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第二单元 第课4.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29385922
  • 上传时间:2022-12-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22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了解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1.掌握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情况2.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一、铁路,更多的铁路1.近代铁路的起步(1)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建成通车2)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2.近代铁路的发展(1)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修筑权修更多的铁路成为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2)1909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3)到1911年,中国半数以上铁路由外国修筑并控制,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但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易混易错]最早在中国兴建铁路的不是清政府,而是英国;京张铁路是中国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二、水运与航空1.水运(1)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但几乎都是在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中艰难求生2.航空:中国航空事业起步于1918年。

      当时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水上飞机同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筹办航空事宜处”此后10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三、从驿传到邮政1.邮政(1)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人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邮政代办所”2)1896年,“大清××局”成立3)民国时期: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签订一系列相关国际邮政条约2.电讯(1)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2)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电报电信事业一度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化3.影响(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还一定程度地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知识点拨]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进步不仅方便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且在客观上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传播着男女平等观念、民主科学等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思想理念[思维点拨]西方列强在中国开办邮政和电报等近代通讯业务的影响(1)便利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2)推动了中国近代通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3)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思维点拨]中国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变化的特点(1)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2)发展缓慢3)先个别试办,然后政府推广4)分布不均衡,沿海、沿江尤其是通商口岸地区发达主题 近代中国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1.近代交通的发展材料 20世纪初,上海首次出现了两辆从德国引进的汽车,很多人前往观看,人群中传来这样的议论:想不到我泱泱大国,竟然要用这等洋玩意儿,真是有辱国格!——保守大臣完了!这东西要多起来,我就没生意咯,到时候一家人的生计可就没着没落了!——黄包车夫真是了不起的奇迹啊!要是中国人自己能制造出来就好了——开明人士从材料中划线部分保守大臣认为“有辱国格”,黄包车夫哀叹“没生意”“生计没着没落”和开明人士感叹“中国人自己能制造出来就好了”这三种不同阶层的人对汽车的不同看法说明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影响据材料,分析汽车的传入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 极大地冲击了封建思想,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冲击了传统交通运输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生活;有利于改变中国交通落后的面貌,从而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2.近代通讯的发展材料一 1919年5月4日的北京学生运动能立即席卷全国……与电报快捷传递消息和社会动员的功能密不可分。

      电报,其重要性在于,在交通系统远不足以把全国连为一体时……①电报系统至少可把全国连为一个时间共同体,这是后来全国同步的社会和思想运动的技术基础……——程巍《清末电报网与国家统一》材料二 19世纪80年代,对中国刚兴起的通讯事业有人赋诗曰:“②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为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①体现了电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政治思想运动产生的基础性影响②体现了近代通讯工具的特点1)根据材料一,分析归纳近代电讯技术有哪些特点提示 速度快,效率高;距离远,范围广2)材料二中的诗所赞颂的是什么通讯工具?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通讯工具?这些通讯工具有何作用?提示 有线电报、无线电报等作用:促进信息的交流与传递,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1.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特点、原因(1)特点①从时间上看,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②从发展水平上看,受到本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帝国主义的排挤,近代交通发展缓慢③从地域上看,近代交通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的通商口岸及大城市,西北、西南发展缓慢④从作用上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原因①外因a.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到中国。

      b.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控制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②内因a.为了适应世界工业化潮流,各个时期的政府均采取措施发展交通运输业b.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和群众反帝爱国斗争,推动了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c.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交通工具发展的主要动力2.中国近代通讯事业的兴起原因和积极影响(1)兴起原因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国外新技术的传入②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③军事政治的需要④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2)积极影响①加快信息传递,有利于航运、防汛等②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加强了国防建设,保证了军情的及时性与军队的机动性④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⑤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一、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发展变化的特征1.动力:由人力、自然力向机械力发展2.技术:由从西方引进到中国自制自研3.地区发展差别:城市近代化进程显著,乡村发展缓慢4.对象:由权贵富绅向平民化、普及化发展5.进程:初期由于受到各种势力的阻挠,发展缓慢,后来进程日益加快6.种类:铁路、公路得到发展,海上和内河航运发展较快,航空事业有所进步二、中国近代以来通讯工具的变迁历程中国近代通讯工具的发展变迁经历了由外国在中国建立电报机房到中国自己架设有线电报线,由用于军事目的的有线电报到新中国成立后全国通讯网形成的历程,此后,成为日常通讯工具,寻呼机、机及无线相继出现,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成为时尚。

