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渔业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资料.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E****
  • 文档编号:101245503
  • 上传时间:2019-09-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3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渔业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国家标准 GB/T 21678—2008)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08年6月1日起实施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渔业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渔业水域受外源污染导致天然渔业资源、渔业养殖生物和渔业生产受损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评估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3079 海水水质标准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GB 18668 海洋沉积物质量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渔业污染事故 fishery pollution accidents单位和个人将某种物质和能量引入渔业水域,损坏渔业水体使用功能,影响渔业水域内的水生生物繁殖、生长或造成该生物死亡、数量减少,以及造成该生物有毒物质积累、质量下降等,对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造成损害的事实。

      3.2 污染面积 contaminated area由于污染造成渔业水域某种环境因子指标超过GB 11067、GB 3079、GB 3838、GB 18668的规定或造成污染损害事实的水域面积4 渔业资源损失量评估方法渔业损失量计算方法包括直接计算法、比较法、定点采捕法、围捕统计法、统计推算法、调查统计法、模拟实验法、生产效应法、生产统计法、专家评估法和鱼卵、仔稚鱼评估法11种方法在应用中可根据水域类型、污染情况、历史资料、本底资料和受损生物等综合情况,选择适用的计算方法4.1 直接计算法4.1.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天然渔业水域渔业资源损失量的评估(不包括4.3的评估范围),并且:——拥有事故发生前近5年内同期渔业资源调查历史资料;——拥有事故发生后渔业资源现场调查资料4.1.2 计算4.1.2.1 资源损失率资源损失率按式(1)计算: …………………… (1)式中:——资源损失率,%;——近年内同期渔业资源密度,单位为千克每平方千米(kg/km2)或尾每平方千米(尾/km2);——污染后资源密度,单位为千克每平方千米(kg/km2)或尾每平方千米(尾/km2);——回避逃逸率,%。

      4.1.2.2 渔业资源损失量渔业资源损失量按式(2)计算: ……………………… (2)式中:——渔业资源损失量,单位为千克(kg)或尾;——近年内同期第种渔业资源密度,单位为千克每平方千米(kg/km2)或尾每平方千米(尾/km2);——第种渔业资源损失率,%;——污染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2)4.2 比较法4.2.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天然渔业水域渔业资源损失量的评估并且:——无事故发生前近5年内同期渔业资源调查历史资料;——拥有事故发生后,污染区和非污染区渔业资源现场调查资料,非污染区为污染区的邻近区域4.2.2 计算渔业资源损失量按式(3)计算: ………………………… (3)式中:——渔业资源损失量,单位为千克(kg);——对照区第种渔业资源平均密度,单位为千克每平方千米(kg/km2)或尾每平方千米(尾/km2);——污染区第种渔业资源平均密度,单位为千克每平方千米(kg/km2)或尾每平方千米(尾/km2);——污染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2)。

      4.3 定点采捕法4.3.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天然水域底栖渔业生物和底播养殖区等无法拖网采样、但可进行定点采捕区域渔业生物资源损失量的评估4.3.2 计算渔业生物损失率按式(4)计算: ……………………………(4)式中:——生物损失率,%;——采集到的损失生物数量,单位为只;——采集到的总生物数量,单位为只渔业生物损失量按式(5)计算: ……………………… (5) 式中:——渔业生物损失量,单位为千克(kg);——第种渔业生物商品规格,单位为千克每只(kg/只);——第种渔业生物栖息密度,单位为只每平方米(只/m2);——污染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第种渔业生物损失率,%4.4 围捕统计法4.4.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能进行围捕操作的湖泊、外荡以及浅型水库等渔业资源量的损失评估4.4.2 计算渔业资源损失量按式(6)计算: ………………………… (6)式中:——渔业生物损失量,单位为千克(kg);——第围捕点单位面积渔业资源损失量,单位为千克每平方千米(kg/km2);——围捕点数;——污染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2)。

