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马哲》(2021年版)_20.docx

34页
  • 卖家[上传人]:庄**
  • 文档编号:200101201
  • 上传时间:2021-10-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3.90KB
  • / 3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马哲》(2021年版)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强化练习:1、单选题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_____A: 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 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 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 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一种夸大心理因素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可见,D符合题意主张物质与意识具有统一性的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故A项本身不正确,也不符合题意主张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把意识说成与物质一样的东西,是B项所述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是C项中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多选题 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_____A: 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 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C: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 巳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ABD 本题解释:ABD[解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过程首先是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受理性认识的指导,受原有理性知识背景的制约同时,人的认识又具有能动性,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根据自身不同的利益和需要,能动地选择认识客体和客体信息故选项ABD正确C项把理论认识视为感性认识的基础,则颠倒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因而是错误的 3、判断题 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错误(否)【解析】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既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了事物的发展或者说矛盾的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 4、单选题 下列有关时间和空间的论述不正确的是_____A: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B: 时间和空间都具有客观性C: 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D: 三维性是时间和空间的重要特点之一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三维性是空间的特点之一,但不属于时间的特点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5、单选题 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的哲学含义是_____。

      A: 哲学对经济、政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B: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C: 哲学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D: 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它与时倶进,实事求是,弃旧创新,生机勃勃 6、判断题 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误解析: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以这些具体科学为基础的;它不是具体科学的总和,所以“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7、单选题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将剩余价值看作是_____A: 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B: 不变资本的产物C: 所费资本的产物D: 可变资本的产物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对资本家而言,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生产该商品时所支付的费用,随着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转化为生产成本,剩余价值由可变资本的产物变为生产成本的增加额,并进一步成为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从而转变为利润的形式即剩余价值本来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但是,在资本家看来,剩余价值不仅是他所费资本的产物,而且是他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当剩余价值被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在本质上是剩余价值 8、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_____A: 人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B: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C: 人有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D: 人有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解析】A[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从本质上讲,人是能够制造工具并能够使用生产工具以从事生产劳动的动物,这一点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故本题选A 9、单选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_____A: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B: 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C: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 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变化不等于发展,B项表述不正确;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C项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A 10、单选题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_____界定的A: 个别和一般的关系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C: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D: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客观实在性为物质所特有,意识并不具有,这是两大概念在内涵上的根本区别列宁正是通过界定这一区别给物质下定义的因此,B为应选项 11、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的来源是_____A: 德国的古典哲学B: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的现实社会主义D: 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ABD 本题解释:答案: ABD解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故正确答案为A、B、D 12、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主要包括_____A: 辩证法、唯物史观、阶级分析方法、总体性的方法、社会结构分析法等B: 分析与综合统一、演绎与归纳统一、抽象与具体统一、历史与逻辑统一C: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注重调查研究D: 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充分相信和依靠占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A是唯物史观的内容;B是方法论的内容;C是党的工作路线;D是唯物史观的内容 13、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_____A: 各种实物的总和B: 物质和精神的统一C: 多样性的物质统一D: 主观与客体的统一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C[解析]物质是人类感到的世界的实体,而其它不被感知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意识上的东西,还有其它的的物质不被人类感知,应该是物质与非物质的统一。

      但非物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上也是物质的一种因此马哲才认为是多样性的物质的统一体 14、多选题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这是因为它们都_____A: 面对相同的历史任务B: 贯彻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 是同中国革命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D: 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BCD 本题解释:答案: BCD解析: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这是因为它们都贯彻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是同中国革命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他们所面对的历史任务是不同的本题选择BCD 15、单选题 实际工作生活中,凡事注意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这在哲学上是_____A: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B: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C: 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D: 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B【解析】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因此,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这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本题正确答案为B 16、多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和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A: 客观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 世界是运动着的世界,一切事物都在运动着、发展着C: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D: 运动具有相对性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AD 本题解释:AD[解析]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故A项说法错误,应选;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故D项说法错误,应选 17、多选题 下列关于哲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的阐述,正确的有_____A: 哲学是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B: 二者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之服务C: 二者都含有一定的阶级性D: 二者都具有相对独立性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ABCD[解析]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生活现象的总和,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态形式。

      哲学同其他意识形态形式一样,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之服务,都含有一定的阶级性,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不同点在于哲学是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18、单选题 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_____A: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 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 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 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以这些具体科学为基础的;它不是具体科学的总和,所以“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观点是错误的;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对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19、单选题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_____A: 吃喝穿住B: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C: 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 结成社会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划分二者的唯一标准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反之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类只有解决了吃穿住用等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后,才能进行其他社会活动因此,正确答案为B 20、判断题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对立统一的观点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