乐;面对压力,松静匀乐地承担;面对纠纷,松静匀乐地处理;面对磨难,松静匀乐地承受;面对打击,松静匀乐地应对。
把世间的兴衰荣辱、恩怨得失、上下进退、起伏顺逆都变成训练自己松静匀乐的资源,变成增强注意力的阶梯,这样就能一滴一滴地降低生存成本,一点一点地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在“松、静、匀、乐”中享受工作的快乐,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 (责任编辑:黄丽萍) 6Word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