      1.(2019·台州学考)1874年1月29日,《申报》发表题为《记新式小车》的评论道:“二轮小车近上海新创设之举,租界通衢已见斯新式装饰华丽,乘坐舒服,想实适于时需也其车来于东洋……所望者惟车数之日渐增多耳下列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新式小车”是近代交通工具自行车B.“新式小车”仅仅满足了达官贵人的出行需要C.“新式小车”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D.“新式小车”已经取代传统交通工具答案 C解析 据材料“二轮小车近上海新创设之举,租界通衢已见斯新式装饰华丽,乘坐舒服,想实适于时需也其车来于东洋……所望者惟车数之日渐增多耳”可以得出“新式小车”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故C项正确2.(2019·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下图是吴淞铁路公司于1876年发行的“铁路火轮车”招贴画据记载,当“火轮车”通过时,人们纷纷涌来,争相乘坐图文材料说明(  )A.近代交通工具首现中国 B.国人观念发生彻底改变C.铁路火车影响人们生活 D.广告公司广揽旅游业务答案 C解析 根据图示材料信息“当‘火轮车’通过时,人们纷纷涌来,争相乘坐”可知铁路火车影响人们生活,故C项正确;A、B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3.下图是1909年《民权画报》刊载的讽刺漫画该漫画(  )A.表达向西方学习的愿望B.庆祝中国跨入铁路时代C.揭露列强对中国铁路主权的控制D.反映西方国家对中华文明的认同答案 C解析 根据“1909年《民权画报》刊载的讽刺漫画”“各国联合龙灯大会”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列强逐渐控制中国铁路修筑权,民族危机加深,与西方的矛盾加深,故A项错误;中国跨入铁路时代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漫画反映出列强分割了中国的铁路修筑权,故C项正确;反映西方国家对中华文明的认同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4.(2019·石家庄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879年盛宣怀指出:电报为国防要务,利于用兵调度和联络,非急起图功不可由此可见盛宣怀兴办电报事业的重要目的在于(  )A.提升军事调动的效率 B.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C.传播民主平等的思想 D.壮大洋务企业的实力答案 A解析 根据题目中“电报为国防要务,利于用兵调度和联络”可知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盛宣怀兴办电报是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和壮大洋务企业的实力,故B、C、D项错误5.下表反映了1909~1919年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的部分情况据此可以得出(  )时间事件1909年北京邮政首先使用自行车1912年北京至上海的火车邮路开通1917年上海邮政开始用汽车取代马拉邮车1919年上海、汉口邮政开始自备邮艇运送邮件A.邮政事业是民族经济发展的产物B.近代邮政业务仅限于中心城市C.邮局邮路开始脱离海关控制D.交通工具进步促进邮政事业发展答案 D解析 依据表格中的“使用自行车”“火车邮路开通”“汽车取代马拉邮车”“邮艇”可知,交通工具进步促进邮政事业发展,故D项正确。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改变到1911年中国铁路的修筑简况:材料二    火车    1940年的上海   民航客机外滩(照片)(1)材料一反映了1911年前中国铁路的投资状况怎样?这种投资状况说明了什么问题?(2)根据材料二,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交通工具的哪些方面?交通工具的变迁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3)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案 (1)投资状况:以帝国主义直接投资和清政府贷款投资为主,中国人自筹自建铁路仅占很小比例说明: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加强,中国铁路修筑权大量丧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工具:铁路、水运、航空影响:推动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3)启示:只有首先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解析 第(1)题的投资状况通过对比材料一中“中国人自己修筑铁路”与“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铁路”的比例以及中国人自己修筑铁路的长度与铁路总长进行分析;说明的问题据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的交通工具据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火车”“外滩”“客机”判断即可,其积极影响据所学回答。

      第(3)题的启示结合第(1)题说明的问题回答[基础达标]1.徐志摩在一首诗中写道:“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枝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