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开放大学《应用化学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12页国家开放大学《应用化学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1.在一定温度下,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值()A.随平衡体积而定B.与反应式写法相对应C.随平衡浓度而变D.随平衡压力而变2.4HCl(g)+O2(g)Cl2(g)+2H2O(g)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K=() A.[p(Cl2)·p(H2O)]/[p(O2)·p(HCl)] B.{[p(H2O)/]2·[p(Cl2)/]}/{[p(O2)/]·[p(HCl)/]4} C.{[p(H2O)/]·[p(Cl2)/]}/{[p(O2)/]·[p(HCl)/]} D.{[p(H2O)]2·[p(Cl2)]2}/{p(O2)·[p(HCl)]4}3.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A.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必相等B.加入催化剂各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均发生变化C.若改变温度,平衡将发生移动,而平衡常数是不变的D.逆反应速率和正反应速率相等4.下列反应处于平衡状态,2SO2(g)+O2(g)=2SO3(g)△H=-200kJ/mol,欲提高平衡常数Kc的值,应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温度B.增大压力C.加入氧气D.去掉三氧化硫5.下列因素对转化率无影响的是()。
A.温度B.浓度C.压力(对气相反应)D.催化剂6.可逆反应,C(s)+H2O=CO(g)+H2(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B.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由于反应前后分子数相等,所以增加压力对平衡没有影响D.升高温度使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结果平衡向右移动7.对于反应C(s)+CO2(g)==2CO(g),加入催化剂()A.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B.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C.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均减小D.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8.反应:3A(g)+B(g)=2C(g)的Kc=2.25.达平衡时C的浓度是3.00mol/L;A的浓度是2.00,则B的浓度为()A.0.500mol/LB.0.667mol/LC.1.50mol/LD.2.00mol/L9.在400℃和101.325KPa下,反应:3/2H2(g)+1/2N2(g)=NH3(g)的Kp=0.0129,则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3H2(g)+N2(g)=2NH3(g)的Kp为()A.1.66×10-4B.0.0129C.0.1136D.1.66×10410.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CaCO3平均含量为32.60%,而真实含量为32.30%,则32.60%-32.30%=0.30%为()。
A.相对误差B.绝对偏差C.相对偏差D.绝对误差11.测定某矿石中硫的含量,称取0.5304g,下列分析结果合理的是()A.22%B.22.4%C.22.42%D.22.420%12.下列方法中可以减少分析中随机误差的是()A.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B.进行对照试验C.进行空白试验D.进行仪器的校正13.在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颜色突变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A.化学计量点B.理论变色点C.滴定终点D.以上说法都可以14.称取CaCO3试样0.2500g,溶解于25.00mL0.2006mol/L的HCl溶液中,过量的HCl用15.50mL0.2050mol/L的NaOH溶液进行返滴定,求此试样中CaCO3的质量分数()M(CaCO3)=100.09g/molA.72.56%B.36.78%C.3.69%D.7.26%15.有一NaOH溶液,其浓度为0.5450mol/L,取该溶液100.0mL,需加水()毫升方能配成0.5000mol/L的溶液A.9B.90C.109D.19016.下列四个数据中修改为四位有效数字后为0.5624的是:()1)0.56235(2)0.562349(3)0.56245(4)0.562451A.1,2B.3,4C.1,3D.2,417.常量组分质量分数()。
