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生产论.docx
4页第三章 生产论一、引言 *1、本章研究生产者的用有限的资源追求产量最大或成本最小的行为2、厂商是能够 做出统一决策的经济单位3、厂商的组织形式经历了个人独资的厂商组织、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组织形式复习要点: 三种组织的定义、财产权特征和利弊4、科斯交易成本的“企业本质”论*:该理论本质上是企业规模变动界限的理论科斯认为 有两类交易成本,①一是市场上的围绕交易契约产生的成本,它包括因为签约时不能预见的因素 而没有写进契约在事后发生的成本,以及签约、签约后监督契约执行的成本②二是企业内部各 部门以及各部门之间发生的契约、监督、信息和信息作伪产生的管理组织成本③市场的优点是 通过供求竞争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④但是市场的交易成本会减少企业的生产投入⑤企业 的优点是能够把需要通过市场的交易在企业内部内化,譬如由企业生产中间产品、专业化设备和 培养专门性人才;⑥但企业过大可能会产生增大企业的管理组织成本⑦因此,当市场交易的边 际成本等于企业的交易边际成本是决定企业规模变动的界限⑧若前者大于后者,企业会通过合 并等形式扩大规模,反之企业以分立缩小规模5、 厂商的目标 销售收入最大化、市场份额最大化、两权分离的经理个人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都是厂商的目标,但是利润最大化是关系企业竞争生存的最根本性目标。
6、 生产函数 技术不变条件下生产要素与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7、 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短期生产 生产者来不及随产量变动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生产长期生产 生产者可以随产量变动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二、短期生产函数*1、 短期生产函数:至少一种投入不随产量变动的生产函数,或其他条件不变一种可变投入 的生产函数2、 是可变的劳动投入提供的最大总产量、平均产量】是人均产量、边际产量是每增加单位劳动所增加的总产量3、 边际报酬递减率,其他条件不变,随一种投入的增加该投入的边际产量先增后减的现象4、 一元三次生产函数 中 的相互关系① 的关系 时,它们在横轴上起始点的两个I值,各自是相同的;工氏是原点到曲线上的射线斜率;随二增加, 都先增加、达到各自最大点后再下降直至产量为零② 的关系尺是飞 曲线的斜率三为正时增加,为0时P最大(方曲线斜率为0), 为负时匚氏减少③ 的关系'二上升和下降的速度快于的上升和下降速度'二上升时带动 上升且大于丸;通过二W最大点时两者相等;通过二W最大点后下降并带动下降、且小于二E5、 短期生产函数的生产的三个阶段理论① 厂不变时,E随L变动中,E为〕至4=1最大点为第一阶段,此阶段产量未达最大,二可 继续增加, 的配合未达最佳W 最大点到最大点为第二阶段,此阶段在二增加截止点 时为最大点,K与L的配合达到最佳点。
二I最大后的阶段是第三阶段,这是K、L配合最差 效率的阶段,随L的增加是减少的② 当生产出现在二丘最大时,厂商应当把多余的二投入到其他产品还处在第1、2阶段的生 产中去,或增加资本③ 厂商决定产量在哪一个阶段,还要根据利润最大化目标和市场需求的产量、要素的价格、 产品的价格来决定提示:所谓要素最佳组合点取决于其函数的决定边际产量最大点、总产量最大点、利润最 大点,乃至平均产量最大点,都可以寻找出不同的最佳组合要素三、长期生产函数1、长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是指所有投入都变动的生产函数2、等产量线* 等产量线是指产量不变两种投入所有组合的轨迹等产量线的斜率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lk表示保持总产量不变两种投入替代的比率在等产量线的坐标系中有无数条等产 量线;任何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等产量线的移动表示生产者的偏好方向,一般偏好离远 点远的等产量线3、两种投入完全替代或有固定替代率的(线性)生产函数和等产量线两种投入完全替代的生产函数,产出是两个投入的代数和的函数: :- ■-
