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复习资料整理.ppt

23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76120557
  • 上传时间:2024-08-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03.50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化学复习讲座化学复习讲座(一一)08年江苏学业水平考试年江苏学业水平考试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基本理论第一讲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课标要求课标要求】】1.知道化学是在防止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知道化学是在防止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必修(必修1))2.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必修(必修1))3. 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必修(必修1))4. 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必修(必修2))5. 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必修(必修2))6. 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的重要性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的重要性。

      (必修(必修2)) 一一. 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组成物质组成物质组成宏观组成:元素宏观组成:元素微观组成:粒子微观组成:粒子游离态游离态化合态化合态离子离子原子原子分子分子化合物化合物单质单质 1. 化学是在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化学是在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原子或离子原子或离子 2. 元素是元素是 元素的游离态是指元素的游离态是指 ,,化合态是指化合态是指 。

      质子数相同的同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相同的同类原子的总称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时的状态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时的状态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时的状态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时的状态 二二.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1. 纯净物的分类纯净物的分类纯净物纯净物有机物有机物无机物无机物非金属非金属金属金属化合物化合物单质单质稀有气体稀有气体无氧酸无氧酸含氧酸含氧酸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碱碱盐盐酸酸氧化物氧化物强碱强碱弱碱弱碱【【练习练习】】下面的物质,你认为是纯净物的,请画上横线;你认为是下面的物质,你认为是纯净物的,请画上横线;你认为是混合物的请画上波纹线:混合物的请画上波纹线: 明矾、石油、汽油、水玻璃、水泥、干冰、漂白粉、冰醋酸、明矾、石油、汽油、水玻璃、水泥、干冰、漂白粉、冰醋酸、纯碱、烧碱、小苏打、浓盐酸、氯水、液氯、矿泉水纯碱、烧碱、小苏打、浓盐酸、氯水、液氯、矿泉水 2.混合物的分类混合物的分类——常见分散系的分类和特征常见分散系的分类和特征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液体时,按分散质的直径大小,可把分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液体时,按分散质的直径大小,可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由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它们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由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它们的性质也不同的性质也不同分散系分散系分散系粒子直径分散系粒子直径特征特征实例实例溶液溶液胶体胶体浊浊液液悬浊液悬浊液乳浊液乳浊液 大于大于10-7m (大于大于100nm)(不能透过半透膜不能透过半透膜) 小于小于10-9m (小于小于1nm) (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半透膜) 10-9~~10-7m (1~~100nm) (不能透过半透不能透过半透膜膜) 不透明、不均一、不稳不透明、不均一、不稳定(静置一会儿就分层或定(静置一会儿就分层或变浊),无丁达尔效应变浊),无丁达尔效应(但静置分层后上层的清(但静置分层后上层的清夜常可看见丁达尔效应夜常可看见丁达尔效应 澄清、透明、均一、澄清、透明、均一、稳定,无丁达尔效应稳定,无丁达尔效应 外观与溶液相同,较稳外观与溶液相同,较稳定(短时间内不分层);定(短时间内不分层);有丁达尔效应有丁达尔效应牛奶、油水牛奶、油水Fe(OH)3胶体、胶体、淀粉溶液淀粉溶液Fe(OH)3浊液、浊液、黄泥水黄泥水CuSO4溶液、溶液、食盐水食盐水 三三. 物质的变化及其分类物质的变化及其分类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举例:如:冰熔化、水蒸发、汽油挥发、碘的升华举例:如:冰熔化、水蒸发、汽油挥发、碘的升华 · · · · ·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举例:如:晶体的风化,铝的钝化,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举例:如:晶体的风化,铝的钝化,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 石油的裂化和裂解,油脂的硬化,水的电解石油的裂化和裂解,油脂的硬化,水的电解 · · · · · ·((1)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 ((2)按反应中是否发生电子得失(转移))按反应中是否发生电子得失(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3)按是否有离子参加反应)按是否有离子参加反应离子反应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4)按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按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注意:注意:①①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 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有单质出现的一定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有单质出现的一定氧化还原反氧化还原反 应应,其它则要看反应前后化合价是否发生升降。

