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猫》教学活动设计.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423145435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5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猫》教学活动设计 徐明琴学情分析:1.本班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有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合作探究的能力也较差大部分学生还存在着依赖性,不愿意自己探究知识,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教师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渗透2.在本课中通过梳理“我”的情感变化历程,继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通过表格填写,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通过第三部分的学习,继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章中出现的生字词2.学习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能力目标:1.学习借助关键语句及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章中细节描写的方法情感目标:领悟文中所反映的生活哲理和做人的道理教学重点 :从第三只猫的描写段落中领悟文中所反映的生活哲理和做人的道理教学难点:学习如何正确把握课文的主旨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自主学习法课前准备:教师:1.搜集有关猫的情态的图片 2.制作教学幻灯片学生:1.熟读课文,了解作者有关情况 2.查出疑难字词的音和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聆听一段生动感人的养猫故事,体验一种发人深省的养猫的快乐与伤悲 二、检查预习1.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2.学习字词用多媒体教学,检查学生注音、解释)  三、 新授(一)、整体感知 大致浏览课文,看看文章着重写了几只猫?请梳理作者养猫的情感变化历程 (二)、仔细读文,画出文中描写每只猫的来历﹑外貌﹑性情﹑家中地位﹑结局以及对我的影响的句子,完成表格多媒体展示)(三)、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1.作者把更多的篇幅没有放在写可爱的猫上,却用来写丑猫,究竟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2.“我”根据什么断定是丑猫吃了芙蓉鸟?3.“我”的这些证据确凿吗?“我”是怎么想,怎么做的?4.芙蓉鸟被吃的真相是什么?(四)、比较分析,情感揣摩第二只猫死后,作者写到:“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四、文章主旨 1.把“我”作为描写重点,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把猫的不幸遭遇作为重点,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五、写作借鉴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图片赏析,学习这种写法六、拓展延伸学完本文获得了哪些启示?(生自由发挥)七、作业:假设第二只猫咬伤了芙蓉鸟,“我”怎样想,怎样做?写成200字的片段作文板书设计 猫 “我” “可怜的猫” 平等公正 自我完善 主观臆测 努力拼搏 不 妄下断语 奋发向上 教学反思:《猫》是郑振铎小说的名篇,作者用朴实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沉郁其文笔朴素精美,感情深沉真挚,有很高的人文价值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基础,品味文章深情是重点,激发学生超越作品的感悟是难点,这也正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价值所在所以,此课教学我设计了五大板块:  一、整体把握,理清情感变化历程。

      这一环节较为顺利,学生可以迅速理清主线二、说猫的来历、外形、性情、结局等:  试图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筛选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概括叙述的表达能力课堂上学生认真积极,实现了这一目标  三、合作探究作者重点描写的段落:  在这一环节中文我注意了详略的安排:前两只小猫略,第三只小猫详通过问题探讨,为感悟文章的道理做好铺垫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从而引出散文的终极目的是让人明理  四、比较分析,情感揣摩,帮助学生提炼主题分析揣摩是基础,借此归纳文章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五、说感悟,明道理  这一环节学生发言的人数多,说出了自己的认识,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最后联系学生的作文,让他们明白了:要想逼真地表现事物的特征,细节描写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  以上这五个板块由浅入深,逐块推递,让学生自由说话、至而理清作品、品味感情、领会深意、感悟人生、学会做人  课上完了,目标也实现了,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主动回顾这堂课,自己并不十分满意,觉得最大的遗憾是:学生自由说话了,学生主动说话了,但学生说的还是少,老师讲的还是多  分析原因:1、有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学生预习情况比我估计的要差学生一说慢了或说错了我就着急。

      2、传统的教学观念的“余毒”还影响着我,有问题就急着要答案  当然在学生活动中,教师的“介入”肯定是需要的,他需要通过艺术的“介入”来调控活动方向,来增强活动的厚度可是,教师的这种“介入”应该控制在怎样的一个“度”上,才不至于喧宾夺主,不至于越俎代庖?这将是我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探索的问题  另外我还有一大收获,那就是要相信学生,相信自己:“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舞台有多大;施展的才能就有多大今后我会把课堂变成学生的最大的舞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