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3陕西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附答案.docx
43页备考2023陕西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1、从实现学校培养目标来看,修课和选修课之间具有( )A.层次性B.等量性C.等价性D.主次性【答案】 C2、我国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答案】 A3、 班主任的影响力除表现职权影响力外, 更重要的表现力为( )A.年龄影响力B.性别影响力C.人格影响力D.知识影响力【答案】 C4、 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民主主义与教育》D.《大教学论》【答案】 B5、 下列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是( )A.信息技术教育B.德育C.研究性学习D.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答案】 B6、为了记住学过的生字词, 小蓉反复抄写了很多遍她在学习中运用的是( )A.监督策略B.复述策略C.计划策略D.组织策略【答案】 B7、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是( )A.校长 B.教导主任 C.班主任 D.科任教师【答案】 C8、近代由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是( )。
A.壬子癸丑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六三三学制”【答案】 B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对这种文本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A.简明、直观、概括性强,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B.往往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形式上较为复杂C.文本内容充满跳跃性,与意识流文学作品相似D.将此类文本插入文字材料中,有助于读者理解材料【答案】 C10、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协作者、研究者、指导者,还是活动的( )A.促进者B.学习者C.参与者D.以上都对【答案】 D11、小学生处于人生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小学英语教学必须诱导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A.在介绍外国文化的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与理解伟大的中华文化B.只专注宣传英语国家的科学成就C.侧重鼓励学生去追求到国外学习与生活D.只专注介绍英美人民的生活【答案】 A12、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对“教育”做此解释的是( )A.许慎B.孔子C.朱熹D.韩愈【答案】 A13、对小学生而言,为了将其注意力集中于重点内容上,并促进其理解和记忆,就应该对教材中的重点部分进行()A.摘录和画线B.分析和写标题C.分析和列提纲D.做笔记【答案】 A14、张老师用一套试卷对程度相当的两个平行班进行测试,学生的成绩基本一致,这说明这张试卷具有较好的( )。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 A15、如果要对一个教学班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首先确定学生的学科学习为评价内容,然后收集学生的考试分数,以统计的方法检验其成绩的优劣这种评价属于()A.定量评价B.定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自我评价【答案】 A16、在英文阅读中遇到生词时,教师一般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而不是急于查字典这体现了知觉的( )A.整体性B.理解性C.选择性D.恒常性【答案】 B17、 贯彻“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的是( )A.满足家长提高升学率的要求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答案】 B18、人们对已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A.表象B.想象C.幻想D.印象【答案】 B19、学“角”这一概念,对“钝角”“锐角”“直角”概念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属于( )A.负迁移B.纵向迁移C.横向迁移D.非特殊成分的迁移【答案】 B20、 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 )的表现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经验C.课程是活动D.课程是项目【答案】 A21、“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反映的是( )。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答案】 B22、 我国学者按学习内容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 )A.言语信息的学习B.认知策略的学习C.接受学习D.行为规范的学习【答案】 D23、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教师就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入探讨但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教师激发学生讨论,课代表说:“不同的版本是会有不一致的解释,有分歧是允许的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 )A.单向性B.双向性C.多向性D.成员性【答案】 C24、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A.教育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B.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C.教育目的的确定不应从个人出发D.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答案】 B25、某版教科书《敬业与乐业》课后有一段补白,介绍了“因果类复句”的特点这段补白属于教科书的什么系统( )A.练习系统B.知识系统C.助读系统D.选文系统【答案】 C26、有关迁移的经验类化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的A.桑代克B.武德沃斯C.贾德D.詹姆士【答案】 C27、( )利用黑猩猩做了一系列实验,证明了黑猩猩的学习是一种顿悟,而不是尝试错误。
A.苛勒B.托尔曼C.斯金纳D.韦特海默【答案】 A28、学生为了自己在班级中的成绩排名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主要属于(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认知性动机D.交往性动机【答案】 B29、某语文老师在上课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经常用歌谣、口诀等方法,充分利用音韵和节奏把零散的枯燥的信息编成歌谣,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阅读理解策略【答案】 B30、俗话说:“知子莫过父,知女莫过母这句话体现了家庭教育中()A.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B.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C.家庭群体中交往接触的密切性D.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答案】 A31、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康德【答案】 D32、教师经常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进行心理,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A.激情B.共情C.热情D.反移情【答案】 B3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反映的是( )A.遗传决定论B.相互作用论C.教育万能论D.环境决定论【答案】 A34、“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 )A.赞可夫B.维果茨基C.皮亚杰D.布鲁纳【答案】 B35、 王老师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先出示周总理遗像,然后用幻灯放映一组组感动人心的画面,让学生整体感知,再配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课文诵读。
最后教师启发学生放开歌喉,唱唱有关周总理的歌,有了初步感知后,才导入新课请问,王老师采用了( )A.直接导人B.直观导入C.情境导入D.复习导入【答案】 C36、不属于课堂要素的是()A.学生B.学习过程C.学习情境D.学习信号【答案】 D37、( )不属于智力的群体差异表现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D.水平差异【答案】 D38、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答案】 B39、遗忘曲线的首先提出者是( )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弗洛伊德D.斯伯林【答案】 B40、对于小学生正式群体而言,其内部成员间在价值上保持较高的( ),而非正式群体之间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着较多的( )A.同质性差异性B.一致性差异性C.一致性独立性D.同质性独立性【答案】 B4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记》中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B.教育与科技的关系C.教育与政治的关系D.教育与人口的关系【答案】 C42、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看,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A.符号记忆B.抽象记忆C.命题记忆D.形象记忆【答案】 D43、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 )。
A.行动研究B.撰写日记C.观摩讨论D.案例分析【答案】 A44、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 )A.民主管理B.常规管理C.平行管理D.目标管理【答案】 C45、 临近期末考试,小明根据考试范围安排自己的复习进度这种策略属于( )A.计划策略B.监控策略C.调节策略D.时间管理策略【答案】 A46、如果一个老师经常担心学生是否喜欢我,同事如何看我,花很多时间努力想和学生搞好关系,这说明该老师处在教师成长的哪一阶段?()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爱学生【答案】 A47、少先队活动的第一原则是()A.自主性B.组织性C.教育性D.趣味性【答案】 C48、小军由于对数学感兴趣而努力学习数学,小花为了期末得到妈妈的奖励而努力学习数学,那么小军和小花的学习动机分别是()A.内部动机外部动机B.高尚动机低级动机C.外部动机内部动机D.低级动机高尚动机【答案】 A49、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是( )A.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B.发现问题一研究问题——提出假设一一检查假设C.发现问题一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