      其它则要看反应前后化合价是否发生升降②②在水溶液进行的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一般在水溶液进行的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一般 都是都是离子反应离子反应 四四. 化学反应中的热能变化化学反应中的热能变化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关系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关系2. 化学能和热能的相互转化化学能和热能的相互转化 在化学反应中,断键吸热在化学反应中,断键吸热(吸能吸能),成键放热,成键放热(放能放能);此;此时吸收的能量和放出的能量差就是时吸收的能量和放出的能量差就是反应热反应热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的反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的反应放热,有的反应吸热应放热,有的反应吸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当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当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 常见的放热反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中和反应,金属与常见的放热反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各类物质的燃烧反应,炸药爆炸反应等。

      酸的置换反应,各类物质的燃烧反应,炸药爆炸反应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氨盐与强碱的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氨盐与强碱的反应,水煤气生产的反应(水煤气生产的反应(C+H2O===CO+H2)和产生煤气的反应)和产生煤气的反应((C+CO2===2CO)等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基本理论第二讲第二讲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课标要求课标要求】】1.根据实验事实粒径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根据实验事实粒径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必修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必修1))2. 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必修(必修2))3. 描述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知道金属防护的常用方法,认识防描述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知道金属防护的常用方法,认识防止金属腐蚀的重要意义止金属腐蚀的重要意义 (必修(必修2)) 氧化反应是氧化反应是 的反应;还原反的反应;还原反应则与其相反。

      应则与其相反 性就是氧化剂的性质,氧化剂是帮助其性就是氧化剂的性质,氧化剂是帮助其它物质发生它物质发生 反应的物质,帮助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的物质,帮助其它物质发生 反应反应其实就是要帮助其它物质其实就是要帮助其它物质 , 那么那么氧化剂本身就应该氧化剂本身就应该 ;还原剂则;还原剂则刚好与其相反刚好与其相反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氧化氧化氧化氧化氧化氧化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一一.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氧化剂氧化剂 ++ 还原剂还原剂 还原产物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氧化产物 (有氧化性)(有氧化性) (有还原性)(有还原性) (有还原性)(有还原性) (有氧化性)(有氧化性) 失去失去n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得到n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性比较:氧化剂氧化性比较:氧化剂 >> 氧化产物氧化产物还原性比较:还原剂还原性比较:还原剂 >> 还原产物还原产物 二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①① C、、S、、Na、、Mg等单质;等单质;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1)燃烧的条件:)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可燃物、、氧化剂(助燃剂)氧化剂(助燃剂)、、达到着火点的温度达到着火点的温度;;只要消除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就可以达到只要消除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就可以达到灭火灭火的目的。

      的目的2)) 常见的易燃、易爆物质:常见的易燃、易爆物质:1. 燃烧与灭火燃烧与灭火 C + O2 ==== CO2;;点燃点燃 2Na + O2 ==== Na2O2;;点燃点燃 2Mg + O2 ==== 2MgO点燃点燃 S + O2 ==== SO2;;点燃点燃 ②②H2、、CO、、CH4、、C2H4、、C2H2等气体;等气体;③③大部分大部分的有机物:如的有机物:如C2H5OH、、C6H6 · · · · · · 2H2 + O2 ==== 2H2O;;点燃点燃 2CO + O2 ==== 2CO2;;点燃点燃 CH4 + 2O2 ==== CO2 + 2H2O;;点燃点燃 C2H4 + 3O2 ==== 2CO2 + 2H2O;;点燃点燃 2C2H2 + 5O2 ==== 4CO2 + 2H2O点燃点燃 C2H5OH + 3O2 ==== 2CO2 + 3H2O;;点燃点燃 2C6H6 + 15O2 ==== 12CO2 + 6H2O点燃点燃爆炸是急剧产生大量气体的剧烈燃烧。

      爆炸是急剧产生大量气体的剧烈燃烧 2. 原电池原电池((1)原电池反应的本质:)原电池反应的本质:((2)) 原电池装置:原电池装置: 原电池反应的原电池反应的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同时进行,使两极间产生电势差,若形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同时进行,使两极间产生电势差,若形成闭合电路,就有电流通过,这样成闭合电路,就有电流通过,这样化学能就转化成电能化学能就转化成电能两个电极上得失的电子数目始终相等,即个电极上得失的电子数目始终相等,即电量守恒电量守恒装装 置置原原 电电 池池 装装 置置 图图组成条件组成条件电极名称电极名称电极反应电极反应能量转化能量转化①①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材料作电极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材料作电极②②合适的电解质溶液合适的电解质溶液③③形成闭合回路形成闭合回路负极:电子流出,由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构成负极:电子流出,由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构成正极:电子流入,由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构成正极:电子流入,由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构成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化学能化学能 电能电能AH2SO4ZnCue- 【【练习练习】】写出如图原电池的电极反应方程式写出如图原电池的电极反应方程式AH2SO4ZnCue-负极:负极: ,发生,发生 反应,反应, 正极:正极: ,发生,发生 反应,反应, 电极反应式:电极反应式: ;; 电极反应式:电极反应式: ;; 总反应方程式:总反应方程式: 。

