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外国教育史第4讲古代罗马的学校教育课件.ppt

23页
  • 卖家[上传人]:我***
  • 文档编号:141559940
  • 上传时间:2020-08-1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9.50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讲 古代罗马的学校教育,说明: (一)古代罗马的学校教育在西方教育史及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通过吸收和改造古代希腊的学校教育,并通过帝国的影响力,影响了后来的教育,与古代希腊教育一道成为西方教育乃至世界教育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二)本讲的主要教学目标和任务:在全面了解古代罗马历史线索和罗马教育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着重掌握共和晚期的学校教育制度,帝国时期教育的特点一、古代罗马的历史演变,古代罗马是欧洲第二个典型的奴隶制国家它起源于意大利半岛中部台伯河附近的罗马城传说公元前754年拉丁族的罗马人在罗马城建立国家,从此开始了罗马的历史 古代罗马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时期:,1.王政时期公元前754年到公元前510年这是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即军事民主制时期罗马城邦存在着平民和贵族的等级区分贵族生活于三个部落中,是有组织的成员,享有政治权利平民没有政治权利2.共和时期公元前510年至公元前30年此时罗马完全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建立了奴隶制贵族共和国初期它只是意大利半岛南部的一个城邦,后通过战争把疆界扩及整个意大利半岛,继而征服马其顿,到公元前30年,灭亡位于现在北非和巴勒斯坦地区的希腊最后一个王国,即托勒密王国后,其疆域西起西班牙,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南及北非一带,成为跨欧、亚、非三洲世界史上最大的奴隶制大帝国 。

      3.帝政时期公元前30年至公元476年,古罗马奴隶制帝国随着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由小到大,由盛到衰其间,于395年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西罗马帝国在奴隶、隶农起义和日耳曼人入侵的冲击下于476年灭亡东罗马帝国转变为后来的拜占庭帝国,继续存在了千余年 由于王政时候的教育缺乏可靠资料,所以,古罗马教育一般分为两个时期,即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二、共和时期的教育,在王政时期,平民对贵族进行长期斗争的结果,于公元前510年推翻了王权,建立了共和政体在共和国里平民和贵族都是公民,但政权实际上由贵族掌握 共和时期又可分为早期(公元前3世纪以前)和晚期(公元前3世纪以后)两个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教育也有所差别一)共和早期的罗马教育 共和早期(公元前510年公元前3世纪初)时期的罗马社会,一直保留着农村公社的组织形式,农业生产是社会经济的主要来源农业贵族是最大的奴隶主,他们占有土地和奴隶,并掌握政治权力,而一般平民主要靠自己耕种度日,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共和初期,罗马虽是一个城邦,但对外实行扩张政策,常对邻邦作战,军队的基础是平民,因此,每个公民既是农民又是军人 上述情况,决定这个时期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既能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又会打仗的农民兼军人。

      这个时期的罗马还没出现学校,少年儿童的教育在家中由父母负责7岁前的男女儿童由父母抚育,7岁以后的女孩,仍由母亲负责,教以纺织和操持家务,期其日后嫁人成为贤妻良母男孩的教育则交由父亲进行在罗马,716岁的男孩是父亲亲密的伙伴,形影不离,他们既是父子,又是师徒,所以教育的形式是父子师徒制度关于农业生产的知识技能,是儿童跟随父亲在田间通过观察和实习获得的而军事的教育,如骑马、角力、游泳、使用各种武器以及战争的知识技能,也都由父亲来传授男孩到16岁就成为正式公民,开始服兵役,保家卫国罗马特别重视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儿童虔信神明,孝敬父母,忠于国家,遵守法律及坚强、勇敢、庄严、谦逊等品质文化知识教育在全部教育中所占比重很小,父亲教儿子以读书、写字、算术(包括几何)的初步知识,以适应日常生活中的需要算术受重视,因为可以直接运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如计算帐目,丈量土地等法律在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公元前450年,十二铜表法公布后,法典即成为必学的内容,要求儿童熟记法律条文,了解其意义,养成守法的观念此外,还让孩子诵读英雄传记,听祖先史绩,熟悉民族的历史在教育方法方面,特别重视实际凡选给儿童的故事,英雄人物的业绩,必须真实、具体,可为仿效的榜样。

      各方面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具体观察和实际锻炼来进行,年长的子弟往往由家长带领到田间、军营、机关、议会以及种种公共场所,观察各种活动的实况,倾听各种人物的言论,多闻多见,增长见识和本领二)共和后期的罗马教育 公元前3世纪,罗马取得了对外战争的一系列胜利,已经控制了整个意大利半岛,当时的奴隶制已相当发达,侵略战争掠夺了大量的财富与奴隶,扩大了与外界的交往,促进了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达与繁荣政治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提高居民的文化教育素养,要求迅速改变家庭教育的落后状态,因而在希腊文化的影响下,从公元前3世纪起,逐步形成了如下的学校:, 1初等学校(或称小学) 这是7岁至12岁的男女儿童都入学的私立小学(一般女童较少)它最初为数不多,只作为家庭教育的补充,到了这个时期比较普遍地发展起来校舍简陋,无固定场所,一般设在屋檐下或树荫下,有的设在教师的家中以教授读、写、算为主,由于商业上的需要,算术受到重视此外,还学十二铜表法音乐、体操不受重视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记,死记硬背,辅之以极为残酷的体罚贵族子弟一般不进私立小学,学生大多为平民子女 小学教师多为奴隶或解放了的奴隶,他们大多是希腊人,其中不少是才智之士。

