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108例临床观察.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4763266
  • 上传时间:2021-10-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8.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合并幽门螺杆曲感染108例临床观察作者:汤筱池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分泌科【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诊断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关系 方法:临床诊断为糖尿病胃肠神经病患者108例均接受胃镜及Hp感染检测结果:108例 临床诊断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患者Hp根治率为84.2%(91/108),所有病员抗Hp治疗后胃肠道 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临床诊断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肠道症 状较里,抗Hp治疗效果较好关键词】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幽门螺杆菌;感染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已被越来越重视本义对108例临床诊 断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患者进行抗Hp治疗,观察Hp根治前后胃 肠道症状的改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般资料:108例临床诊断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患者均系我院2006年2月〜2009 年11月门诊及住院患者,有明确的糖尿病史,合并明显的胃肠道症状,通过超声波法观察 胃内容物排空时间作出临床诊断,其中男性60例,女性48例,年龄45〜72岁,糖尿病病 程6〜12年,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排除感染、出血、肿瘤以及免疫性疾病,Hp感染均为 阳性。

      观察而2〜3周停用抗生素、抑酸剂、促胃动力药、镇痛药及其他消化科用药观察 患者Hp根治前后胃肠道症状变化情况1.2 Hp检测:14C尿素呼气试验、黏膜快速尿素酶试验以上两种均为阳性者为诊断病 例1.3抗Hp治疗方案:埃索美拉哩40 mg 1次/d,克拉霉素500 mg 2次/d,阿莫西林胶 囊1 000 mg 2次/d,果胶挞150 mg 3次/d,连用7 d;之后停用抗生素,予以埃索美拉哩40 mg 1次/d,适当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及促胃动力药维持3〜4周,通常抗生素停用6〜7周后进行 Hp检测1.4观察指标:治疗前:上腹痛54例,烧心30例,返酸70例,恶心40例,暧气74 例,纳差80例,上腹饱胀45例;治疗后:上腹痛10例,烧心8例,返酸20例,恶心2例, 暧气12例,纳差18例,上腹饱胀6例;好转率81.4%、73.3%、71.4%、95%、87.8%、77.5%、 86.6% 02结果108例临床诊断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患者Hp根治率84.2%(91/108),所有病例抗Hp治 疗后胃肠道症状均明显改善,其中有25例患者消化道症状完全缓解,恢复正常3讨论糖尿病患者,特别是病程较长及长期服降糖药,多伴有胃肠道的自主神经病变或胃部的 慢性炎性反应,可引起恶心、呕吐、早饱、腹痛、腹胀、上腹部灼痛、反酸及口臭等。

      对合 并Hp感染者更容易出现胃肠道的相应临床症状因为Hp感染可以使血清胃泌素、胆囊收 缩素水平升高,生长抑素减少,从而改变胃肠道肌电活动和运动状况,通过内源性一氧化氮 水平影响胃肠动力,同时Hp感染可增加胃酸分泌,增强了侵袭因素本项观察证实了合并 HP感染的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患者恶心、上腹闷胀、早饱、上腹部灼痛、腹痛等消化道症 状较明显,经抗Hp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本观察临床诊断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合并Hp感染者对根治治疗反应低于非糖尿病胃部 疾患患者,可能原因:①糖尿病患若长期用药,容易感染,使用抗生素较其他人群频繁,细 菌耐药较广泛②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引起抗生素吸收率降低,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③糖尿 病患者使用药物较复杂,是否将减弱抗Hp治疗效果,有待进一部观察研究山于Hp感染 有不少报道认为与胃肠道肿瘤有密切关系,因此加强Hp根治治疗需积极推广,以提高患者 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参考文献】[1] 邱德凯,马雄.消化病特色诊疗技术[M].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606-614.[2] 廖二元.内分泌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34.[3] 周喜元.幽门螺杆菌感染不同检测方法的评价[J].新疆医学,2007, 37(5): 135.[4] 胡伏莲.幽门螺杆菌感染诊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52:[5] 袁耀宗,汤玉茗,三 仁.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治疗[J].中华消化杂志,2008,28(7): 436.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 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