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艺术歌曲美学特征初探.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45554628
  • 上传时间:2024-01-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艺术歌曲美学特征初探中国艺术歌曲美学特征初探李彦荣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艺术歌曲根植于民族民间音乐沃土的旋律美;含有意蕴,意味,意境的歌诗美;贴近现实生活的社会美;声乐表演的个性美;注重音乐技术含量的技术美;雅俗共赏的接受美的阐释,对中国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关键词 中国 艺术歌曲 美学特征 "所谓'真理',即人类在某些问题上的共同看法因为真理绝不会仅在某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内反映出来,它必然既出现在西方,又出现在中国"[1] 由于中西音乐过去是在相对独立的文化语境中形成,同一层面的问题,其关注点则各不相同,这就形成了不同的形态与理论范畴  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自20世纪20年代发轫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经过几代作曲家、歌唱家的不懈实践和传释,中国艺术歌曲业已形成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对此进行梳理,研究,探索,对当下中国艺术歌曲创作、表演的繁荣,发挥其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功用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拟从六个方面对中国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进行阐释根植于民族民间音乐沃土的旋律美  旋律的创作是艺术歌曲创作的关键和灵魂旋律的个性化创新,是艺术歌曲创作永远的母题这是为中外艺术歌曲创作史所证实了的真理。

      中国有丰厚的民族民间音乐的积淀,是一个旋律艺术高度发展的国家任何外来的音乐艺术形式,要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不能不正视这一传统只有与之相结合,融合,才能根深叶茂,茁壮成长欧洲艺术歌曲,西方通俗歌曲引入中国,都经历了这一适应,融合的过程中国深厚的旋律艺术传统,具有高度旋律审美期待的听众,必然地要求中国艺术歌曲具有高度的旋律美感前苏联音乐学家兹?阿别江指出:"大作曲家总是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作为音乐主导因素的旋律上旋律是音乐、整个音乐的重要基础因此,完美的旋律意味着、并激发出和谐的形式旋律的表现力从最高意义上讲是作曲家的主要生活目的"[2] 二十世纪初,一些留洋的学习音乐的作曲家就尝试以中国古典诗词和白话新诗结合民族音调创作"土洋"结合的中国艺术歌曲,取得了成功如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就以京剧西皮流水的音调为元素创作了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体现了中国艺术歌曲的旋律美这一优秀的传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的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得到了传承发扬,成为中国艺术歌曲一大美学特征《草原之夜》的优美深情的旋律以及思念心上人的意境;《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旋律的环绕进行所营造的缠绵情思,都深深地打动了听众。

      这两首歌都与新疆维吾尔民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千年的铁树开了花》那热情奔放的,具有情感发展广阔天地的音调与东北民歌有着不可割舍的情缘《我爱你中国》那舒展宽广的旋律中,我们可以听到历历可辨的西南少数民族民歌的音调《彩云与鲜花》那优美动听的旋律中,同样流淌着西南少数民族民歌的血液,但气质、情调各不相同,呈现出多彩的旋律美的形态《白发亲娘》、《再见了大别山》是两首民族风格突出的艺术歌曲它们的旋律深情而动听,有极强的感染力,表现情感深刻而内在,很好地体现了中国艺术歌曲的旋律美感和艺术魅力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作曲家将根植于民族民间音乐沃土的旋律美,作为创作中国艺术歌曲首要的、自觉的追求形成了不同于欧洲艺术歌曲的一大美学特征  形成中国艺术歌曲具有民族特色的旋律美的美学特征,除了依托丰厚的民族民间音乐的积淀外,也必然有独特的创作手法这就是依字行腔:旋律进行的形式依据;以意行腔:旋律进行的内容依据中国艺术歌曲是以汉语演唱的,汉字是有四声的中国戏曲及曲艺唱腔讲究依字行腔,字正腔圆这同欧洲艺术歌曲分别以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俄语演唱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依字行腔保证了汉语演唱的字正腔圆,是中国艺术歌曲旋律美的基础性的保障。

