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外国文学复习资料.doc
15页外国文学复习资料解释题1、、城市文学:城市文学是产生于中世纪欧洲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是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出现后的产物它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取材于日常的现实生活,内容主要是对僧侣和封建主进行辛辣的讽刺和大胆的揭露,有明显反封建反教会倾向以及不同于教会文学和骑士文学的现实主义倾向,突出特点是寓意和讽刺的风格城市文学在法国最发达,代表作品有动物故事《列那狐传奇》和长篇故事诗《玫瑰传奇》等2、骑士文学:骑士文学是西欧中世纪随着骑士制度的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封建世俗文学,它最充分地表现了封建贵族阶级的精神特征,反映了骑士阶层“忠君、护教、行侠”,效忠女主人,视荣誉如生命等生活习俗和思想情感骑士文学在法国最为兴盛,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前者的代表有描写骑士的“典雅的爱情”的“破晓歌”,后者的代表有《特里斯丹和依瑟》、《奥卡森和尼柯莱特》等,骑士文学在运用方言创作、歌颂个人情感、虚构故事情节等方面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3、教会文学:中世纪文学以教会文学为主体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是典型的官方文学,内容几乎全部来源于《圣经》,是有关《圣经》内容的演绎,包括《圣经》故事、福音故事、圣徒行传、祷告文、颂歌、圣者言行录、神秘剧、奇迹剧、行会剧等。
使用的文字主要是拉丁文、希腊文和斯拉夫文,写作目的是宣传基督教教义4、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首先发轫于意大利,继而影响整个欧洲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阶级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同时又是一场文化革命运动它是资产阶级借助于古代希腊文化中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以世俗的形式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所进行的斗争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打着“回到希腊去”的旗号,声称要把久被埋没的古典文化“复兴”起来,“文艺复兴”就由此而得名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以文学为斗争的主要形式其中英国的文学成就最高5、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这是一种以人性论为基础的新型世界观,主要内容有:(1)用人性反对神权;(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此外还有一些进步的人文主义作家指出社会罪恶的根源是私有财产,提出人人劳动,产品归全社会所有的空想社会主义理想6、流浪汉小说:流浪汉小说最初出现在十六世纪中叶的西班牙由于这时期西班牙城市比较发达,这种描写城市下层人民生活的文学体裁便应运而生。
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一般都是社会的失业者,作品以他们的流浪为线索,用第一人称叙述他们的经历,用下层人物的眼光去观察评价和嘲讽各种社会现象第一部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作品叙述了主人公小癞子从一个盲丐的引路童最后成为一个小康之家的主人的生活经历,讽刺了僧侣的欺诈、贪婪,贵族们的傲慢、空虚流浪汉小说对欧洲小说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如笛福、斯威夫特、狄德罗、高尔基等人都从中获益非浅7、大学才子派:英国16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个戏剧创作流派一群中产阶级出生、在大学里念过书的剧作家,他们大多受过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具有比较丰富的古典文化修养,被称为“大学才子”主要人物有李利、格林、基德、马洛等人他们的创作把英国戏剧创作推向了繁荣,并为莎士比亚的出现作了准备马洛是其中成就最大的人,也是莎士比亚的先驱8、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是盛行于17世纪法国,后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文学思潮路易十三的枢密大臣黎希留为巩固中央集权,拉拢一些文人成立“法兰西学士院”,以推行他的文化政策在他们的倡导之下,古典主义文学很快发展起来这一文学思潮的主要特征有:(1)政治上拥护王权;(2)哲学上奉行唯理主义;(3)创作上摹仿古人,重视格律,制订了“三一律”的创作规则。
主要文学成就是戏剧,有高乃依和拉辛的悲剧,莫里哀的喜剧以及布瓦洛的创作理论古典主义文学对法国民族文学和民族语文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对17、18世纪的欧洲文学也产生过重大影响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兴起后,古典主义才推出历史舞台9、“三一律”:是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创作中的艺术规则,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得超过一昼夜三一律”是古典主义者机械摹仿古希腊罗马文学的创作规则的产物,是建立在对古希腊戏剧及其解释者亚里斯多德的曲解上的它的合理成份是重视艺术形式的完美,但过分严格的形式要求,却逐渐阻碍了戏剧创作的发展10、巴洛克文学:巴洛克文学是17世纪盛行于欧洲一些国家的贵族形式主义文学它是封建天主教会势力再度兴起在文学领域的具体体现巴洛克原是葡萄牙语,是珍奇和奇妙的意思,在文学上指夸张、繁艳的风格巴洛克文学惯用的主题是宗教的狂热;形式上的特点是雕琢词章,追求绮丽的文风;内容上的特点是将人文主义所倡导的现世追求和天主教的来世思想进行畸形结合,其代表为意大利的马里诺派,西班牙的贡哥拉派和英国的玄学派11、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十八世纪全欧性的政治思想运动,启蒙思想家把启蒙教化看作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运动称号由此而来。
它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且提出了更鲜明、更彻底、更完整的纲领,形成以理性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具体内容有:(1)以唯物论批判宗教和封建制度的理论基础——唯心主义;(2)以无神论或自然神论否定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3)以“自由、平等、博爱”等天赋人权反对封建僧侣和贵族的特权;(4)对私有制和封建国家政体、立法提出了尖锐的批判启蒙运动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导,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作了舆论准备,尤其在法国,启蒙运动为1789年的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12、 感伤主义文学:感伤主义文学是产生于18世纪后期英国的一种文学流派,是工业革命以后软弱的中小资产阶级情绪的一种反映他们同情人民的贫困,不满贵族、资产阶级的残酷暴虐,不理解现实,对启蒙运动后的“理性”社会表示失望,转而崇尚过去,崇尚感情代表作家有小说家斯泰恩和哥尔德斯密流派名称来源于前者小说《感伤的旅行》感伤主义后来传入法国和德国,也波及俄国13、“狂飙突进”运动:狂飙突进运动是发生在18世纪70年代德国的一场全国性的文学运动它是德国启蒙运动的发展主要思想内容有:反封建束缚,要求个性解放,强调文学的民族性,要求发扬民族风格;崇尚感情,歌颂自然。