A.0.01%~1%B.0.1%~1%C.大于1%D.小于0.01%18.影响化学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B.压力C.浓度D.催化剂19.反应:mA+nBp=C,△HA.可以加快正逆反应的反应速度B.可以减小正逆反应的反应速度C.平衡将逆向移动D.平衡将正向移动20.基准物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A.组成恒定并与化学式相符B.纯度足够高(达99.9%以上)C.性质稳定D.有较大的摩尔质量21.系统误差的减免方法()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校准仪器D.分析结果的校正22.定量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由哪些组分组成(×)23.已知:2SO2+O2=2SO3反应达平衡后,加入V2O5催化剂,则SO2的转化率增大×)24.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25.做空白试验,可以减少滴定分析中的偶然误差×)形考任务21.00mL市售H2O2(相对密度1.010)需用36.82mL0.02400mol.L-1KMnO4溶液滴定,计算试液中H2O2的质量分数()已知M(H2O2)=34.02g/molA.0.7441%B.1.4882%C.0.7515%D.1.5031%2.当增加反应酸度时,氧化剂的电极电位会增大的是()。
A.Fe3+B.I2C.K2Cr2O7D.Cu2+3.淀粉是一种()指示剂A.自身 B.氧化还原C.专属D.金属4.在间接碘量法中,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是()A.蓝色恰好消失B.出现蓝色C.出现浅黄色D.黄色恰好消失5.()是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较为常用的基准物A.升华碘B.KIO3C.K2Cr2O7D.KBrO36.下列各半反应,发生还原过程的是()A.Fe→Fe2+B.Co3+→Co2+C.NO→NO3-D.H2O2→O27.已知(F2/F-)=2.85V,(Cl2/Cl-)=1.36V,(Br2/Br-)=1.08V则还原能力次序为()A.Br->Cl->F-B.F- A.在分子中相邻原子之间存在的强的相互作用力叫化学键B.离子键没有方向性,没有饱和性C.由于氢键既有方向性,又有饱和性,故属于化学键D.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具有饱和性11.下列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A.HFB.HBrC.HID.HCl12.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A.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B.核电荷逐渐增大C.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13.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判断下列化合物中,化学键极性最大的是()A.H2SB.H2OC.NH3D.CH414.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化合物碱性最强的是()A.NaOHB.Mg(OH)2C.Al(OH)3D.KOH15.在能量简并的d轨道中电子排布成,而不排布成,其最直接的根据是()A.能量最低原理B.泡利不相容原理C.原子轨道能级图D.洪特规则16.配制Na2S2O3标准溶液时,应用新煮沸的冷却蒸馏水并加入少量的Na2CO3,其目的是()A.防止Na2S2O3氧化B.增加Na2S2O3溶解度C.驱除CO2D.杀死微生物17.氧化还原滴定中,可用下列哪些方法检测终点()A.自身指示剂B.专属指示剂C.氧化还原指示剂D.甲基红18.在碘量法中为了减少I2的挥发,常采用的措施有()。 A.使用碘量瓶B.溶液酸度控制在pH>8C.适当加热增加I2的溶解度,减少挥发D.加入过量KI19.被高锰酸钾溶液污染的滴定管可以用()溶液洗涤A.铬酸洗液B.碳酸钠C.草酸D.硫酸亚铁20.下列原子核外电子分布中,属于基态原子的是()A.1s22s12p1B.1s22s2C.1s22p2D.1s22s22p63s12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数升高的物质被氧化√)22.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取决于氧化还原能力的大小√)23.配制好的Na2S2O3应立即标定(×)24.同族元素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25.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则其元素符号为Mn×)形考任务31. (×)2. (×)3. (√)4. (×)5. (×)6. (√) 7. (×) 8. (×)9. (×)10. (√)11.下列反应正确的是(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卤原子相同时,卤代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B. 烃基相同时,卤原子的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C. 在卤代烷的异构体中,支链越多,沸点越高D. 卤代烷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13.( )反应是错误的。 14.下列物质在醇溶液中,与硝酸银反应的速率最快的是( )15.有A、B两种溴代烃,分别与 NaOH 醇溶液反应,A生成 1-丁烯,B生成异丁烯,A、B 两种物质不可称的结构式为( )16.某不饱和烃A的分子式为C9H8,它能与硝酸银氨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A经催化加氢得到B(C9H12)将化合物B用酸性重铬酸钾氧化得到酸性化合物 C(C8H6O4),若将化合物A和丁二烯作用则得到一个不饱和化合物D,将化合物D 催化脱氢则得到2-甲基联苯推测A、B、C、D的构造式哪一个是错误的 )17. (×)18. (√) 19. (×)20. (√)21. (×) 22.下列各组化合物硝化活性顺序正确的是( )23.下列( )取代反应是正确的24.第三个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不正确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