      依意行腔是我国传统音乐比较推崇和讲究的旋律处理方法他在表达作曲家对歌词的敏锐感觉及表现感情,细腻地传递音乐美感,发挥音乐想象力方面具有广阔的天地  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为元素,以依字行腔和依意行腔为旋律构成方法,结合旋律写作的种种手法,构成了中国艺术歌曲根植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旋律美具有意蕴、意象、意境的歌诗美  欧洲艺术歌曲对于诗歌的选择是颇为考究的作曲家大多选用著名作家和诗人的诗歌来谱曲德奥艺术歌曲与19世纪前后的德奥浪漫主义诗歌的兴起;法国艺术歌曲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勃兴有直接的关系在欧洲艺术歌曲中,歌德、海涅、席勒、缪勒、莎士比亚、普希金、托尔斯泰、莱蒙托夫、雨果、维尔兰等大诗人、大文豪的著名诗歌自然成为艺术歌曲歌词的首选选名人名篇是因为他们的诗歌有艺术质量,有激发作曲家旋律思维的动情力,且适宜于谱写艺术歌曲,并非因为他们的名气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诗歌传统的国家,欧洲艺术歌曲所采用的诗歌,分别是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俄语写作的诗歌,这与以汉语写作,朗读的诗歌有很大的区别中国有大量的、优秀的古典诗词,中国的艺术歌曲的作曲家自然把审美指向投射到古典诗词上于是,有了一批为古典诗词谱曲的艺术歌曲。

      新中国成立以后,许多作曲家为毛泽东诗词谱写了一批质量很高的艺术歌曲在20世纪初,"五四"运动后,新文学,新诗歌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产生了一批为新诗谱曲的艺术歌曲如:《教我如何不想他》、《卖布谣》、《玫瑰三愿》等  中国艺术歌曲的歌诗美集中表现在歌诗的意蕴美、意象美、意境美、与音乐性上我们将中国艺术歌曲的歌词称之为歌诗,是因为本来在我国古代,诗词是入乐的,诗即是歌,歌即是诗;是因为欧洲艺术歌曲大多是选名家的著名诗歌作为艺术歌曲的歌词"所以称它为'歌诗',则指歌词这一依附于音乐的文学部分,要保持它独立存在于诗歌之林的位置它是音乐的文学部分,它又有文学的音乐属性它的文学性则侧重于吸取诗的特质,它的音乐性则侧重于熔铸音乐的声乐职能" ;"所以称其为'歌诗',它具有歌的美与诗的情当它依附于歌而传诵于人民之口,它能把歌诗的内涵挖掘得淋漓尽致;当他离开歌飞驰,他又具有诗的独立价值,使人读起来也能分享诗美之乐;"[3]  中国艺术歌曲的歌诗具有意象美意象这个概念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指作者在艺术构思中,出现于心中而尚未形之于笔墨的形象,它属于作者意识中的'象'二是解释为'寓意之象',即指诗歌中寄寓着作者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的特定物象。

      "[4]歌诗中的意象主要指后者意象美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美学特征这在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毛泽东诗词艺术歌曲中有充分的体现就是在新创作的艺术歌曲中也不乏歌诗的意象美如:《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中"葡萄"的意象;《草原之夜》中冬不拉"琴声"的意象;《卜算子?咏梅 》中梅花的意象都寄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审美情趣,都灌注着作者生命意识的勃勃生气正如美国当代美学家阿恩海姆所说:"那些不具意识的事物--一块陡峭的岩石、一根垂柳、落日的语汇、墙上的裂缝、飘零的落叶、一股清泉,甚至一条抽象的线、一种孤立的色彩或是银幕上起舞的抽象形状--都和人体具有同样的表现性"[5]  诗贵意境,词贵意象是诗界的一种习惯的说法,并非歌词(歌诗)无需讲究意境恰恰相悖,意境美是中国艺术歌曲歌诗的重要的美学特征"意境是诗人主观情志同客观事物有机结合所构成的一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虚实相生,富于审美韵味的艺术境界"[6]《草原之夜》、《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岩口滴水》、《沁园春?雪 》、《送上我心头的思念》《周总理,你在哪里》等艺术歌曲都是具有意境美的,优秀的艺术歌曲意境与意象都艺术地深化了歌诗的内在意义--意蕴  歌诗的音乐性,是词曲结合的重要基础。