      4.5 统计推算法4.5.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增养殖水域渔业生物损失量的评估,并且:——能提供确切的投苗数量;——现场调查能获得损失率数据4.5.2 计算渔业生物损失量按式(7)计算: …………………………(7)式中:——渔业生物损失量,单位为千克(kg);——第种渔业生物商品规格,单位为千克每个(kg/个);——第种渔业生物放养密度,单位为尾每平方千米(尾/km2)或只每平方千米(只/km2)或个每平方千米(个/km2);——渔业生物损失率,%;——污染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2) 4.6 调查统计法4.6.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增养殖水域渔业生物损失量的评估,现场调查能获取单位水体的生物量和损失率4.6.2 计算渔业生物损失量按式(8)计算: …………………………(8)式中:——渔业生物损失量,单位为千克(kg);——第种生物商品规格,单位为千克每只(kg/只);——单位面积第种生物数量,单位为尾每平方千米(尾/km2)或只每平方千米(只/km2)或个每平方千米(个/km2);——第种生物损失率,%;——污染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2)。

      4.7 模拟实验法4.7.1 适用范围本方法是通过一定的试验手段评估外源污染物对养殖生物造成的危害适用于污染物不是单一物质,或为渔业水质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没有列出的物质,或污染物不明确但造成生物大量急性死亡的事故,主要用于苗种生产或封闭式养殖受外源污染造成生物损失的评估4.7.2 评估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评估:——选派2名~3名具有渔业污染事故调查鉴定资格,熟悉生态模拟试验工作程序的专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受控模拟实验方案,实验设置1个对照组和至少3个平行组,受试生物的选择和数量、实验系列组的设置应按实验设计要求,并达到数理统计要求;——将受试生物暴露于实验液中,观察不同实验组中受试生物的反应;——根据实验结果,确定“物质受试生物”的毒性效应,并计算出损失率;——根据实验结果和生产中生物放养密度,按式(9)计算生物损失量: ………………………… (9)式中:——渔业生物损失量,单位为个;——第种生物商品规格,单位为千克每个(kg/个);——单位水体第种生物数量,单位为个每平方米(个/m2)或个每立方米(个/m3);——第种渔业生物损失率,%;——受损水体,单位为平方米(m2)或立方米(m3)。

      4.8 生产效应法4.8.1 适用范围适用于增养殖水域渔业生物量的损失评估,也可用于天然渔业水域渔业生产的损失评估并且:——由于环境条件所限,无法获得放苗数量等资料;——现场调查无法进行单位面积生物数量的定量调查;——现场调查可获得污染前后评估生物生产情况资料 4.8.2 计算4.8.2.1 渔业生物损失量 渔业生物损失量按式(10)计算: ……………………………………(10)式中:——渔业生物损失量,单位为千克(kg);——污染前后第种养殖生物单产量的变化,单位为千克每平方千米(kg/km2);——污染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2)4.8.2.2 污染前后第种养殖生物单产量的变化污染前后第种养殖生物单产量的变化按式(11)计算: ……………………………………(11)式中: —污染前2年~3年第种养殖生物平均单产量,单位的千克每平方千米(kg/km2);—污染后第种养殖生物单产量,单位为千克每平方千米(kg/km2)4.9 生产统计法4.9.1 适用范围适用于增养殖水域渔业生物损失量的评估。

      并且:——由于环境条件所限,无法获得放苗数量等资料;——现场调查无法进行单位面积生物数量的定量调查;——现场调研、调查无法获得污染后评估生物生产情况资料4.9.2 计算渔业资源损失量按式(12)计算: ……………………………………(12)式中:——渔业生物损失量,单位为千克(kg);——第种养殖生物平均单产,为事故前3年平均值,单位的千克每平方千米(kg/km2);——污染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2);——第种渔业生物损失率,%4.10 专家评估法4.10.1 适用范围当天然渔业水域环境比较复杂,难以进行现场定量调查,又无法获取满足上述几种方法所需资料时,可由有经验的专家组成评估组对渔业资源损失量进行评估4.10.2 评估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