狂飙突进运动得名于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赫尔德尔是这场运动的理论家,年轻的歌德和席勒是运动的主将这场运动没有提出明确的政治纲领,只局限在文学领域,80年代中期开始衰落14、“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受到良好教育,聪明过人,有些人还接受过民主主义思想,他们对农奴主社会的黑暗感到不满,又缺少行为,无所作为,在愤世嫉俗或自暴自弃中白白浪费才华他们厌弃上层社会的空虚无为,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他们刚刚觉醒,没有明确的理想,因而苦闷彷徨,患了时代的忧郁病多余人”是一组开放性的人物系列,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多余人形象的始祖此后,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赫尔岑《谁之罪》中的别里托夫、屠格涅夫《罗亭》中的主人公罗亭和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中的主人公奥勃洛摩夫都是不同时期的多余人形象15、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普遍流行的一种文艺思潮,是对法国革命和启蒙思想的反响,它是在对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哲学基础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是:(1)偏重于表现主观思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2)注重对大自然的歌颂;(3)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4)从人道主义出发,同情人民的疾苦;(5)主要成就在诗歌方面,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根据作家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浪漫主义又分为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两种消极浪漫主义最早兴起于德国16、“湖畔派”:是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的浪漫主义诗歌流派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是其代表诗人他们出于对法国大革命的失望,又因憎恶资本主义文明而远离城市,隐居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描写湖光山色,缅怀中古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因而被人们称为“湖畔派”他们的诗歌理论和创作,推动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发展,对当时及后世作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简答题 拉斯蒂涅分析形象答:拉斯蒂涅是一个在资产阶级思想行为的凌厉攻势下,传统思想道德迅速瓦解的蜕化变质的贵族子弟他的转变,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贵族阶级消亡的必然趋势――与资产阶级融化拉斯蒂涅的蜕化堕落,资产阶级的人生哲学的卑鄙、自私、冷酷的行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经历,揭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及其巨大的腐蚀毒害性论述题 1.试析于连的性格及其形象答:于连是王政复辟时期受压抑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形象他性格中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他的反抗性和妥协性他的反抗性基于社会对他的压制和个人向上爬的野心他追求大革命时代,象他这样聪明、有才华的青年人有无数的机会在公共事务中大显身手,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在王政复辟时期,他的野心受到扼制,他的才智得不到发挥,一度被否定的贵族血统和门阀仍是决定终身的砝码于连蔑视贵族合法的权威,憎恶教会的虚伪卑鄙,鄙视资产阶级的“污秽财富”,对社会进行了绝望的反抗,成了“一个跟整个社会作战的不幸的人”,扮演了“一个叛逆平民的悲惨角色”他的斗争既远离人民,又缺乏明确目标,遭到失败是必然的而且这种反抗在受到统治阶级抬举时,又会转化为与统治阶级的妥协于连的妥协性基于他的反抗仅仅出于个人目的当他看到主教可以拿到二倍于拿破仑手下大将的收入,他便一心想走教会的门路,装出一副虔信天主的样子,把对教会的憎恶深藏起来当他和玛特尔的恋爱得到木尔侯爵的许可,他获得德·拉·伟业骑士的称号和陆军中尉头衔,拥有二万零六百法郎年收入的庄园时,他就开始向统治阶级妥协,幻想日后升迁司令,考虑怎样忠实地为主子服务作者通过于连的矛盾性格和悲剧命运,揭示了小资产阶级在王政复辟时期的社会地位和他们的普遍心理以及贵族阶级与小资产阶级之间的深刻矛盾于连的反抗和遭到毁灭的悲剧正是贵族阶级对封建等级制度的维护和对小资产阶级的歧视、压制所以,于连的悲剧具有时代特征和社会意义 2、分析《高老头》中拉斯蒂涅的形象。
答:拉斯蒂涅是《高老头》中贯穿小说情节的线索人物,这是一个被资产阶级暴发户所腐蚀的贵族子弟的典型形象他原来是个单纯、善良的穷大学生,从外省到巴黎求学,受到巴黎花花世界的诱惑,终于一点点抛弃了原来刻苦用功求得发迹的打算,决定另谋捷径鲍赛昂夫人被资产阶级小姐的金钱势力击败被迫退出社交界和她的现身说法,是拉斯蒂涅在社会大课堂里学的第一课伏脱冷用赤裸裸的语言说出了人生的奥秘,教唆他丢开一切良心道德去钻营投机,是他人生教育的第二课高老头老病穷困,孤独死在阁楼上,给伏脱冷的哲学提供了活生生的事例,是他学到的第三课这个学生完成了教育,彻底投身到社会的罪恶深渊 3、试述《人间喜剧》的主要内容 答:《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近二十年小说创作的总集,是一座构思细密、结构完整的文学巨厦小说用编年史的方法,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到1848年对贵族阶级的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了出来,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尤其是上层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 《人间喜剧》共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其中成就最高的是“风俗研究”,又可分为六大场景,“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
思想主题来看,《人间喜剧》包含一部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史和一部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