      我国的诗经、楚辞、唐诗、宋词都是入乐的其格律,其节奏,其声调都是歌诗的音乐性元素中国艺术歌曲的歌诗,除古典诗词,毛泽东诗词之外,新创作的歌诗大多具有激发作曲家音乐思维的歌唱性诗情;有大致整齐的顿数;押大致相近的韵;有决定旋律基本走向的四声声调;结构相对短小,整齐适合谱曲这就是中国艺术歌曲歌诗所具有的音乐性贴近现实生活的社会美  欧洲的艺术歌曲诞生于沙龙、客厅,是一种小众艺术、高雅艺术它基本上是诗人、作曲家带有强烈个性的,微妙的艺术感觉,及丰富的、细腻的内心情感的个体性抒发因此,欧洲艺术歌曲的题材大多是描写爱情、自然美、宗教故事、神话人物等等如舒伯特的《致月亮》、《野玫瑰》、《鳟鱼》、《纺车旁的格丽卿》、《圣母颂》、《魔王》等;如德彪西的《阳台》、《黄昏的和谐》、《喷泉》、《凝思》、《恋人之死》;如拉赫马尼诺夫的《在我的灵魂里》、《春潮》、《丁香》、《夏夜》、《梦》等中国艺术歌曲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与中国现实社会,与中国人的命运、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我国近现代第一首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创作于大革命失败之时,古人的这首词引起了作曲家的共鸣,创作了此歌,发散了作者政治上的失意。

      沿着这一条与现实社会相联系的线索,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有聂耳的《铁蹄下的歌女》、星海的《黄河怨》《黄水谣》、贺绿汀的《嘉陵江上》、张寒晖的《松花江上》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大量的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歌曲20世纪20年代欧洲艺术歌曲传入中国时,中国作曲家也创作了一批表达个体敏锐的艺术感觉,细腻的内心情感的艺术歌曲如:《教我如何不想他》、《玫瑰三愿》《红豆词》等  从总体上说,贴近现实生活的社会美应该是中国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之一我们的艺术歌曲在歌颂祖国方面有:《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华》、《祖国,慈祥的母亲》;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有:《克拉玛依之歌》、《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长江之歌》、《多情的土地》等;咏唱人民纯真爱情的有:《草原之夜》、《敖包相会》、《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等这些歌曲热情地讴歌了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关系的美与社会事物的美,在人民的现实生活中起到了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成为人民大众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同时,我们的作曲家还创作了大量的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与毛泽东诗词艺术歌曲这些歌曲成为中国艺术歌曲中有特色的、有质量的优秀作品因此,中国艺术歌曲在体现贴近现实生活的社会美的同时,做到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而促进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健康发展声乐表演的个性美  欧洲艺术歌曲是用美声唱法演唱的这在德奥艺术歌曲、法国艺术歌曲、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俄罗斯艺术歌曲的演唱实践中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到了中国,艺术歌曲是不是仅仅局限于用美声唱法来演唱呢?这是一个在音乐界有争议的问题笔者就中国当代艺术歌曲的定位问题曾提出狭义艺术歌曲与广义艺术歌曲的概念狭义艺术歌曲是指欧洲艺术歌曲的概念;广义艺术歌曲定义为:"由作曲家创作的,歌诗、旋律、人声、伴奏融为一体的,立体化的独唱歌曲它的技法考究,意蕴丰富,结构精致,格调典雅,伴奏具有重要的独立地位"  在广义的艺术歌曲中,在中国的声乐实践中,艺术歌曲不仅仅是用美声唱法来演唱那些用民族唱法来演唱的艺术歌曲,应该属于艺术歌曲的范畴中国的声乐教育,除了美声唱法的教学外,还有以科学发声为基础,结合中国戏曲、曲艺、民歌演唱特点而形成的民族唱法这种唱法在各音乐院校都有系统的教学方法及众多的师生这种唱法产生了、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歌唱家,如:吴雁泽、姜嘉锵、彭丽媛、宋祖英、张也、阎维文、吕继红等我国作曲家也为民族唱法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歌曲,如:《再见了,大别山》、《父老乡亲》、《白发亲娘》、《乌苏里船歌》、《克拉玛依之歌》等。

        在中国艺术歌曲的声乐实践中,民族唱法集中地体现了声乐表演的个性美在演唱方法上,它一手伸向西洋,吸收科学发声的长处;一手伸向民族民间,汲取民族声乐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声乐理论上,吸取传统唱轮的精髓,为当下的声乐实践服务,形成了"唱心""唱情",情声并茂;注重语法,字正腔圆;精于谋篇,迁想妙得;因意定型,随物赋形;自然真切,适体适度的特色从理论与实践上,形成了中国艺术歌曲声乐表演的个性美注重音乐技术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