曲线右移表示 产量增加,两种投入按固定替代率增加,反之相反4、两种投入比例固定(完全互补)的生产函数(列昂惕夫生产函数)和等产量线两种投入完全互补的等产量线是L型或直角形的,产出是投入组合中数值最小的投入 的函数 劳动产出比 ,即单位产出的劳动投入,八资本产出比厂:.,即单位产出的资本投入, 1/v = Q/K =APk=Wk函数对L、K求一阶偏导得到正常数的等产量线的边际替代率:MPk 1[v u f表示保持总产量不变,两种投入的比例固定直角等产量线垂直边斜率为无穷大,表示 L不变,K增加 ;水平边的斜率为零,表示已知K,L增加'-_=0只有直角顶点的斜率为正常数的 v/u 是实现等产量所需要的最佳要素组合 曲线右移表示产量增加,两种投入按固定比例增加,反之相反由原点连接所有直角点 的连线表示在所有产量水平上的最小的投入组合5、两种投入变比例的生产函数(严格凸的生产函数)和等产量曲线*① 严格凸性的等产量线,是两种要素投入替代比例不固定的、斜率为负且绝对值递减的 曲线,产出是两种投入乘积的函数,如科布-道格拉斯函数:② 严格凸性的等产量线曲线的特征弦在弧的上方且其中点的产出三曲线上的产出,或厂商对弦上的产出偏好至少等于或好 于对两个端点产出的偏好)。 所有等产量线上来自原点的同一条射线的斜率是常数,代表两种投入比例不变与可变的 产量之间的关系同一条等产量线上可以有无数条射线,代表生产同一产量可以有无数可变 比例的投入组合③ 严格凸性的等产量线的斜率是指:生产同一产量时增加一种投入与必须减少另一投入 的比例记为mrtsle =AK MPl AL =:递减表述为:产量不变时一种投入量增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投入量的比例递 减原因是两种投入的替代受到产品生产的自然性质、技术和边际产量递减律的限制当L 增加和K下降时,导致递减和二三的上升④ 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各参数的含义二是技术水平,二7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偏生产弹性(证明见PPT)为一阶齐次生产函数(*齐次生产函数产量随所有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动而变动的生产函数)、规模报 酬不变,产出投入弹性为1 分别为高阶和低阶的齐次生产函数、规模报酬递增和规模报酬递减、产出投入弹性大于1和小于1还分别是劳动和资本对总产出的贡献:■的等产量线特征严格凸性的无差异曲线,曲线斜率为负且绝对值递减其他特征同序数效用论中的严格凸性的无差异曲线mrtsle =MPlPL =5、 等成本线 已知要素价格和总成本,两种投入量不同组合的轨迹。 成本方程 、斜率 、空间分析、成本线移动分析方法同效用论中预算线分析6、 最优生产要素组合*① 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或产量既定下的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的条件是 ,即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均衡点(对严格凸性的等产量线是两线的切点,直线型和直角型均为交点)♦对于凸性的无差异曲线,从交点移动到均衡点的方法是调整交点上K与L的组合(在 成本既定时沿成本线移动,因为受市场交换率制约;在等产量线既定时沿等产量线移动,因 为受技术约束),直至与均衡点上的 w/r 相等为止② 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要素组合it = PQ—wL - ]'Kit] = PQ—wL - rK = 0? PMIY = w nrK = PQ— wL - ]'K = 0, PMI^ = 丁 PMPl MPl w —PME^ - MPe -]'7、 等斜线与扩展线 等斜线是要素价格不变时,所有等产量线斜率相等点的连线扩展线是要素价格和技术等条件不变,成本变动时生产均衡点的连线即最优生产要素 集合扩展线的方程是: '的扩展线方程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切点的连线只对严格凸性的等产量线成立,对完全替代的技术的等 产量线是所有边角解的连线;对完全互补技术的等产量线是所有交点的连线。 8、 规模报酬或齐次生产函数*♦定义: 所有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增加时产量的变动比例♦规模报酬递增所有要素按相同比例增加时产量增加大于要素的增加:;产出投入弹性大于1,高阶的齐次生产函数对于C—D函数有:二】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企业规模扩大后利用了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了管理水平等♦规模报酬不变所有要素按相同比例增加时产量增加等与要素的增加:'-' < ='< ;产出投入弹性等于1,一阶的齐次生产函数对于C—D生产函数有:= -0规模报酬不变的原因,企业规模扩大没有改变设备、技术和管理的水平♦规模报酬递减所有要素按相同比例增加时产量增加小于要素的增加:;产出投入弹性小于1,低阶的齐次生产函数对于C—D生产函数有:■■ -「::"规模报酬递减的原因:企业规模扩大后造成了组织管理成本的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