      ZnZn -- 2e- === Zn2+氧化氧化还原还原Cu2H+ + 2e- === H2↑Zn + 2H+ === Zn2+ + H2↑ 原电池有关知识的记忆、思考和处理:原电池有关知识的记忆、思考和处理:①①负极:电子负极:电子流出;流出;发生发生氧化氧化反应 ②②正极:电子正极:电子流入;流入;发生发生还原还原反应③③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性的作用,阳离子移向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性的作用,阳离子移向正正 极,原因是:极,原因是:正正极是电子极是电子流入流入的电极,带的电极,带负负电;阴离子移向电;阴离子移向 负负极,原因是:极,原因是:负负极是电子极是电子流出流出的电极,的电极, 带带正正电 ((3))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会发生原电池反应,作为负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会发生原电池反应,作为负极的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而腐蚀,这种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极的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而腐蚀,这种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简称(简称电化腐蚀电化腐蚀)。

      最常见的电化学腐蚀是钢铁的腐蚀,根据钢)最常见的电化学腐蚀是钢铁的腐蚀,根据钢铁铁 表面的水膜的酸碱性,可发生两种电化腐蚀:表面的水膜的酸碱性,可发生两种电化腐蚀:析氢腐蚀析氢腐蚀和和吸吸氧腐蚀氧腐蚀负极(负极( Fe ):):Fe -- 2e- === Fe2+正极(正极(C)) 2H2O + O2 + 4e- === 4OH-正极(正极(C))2H+ + 2e- === H2↑析氢腐蚀析氢腐蚀负极(负极( Fe ):):Fe -- 2e- === Fe2+吸氧腐蚀吸氧腐蚀(析氢腐蚀发生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析氢腐蚀发生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吸氧腐蚀发生在弱酸性、碱性或中性的条件下)(吸氧腐蚀发生在弱酸性、碱性或中性的条件下)根据金属发生电化腐蚀的特点,金属的防护主要从两方面考虑:根据金属发生电化腐蚀的特点,金属的防护主要从两方面考虑:①①防止金属与水膜接触(方法:在金属表面外加保护层);防止金属与水膜接触(方法:在金属表面外加保护层);②②使被保护金属(作正极)与更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形成原电池使被保护金属(作正极)与更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形成原电池。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基本理论第三讲第三讲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课标要求课标要求】】 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必修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必修1)) 一一. 离子反应的本质离子反应的本质 离子反应的本质是反应中反应物离子反应的本质是反应中反应物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能生,能生成成难溶(难溶(↓))、、难电离(如难电离(如H2O))、、挥发性(挥发性(↑))的物质或能发生的物质或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离子反应表示的是同一类物质之间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离子反应表示的是同一类物质之间的反应 离子方程式能清楚地揭示离子反应的本质,它不仅表示某一具离子方程式能清楚地揭示离子反应的本质,它不仅表示某一具体的反应,还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判断一个离子方程式是否体的反应,还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判断一个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要考虑:正确,要考虑:二二. 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①①是否符合反应事实;是否符合反应事实; ②②是否正确地使用离子符号或化学式。

      是否正确地使用离子符号或化学式 可溶性的强酸、强碱、盐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可溶性的强酸、强碱、盐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 非电解质、弱酸、弱碱、难溶的物质、氧化物、气体等用化学非电解质、弱酸、弱碱、难溶的物质、氧化物、气体等用化学式表示 微溶的电解质,如微溶的电解质,如CaSO4、、Ag2SO4、、Ca(OH)2等,以溶液作等,以溶液作反应物时写离子符号,以浊液作反应物或作生成物时写化学式反应物时写离子符号,以浊液作反应物或作生成物时写化学式③③离子方程式是否配平(原子个数和电荷数都要配平)离子方程式是否配平(原子个数和电荷数都要配平) 三三. 离子共存的问题离子共存的问题在同一溶液中离子间不发生反应则能共存,否则不能共存。

