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开放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2022秋大作业参考答案.docx
10页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思想道德与法治试题1(开卷)一、材料分析题(80分)2022年8月9日以来,重庆发生多起森林火灾截至26日,经过军地多支力量连续奋战,明火已全部扑灭回顾此次扑灭山火的一幕幕场景,“无数微光汇聚无穷力量”的画面令人们感动山路崎岖难行,救火物资难以大规模运送,由重庆市民自发组成的队伍的鼎力支持,使问题迎刃而解在与山火决战的关键时刻,近千人在山脚等待召唤,时刻准备出发支援;大量志愿者尽其所能,提供各类保障......请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怎样理解坚持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答: 集体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是社会主义社会调整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利益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个人要服从大局,以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要不同程度地放弃或牺牲个人利益这里,我们并不提倡个人利益在任何时候都要作无条件的牺牲,许多情况下应尽可能兼顾双方利益只有在两者的矛盾经调整仍无法缓和时,才要求牺牲个人利益,这种牺牲体现出道德精神的崇高性。
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并不意味着忽视个人利益,只是要求把国家、民族和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事实上,如果没有集体利益的实现,个人利益的实现也无从谈起,两者相互依赖、辨证统一其二,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有人认为集体主义就是个人对集体无条件的服从,还有人认为集体主义会妨碍个人的自由发展,这些都是对集体主义的曲解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不是束缚和抑制人的个性发展,也不是漠不关心甚至任意扼杀个人利益,而是要尽量发挥集体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同时,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维护个人的尊严、价值和权利,尤其对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获得的个人正当利益,更应加以肯定其三,集体主义强调促进集体和个人的不断完善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联系的统一体一方面,个人利益的不断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要靠社会集体事业的巩固和发展,靠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另一方面,社会集体利益也不能离开个人利益而存在任何社会利益都是由个人活动创造出来的,同时又总是通过个人利益表现出来的离开个人利益,社会集体利益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基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而社会集体利益更带有根本性的特点,占首要的地位。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个人的积极进取、努力奉献,将推动社会集体事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又为个人的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为个人利益的满足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个人利益的实现,个人得到全面发展,又反过来激发人们去巩固发展社会集体利益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导向,既促进集体的不断完善,又促进个人的不断完善,最终一定能实现集体与个人的最大和谐发展二、简答题(20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请回答:怎样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答: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全面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需要全体成员共同参与我们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核心要义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这一总任务的实现提供了推动力量和制度保障2)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国家治理体系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能够有效推进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能够有效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3)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方面,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各个领域,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必须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方面,对法治中国建设做出战略部署和总体安排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1)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前提,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制度基础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由部门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协调、体例科学、调整有效的法律及其配套法规所构成的法律规范系统完善法律规范体系的基本要求包括:第一,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快完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体系,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基本遵循第二,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坚持上下有序、内外协调、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原则,立改废释并举,实现从粗放立法向精细立法转变,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第三,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点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指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有效衔接、协调高效运转、持续共同发力,实现效果最大化的法治实施系统完善法治实施体系的重点内容包括:第一,健全宪法实施制度,把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抓紧抓好第二,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第三,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第四,着力培育公民和社会组织自觉守法的意识和责任感,充分调动全社会自觉守法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全社会共同守法的良好氛围3)建设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指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建立的有效的法治化权力监督网络它以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等为主要任务,是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是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迫切要求完善法治监督体系的重点内容包括:第一,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第二,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第三,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第四,发挥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合力,推进法治监督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形成对法治运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第五,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依法建立党统一领导的反腐败工作机构,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4)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托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指在法律制定、实施和监督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完整、机制健全、资源充分、富有成效的保障系统,包括政治和组织保障、人才和物质条件保障、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保障等。
完善法治保障体系的重点内容包括:第一,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第二,加强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法治工作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坚实的人才和物质保障第三,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的守法社会氛围,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丰厚法治文化保障5)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指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制度及其运行、保障体系完善党内法规体系的总目标是到建党100周年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高效的党内法规制度实施体系、有力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保障体系,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完善党内法规体系的重点内容包括:在党章之下分为党的组织法规制度、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制度、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制度试题2(开卷)一、材料分析题(80分)2022年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的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入选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名单,和他们同获此荣誉的还有为国家科学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等。
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是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芭蕉箐小组村民,他们摆脱贫困的奋斗事迹感人至深丈夫张顺东因伤,右手和双脚先后截肢,妻子李国秀生下来就没有双手,夫妻二人加起来只有一只手、两条腿他们身残志坚、自立自强,不仅将一双儿女抚养成人,还成为村里第一批脱贫户;不仅把自己的日子经营得蒸蒸日上、红红火火,还为村里其他残疾人服务,带动更多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全国道德模范”“云岭楷模”等多项殊荣在颁奖仪式上,张顺东与妻子李国秀以及女儿一起上台领奖张顺东说:“致富不忘感党恩,我们想带动更多乡亲一起发展,把电商致富路走得更坚实请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正确评价人生价值的方法是什么?答:人们在实践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从来都不是随心所欲的,任何人都只能在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下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正确把握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至关重要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人生价值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人的创造力的形成、发展和发挥都要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在人类历史上,许多有抱负有才能的人之所以未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就是因为缺乏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
一般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客观条件也在不断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机遇大学生要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建立在正确把握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人的自身条件会有一定的差异,某一个具体的价值目标,对这个人来说是恰当的、比较容易实现的,而对另一个人来说却未必如此大学生正处在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风华正茂,每天都有新收获,每天都有新期待在这样一个特殊阶段,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受自身社会经验偏少、知识储备不够等方面的限制,容易把主观的想象当作对自身条件的认知因此,大学生要针对自己成长成才过程的实际,注重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努力客观认识自己,准确把握影响人生价值实现的自身条件3)不断增强实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