      教师地位极低,有的教师甚至在奴隶市场上被拍卖 对于私立小学,政府既不提倡也不禁止,既不奖励也不监督,完全认为是私人的事情而采取放任态度2文法学校 文法学校属于中学性质,也是私立的,招收12岁至16岁的贵族子弟罗马的文法学校本来是一种外国语学校,即希腊语学校教材为希腊文的,希腊人任教师,用希腊语进行教学到了共和末期,由于罗马(拉丁)文化的发展,又出现了拉丁文法学校,而且逐步占据优势,国内主要城市都有设立 文法学校主要是为青少年升学入世作准备的,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善于辞令,可以从事国家事务的公职人员 主要课程为文法和文学,它们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如文法中包括作文和演说,文学中包括希腊罗马的诗歌与散文,也包括历史、地理、神学,有时还有音乐、几何、天文、医学甚至建筑学的知识 拉丁文法学校的教师水平较高,薪水较多不过,这时国家对文法学校仍是不闻不问,不加任何干预3修辞学校 相当于现代的高等专科学校,是按希腊的苏格拉底的修辞学校的模式办起来的修业年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基本上与之一致 修辞学校招收16岁以上的富贵人家子弟,以培养善于辞令,精于文学,能言善辩的演说家为目标 修辞学校的一切科目都是为了培养演说家。

      文法、修辞、法律等科固不待言,即使其他科目也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如音乐是为了训练声音和帮助演说的姿势,几何是为了解决法律事件中有关土地的问题,辩证法是为了解决对方持论中的错误,天文学知识是为了理解文学中的引证,以便在演说中运用 修辞学校开始请希腊人任教师,采用希腊修辞学校的课程,后来才有罗马人在拉丁修辞学校担任教师4大学 大学是最高学府最初罗马没有大学有意深造的青年,多到希腊的雅典大学、罗德大学、亚历山大里亚大学去学习至公元70年代费斯巴西大帝在位时,在罗马城的和平寺设立一个图书馆,后来演变为罗马大学罗马大学设有法学、医学、建筑学、数学、物理学以及拉丁文、希腊文的文法、修辞学等科目,帝国境内各省区青年多来此学习不过,这时的罗马大学缺乏创造性的研究,只是推衍希腊人的陈说二、帝政时期的教育,公元前30年,罗马成为跨欧、亚、非三洲世界史上最大的奴隶制大帝国为了有效地统治这个幅员辽阔、情况复杂的帝国,罗马贵族不得不废除共和政治,建立庞大、复杂的行政系统和官僚制度罗马本土是帝国的中央,被征服的地区改称行省中央对地区实行直辖行省的官吏由中央直接派遣,地方的一切设施,都须按中央的统一的号令行使 为了适应帝国统治的需要,帝国政府对教育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造,这个时期的教育与共和后期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建立国家教育行政制度 建立教育行政制度的目的是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以适应帝国政治、经济的需要。

      国家教育行政制度的建立,表现在下列两个方面: ,1确定国家对学校的监督管理 帝国政府不仅要求对这个时期设立的公立学校进行监督管理,而且对私立学校也加强了监督如对初等学校明确提出办学要求,监督学校的教学活动,对私立学校教师进行考察等此外,将私立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尽可能改为国立,由帝国统一办理 ,2确定教师的任命和薪金制度 共和时期,教师私设学校,收费讲学,社会身份同于奴隶帝国时期,政府在设立公立小学,改私立文法学校、修辞学校为国立的同时,也把学校教师改为国家官吏,由政府正式任命,从而根本改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 教师成为帝国官吏后,其薪金由政府支付国立罗马大学教授的薪金由皇帝支付,罗马市的文法学校,修辞学校教师的薪金由国库支付,各城市的公立学校教师的薪金由地方政府支付此外,还给教师以各种特殊待遇,如免服兵役,豁免赋税及其他徭役等二)改变教育目的 帝国时期为了使教育更好地为统一的大帝国服务,对各级学校的教育目的进行了改造共和时期以提高公民文化知识,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为目的的初等学校,帝国建立后,其培养目标则变为训练忠于帝国皇帝的顺民幅员广大,机构庞杂,从中央到地方实行一套官僚制度的罗马大帝国,需要大量忠于帝国统治的官吏,因而原来以培养能言善辩的政治家、雄辩家为目标的文法学校、修辞学校,这一时期则变成了造就各级行政官吏的机构。

      三)教学内容日益脱离实际,教学方法日趋形式主义 帝国时期,政治腐朽,经济衰落,道德败坏,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官吏,因而教育内容日益脱离实际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的文法、修辞学,崇尚古文,专攻文字,只注重文法的结构、词藻的琢磨、文体的模仿,而对于文学的内容、意义则极少重视 与此相适应,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方法其具体步骤为:(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随读,注意声调的抑扬顿挫2)教师逐段讲解课文,注意文学、文法的分析,解释文内的历史典故、地理知识、神话比喻以及哲学、科学各方面的问题,学生边听边记,以备日后背诵3)教师就课文作版本的注释和讲解4)高年级的文学课注重对文体的分析、评论 这种形式主义的分析教学,影响后来欧美语文教学达一二千年之久四、思考题,(一)解释古代罗马共和早期教育的主要目标 (二)简述古代罗马共和晚期的学校教育制度的主要构成 (三)分析说明古代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与共和时期相比发生了哪些显著的变化,有哪些特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