      在同一溶液中离子间不发生反应则能共存,否则不能共存 在判断离子能否共存时还要注意题给的限制条件,如在判断离子能否共存时还要注意题给的限制条件,如“在强碱在强碱性溶液中性溶液中”((应增加应增加OH-)、)、 “ pH=1的溶液的溶液” ((应增加应增加H+)、)、“无色透明的溶液无色透明的溶液”(应排除有颜色的离子,(应排除有颜色的离子,如如MnO4-、、Cu2+、、Fe3+、、Fe2+等)练习练习】】请归纳:请归纳:①①不能与不能与H+ 共存的阴离子有:共存的阴离子有:②②不能与不能与OH-共存的阳离子有:共存的阳离子有:③③既不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存在,也不能在强酸性溶液中存在的既不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存在,也不能在强酸性溶液中存在的 离子有:离子有:④④不能共存的氧化性离子和还原性离子有:不能共存的氧化性离子和还原性离子有:H+、、OH-、、CO32-、、HCO3- 、、 SO32- 、、HSO3- 、、S2- 、、HS- 、、AlO2-NH4+、、Ag+Cu2+、、Fe3+、、Al3+、、Fe2+、、Mg2+、、Zn2+、、HCO3- 、、 HSO3- 、、 HS- Fe3+与与S2-、、Fe3+与与I-、、MnO4-与与Fe2+ 、、MnO4-与与 S2- 、、H+和和NO3-与与S2-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基本理论第四讲第四讲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 ——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课标要求课标要求】】 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必修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必修1)) 一一.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 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规定的是国际单位制规定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表示物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表示物质所含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或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质所含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或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的多少,用符号的多少,用符号“n n”表示 2. 摩尔摩尔 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每摩尔物质所含的;每摩尔物质所含的粒子数等于粒子数等于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符号“NA”,数值约为,数值约为6.02×1023)) 3. 摩尔质量摩尔质量 每摩尔物质的每摩尔物质的质量质量((m)叫做该物质的)叫做该物质的摩尔质量摩尔质量,用符号,用符号“M”表示,单位为表示,单位为g/mol,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对分子质量M = n m 二二. 气体摩尔体积气体摩尔体积 1. 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 气体体积(气体体积(V)的大小主要受三大因素的影响:)的大小主要受三大因素的影响:①①温度温度((T););②②压强压强 ((p);); ③③ 气体分子数(气体分子数(N),而与气体的种),而与气体的种类无关。

      在体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类无关在体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分子或原子)目的粒子(分子或原子) 2. 气体摩尔体积气体摩尔体积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符合,符合为为“Vm”,常用的单位有,常用的单位有L/mol和和m3/mol,标准状况(,标准状况(0℃℃,,101kPa)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三三. 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 1. 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的物质的量(nB)叫做)叫做B的的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cB),是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之一可表),是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之一可表示为:示为: cB = ,单位是,单位是mol/LnBV 【【练习练习】】以物质的量为中心整理上述各化学量(以物质的量为中心整理上述各化学量(n、、m、、M、、N、、V、、Vm、、cB、、nB)的相互关系的相互关系V(L) ×Vm(22.4L/mol) ÷Vm(22.4L/mol)÷M(g/mol) ×NA(6.02×1023/mol)m(g) n(mol) N×M(g/mol) ÷NA(6.02×1023/mol)c(mol/L)×V[L(ag)] ÷V[L(ag)] 2.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 主要仪器:天平(溶质是固体)或滴定管(溶质是主要仪器:天平(溶质是固体)或滴定管(溶质是液体)、烧杯、玻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液体)、烧杯、玻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2)) 配制步骤:配制步骤:①①容量瓶洗涤检漏容量瓶洗涤检漏②②计算(溶质的质量或体积)计算(溶质的质量或体积)③③称量(或量取)称量(或量取)④④溶解溶解⑤⑤移液移液⑥⑥洗涤洗涤⑦⑦定容定容⑧⑧摇匀摇匀⑨⑨装瓶装瓶 ((3)操作原则)操作原则①①溶质称量要溶质称量要准确准确;;②②所有的溶质都必须所有的溶质都必须全部全部移入容量瓶中;移入容量瓶中;③③必须必须保证保证所得溶液的体积与容量瓶标示的体积相符所得溶液的体积与容量瓶标示的体积相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